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妞薦書】葉維廉著《龐德與瀟湘八景》

2021-02-19 好妞說愛

本文作者:劉藝凝

 

看書之前,我總是習慣於先看它的首頁與尾頁的作者簡介與內容簡介,這次也不例外。「作者強調,龐德被瀟湘八景的畫作本身所吸引,極欲將它們作為畫特有的、訴諸視覺的感染魅力應用於詩歌創作之中,去喚起一種超乎「敘」「說」的感受,也就是帶著看畫所得的感受去進行詩的營造。」正是因為尾頁的內容簡介,我選擇先看隨書贈送的畫冊再去讀書的閱讀順序。

《龐德與瀟湘八景》的作者葉維廉是享譽全球的詩學研究大家,他在學術上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貢獻是提供了東西比較文學的方法。他肯定中國古典美學特質,並通過中西文學的「互照互省」,進而建立多方面的理論架構。比較文學奠基人樂黛雲教授稱讚葉維廉先生「在中國道家美學、古典詩學、比較文學、中西比較詩學方面做出了至今無人企及的貢獻。」這並不是我第一次知道他,但卻是我第一次帶著專業相關的思維去閱讀他的書籍。

本書的研究對象龐德,美國現代主義詩人,也被稱為美國「詩壇巨匠」,被艾略特稱為「中國詩的發明者」,他以瀟湘八景的題畫詩作為他最重要美學思想的歸向之一。葉維廉先生在1966年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博士時開啟了對龐德研究之途,以及個人附帶的有關瀟湘八景的尋索。

《龐德與瀟湘八景》這本書並不厚,全書的內容也只分為了兩章,第一章以中國詩、中國畫、中文的語法結構對龐德的影響與中英文的區別為主。第二章則是對蘇軾、王維等山水詩歌與牧溪、玉澗、米芾、米友仁等山水畫的對比研究,主要剖析了美國現代主義詩人龐德面對瀟湘八景的壯麗秀美的景色與受到中國文化與道家思想影響下的美學創作。對我而言,這本書不僅教會我如何去理解龐德的詩歌,更是教會我讀詩的方法。

《龐德與瀟湘八景》一書與我平日所讀的書比較來說有著其創新點與獨特性。從書本的格式上來說,文章段落排版採取了英文排版段首不空行,段落間空行的格式;書本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為中文,後半部分為英文,這兩種版本收錄在一起,有利於讀者看到中文與英文翻譯轉換之間的過程與語法變化,也能夠看到龐德起初用英文寫作中國古典詩歌的思想脈絡與措辭,部分英文章節還有直接的中英文對比,更是有利於讀者對中英文寫作對比的理解;除了書中連篇的圖片插入還隨書贈送了一本龐德與瀟湘八景珍貴冊頁,冊頁作家是佐佐木玄龍,「他的瀟湘八景繼承了日本室町時代以南宋的空濛煙雨為基調的簡逸山水畫的傳統」這使得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結合圖冊給予的視覺效果與詩歌的文字效果達到通感的文學體驗,有利於讀者深入體會龐德的心境,感悟中國山水詩與山水畫的審美體驗。這些創新點與獨特之處不僅引起了我閱讀的興趣,更方便了我的閱讀過程中對作者的文字表達與龐德詩歌的理解。

在讀《龐德與瀟湘八景》的過程中,我也查閱了許多瀟湘八景的資料,藉助這些資料來理解書本內容與龐德的《詩章49》(「《詩章49》的四分之三來源都與瀟湘八景有關」)。

如今的瀟湘八景分為2005年新評選出的瀟湘八景與古時的瀟湘八景,「古瀟湘八景為:江天暮雪、山市晴嵐、瀟湘夜雨、煙寺晚鐘、遠浦歸帆、漁村夕照、洞庭秋月、平沙落雁。新瀟湘八景為:張家仙界、崀緉丹霞、衡嶽靈秀、巴陵勝狀、紫鵲銜梅、莽山碧海、酉水畫廊、壺瓶飛瀑。」由於本書圍繞古瀟湘八景討論,因此新瀟湘八景就不再贅述。

「瀟湘八景」最早是作為繪畫形式出現,是一幅描繪自然山水人文景觀的八捲圖,由北宋山水畫家宋迪所作的,名曰《瀟湘八景圖》。此後出現了眾多圍繞《瀟湘八景圖》的文學作品(瀟湘八景最早出現在文學作品):

宋代沈括一的隨筆《夢溪筆談》:

度支員外郎宋迪工於畫,尤善為平遠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煙寺晚鐘,漁村落照。謂之八景。好事者多傳之。

「瀟湘八景」除了引起國內眾文人學者的熱潮,甚至影響到國外,其中尤以日本為例。在公元12世紀晚期,對日本的繪畫有著極大的影響,甚至改變了當時日本畫家的繪畫方式。在如今「瀟湘八景」在日本也是赫赫有名。「甚至可以這麼講,它在日本有名的程度,普及的程度,甚至要大過中國。而這個『瀟湘八景』講八景這種講法甚至演變到什麼程度呢?就連日本上小學的小學生有時候都要學,作文課學寫詩,老師出個題目都是給他們八景,然後讓他們去試著習作。」在書中,作者也提到日本的「瀟湘八景」仿建「近江八景」「金澤八景」等。因此,也就不奇怪無論是龐德還是葉維廉,在寫作的過程中都需要對日本學界的「瀟湘八景」進行參考。

