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小西天,建築小巧有格局,懸塑彩繪很精緻

2020-12-14 結伴去遊玩

說到山西這個地方比較特殊,主要是這一片地區在古代的時候是很被看重的,因為地理的原因,所以很多君王都願意在這裡修建建築,來達到一些控制全國的目的。不過,發展到現在,這一片地區相對有些落後了,但是保留下來的建築群還是非常值得欣賞的。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裡的小西天,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簡單來說,就是一處寺院,不過這其中還有很多事情值得講解。

首先來說這個名字,在明代建成之後被題字西天,又為了能夠區別,所以依著這個名稱叫做了小西天。這個寺院是很典型的佛教之地,而且曾經還成立了專門的佛教協會,由住持擔任副會長。在大殿之內有一千尊佛像,所以還被人稱作千佛庵,也是比較形象的稱謂。說起來,這個寺院的位置在山頂,所以如果來參觀的話,也是需要一定的準備的。

寺院依山而成,這山因為形狀像鳳凰所以被稱為鳳凰山。整體上小西天和其他的大寺院有很明顯的區別,沒有壯觀的規模,但是在小巧的空間當中,內容又獨具風格,在瀏覽之後很有感觸。很多殿堂的設置很精巧,在四周景象之下,寺院布局又很清奇,也難怪會被作為佛教宗堂。雖然分為了上下兩院,但是建築的整體性很密切,院落分工也明確,下院是寺院當中僧人們朗誦經書的地方,也是寺院的主體。

上院的景象就更為壯觀了,相信大家都知道敦煌的藝術體現,在小編看來,這裡的風格就和其有著部分的相似。當然它的特殊價值也是上院當中的懸塑,主要就是大寶殿內的彩繪和雕塑。各種形態的人物以雕塑的形式呈現在眼前,單單是兩隻眼睛是看不完的,再加上十分珍貴的繪畫,看上去就像是天上的宮殿一般。而這彩繪也是當時的皇家專有的彩畫,所以可以看出它的重要程度。

彩畫的內容大多數也是關於樓閣鳥獸的,整體的色澤偏向於金和彩,就像是仙宮一樣,但是其中寫實的人物又給其添加了生活感,也不衝突反倒很有看點。在中國的雕塑藝術當中,它的存在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也提現了那個時期民間藝術家的技藝高超。除了這些,它的藏經也很具有價值,除了常見的版本之外,還有很多是專門的宮廷用版,也為佛家的研究提供了資料。

總的來說,大雄寶殿是最值得駐足的,精緻二字都不能夠形容殿內的景象,小西天的佛家價值很大,對於喜歡佛教的朋友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地方。整個寺廟的格局就很有味道,而殿內的大大小小的懸塑所表現出來的佛家故事自是很精彩的。從建成至今,保存還是很完整的,根據很多遊客的評價來看,給人的印象絕對是深刻的,所以想要前去參觀的朋友是不會有落差的。

