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區慶有西裡社區——以文「化」人 促進樓門治理

2020-12-13 澎湃新聞

和平區慶有西裡社區——以文「化」人 促進樓門治理

2019-06-05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基層社會治理處

轉自:天津政法

推進基層治理「十百千」工程創新經驗之一

為落實「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天津,堅決築牢首都政治「護城河」,市委、市政府確立了抓區、帶街道(鄉鎮)、促社區(村)的工作機制,啟動了平安建設「十百千」工程,各個點上經驗將陸續推出。

和平區慶有西裡社區堅持黨建引領,樹立以文「化」人理念,創新實施文化「親」民、文化「育」民、文化「為」民、文化「安」民、文化「惠」民的「五民」文化工程,以樓門文化,促樓門治理,走出了新時代群眾路線的新路子,提升了社區治理實效。社區自1997年建立22年無命案,近10年來保持治安案件「零發案」,共獲得 「全國睦鄰文化示範村居」「全國和諧鄰裡建設示範社區」「天津市平安示範社區」「天津市文明社區」「五星級社區」等國家、市、區級近百個榮譽稱號。

01

文化「親」民,築造社區紅色陣地

慶有西裡社區積極構建社區「大黨委」制,建立社區「黨建+物業、業委會」模式,在每個樓棟建立黨支部,每個樓門建立黨員活動小組,每個樓門棟建立以黨員為骨幹的「一長五員」隊伍,叫響「一名黨員一面旗」,把黨的旗幟插到樓門棟、覆蓋到社區各個角落,為加強和創新社區管理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證。

02

文化「育」民,構造溫馨書香社區

慶有西裡社區堅持用先進的文化佔領社區,用先進的文化教育人、引領人、鼓舞人。

2003年開始,堅持了15年,每年藉助「中秋節」,舉辦「舌尖上的慶西」「美麗慶西鄰裡節」,居民自編自演話劇、小品等節目,澆築了「鄰裡團圓一家親」的濃厚氛圍。建立樓門文化展覽館,組織開展大型展覽近百次,舉辦了首屆中國社區樓門建設高層論壇,獲得全國知名專家學者高度評價。通過文化創建,實現了「樓門客廳化」「小區家庭化」「社區公園化」,居民由陌生變熟人,促進了家庭和美、鄰裡和睦、社區和諧。

03

文化「為」民,織造黨群聯繫紐帶

針對社區物業矛盾難題,慶有西裡社區黨委探索出「社區黨委領導、居委會扶持引導、業委會協調監督、物業公司服務」四位一體的「紅色物業」管理新模式。通過對社區服務力量的整合,形成合力共同為居民提供「零距離」、「精細化」服務的新格局,為黨員接受鍛鍊鋪了「路」,為黨員發揮作用搭了「臺」,為黨員群眾溝通建了「橋」,為破解社區治理難題開了「方」,使社區黨建和社區管理服務資源得到加強,使黨員幹部主動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所需,解決居民熱點難點問題,贏得了居民群眾的信賴、認可和理解,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提升了社區黨組織管理服務水平。

04

文化「安」民,營造平安社區環境

慶有西裡社區黨委堅持「傳統方法+科技手段」相結合,築起社區治安的銅牆鐵壁。每個樓門棟實行「樓門棟長」制。打造「智慧社區」,建設「雪亮工程」,提高社區安全防控能力。成立貼近群眾具有法律效力的「社區小法庭」,不僅化解了棘手的矛盾糾紛,還讓居民學到了法律知識,每次庭審都是一堂別開生面的法制宣傳教育課,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

