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
9月24日,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雲調U鏈」多元化解工作創新舉措,同步發布《廣州網際網路法院關於高等院校參與網際網路糾紛多元化解的若干規定(試行)》。廣州網際網路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侯向磊,立案庭庭長鄧毅君分別作主題發布,審委會委員陳嘉賢主持發布會。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暨南大學、廣東財經大學以及澳門科技大學的代表在線出席會議,並作發言。
最近不斷「上新」的廣互
想必給大家帶來很多驚喜
這次「雲調U鏈」又會帶來
什麼亮眼功能?
廣互君為你一一道來~
一
什麼是「雲調U鏈」?
「雲調」
寓意著雲端調解,象徵著調解工作全流程線上進行,凸顯了網際網路特色。
「U」
為英文單詞「University」的首字母,表示 「雲調U鏈」的參與主體是高校師生。
又諧音中文的「優」「友」,寓意「雲調U鏈」吸收優秀的高校師生參與網際網路在線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通過踐行友好協商的善意文明理念,最終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鏈」
代表開放式的聯合體,「U鏈」諧音「Union」,意為高校聯盟體。
「U鏈」
泛指各高校師生參與網際網路在線糾紛多元化解工作
「雲調U鏈」
即指在網際網路空間,藉助高校師生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優勢,發揮其參與網絡空間治理的積極性,立足網際網路糾紛解決需求,聯合高校參網際網路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打造網絡空間共建共治共享的解紛生態圈。
二
「雲調U鏈」的工作原則
1
自願參與
對於參與網際網路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高校,在友好協商、平等自願的基礎上與其籤訂合作協議。
2
共享共贏
以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在線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為著力點,通過發揮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的審判業務優勢與高校的人才優勢,實現優勢互補、成果共享、推動司法實踐和教學科研緊密結合,在共同構建規範有序的網絡空間秩序方面實現共治共贏。
3
在線化解
高校師生參與網際網路糾紛的多元化解工作,一般通過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在線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利用平臺資源在線化解糾紛,實現「人不出戶、事不出網」,網上糾紛網上化解。
4
人事匹配
在確定糾紛類型、研究課題、工作方式等高校師生參與多元化解具體工作事項時,將充分考慮相關高
校師生的專業特長和個性化需求。
三
「雲調U鏈」的主要特色
1
高校師生作為調解人員參與多元化解工作
「雲調U鏈」吸收高等院校師生參與多元化解工作,充分發揮高校師生參與網絡空間治理的積極性和專業性,進一步豐富了參與多元化解的主體。高校師生成為廣互多元化解的重要力量。
2
參與高校眾多,參與人員廣泛
目前,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已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十二所高校或其學院籤訂合作協議。截至今日,參與「雲調U鏈」多元化解工作的高校師生超過200人,包括教授、博士生、碩士生及優秀本科生等。
3
高校師生參與調解模式多樣
「雲調U鏈」調解人員的搭配組合上,既有教師獨立完成調解,又有教師+學生、人民調解員+學生的模式,還有博士生+碩士生、博士生+本科生的模式。
4
司法實踐與科研教學緊密結合
「雲調U鏈」充分發揮法院與高校的各自優勢,實現雙向互動交流。廣互豐富的案例,為科研教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教師通過主持調解,對當事人的法律疑問進行權威解答,對學生調解員助理進行實踐教學。
而研究生、本科生可以充分利用平臺,深入介入在線糾紛化解,為自己法學專業學習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廣互還積極為高校師生就網際網路糾紛解決、網絡空間治理等方面的調研提供便利和素材,與高校合作開展調研課題,共同研究網際網路空間治理中面臨的新情況、新課題,實現司法實踐成果的理論轉化,不斷推動司法實踐與科研教學的緊密結合。
四
「雲調U鏈」的作用
一是發揮多元解紛新動能
「雲調U鏈」將成為匯聚眾多高等院校參與網絡空間治理的重要陣地,推動司法實踐與人才培養的緊密結合,在多元化解糾紛的同時,培育優秀的解紛人才。
二是開創協同治理新格局
「雲調U鏈」在廣互原有解紛模式基礎上,注入高校師生專業解紛力量,豐富了網際網路糾紛解決隊伍,開拓了網絡空間治理新路徑。
三是建立法學實踐新模式
大學是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法院是不可替代的法學實踐平臺。新時代的法律人才,不僅需要深厚的理論基礎,更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雲調U鏈」為高校師生就網際網路糾紛解決、網絡空間治理等方面的調研、實踐提供便利和素材,並為學生調解員配備法官導師,提高其司法實踐能力。
五
嘉賓點評
徐信予
