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尤卡坦半島荒無人煙的叢林裡,散落著許多瑪雅文明遺址。它們在這片常年被陽光照耀得發燙的土地上如珍珠般熠熠生輝。奇琴伊察就是其中光芒最完美的那顆。
如今,這裡是墨西哥最具吸引力的、享有巨大客流與知名度的世界文化遺產。並被百萬民眾高票當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雖然缺少可識別的文字記載,奇琴伊察依然因其完整且辨識度極高的遺存。而被研究者一致認定是後古典瑪雅文明與託爾特克文明交替結合的產物。
這道界限在時間上是公元10世紀晚期。而具體表現在實物上就是庫庫爾坎金字塔(也稱墨西哥金字塔或羽蛇神金字塔)。
與埃及金字塔作為法老陵墓的功能不同。瑪雅金字塔大多是用來祭祀神靈天地的。
庫庫爾坎金字塔始建於公元300-450年,是古典瑪雅文明成熟至臻的產物。後來因不明原因,瑪雅人遺棄了這座已經高度發達的城市。
接下來它的主人就是帶著濃厚北方味道的託爾特克文明的伊察人。他們可能來自墨西哥城邊的圖拉城。
託爾特克文明是繼特奧蒂瓦坎文明衰亡後,中美大地上最重要的文明。伊察人從公元10世紀末開始重新建造這座石頭之城。並在原金字塔的基礎之上,加大加高,形成了今天的模樣。
基部為四方形,每邊寬55.5米,高24米,四面都有階梯通往塔頂,在那裡有一座方形的神廟。第一眼望見它,三角形的建築在白色的石塊在陽光下閃著亮光,龐大得宛若一座巨型城堡。這其實是一座石頭建築的瑪雅曆法。託爾特克的伊察人繼承了瑪雅文明在天文、曆法上的長處。
他們將金字塔修成九層臺階,每一層都被自下而上的臺階從中間平分為左右兩半。這樣劃分出的18個部分對應著瑪雅曆法中的18個月。他們將金字塔四邊的階梯定為91級,這樣加上頂部的平臺,恰好是一年365的天數。
還有,在每個斜面上都有52塊鑲嵌板,代表瑪雅曆法52年一個輪迴。
更令人稱奇的,在金字塔正北面斜坡。在北部的塔基處,是兩尊張開血盆大口的蛇頭。它是託爾特克文明中的守護神。長著羽毛,會飛,被稱作羽蛇神,不過在我看來,它們與東方龍的形象更為接近。
每年春分(3.21)與秋分(9.21),陽光會準確地照射在臺階的兩邊扶手上。透過金字塔的拐角形成一個個移動的三角形。而恍惚間,隨著光影遊移,這兩頭羽蛇神便開始自上而下爬動起來。託爾特克人認為每年此時,羽蛇神從天降臨,庇佑眾生。
而從此人間雨季來臨,開始播種(秋分為收穫)玉米的時刻到了。我不知道這精確如魔術戲法的瑪雅天文遊戲是不是真是當年的瑪雅人所創,亦或它根本就是天外來物。但無論如何,在那個年代的原始農耕社會中,這樣一座精確融合了天文曆法宗教的建築無疑是將全體伊察人的勞作與信仰緊緊地系在了一起,並且牢不可破。
當奇琴伊察在公元14世紀之後再次被遺棄時,這座被賦予神話色彩的金字塔則被後世瑪雅人繼續膜拜著。代代相傳,成為他們朝聖的方向。並在他們心底發出萬丈信仰的光華。作者: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