05

文化「惠」民,締造美好幸福社區

慶有西裡社區黨委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寓服務於管理,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信賴。「有事找社區黨組織」成了居民的共識。社區建立了「居民服務大廳」,打造「10分鐘服務圈」,實現13項服務進樓門,讓居民享受細小服務不出樓門,一般服務不出社區的便捷。社區黨委把社區當「家」建,開展文明創建;組建千人志願服務隊伍,形成了「愛心助空巢」「關愛到家」「愛我家園」等志願服務品牌;關注特殊人群,建立社區心理諮詢室;引入「靜安」養老院,探索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依託社會力量,新建社區「幸福食堂」,為社區孤寡老人免費供餐,其他居民低償服務,服務文化讓慶西成為友愛之地、溫暖社區,增強了「慶西人」的認同感、歸屬感、幸福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天津市和平區南市街道慶有西裡社區居委會主任王金榮:志願凝聚人心...
    28   來源:中國文明網   我是天津市和平區南市街道慶有西裡社區的一名社區工作者。慶有西裡社區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轄區面積57600平方米,居住人口4230人,註冊志願者1321人,佔社區人口的31.2%。近年來,我們以解決居民實際困難、滿足居民多元需求為重點,充分發揮黨員示範帶動作用,通過社工帶志願者等方式,創新學雷鋒志願服務載體,促進了社區治理創新和社區服務升級。
  • 天津市和平區精心打造社區黨建工作網格化服務管理新品牌
    現在有了『五級四網』工作模式,全區『一盤棋』,無論是黨建工作、社區建設,還是物業管理、單位共建,都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解決問題的具體人,辦事方便多了,居民群眾更滿意了。」一位在社區工作多年的老書記這樣評價「五級四網」工作模式。
  • 豐臺雲崗街道環境治理精細化 居民自治打造靚麗樓門
    豐臺雲崗街道環境治理精細化 居民自治打造靚麗樓門 人民網北京11月21日電 樓道、樓門是城市社區公共場所的「神經末稍」,也是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與群眾密切聯繫、發揮作用的重要場地。2018年,豐臺區雲崗街道工委、辦事處結合環境治理工作,主動延伸工作「觸角」,從轄區「外環境」治理延伸至樓門「內環境」治理。一方面街道與中國獅子聯會北京代表機構共同出資,合作開展「樓道家」建設項目,在南二、北區社區選取4個樓門,進行整體「顏值」提升。另一方面,重點在南一社區通過發動居民共商共治,雜物清走文化來,打造特色主題樓門6個。
  • 多彩樓門多特色,南湖西裡的樓門美化,您給打幾分?
    不同主題的繪畫、紋樣元素整潔一新的牆壁……走進南湖西裡社區被老樓門煥新驚豔到了住在這的老街坊更舒心了據了解,為進一步亮化轄區居住環境,豐富社區文明創建內容,實現把文明新風引進到樓門,打好創文攻堅戰,望京街道南湖西裡社區聯合朝陽青年惠夢從前期點位探勘、居民意見收集、樓門美化設計方案設計及優化
  • 天津市和平區:想在一起 融在一起
    晚上7點45分,和平區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魏震已經在小白樓街崇仁裡社區溜達兩圈兒了,一碰上居民,他就上前打招呼、嘮家常、加微信。正巧居民何大爺向他反映了小區路燈間歇性熄滅的問題,魏震便認真地記錄下來,並將問題及時反饋給有關部門。不到48小時,問題得到圓滿解決。這是和平區深入開展「和平夜話」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
  • 天津和平區福明社區黨委:推進區域化大黨建聚焦脫貧攻堅
    原標題:福明社區黨委:推進區域化大黨建聚焦脫貧攻堅   6月17日下午,天津市和平區勸業場街道福明社區黨委在著名歷史文化建築張園舉辦了「紅色領航 光焰未來」紅色茶會暨為甘肅省受援縣進行愛心捐款活動。
  • 探訪和平區崇仁裡社區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讓我們社區成網紅了
    近日,記者來到和平區崇仁裡社區。走進河北路大門,位於左手邊的智能分類垃圾投放箱很惹眼,10分鐘之內,就有20多位社區居民來分類投放垃圾。「以前是一塊倒,現在是分類放。垃圾分類都讓我們社區成網紅了。」崇仁裡10號樓的張阿姨邊說邊熟練地操作著,只見她指尖輕觸電子屏輸入手機號,再在界面點選廚餘垃圾,將垃圾稱重、投放,查詢手機獲取積分,一氣呵成。家住崇仁裡社區松壽裡小區78歲的劉湘笑著對記者說:「垃圾分類這事我們幹了5年多了,最早有點不理解,總覺著垃圾直接倒了多省事,這些年我們懂得了垃圾分類的意義,也養成了習慣。你看,現在要是不把垃圾分類都不好意思倒。」
  • 通州區領導調研玉橋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及樓門文化工作
    12月29日上午,通州區委副書記劉東偉到玉橋街道調研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及樓門文化工作。區委辦公室副主任馮寧,玉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孔鋼城,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陳世忠,辦事處副主任呂正波陪同調研。通州區委副書記劉東偉聽取工作人員對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的介紹在新通國際社區,區委副書記劉東偉聽取了社區書記周燕關於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的介紹,了解了孵化模式圖、公益理念牆、蜂巢 LOGO 牆、社區組織實踐風採展示、作品展示、社區名人榜、各工作室及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嘗試和成果,並觀看了「等燈等燈」短片。
  • 推開樓門進「家門」!樓門文化,讓熟悉的陌生人熟了!