葉維廉從龐德美學的衍化與道家美學語法的研究得出了結論「龐德與道家思域之合與分。在美學上,龐德渴望類似道家所打開的語言策略,但政治上卻與道家思想有重大的分歧。」由此我們來看龐德《詩章49》(以《瀟湘夜雨》為例)。

中文原版:

先自空江易斷魂,

凍雲黏雨溼黃昏。

孤燈棚裡聽蕭瑟,

祗向竹枝添淚痕。

  

曾譯草稿:

Rain,empty river,

Place for soul to travel

(or room to travel)

Frozen cloud,fire,rain damp twilight.

One lantern inside boat cover,(i.e sort of shelter, not awning on small boat)

Throws reflection on bamboo branch

龐德的英文詩版:

For the seven lakes, and by no man these verses:

Rains; empty river; a voyage,

Fire from frozen cloud, heavy rain in the twilight

Under the cabin roof was one lantern.

The reeds are heavy; bent

And the bamboos speak as if weeping.

 

葉維廉的翻譯版:

給七湖,無作者的這些詩

大雨;空江;一行旅

凍雲火,薄霧沉沉雨

烏篷下一盞孤燈

蘆葦溼溼沉:彎彎垂下

竹枝細雨如飲泣

   

將這四個版本對比來看,龐德突破了中英文直譯的桎梏,切入中文詩的語言策略,同時又以簡單的詞語來替換冗長的詞組,更顯現出了對比的張力。這也正是葉維廉所講「龐德的中國式語法的形成」。在這其中,我們也不難看到道家的思想「以物觀物」(在我的本科畢業論文中以王維的詩歌為例講述了道家「以物觀物」「心齋坐忘」的思想。「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指的是追求本真的心境、解放本我的心性,以超然物外、物我兩忘的心境去感受自然萬物。)

事實上,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得知龐德從未來到過中國,我難免感到了震驚。僅僅是因為一本圖冊,他就能夠通過研究學習,達到了在「英文詩歌中呈現『詩中有畫』的境界」,能夠領悟並抓住其中蘊含的中國詩意。

作者簡介:

劉藝凝,本科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現為南寧師範大學2020級比較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相關焦點