相關焦點

  • 探訪「中國懸塑藝術博物館」山西小西天寺
    簡介:  【導語】為期7天的第二屆中國隰縣梨花節正在山西隰縣舉行,這裡有佛教聖地之稱的「小西天」寺因此受到遊客熱捧,香火甚旺。一潭碧湖,百級臺階。4月25日記者走訪了這座近400年的「小西天」寺,寺內燦若明霞、纖塵不染的懸塑藝術吸引著眾多中外遊客。
  • 絕世懸塑,極樂勝景,盡在臨汾隰縣小西天
    該峰兩角分建鍾、鼓二樓,峰頂有摩雲閣,內祀觀音菩薩,外祀奎光文星。上院則是全寺的精華,正面是大雄寶殿,文殊、普賢兩殿左右相峙,聞名全國的小西天彩色懸塑在此大殿內。整個殿內,天宮樓閣,層層疊疊,雲霧繚繞,粉彩妝鑾,呈現出一派仙宮佛國的迷人景象。
  • 驚世駭俗的小西天懸塑 絕大部分人卻連地名都念不出口
    有這麼一個絕妙而神奇的地方,趙樸初先生僅僅是看過照片就讚不絕口,親筆題書「東土西方微塵不隔,人間天上萬象莊嚴」。它就是山西隰縣的小西天,而這個連錯別字都念不成的縣名,就更別說提筆書寫了。《爾雅》曰:「下溼曰隰」。
  • 臨汾的乾坤灣東嶽廟小西天等景區兩日自駕遊真值一去
    東嶽廟位於山西蒲縣城東2公裡柏山之巔。山上柏樹繁茂, 常年鬱鬱蔥蔥,故俗稱柏山寺。廟宇規模宏敞,布局完整, 有山門、 凌宵殿、樂樓,議事廳、獻亭、東嶽行宮大殿、后土祠、 聖母祠、 清虛宮、地藏祠、地獄、角樓以及環周樓廊等六十餘座建築。 創建年代不詳,金泰和五年(1205年)已有。
  • 臨汾隰縣小西天,這廟是不是按照西遊記中小雷音寺的樣子建造的?
    隰縣小西天,位於臨汾市隰縣城西一公裡處的鳳凰山巔上,是一座佛教禪宗寺院,建於明崇禎二年,重門額題「道人西天」,因城南有一座寺廟稱大西天,為與此區別,故名小西天。西遊記中有段劇情寫到:黃眉老怪見唐僧求佛心切,盜取了主人彌勒佛的金鐃和如意乾坤袋,在途中假設了一個雷音寺,誘得唐僧師徒上門。而如今這個小西天的存在,讓人一聽感覺倒真與西遊記中的假雷音寺有那麼些關係。那小西天到底是一處怎樣的古代建築呢?
  • 山西臨汾隰縣——鳳凰山上的「懸塑絕唱」
    中國寺院內彩塑的一般佛教元素都能在小西天的彩塑中找到,而小西天的彩塑內容在他處卻難見其二,比如其他寺院的大雄寶殿有塑兩羅漢、十六羅漢或十八羅漢的,卻沒有哪一處能像小西天這樣紋飾華麗、形象生動個性鮮明地塑有釋尊十大弟子;再比如:沒有哪一處寺院能夠感性呈現「六欲之天」和「琉璃聖境」,只有小西天,巧妙利用兩山牆的空間將修行的境界與成佛的境界相向而懸,形成從凡人到成佛的對照,給凡夫俗子們以佛的教化和引導。
  • 《西遊記》大家都看過,但你知道劇中的小西天至今還藏有珍寶嗎?
    後來九九八十一難中有一難,是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去了小西天,進了小雷音寺,之後受黃眉老佛的糾纏,請來了東來佛祖才收服黃眉老佛的一個故事。西天後來是指人西去之後所去的地方,但在西遊記中則是指天竺國中的靈山。西遊記看了好幾遍,關於西天和小西天這兩個地方卻記憶猶深。雖然生活中西天不再,但小西天卻是真實存在的。
  • 山西長治最「可惜」的寺廟,被譽為「海內懸塑之冠」,卻少為人知
    山西匯集了眾多名勝古蹟,而在長治市西北方的北郊5公裡的梁家莊,就有一座明代的觀音堂,這一座寺廟因為面積不怎麼大,不夠宏偉,而且地理位置稍遠,所以知道的遊客不多,少為人知。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隰縣千佛庵
    初因大雄寶殿內有佛千尊而得名,後因重門額題「道人西天」,又為區別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西天以布局新穎,精巧玲瓏,格調別致而著稱。寺院三面環山,兩側土崖峭立,庵前臨河,古樹清流環繞。
  • 懸塑絕唱,佛塑千尊,山西隰縣小西天太驚豔了!
    身體和心靈總得有一個在路上,如果你也喜歡旅行,那麼就一起去看看這美麗的世界吧。看過《西遊記》的你對小西天一定不陌生,而在山西隰縣也有這樣一個「小西天」。黃土高坡的小西天禪寺沒有雷音寺,只有依山疊建的上下兩院。
  • 山西省臨汾市,隰縣小西天明代彩塑