    樓門文化建設旨在將社區精細化治理延伸到小區樓門。今年,在市、區兩級的統一部署下,昌平區城北街道確定史家坑社區和亢山社區2個市級樓門文化建設試點,創新園社區、南環裡社區、亢山前路社區、灰廠路社區4個區級樓門文化建設試點。
  • 瀋陽市和平區發布全省首部社區地圖
    和平區發布全省首部社區地圖  獨家解密社區大數據,看看哪個社區最年輕,哪個社區人最多  作為瀋陽市的中心城區,您知道在偌大的和平區哪個社區人丁最興旺?哪個社區最富有學識?哪個社區最年輕?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哪個社區人丁最興旺?答案是太原街道的洪福社區,常住人口有18420人,佔到了和平區總人口的3%。緊隨其後的是南湖街道的東大社區和新世界花園社區。而常住人口最少的社區是南湖街道的旺嘉園社區,常住人口1242人,人口數量不到洪福社區的十分之一。
  • 新時代社區建設的新突破——解讀《成都市社區發展治理促進條例》
    在2020年中國實現小康的關鍵之年,成都又率先頒布《成都市社區發展治理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於新時代中國特大城市基層社會治理優化與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條例》是成都社區建設、社區發展和社區治理之成果、社區發展治理方向的綜合體現與整體呈現。
  • 昆明市書林街社區:黨建引領「三聯心」提升精細化治理水平
    金碧街道辦事處書林街社區位於昆明市中心區,東起書林街中段,西至東寺街中段;北起敬德巷,南至環城南路。轄區總面積0.25平方公裡,戶籍居民3276戶,總人口10368人;有回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壯族、傣族等19個少數民族。轄區內有中國建設銀行城南支行、昆明國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共單位8家,居民樓院33個。社區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黨員77人。
  • 遼寧瀋陽和平區:17個社區試點「品質社區」建設
    據瀋陽市民政局消息,近日,和平區啟動「品質社區」建設,選取17個社區作為「品質社區」建設試點,將於年底前完成改造建設,並計劃三年內在全區推廣。第一批試點社區包括安圖社區、豐澤社區、文安路社區、湖畔社區、瀋陽站社區、新世界社區、中科院社區、萬科城社區、九洲社區、河北社區、民族社區、中海社區、電業社區、太平裡社區、和平新村社區和八卦街社區、太原街道中華社區(只有平安模塊)。
  • 長陽鎮嘉北社區樓門添「風景」 增強居民回家幸福感
    長陽鎮嘉州水郡北區社區最近就創建了樓門院文化試點樓門。樓門內不僅乾淨整潔,「一個樓門一文化、一個單元一特色」更是讓每個樓門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皮膚」,曾經堆滿自行車、電動車等雜物的樓道一去不返,嶄新的面貌獲得了嘉北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嘉州水郡北區社區被房山區民政局正式確立為樓門治理建設示範點。
  • 推進樓門院治理,昌平區建成50個示範點
    樓門院作為家庭和社區的紐帶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昌平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通過黨建引領,加強樓門文化建設,制定居民公約,帶動居民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新格局,增進鄰裡和諧,同時有效促進我區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工作。
  • 北京大興黃村西裡社區試點「拉家常」議事會,解居民大小糾紛
    大興區興豐街道黃村西裡社區黨支部書記王黎說,社區居民的大小糾紛,都能「拉家常」解決,隨時隨地召開的「拉家常」議事會,不僅消除正式開會的緊張感,而且變「會上說」為「實地看」「現場議」,講透道理暖透心。在「拉家常」議事會的協調下,黃村西裡的垃圾分類工作也順利開展了起來。
  • 天津市和平區積極推進創建全市首家社區基金會
    日前,和平區小白樓街道的愛心企業太鯢生物科技公司主動捐資200萬元為社區基金會建設注入愛心資金,標誌我市首家社區基金會進入實操階段。年初,區孵化中心積極連結基金會資源,與公益慈善基金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推進社區基金會相關創建工作,有效整合優勢資源助力社會組織,探索攜手發力的新方法新路徑。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發揮應有的作用。
  • 家在和平——天津市和平區勸業場街道百貨大樓社區消防志願服務隊...
    內容提要:津城百年夥樓院,在這裡,科技與文化融合,情誼與傳承同在。在這裡,有這樣一支志願隊伍,他們日復一日的查隱患、促整改,廣宣傳。用平凡的行動,守護著一方的消防安全。天津北方網訊:津城百年夥樓院,在這裡,科技與文化融合,情誼與傳承同在。
  • 天津市和平區:黨徽閃亮士氣昂 下沉幹部防控忙
    「您好,這是您家的出入證,可以指派一名相對固定的人每兩天出去一次購物。同時,我們建議您儘量減少外出。」天津市財政局下派到和平區勸業場街道靜園社區的幹部劉豐睿正挨家挨戶發放出入證,開展防疫宣傳。  2月17日晚,天津市委一聲「集結號」,和平區4個小時內確定工作方案、政治預案,落實戰區配比、防護配置,明確戰鬥崗位、戰鬥任務。
  • 《成都市社區發展治理促進條例》正式生效實施
    ,是全國首部以「社區發展治理」為主題,採用「促進條例」形式,以居民視角、社區尺度為城市發展轉型和社會治理創新提供中長期指引的地方性法規。一是推動基層治理責任明晰化。落實了黨委社區發展治理部門的牽頭職責,釐清了職能部門、基層政府、群眾性自治組織權責邊界,明確了市和區(市)縣、街道(鎮)的分級責任,規定了相關部門在社區發展治理中的具體任務。二是推動社會動員渠道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