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得專欄】方軍:談論區塊鏈時,「數字資產」這個詞可能是誤導

2020-12-15 鈦媒體APP

【鈦媒體·鏈得得 App 重磅上線「得得專欄」——Get Knowledge Get Money ,看上圖掃碼下載App,來給這些幣圈鏈圈最有思想的專業領袖瘋狂打Call吧!】

得得專欄作者簡介:方軍。10年+資深媒體評論人。酷科技創始人,區塊鏈創業者。多家紙媒特約撰稿人。關注行業趨勢,關注企業戰略。

「數字資產會成為人類最大的資產。」近日,比特幣等所謂數字加密貨幣的價格遭遇暴跌,比特幣價格在經歷2017年暴漲到接近兩萬美元後,近日跌倒六千美元之下,但很多人在談論各種所謂的「數字加密貨幣」或者由它衍生出來的各類「代幣」時,還是會不時地引述孫正義的這個觀點,以表明信心。

當有人對當前的一些現象表示疑惑時,他們得到的反饋是尖刻的:

你沒有跟上新技術的發展,你沒有掌握區塊鏈思維,你沒有看到「去中心化」的美好未來,你可能落後於時代。

其實很多人經歷過這樣的困惑與被指責:前幾年,似是而非的詞「網際網路思維」在中國風靡一時但無人能講清,幸好後來逐漸地演變成相對清晰的「網際網路+」,也就是,用網際網路作為工具去變革一個個行業與領域。

這一次,面對區塊鏈技術,我們或許從一開始就應嘗試正本清源去理解它。

數字世界

孫正義的這句話既反映了未來,但又恰恰集中反映了誤解,誤解源自於「數字資產」這個具有迷惑性的說法。

我更願意把孫正義的話理解為,他是認為數字世界會越來越大。比特幣和它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有著重大意義,比特幣自身有著一定價值,它的價值也跟整個數字世界的整體價值上漲。

「數字資產」這個說法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現實世界的資產,比如實體的房子、汽車,又比如非實體的股票、期權、保單。

「數字資產」說法容易引發的誤解是,它讓人以為,在數字世界中可以有完全脫離實體世界獨立存在的、規模巨大的資產,它甚至可以是數字世界中資產的主要部分。

實際上,數字世界的資產應主要是實體世界的映射。

你或許還記得網際網路發展初期的一個傳奇故事「別針換別墅」,2005年,25歲的美國青年凱爾·麥克唐納用一枚紅色曲別針多次交換,最終換得一個別墅一年的居住權,這是善意的累積形成的傳奇。

比特幣出現之後,也出現類似的傳奇說法「一幣一別墅」,它隱含的比喻是,比特幣這些在數字世界中創造出來的「事物」,它具有獨立的價值。但這些可能是特例,而非普遍現象。

並非金融

現在的所謂數字資產,大體上可分兩類,一類是類似於比特幣的所謂數字加密貨幣,一類是公司發行的所謂代幣(Token),也是某種價值的代表。現在區塊鏈產業中有一群人正在努力地把」Token「的翻譯重新變成「通證」,即流通的憑證。

我願意接納」通證「這個說法的原因是,通證(Token)和流通的憑證,這個說法反映了這些憑證對應著實體世界中的價值。

區塊鏈的起源,固然是比特幣背後的技術,比特幣最初的願景是創造一種數字空間的貨幣。

但如果局限在金融的思路和術語中,我們可能低估了區塊鏈技術的價值,有可能讓這種新技術被採納無形中製造障礙。網際網路技術變革的歷史一再告訴我們,變革更容易從邊緣發生。貨幣、金融從來都是處於經濟體的中心位置,變革不易。

