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萬事興」
是大家的共同希望
但人生免不了家事糾纏
咋辦???
不怕
法官來解!
自2016年5月,浙江省高院將區人民法院確定為五家省級家事審判改革試點法院之一(試點時間為兩年)以來,法官來解家務事。
兩年來,區人民法院積極探索「以和為貴、弱化對抗、訴調對接、全程調解、有效化解」的工作新機制,通過區婦聯等相關部門特別是家事審判團隊的努力,圓滿完成了家事審判改革試點工作任務,在情、理、法中巧解家務事。
我們來掀開家事法庭的神秘面紗
有「家味」的法庭
在法院今年年初投入使用的家事審判專區,無論是樓梯展板壁畫,還是主題形象牆、家風牆、溫馨牆,體現「和合」二字的元素隨處可見。
區別於以往法院嚴肅的形象,這裡的家具擺設、燈光色調、法庭布置都突出了濃厚的家庭場域。在家事調解室內,會客廳式的布置,沙發代替了傳統的審判臺,「丈夫」、「妻子」的臺籤代替了「原告」、「被告」的稱呼,在一種溫馨親和的調解環境下,消除當事雙方的緊張和對立情緒。在調解室的一側角落裡,還專門設置了一塊親子室的一個觀察屏幕。
家事法庭的特殊用處
據了解,家事法庭的審理範圍為確定身份關係的案件及基於身份關係而產生的家庭糾紛案件,主要案件類型包括:婚姻案件及其附帶案件;撫養、扶養、贍養案件;親子關係案件;收養案件;同居關係案件;分家析產案件;繼承案件;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案件等。
區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林平指著親子室的觀察屏幕說:
「在這個觀察屏裡,我們可以觀察一下有撫養爭執的父母跟子女相處的情況,可以給我們審判做一個參考,到底哪一方帶孩子更合適一點。」
在家事法庭,圓桌開庭取代了傳統的對抗式庭審。
區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張輝說:
「我們家事審判考慮的與一般的民事糾紛有所不同。它主要是以修復感情為主,採用圓桌的方式,能較好地消除對抗情緒,修復當事人的感情。家庭和睦,我們的社會就會安寧。」
兩年來,圓滿完成家事審判改革
區人民法院試行家事審判改革兩年來,與公安、司法、民政、婦聯等部門創建了形式多樣的合作方式,建立了家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2016年至2018年,
該院家事案件每年的收案量比2015年下降10%左右;
訴調對接中心調解成功的家事案件數量逐年上升;
業務庭審理的家事案件調撤率每年在64%至67%之間,與改革前相比均有一定的上升。
根據家事糾紛有別於其他一般民事糾紛的特點,該院還創新了家事審判工作
機制:
建立了「1+N」大陪審、「離婚冷靜期」、訴後跟蹤回訪及幫扶、離婚證明書、心理幹預等一系列制度,堅持調解貫穿始終原則,樹立家庭本位的裁判理念,建立柔性訴訟環境,發揮家事審判的診斷、修復、治療作用,緩解當事人的矛盾對立。
2016年至2018年9月,共審理1200餘件家事案件,均穩妥處理,在審理過程中未發生暴力、惡性事件,無一申訴、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