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捨得在這些方面「敗家」,孩子會越來越優秀,爸爸可別攔著

2021-01-13 小青育兒世界

有數據調查,教育支出大約佔了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

也就是說,大部分媽媽除了孩子的教育支出外,在孩子的生活上是能省就省。

但有的媽媽則與眾不同,不僅在教育上捨得花錢,孩子的生活上也是下了血本,以至於被貼上了「敗家」 的標籤。

事實上,媽媽在以下這3方面越是捨得敗家,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爸爸們可別攔著。

穿著打扮上敗家: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長得快,大多數家長在給孩子買衣服時,都會選擇大一號的,這樣孩子來年也能穿。

但我認識的職場媽媽羅女士,在女兒穿著上就非常捨得花錢。

不僅喜歡給女兒買衣服,大小也都正好合身,一年四季總是在給女兒買衣服,錢也是肉眼可見地往外流。孩子爸爸總說她敗家,但這些錢都是羅女士自己掏。

在孩子爸爸眼中的「敗家」,羅女士看來只是對女兒的一種投資。

羅女士認為,只要在能力範圍內,多給女兒買衣服既能提升孩子的審美,又能提升自信心,何樂而不為呢?因為羅女士對女兒的形象要求,她在幼兒園時就是最乾淨、清爽的孩子。班上的小朋友都喜歡和女兒交朋友。

而且只要幼兒園有文體活動,老師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羅女士的女兒得到了不少表現的機會。參加的活動多了,遇人遇事也是落落大方,毫不怯場。

雖然不鼓勵一味地給孩子買衣服,但在孩子的穿著上至少要保證清爽、利索。

課外閱讀上敗家:養成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好看的皮囊雖然能吸引目光,但真正能把目光留下,還是要靠有趣的靈魂。

女兒上幼兒園時,羅女士家裡的繪本就有很多;女兒上小學後,羅女士更是「變本加厲」,課外書是大買特買,好幾個架子都放不下。孩子爸爸總說:「上小學了就應該好好學習,這些課外書有什麼用?」

其實,很多家長都覺得給孩子買課外書,是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

實際上,書是給孩子帶來回報最大的一件東西了。

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正處於完全依賴家長和老師學習的階段,是培養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

其次,孩子讀得越多掌握的知識也就越多,不知不覺就拓寬了孩子的知識面;在書中也能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對孩子的學習也有很大幫助。

在孩子的課外閱讀上,媽媽可以「敗家」,別捨不得。

在旅遊上敗家:豐富孩子的見識和眼界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從小學起,只要有時間就帶女兒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旅遊,可以說是羅女士最「敗家」的地方。她認為書本上學到的東西,總要親眼去看看才能真正記住,還能豐富孩子的見識和眼界。

當孩子看得多了、懂得多了,才不會被眼前的小世界所局限。

羅女士的想法和哈佛女校長德魯·福斯特的觀點非常相似。

哈佛女校長德魯·福斯特曾在演講中提到:

因為世界上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探索和熟悉,當然這些絕對不僅僅局限於對他國語言的學習。當我們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寬容,更坦蕩。

每次帶孩子旅遊前,這位女校長都會跟孩子在書中了解這個地方的人文、歷史、風俗等等,孩子的印象會更深刻。

身為普通父母的我們,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經常帶孩子出去旅遊,但也可以效仿哈佛女校長的方法,從書中讓孩子了解不同地方的風俗文化。

比如這套《小學生人文旅行讀本》就很不錯,這套讀本從孩子的角度講述了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亞洲72個國家的自然風貌和風土人情,滿足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

除了給孩子提供各國的風土人情之外,還有360道兒童百科問答題。

包含了地理、歷史、自然、社會和文化等多學科知識。每條新奇的見聞會配合有趣的小遊戲,鞏固孩子是否真的了解到其中的風土人情,比如辨別是非、做算術、走迷宮、找不同等等。