也可以這麼說,當下的代幣發行與交易,其實也是在邊緣,只不過它在過去幾個月發展得太快了(太超出常規),這一點比特幣的價格曲線可以最形象地展示這一點。

而且,「數字資產」並不是唯一引發誤解的詞。

例如還有: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信任共識代幣(Token)交易所去中心化

其中,信任與共識其實只是技術系統中的設計,但在很多討論中明顯被極度泛化了。

連接

從1994年前後網際網路商業化應用開始到現在的二十五年中,網際網路和各種新技術創造了一個龐大的數字世界:我們每天生活在數字空間,越來越多的信息和交易在其中流動。

但我們看到,網際網路做的是在把實體世界的事物映射到數字空間中去。

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是數字世界和實體世界的連接器。

區塊鏈技術為我們開拓了未來的想像空間,也是因為通過它可以把一組全新的事物從實體世界映射到數字世界。

在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的轉變過程中,可能會青睞抓住機會的人,可能會重新分配財富,可能會帶來階層流動。

在網際網路帶來的整個數位化浪潮中,我們已經見過多次。區塊鏈這一次,衝擊更加明顯。

價值

我們可以回到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開始去看。神秘的天才「中本聰」發明比特幣,是為了創造一種數字空間裡可用的現金,他通過技術發明和機制設計創造性解決了一個難題:

網際網路是為信息傳遞而生的,信息的特徵是,我把這個信息告訴你,我自己手上還有;而當我們使用現金時,當我把現金給你了,我不能把這現金再給其他人,這也就是所謂「雙花問題」。

我們在實體世界中的所有交換行為也都不可以是花兩次的,當我把一個蘋果給我,我手上就不應該還有一個蘋果。

去中心化

在網際網路上,過去我們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需要一個被認可的第三方來進行驗證。

了解支付寶早期歷史人都知道,它最初解決的是電商早期的信任難題,如果我把錢轉給賣家,他不發貨怎麼辦,支付寶的擔保支付消除了買家賣家雙方的疑慮。

中本聰的天才在於,他綜合各種技術創造了「區塊鏈技術」來讓無需擔保交易也可以進行價值的轉移,而所謂的去中心化說法正是源自於去掉這些承擔認證驗證的中心化角色。

價值網際網路

從「信息網際網路」到「價值網際網路」

因此,比特幣特別是它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把網際網路推向了新的階段:過去的網際網路只能交換信息,而又有了區塊鏈之後,網際網路可以交換價值。

自此,所有過去被認為是「價值」的事物,從此有可能被映射到數字世界中,在數字世界中進行交換。

之後,諸如智能合約等技術等被引入進來,當下的整個區塊鏈技術逐漸演變成一個高速發展的技術系統。

現在的情景很像網際網路發展初期那樣,各種技術和應用在不斷湧現。

代幣、通證、TOKEN

同時,就像區塊鏈技術被從比特幣中挖掘出來一樣,區塊鏈中用來代表價值的「Token」(曾被譯為「代幣」,現在更多人願意稱之為「通證」)也被挖掘出來,並被認為可能演變成出所謂的「通證經濟」:

在數字世界中形成一種可以流通的憑證,一個類經濟系統依託通證展開,它可以用經濟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和調整。

至此,一個新技術(從比特幣中剝離出來的區塊鏈技術)和一個新的設計(區塊鏈經濟,也稱通證經濟)在逐漸地成型,向人們展現了巨大的可能性。

如果把Token 翻譯為通證,那麼這個新的經濟系統——Token Economy ——被稱為通證經濟似乎也很合理。但我覺得,或許,我們就簡單地稱現在的技術和經濟為區塊鏈技術和區塊鏈經濟可能更簡單直接。

區塊鏈技術區塊鏈經濟

貨幣和資產

類似於網際網路早期,在區塊鏈發展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出現很多全球各國現有的法律框架都無法容納的新事物:

最初,人們爭論,比特幣是不是一種貨幣、是不是通貨(流通貨幣)?現在,我們討論,虛擬幣等所謂「數字資產」是不是資產?