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
在人工智慧科技快速而又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下,更需要通過 「雲調U鏈」提高法律職業群體綜合技能,凸顯法律職業群體人文素養。
黃志雄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武漢大學網絡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
「
「雲調U鏈」理念先進,依託網際網路的互聯互通和便捷高效來踐行友好協商的善意文明,既契合了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又推動了法院工作與網際網路技術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法院審判業務優勢和高校智力資源優勢,從而實現「雙贏」乃至「多贏」。
朱曉勤
廈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
「雲調U鏈」作為廣互又一創新舉措,順應了高校與法院的合作需求,開創了新型合作模式,能夠推動互利共贏的合作目標的實現。在新規定的指導下,在新模式的驅動下,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與高校的合作,必將迎來嶄新局面,創造更多成果。
李偉芳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
「
教學與科研的成果應注重與實踐相結合,感謝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發布「雲調U鏈」,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讓我們踐行如何在司法實踐和人才培養方面築起橋梁。
徐瑄
暨南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院院長
「
「雲調U鏈」 利用網絡空間的特性,充分發揮網絡空間社會力量,調動高等院校師生的積極性,共同參與網絡空間的治理,對實現共治共榮共建共享將發揮重要作用。
房文翠
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
「
「雲調U鏈」是國內第一個高校師生參與網際網路糾紛多元化的機制,該機制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把網絡空間治理和青年工作創造性的結合起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體現了廣互積極承擔網際網路法院使命,創新網際網路治理新機制的探索精神。
賴建國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特邀調解員
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發布「雲調U鏈」,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舉措。青春與專業的結合,是「雲調U鏈」的最大亮點。廣互倡導高校師生參與法院的多元化解工作,極富活力和生命力,不僅能讓和諧文化在校園就傳播開來,也讓作為未來主人公的高校學子匯集成調解的大氛圍,助益形成良好的營商環境,促進家庭的和睦相處。
詳實地介紹完
「雲調U鏈」的相關信息後
廣互君也帶來了兩個案例
讓大家看看「雲調U鏈」是如何運作
�� 陳某訴廣州某公司網絡侵權糾紛案
陳某系臺灣地區明星,其發現在廣州某公司天貓店鋪產品頁面使用了陳某肖像作為配圖,遂向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起訴請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廣互委派特邀調解員、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賴建國博士進行訴前調解,由澳門科技大學的研究生擔任調解員助理。賴博士運用中外調解法理及技巧成功化解了本案糾紛。在調解過程中,賴博士對當事人的法律疑問進行了分析與解答,也對學生調解員助理進行了實踐教學。
�� 某科技公司訴某網絡公司網絡侵害著作權權屬、鄰接權侵權糾紛案
某科技公司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被某網絡公司發布在其運營的網站上,某科技公司發現後,向廣州網際網路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某網絡公司停止侵害、賠償損失。該案由廈門大學楊正宇教授進行調解,在讀學生陳長負責協助。調解中,楊正宇教授利用自己的學術知識結合社會法律現狀,為當事人科普了公眾號文章抄襲的界定及侵權後果。雙方當事人都表示受益匪淺,對法律常識有了更深一步的認知。該案最終得以成功化解。
下一步,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將聯合更多高校入駐「雲調U鏈」,為更多師生的科研教學提供平臺,深入挖掘高校師生參與網絡空間治理的潛力,開創院校多元化解工作合作新局面。並將不斷強化「雲調U鏈」在推動網絡空間共治方面的作用。「雲調U鏈」優勢在於實現高校與法院的互補銜接,豐富多元化解力量,要積極將之打造成網際網路糾紛解決、科研教學、網絡共治的一體化平臺,推動網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來源: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立案庭
通訊員:周瑾、逯彩平
原標題:《「雲調U鏈」正式發布!廣互聯合高校師生多元化解在線糾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