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航天將發射40餘次 天字一號任務來了

2021-01-16 誰最浙江

2020年12月27日,在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之後,中國航天2020完美收官。2021年來了,今年航天發射任務將達到40餘次,載人空間站則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1月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2021年型號工作會議,公布了2021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發射任務,2021年集團公司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繞、落、巡」探測;

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等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根據之前的報導,中國的空間站預計會用2年時間建成,共計發射11次。明年上半年長五B遙二火箭會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明年發射核心艙後,我國會相繼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將在太空駐留幾個月。

技術驗證完成之後,周建平表示我國還會再發射兩個實驗艙,這個過程中還會有兩艘貨運飛船和兩艘載人飛船被送入太空。預計一共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中國的空間站建造。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二〇一九年)》發布:今年宇航發射仍將...
    航天發射次數領跑世界2019年,世界各國高度重視航天戰略地位,紛紛推進相關戰略部署,世界航天發射活動持續保持高度活躍。據《藍皮書》統計,中國全年共完成34次航天發射任務,發射了81個太空飛行器,發射次數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在發射的載荷數量和質量上與美國仍有較大差距。
  • 2021年全球航天發射序幕拉開,五大看點值得期待
    2020年是世界的航天大年,多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奔向火星;美國恢復載人航天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從月球採樣返回,這些任務都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那麼,2021年,世界航天任務又有何看點呢?經過長途跋涉,三國探測器將在今年2月臨近火星時完成「關鍵剎車」,讓自己被火星引力捕獲,成為火星的衛星。  中國國家航天局1月3日消息,截至當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新時代大幕開啟:2021年人類航天五大看點
    2021年,世界航天將迎來一系列高難度任務,將會成為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中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人類航天最難的技術莫過於載人航天。1961年蘇聯(俄羅斯)和美國率先突破並全面掌握這項技術,之後一直處於壟斷地位,直到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飛船才打破這項壟斷。
  • 2021年中國航天有哪些大戲?
    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記者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由該集團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設任務準備階段。2021年與202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預計將實施包括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在內的11次發射任務。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負責空間站各艙段研製工作。
  • 全年發射運載火箭有望突破40次 中國航天「超級2020」來了
    2019年,在102箭、492個太空飛行器的世界航天發射版圖中,中國航天以全年發射運載火箭34次的成績再次位居全球第一。而2020年,這一數字有望突破40次,再創新高。  剛剛過去的這一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相關型號的總師專家集體亮相,對2020年中國探火星、落月球、載人空間站建設等重大航天計劃進行權威解讀,並透露以上數據。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部長尚志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2020年,嫦娥五號等三大重量級載荷,以及長徵五號B等三型新火箭任務將集中實施,發射次數和重大任務密集程度均為歷年罕見。
  • 我國2018年前後發射「天和一號」
    我國2018年前後發射「天和一號」 2016年4月22日 >    據新華社電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表示,「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將全面推進,任務艱巨。
  • 未來2年11次發射!中國「天宮」來了
    央視網消息(記者:王靜遠)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全線正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為後續實現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營進行準備。
  • 40年來首次!中國啟動採集月球巖石的航天任務
    據英國《標準晚報》當地時間11月24日報導,中國啟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任務,40多年來首次開展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這項任務可以使人類對月球和太陽系有一個更廣泛、更充分的了解。
  • 2020-2021年世界太空日曆:火箭發射、空間活動、任務等!
    月亮的影子將採用與2019年7月2日的「南美大食」的影子相似的路徑。 12月14日:俄羅斯的 Angara-A5火箭 將從俄羅斯普列塞茨克國際太空梭場進行第二次軌道測試飛行。12月20日:中國將在首航中發射「長徵8月8日」火箭。它將從中國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升空,運載一個秘密載荷「 XJY 7」。
  • 我國2018年前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天和一號」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記者餘曉潔、王聰)在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表示,「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將全面推進,任務艱巨。載人航天工程中,預計在2018年前後完成研製並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重要起點。
  • 三戰三捷,「胖五」成就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第一功臣」
    事實上,重溫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胖五」一掃2017年發射失利的陰影,三次出徵,都承接著我國重大航天發射任務,並且三次均告捷,是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名副其實的「第一功臣」,下面我們再來重溫這段歷程。
  • 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天儀研究院完成第八次太空任務
    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天儀研究院完成第八次太空任務 2019-08-31 15:44:26 來源:新京報  |  作者:陸一夫新京報訊(記者陸一夫)8月31日上午7點41分,由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集團所屬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承研的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2018中國航天開門紅:長二丁火箭成功發射高景一號02組衛星
    1月9日11點24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高景一號03、04星送入預定軌道,與同軌道的高景一號01、02星組網運行。
  • 彈指五十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搭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從中國西北部的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1時48分,星箭分離,衛星進入預定軌道。21時50分,中國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聲音清晰宏亮。
  • 高景一號03、04星成功發射!中國航天發射2018年迎來「開門紅」
    1月9日上午11點24分,高景一號03、04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曹陽 攝  央廣網太原1月9日消息 (記者徐曉羽 路俊)1月9日上午11點24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高景一號03、04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航天2018年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高景一號03、04星發射升空,13分鐘後,雙星相繼星箭分離,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向天圖強叩蒼穹——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功中國航天五十年全景掃描
    從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成功入軌到我國首次行星探測遨遊天際;從探月工程7次「零窗口」連戰連捷到59顆北鬥導航衛星百分百成功發射;從我國第一枚低溫燃料運載火箭首飛到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成熟運用;從「澳星保衛戰」無畏逆行搶救衛星火箭,到北鬥收官中國航天史上最大規模燃料洩出再加注發射;從2至3年一發到1年十七八發……
  • 我國成功發射資源一號02D衛星
    2019年9月12日11時2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一號02D衛星(又稱5米光學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搭載發射了北京師範大學的京師一號衛星和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的金牛座納星。兩顆衛星設計壽命均為1年。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和資源一號02D衛星(5米光學衛星)、京師一號衛星,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10次航天飛行。
  • 2020年中國十大航天新聞
    2020年12月31日,由空間瞭望智庫、《國際太空》《衛星應用》《中國空間科學技術》雜誌,以及「中國太空網」官方微信聯合組織的2020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開啟中國行星探索之門[圖]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郭文彬 攝影    中國網訊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國旗將登火星!已飛行4億公裡!天問一號將進入環火軌道
    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國家航天局2020年11月17日官網發布: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中國國旗將登火星!已飛行4億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