對於前者,現在的普遍看法是,比特幣不太可能是一種流通貨幣。

而對於」數字資產「這樣的說法,我認為,只存在於數字空間的、沒有實體對應物的「數字資產」的價格可能漲跌、可能暴漲暴跌,但它的價格並不等於價值,它並不真的是一種資產。

映射到數字世界的資產

網際網路和當下的區塊鏈技術,它們的關鍵角色是連接實體世界和數字世界,特別地,區塊鏈所能連接和協助交換的是」價值「。

但是,這些價值應當是實體世界的映射,而不是在數字世界中憑空生出來的,不應只是在數字世界存在的所謂價值的空轉。

現在,我們可以狂野地展望,在數字空間我們可以創造完全獨立存在的事物,但那是超長期的設想,即便在數位化最徹底的信息資訊領域這也沒有完全變成現實。

從短期、中期看,網際網路以及當下熱門的區塊鏈技術,它做的是依然是實體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映射。如果說得絕對一點,在中短期看,只存在於數字空間的、沒有實體對應物的「數字資產」可能是空氣,它的價格可能漲跌、暴漲暴跌,但價格並不等於價值。

中國政策

在2017年9月4日中國央行發布的公告中,對通過發行代幣形式包括首次代幣發行(ICO)進行融資的行為進行了定性,「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2018年2月4日,據新華社報導,央行對虛擬貨幣境外交易平臺網站採取監管措施,據稱是「取締、處置境內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

2018年2月6日,據經濟日報報導,春節前,中國人民銀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已測試成功。春節後,央行旗下的數字貨幣研究所也將正式掛牌。這意味著,人民銀行將成為首個研究數字貨幣及真實應用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真的要來了。需要明確的是,這裡所說的數字貨幣是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具體來說,就是由特定密碼學與共識算法驗證的、可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

評點:這一次區塊鏈技術,中國的政策影響力可能比1990年代末美國政府對網際網路的影響力要大得多,所有人不得不關注。

(本文原發於2018年2月9日《南方都市報》,由鏈得得授權轉載)

最好看的得得專欄正式上線,來鏈得得App給這些幣圈鏈圈最有思想的專業領袖瘋狂打Call吧!