  • 美國詩人龐德為中國的瀟湘八景寫的英文詩,能與唐詩的韻味相媲美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流傳著所謂「八景」之說,其中較為知名的有「燕京八景」、「關中八景」、「洛陽八景」等。其實,「八景」之說最早見於北宋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平遠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落照,謂之八景。」
  • 何處尋八景,畫裡覓瀟湘
    ▲(清初)王翬·瀟湘八景圖《瀟湘八景》本是描繪瀟湘之上八處美景的山水畫但文人墨客也有《瀟湘八景圖》傳世可惜並沒有流傳下來除此之外五代末北宋初的畫家李成(北宋三大家之一)繪製了《瀟湘八景圖》但其《八景圖》已失傳也無法考證
  • 瀟湘書院知名作家瀟湘冬兒為Bambook用戶薦書
    瀟湘書院知名作家瀟湘冬兒為Bambook用戶推薦了《江山如畫紅顏堪誇》一書,書中描述了一個父母雙亡的現代女孩因家產而遭親人所害,輪迴至古代的故事。瀟湘冬兒的推薦理由:《江山如畫 紅顏堪誇》文風清新,如一杯淡淡的清茶,細細品味,方知回味無窮。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段細水長流卻又如烈酒一般醇厚的愛情。文中人物眾多卻都性格鮮明,獨一無二,令人過目難忘。
  • 瀟湘八景(一)丨瀟湘夜雨 平沙落雁
    順湘江而下回憶起瀟湘之上的古往今來觸景生情畫下著名《瀟湘八景》以寄哀傷之情▲(清初)王翬·瀟湘八景圖《瀟湘八景》▲(清)上睿·1699年所作瀟湘八景《瀟湘八景▲(元)張遠·瀟湘八景之瀟湘夜雨東經111度36分10.20秒北緯
  • 衣若芬:蘇軾與宋迪《瀟湘八景圖》的創作丨摸書
    宋迪之兄宋道(字叔達)亦能畫,從郭若虛《圖畫見聞志》的記載得知,在熙寧七年(1074),也就是《圖畫見聞志》的寫作時代,宋道與宋迪便已因「善畫山水寒林,情致閒雅,體像雍容」而稱著。至於宋迪與蘇軾何時訂交則不可考。蘇軾曾題寫宋迪的《瀟湘晚景圖》雲:西徵憶南國,堂上畫瀟湘。照眼雲山出,浮空野水長。舊遊心自省,信手筆都忘。會有衡陽客,來看意渺茫。
  • 「瀟湘八景」第一景「瀟湘夜雨」觀景點正式定點
    紅網時刻永州5月15日訊(記者 周純 通訊員 張興國 楊情陸)5月14日,永州舉行「有風景的家園 三十學者聯手『瀟湘夜雨』觀景點定點活動,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賀輝等市、區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活動並為「瀟湘夜雨」景點的象徵性標誌點奠基。
  • 關注丨「瀟湘八景」第一景「瀟湘夜雨」景觀點塵埃落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4日訊(記者 羅毅 嚴萬達 通訊員 張興國 楊情陸 唐彌慧)「東經111°36′10.20"、北緯26°15′37.10"」,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地理坐標,而是瀟湘八景第一景「瀟湘夜雨」的景觀點。
  • 劉應雄開啟新「瀟湘八景」中國畫的藝術之門
    寧遠籍畫家劉應雄先生,生長於瀟水之源九嶷山下,鍾情於三湘四水,研習水墨山水多年,近幾年來更立志以「瀟湘八景」為創作主題,立足於瀟湘八景實地寫生,從實景中吸取原型養分,尋求不同的筆墨技法、構圖等進行表現。
  • 瀟湘八景 湖南永恆的文化地標——訪湖南科技學院國學院院長張京華...
    最近,湖南日報記者採訪了地處瀟湘源頭的湖南科技學院國學院院長張京華教授。1「瀟湘八景」是一個覆蓋湖南全省的實景概念湖南日報:張教授好。說起「瀟湘八景」,人們總是耳熟能詳,但又有點語焉不詳。它具體是哪八景?
  • 宋迪《瀟湘八景圖》中的平遠構圖與煙雲烘託
    南宋 王洪 瀟湘八景圖之平沙落雁 局部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南宋 王洪 瀟湘八景圖之遠浦歸帆 局部據《宣和畫譜》載,李成單以『平遠』為名的畫作便有《曉嵐平遠圖》《晴嵐平遠圖》《長山平遠圖》《平遠圖
  • 論「瀟湘八景」的時代價值:拂去歷史的塵埃,讓千年文脈不間斷
    但據米芾偶得李成(919-967)所畫《瀟湘八景圖》後所題《瀟湘八景圖詩序》的史實,李成作圖時間至少還要早百年。歷經宋元明清近現代,先後有南宋畫家夏圭、釋玉澗、王洪作《瀟湘八景圖》;明朝書畫家文徵明作《瀟湘八景圖》冊頁,文徵明曾孫文從簡作《瀟湘八景圖》冊等。瀟湘八景實際已經超越美術範疇成為了我國歷史上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
  • 論「瀟湘八景」的時代價值:拂去歷史的塵埃,讓千年文脈不間斷
    但據米芾偶得李成(919-967)所畫《瀟湘八景圖》後所題《瀟湘八景圖詩序》的史實,李成作圖時間至少還要早百年。歷經宋元明清近現代,先後有南宋畫家夏圭、釋玉澗、王洪作《瀟湘八景圖》;明朝書畫家文徵明作《瀟湘八景圖》冊頁,文徵明曾孫文從簡作《瀟湘八景圖》冊等。瀟湘八景實際已經超越美術範疇成為了我國歷史上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
  • 遺失的經典:牧溪《瀟湘八景》
    牧溪《瀟湘八景》,被日本奉為國寶,部分遺失。畫作分為,山市晴嵐、漁村夕照、平沙雁落、遠浦帆歸、煙寺晚鐘、洞庭秋月、瀟湘夜雨、江天暮雪,八個部分。(牧溪《瀟湘八景》共八幅,篇幅限制,下文陸續解讀。)
  • 瀟湘八景(二)丨煙寺晚鐘 山市晴嵐
    清涼寺▲(元)張遠·瀟湘八景之煙寺晚鐘《瀟湘八景湘潭市昭山▲(元)張遠·瀟湘八景之山市晴嵐來源:①HND DESIGN微信公眾號《何處尋八景,畫裡覓瀟湘》 剪輯/動畫:童衝、李文偉 製圖:陳璇②傳物微信公眾號《傳物觀畫 ▏瀟湘八景-煙寺晚鐘圖(牧溪)》③一部手機遊瀟湘微信公眾號《湘潭昭山,山市晴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為學習分享
  • 芸芸眾生皆可接受《瀟湘八景圖》之圖式
    宋 王洪 瀟湘八景圖之平沙落雁 90.7cm×23.4cm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表述則更為細緻醉人:『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
  • 日本畫家相阿彌《瀟湘八景圖卷》屏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日本室町時代 相阿彌 瀟湘八景圖卷屏風 局部宋代以前諸多詩人的創作使瀟湘地區具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它深深地浸潤到繪畫領域.宋代以後不同畫家的眾多"瀟湘八景"畫卷又恰好誕生於中國以繪畫為主體的內在精神寫意的轉型進程中,因而蘊含著比前代繪畫更為豐厚的人文內涵,也更多元地承載了畫家們的感性體驗和理性思考,"瀟湘八景"才成為中國乃至海外經久不衰的大畫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