提要:俗語「二月二淋倉坉,不出百天發大水」啥意思?二月二下雨好不好
今天二月二,早上很早的時候就聽見有人放鞭炮,因為今天也是我們老農常說的龍抬頭的日子,在這天,民間會舉行一些活動,用豬頭肉祭祀上天,「引龍水」,「打穀堆」,「吃龍鬚麵」,吃「龍鱗」等,祈求上天,風調雨順,萬物豐收。當然了,今天也少不了理髮,今天很多人都會到理髮店,進行理髮,「剃龍頭」,寓意著一年之內精神煥發,吉祥如意。
有經驗的種地的老農關注的可是今天是否會下雨,二月二,龍抬頭,如果今天下雨,那麼就預示著今年是風調雨順之年,如果今天不下雨,那麼今年可能比較乾旱,這可能是老農在歷年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我們當地今天天陰著,沒有下雨,老農民在一起聊天,就說今天不下雨,不太好,今年是否豐收很難說啊,如果下雨了,麥地乾旱得到緩解,麥苗返青期茁壯生長,今年糧食就不愁了,下雨了就不用去澆地了,省了力氣。
不過聊天過程中老李說到,「二月二淋倉囤,不出百天發大水」,大家似乎感到很驚奇,忙問老李為什麼有這種說法?老李說,這你們有所不知,有一年二月二下雨了,還蠻大的,家家戶戶用草木灰打的「倉囤」都被衝跑了,那時候就聽人說不出一百天就會下暴雨,發大水,當時大家還不信。後來到了陰曆五月份,那天剛把小麥收到家裡,白天似乎變黑了,烏雲密布,壓得很低,一會兒就下起了瓢潑大雨,連續下了好幾天,導致我們這裡汝河發大水了,從上遊衝下來很多動物和木頭,離河邊較近的村莊,水都漫到屋裡面了,不過我們村地勢比較高,倒也沒事。
當然了,這可能當時雨下得比較大,又遇到了大河發水,自然印象深刻,有的人有把二月二下雨和下暴雨發大水聯繫起來,或許這種情況不止發生過一次,才有了這種說法。
古時候沒有現代的高科技天氣預報,只有靠觀察天氣變化,總結出來的一些農村俗語,來指導未來的農業生產,預測是否有一個好年景。按照過去農民觀察天氣一般是有一定規律的,可以推測出天氣未來的變化情況,周期一般是30天,60天,90天或者是120天以後類推至一年。這就是一個天氣變化的規律,因此2月2下雨的話,就有可能在100天以後的天氣基本上也能預測到。
其實這是根據大氣層的運轉的周期來決定的,2月2這一天下雨預示著暖溼氣流開始北上,天氣不斷的變暖,北方的冷空氣現在也是非常的強勁。這樣暖溼氣流和冷空氣之間互相碰撞,就形成了雨水。可是隨著太陽北移,天氣溫度在不斷的上升,會使得南方的暖溼氣流不斷地向北方移動,逐漸控制住了北方的氣壓,這樣就會逐漸的形成了更大的雨水。這就有了「二月二淋倉坉,不出百天發大水」的說法。
不過,隨著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如今人們麥收都是機械化作業,收割、脫粒甚至是烘乾一條龍服務,即使是二月二這天下雨,在麥收的時候有大雨或是連陰天,這小麥也不會誤在地裡。所以這句俗語放在當前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
總之,農村的俗語多少帶點地域局限性,同一種氣象反應在不同地區,可能意思就不一樣了。對於二月二降雨,各地說法也不一樣的,比如我們北方農村普遍認為二月二降雨,今年會風調雨順的。況且,都說「春雨貴似油」,二月二正是小麥返青的時候,下點雨也有利於小麥的返青生長。對此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