相關焦點

  • 火幣大學GBLP課程:區塊鏈產業大爆炸時代將至 實體資產上鏈未來已來
    為期3天的課程中,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法學博士、最高人民法院博士後楊錦炎,火幣大學顧問合伙人方軍,區塊鏈行業知名研究學者、北大經濟學博士劉昌用等多位區塊鏈行業專家就全球區塊鏈產業全景、行業趨勢、發展歷史、底層邏輯、前沿技術、未來價值等問題與學員們進行了深入分享和探討。當前,數字經濟正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 區塊鏈實體應用落地:從愛沙尼亞的數字公民項目到ACChain資產鏈全...
    我們應該明白,技術的背後不應該是利益,否則區塊鏈神話只能成為笑話。早在2009年,中本聰初次給我們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時光如梭,今年初徐小平在真格CEO群中將區塊鏈稱為「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再次引爆區塊鏈概念。不管是職業投資人,還是普通上班族,或是身經百戰的「中國大媽」,人人都在談論區塊鏈。區塊鏈應用到底為這個社會貢獻了什麼呢?
  • 【鏈得得吐槽大會·實錄】原上交所CTO白碩直面懟友,一場區塊鏈...
    那我指的就是,一些有產業背景的,有真實資產對應的,然後一些自帶資源自帶流量的優質項目上。 這個主戰場過去們可能比較狹義的指鏈圈,在這個今天的鏈圈,其實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純鏈圈,這個往下運作有它的局限性。尤其是區塊鏈本身這樣一個以信任為賣點的技術,那麼它這是不適宜。
  • 黃明輝出任MBAex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所市場總監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網際網路、移動社交網絡之後計算範式的第五次顛覆式創新,是人類信用進化史上繼血親信用、貴金屬信用、央行紙幣信用之後的第四個裡程碑。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所是區塊鏈技術發展最具價值潛力的衍生物,交易所可以滿足所有投身於數字資產中的用戶,實現不同貨幣之間的交易以及流通。
  • 「區塊鏈100分」第三十三期——《數字經濟介紹,區塊鏈與數字經濟...
    好了,由於我們不是經濟學家,可能沒辦法按顏秘書長要求深挖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係。但我們簡單介紹了數字經濟,下面我們來更簡單的介紹區塊鏈技術。區塊鏈介紹回顧IT發展的歷史,每次推動人類發展的重大變革,無不例外是由於新架構的出現產生了新的能力,帶來了新的應用,應用推動了變革。架構和技術的關係,有些像交響樂的指揮編排和各樂器演奏家的關係。
  • 雲上閱讀公開課特輯|從網際網路+到區塊鏈+:解讀數位化新浪潮
    同時,區塊鏈這個詞語被大眾所熟知,各行各業的人士都努力去了解這項數字新技術和它的應用前景。關於區塊鏈,大家無論是通過網絡平臺、電視節目、廣播節目,還是各種線下的講座,已經不再陌生。但是,區塊鏈技術具體應用於我們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區塊鏈被廣泛應用之後的未來的世界是個什麼樣子?
  • 銳角雲高勝利:如果把區塊鏈比喻發動機 數字資產就是燃料
    FX168財經網>企業>正文 銳角雲高勝利:如果把區塊鏈比喻發動機 數字資產就是燃料
  • 龔鳴:銀行金融業該怎樣面對區塊鏈這個「熊孩子」
    按照這個定義,記錄在電腦裡的股票、證券,並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數字資產。比特幣以及登記在區塊鏈上的數字資產,才是真正的數字資產。 在過去,我們還有一些非標準化數字資產,如電子郵件、QQ、域名等,它們單個之間的價值可能是不一樣的。標準的數字資產,按其本身的單位進行分割後,每一份的價值都是一樣的。
  • 萬向區塊鏈:將實物資產轉換為數位化資產
    原標題:走進上海金融科技|萬向區塊鏈:將實物資產轉換為數位化資產   9月24日-26日,「外灘大會」將於上海黃浦世博園區舉行,主題為「科技讓未來更普惠」。
  • 區塊鏈與數字貨幣分野:一個新的開始
    儘管這些詞帶有一定的鄙視色彩,但相對於財富的誘惑來講,這些鄙夷又算得上什麼呢? 當爆富的迷夢摻雜其中,人們的認識同樣開始出現偏差。 縱觀當下的區塊鏈市場,依然有很多人抱著爆富的迷夢不放,他們關注區塊鏈,其實就是為了實現他們心目當中那個尚未實現的爆富夢想。
  • Dyke Ex致力打造全球領先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所
    Dyke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所(英文:Dyke Ex)是一家全球化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所,主要面向全球用戶提供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幣等數字資產以及衍生品交易服務,滿足廣大投資者的交易需求。Dyke Ex的交易系統具備完善的安全機制以及強大的底層架構,以可靠、具有擴展能力的技術架構、極優質的服務,以及更多的運營策略,為廣大數字貨幣愛好者提供一個安全、專業、極致、貼心的區塊鏈加密數字貨幣交易平臺,讓投資者享受區塊鏈技術帶來財富的同時,獲得更加可靠、安全的交易服務。