    隰縣小西天因明代的彩塑藝術而聞名,尤其是大雄寶殿的彩塑堪稱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的「懸塑絕唱」,也是明清時代中國佛塑的精品和傑出代表作。整個殿內的牆壁、梁柱、頂棚上都懸塑著佛教弟子和故事中的飛禽走獸,造型優美,惟妙惟肖
  • 古建彩繪,讓冰冷的建築更有溫度
    在古代建築中,古建彩繪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彩繪就是俗稱的丹青,而古建彩繪就是古代勞動人民在古建築物上繪製裝飾畫,不僅美觀,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提升房屋建築使用壽命。漢《神農本草圖經》上有「鼓子革,又稱"旋子花」之說。旋子彩畫在元代初步形成,但尚為簡單不成熟,如山西永樂宮三清殿的梁枋彩繪,但對下一代的明清建築旋子彩畫起到了奠基作用。旋子彩繪在等級上次於和璽彩繪,在構圖上也有明顯區別,可以根據不同要求做得很華貴或很素雅。這種彩繪用途極廣,一般官衙、廟宇、牌樓和園林中都採用。
  • 從不讓你失望的山西古建築,你看過多少
    ,而是因為這兒有一種木結構建築的特殊方法:四椽椽。元代的時候這裡發生大地震造成了損毀,但是有被重建起來了,所以現在看到的是元代的建築。這裡山清水秀,風景也是十分吸引人。建築也很高大精緻,其中的琉璃塔像一個圓錐體,十分富有藝術想像力,是我國的琉璃塔典型代表,構件款式豐精細,色彩紛呈。
  • 小西天——來自故鄉的紅牆黑瓦寺廟
    大雄寶殿所在寺院,就是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小西天。小西天所在的那座小城,就是我的故鄉,隰縣。只要出了山西南部,隰字就是生僻字。隰字現在已無人在用,查尋古籍,《詩經》裡出現頻率最多。•邶風•簡兮》;山有扶蘇,隰有荷華——《詩•山有扶蘇》。
  • 世界上最小巧精緻的皇宮,每日遊客絡繹不絕,至今仍有王室居住!
    去外國旅遊的時候,相信大家對於外國的一些建築,還有他們的歷史文化,肯定也是特別好奇的。出去走了一圈,對於外國的歷史了解了不少不說,還增長了自己的見識,所以旅遊也是人生當中,修行自己的一個法門。而這裡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一個旅遊景點,被稱之為是世界上最小巧的一個皇宮。
  • 長治觀音堂明代懸塑藝術賞析
    位於山西省長治西北郊5公裡處的梁家莊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廟,叫做觀音堂。廟宇雖小,卻因殿中供奉的500餘尊明代懸塑而聲名遠揚。觀音堂坐東向西,現存兩進院落。建築風格典雅,布局和諧,主次分明,錯落有致。建築構件雕刻華麗,建築裝修活潑大方.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天王殿、香亭、觀音殿。鐘鼓二樓位居山門兩側,左右配殿對峙。
  • 山西有一座「奇怪」的寺廟,不供奉菩薩佛祖,反而只供奉一名女子
    在武則天的祖籍地,山西文水,有這樣一座寺廟,不供佛祖菩薩,也沒有寺廟中常見的大雄寶殿,而是供奉著一代女皇武則天。則天廟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北5公裡處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坐北向南,規模不大,中軸線上從北到南有正殿、樂樓、雕像、山門;兩翼建築有偏殿、配殿、碑廊、魚池、回音亭等30多間殿宇,是全國唯一的一座女皇廟宇,1996年12月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殿即則天聖母殿是廟內建築的中心。它始建於唐代,現存結構是金皇統五年(1145年)重建的,但在殿內與頂部仍保存了一對唐代金柱與部分唐瓦唐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