  • 東西方國家對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的態度和看法
    瑞士這個維持了200年中立、人口才八百萬的純內陸國家,能在全球萎縮、歐洲面臨崩解危機中,持續成長,與瑞士企業重視創新,思維靈活是分不開的。歐洲老牌帝國們面對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還在踟躕不前之際,瑞士政府已經制定「世界區塊鏈之都」計劃。 截止本周加密谷官方網站統計顯示,已有超過670家區塊鏈企業在瑞士山城楚格開展業務。
  • 【鏈得得晚報】哈薩克斯坦計劃引入央行數字貨幣
    公司擬將發行的淨收益主要用於開發和應用區塊鏈技術到金融服務,購買與其業務、企業品牌和營銷活動相關的核心智慧財產權,以及一般企業用途(可能包括營運資金需求和其他企業用途)。 金融時報:英國女王表示對區塊鏈感興趣 據金融時報消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表示,對區塊鏈產生興趣。
  • 烏鎮·元道:「5G *區塊鏈」將創造萬億美元以上的加密數字資產
    在過去的10年間,比特幣無中生有、創造了千億美元的加密數字資產,這是人類數字文明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未來十年,對於鏈網未來,元道認為可能創造萬億、甚至十萬億美元規模、真正鏈上原生、真正對人類文明進步有貢獻、真正屬於區塊鏈新世界原住民的加密數字資產。而這場精彩的藍圖,正等待更多有志之士去探索。
  • 區塊鏈監管需要中國理論|新京報專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這為我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這讓區塊鏈從鏈圈迅速「出了圈」。這是一個股權債權、資產、智慧財產權等權益的集中交易平臺,是中國乃至全球第一家眾籌金融交易所,運用的正是區塊鏈技術。區塊鏈與金融的結合曆來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事實上,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區塊鏈技術對於經濟社會發展、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是重中之重。
  • 區塊鏈因為政策風口火了,但區塊鏈遊戲依然涼涼?
    以他們為代表的一批優質的開發者、一些傳統大廠,他們可能想進入這個領域做一些品質比較高的產品;另外一些就是小作坊乾脆做博弈類的產品,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一門心思做博弈——可是,博弈類反而是現階段用戶量最大的,我們也把它歸在區塊鏈裡。
  • GFM2020 | 上海能鏈眾合林樂:區塊鏈與未來出行資產數位化
    因為之前這個環節大部分嘉賓都是以電動汽車新能源為主的,我是電動汽車行業的門外漢,也希望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題目是區塊鏈與未來出行資產的數位化。 一、數位化與區塊鏈 我們認為整個數字2.0時代已經正式到來了,數字2.0是物理世界的整體數字遷徙,它的場景應該比數字1.0時代更加波瀾壯闊,是整個物理世界數位化的遷徙,我們產業數位化、電動汽車出行的數位化,都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出現了。 我認為數字2.0時代到來是由三個技術的出現或成熟來構成的,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
  • 讓區塊鏈鏈技術助力建築企業「雲」轉身
    -訪金鬥雲智能管理平臺創始人齊洪慶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 日2日訊連日來,區塊鏈技術一詞迅速成為「刷屏」的話題。區塊鏈技術之於建築有何意義?在建築行業的普通從業者開始思索之時,北京金鬥雲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齊洪慶興奮不已。他的金鬥雲智能管理平臺已以在實踐區塊鏈技術的路上摸索了三年之久。
  • 姚前談區塊鏈和央行數字貨幣的「前世今生」
    【編者按】區塊鏈,這個之前主要在IT和金融領域被廣泛討論的概念,因為中央政治局一次集體學習而迅速在普通民眾間成為高頻詞和「網紅」。一時間,與區塊鏈有關的概念、技術和產業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在這其中,區塊鏈與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等概念關聯更是關注的焦點。
  • 以區塊鏈知識來了解鏈信
    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夸克錢包轉帳交易方面,在夸克錢包裡交易一旦完成就會形成一個區塊,這個區塊信息是無法篡改的,就從這一點就說明了夸克錢包是具有真區塊鏈技術的。現階段人們將區塊鏈技術分為區塊鏈1.0和區塊鏈2.0、區塊鏈3.0、區塊鏈4.0四個階段,小編在這大致講解一下:區塊鏈1.0是以比特幣為代表構建的可信體系,點對點的交易,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數據記錄,不可篡改的安全屬性確保了交易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