如果想帶孩子看世界又沒有時間,不如給孩子選擇這套《小學生人文旅行讀本》,提升孩子的格局和眼界。

我是小青媽媽母嬰培訓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媽媽越捨得在這3方面「敗家」,孩子越優秀,爸爸可別攔著
    現在教育孩子和以前有了非常大的不同,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所以現在很多家庭的教育支出已經佔了自己家庭年收入的20%,有些家長除了教育之外,在其他的方面不捨得花錢,但是有些家長卻在孩子的方方面面都下了血本,兩者之間會有什麼樣的差距呢?
  • 有兒子的家庭,再窮也要捨得在以下5方面花錢,孩子才會更優秀
    興趣愛好方面 有兒子的家庭,家長還要捨得在孩子的興趣愛好方面花錢,就算家庭條件再不好,我們也應該儘自己所能,全力去支持孩子。 當然,這些興趣愛好指的是一些有益的興趣愛好,像是閱讀、畫畫、書法之類的愛好,都算是對孩子有益的愛好。
  • 惜錢莫教子,但有錢不一定培養出好孩子,要在這些方面「捨得」
    但是久而久之其中的弊端也逐漸顯現,不少父母給孩子提供了好的物質條件,卻忽視了孩子精神方面的教育。我們要明白,即使有再多的錢也不一定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我們在這些方面要對孩子「捨得」:1. 捨得放手很多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吃不好,要親自為孩子吃飯,甚至追著孩子餵飯。父母對孩子的愛我們是不可否認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 「爸爸媽媽相愛嗎?」聽聽孩子怎麼說!
    這下子,孩子們都開始轉動自己的小腦瓜,使勁回憶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的爸爸媽媽是相愛的,過程變得有些沉默和漫長。為什麼孩子們在生活中看不到父母相愛的具體細節,是因為這些真的沒有發生過呀?至少沒有在孩子的眼前發生過。
  • 為何有些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成績還不如上班族媽媽?差距在於此
    但是,一個孩子是不是能夠教育好,不是媽媽陪伴的時間越多就越好,而是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全職媽媽和上班族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能也是真的存在一些差別的,她們會有哪些不同呢? 上班族的媽媽教育的孩子獨立性更好。
  • 堅持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會越來越優秀,長大懂事又孝順
    沒想到我剛下到三樓大侄子就說:「姑姑我們把遙控飛機退了吧,給媽媽換一個禮物好不好。」為了考驗大侄子是不是真心的,我真的把遙控飛機給他退了。沒想到回到家之後,大侄還是開開心心的拿著用遙控飛機換的禮物送給了嫂子。嫂子告訴我說培養孩子最出力不討好的,就是整天告訴孩子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 為啥很多孩子跟媽媽的娘家人更親?這些原因是關鍵,爸爸別覺著虧
    但是,孩子跟媽媽的娘家人更親,其實是有原因的,當爸爸的別覺著虧。孩子依賴媽媽,小時候跟媽媽的娘家人走動比較多從表面上看,孩子爸爸這邊的親戚和孩子媽媽這邊的親戚,都是孩子的親人,並無太大差別。孩子表現出明顯的跟誰親、跟誰不親,讓人很費解。但是,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很多孩子從小是由媽媽帶大,比較依賴媽媽。
  • 小學生作業「我的媽媽」獲滿分,奇趣橫生逗樂老師:別讓你媽知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法」,以前的人寫作文講究質樸感人,現在的孩子寫作文又是什麼樣的?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奇趣橫生、腦洞大開的滿分作文!小學生「滿分作文」走紅,腦洞大開,老師笑到手抖:你可真牛啊1.我的媽媽很敗家這個孩子對媽媽的印象似乎不是很好,他的作文通篇都在說大實話「指責」媽媽。
  • 養育男孩,父母在這3件事上越捨得,孩子將來越優秀,家長別不信
    養育男孩,父母在這3件事上越捨得,孩子將來越優秀,家長別不信!1、給孩子敢於承擔的自信心和責任擔當責任給人以擔當,自信給人以力量。事後,爸爸很高興地表揚了小晨,摸著孩子的頭感嘆孩子長大了,但是隨即又說道「這是你闖的禍,爸爸幫你把玻璃錢掏出去,但是這部分錢得需要你來彌補」小晨並沒有滿臉不情願,而是再次勇於面對,對爸爸說「這一周的家務都由我來做!」。這就是孩子有了自信心和責任擔當的表現。
  • 忍住4件事,孩子會越來越優秀,你忍住了嗎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把控好自己的情緒,萬不可「急」,因為事實證明,「忍」要比「爆」更重要。在這四件事上,家長越能忍,越有助於孩子的良性成長,孩子不優秀都難!01忍住「一觸即發」的魔鬼脾氣細數身邊的媽媽們,她們在當媽後,除了本領越來越強、會的事情越來越多,不停上漲的火爆脾氣也不能小覷。
  • 長沙這些「家書」會火|給爸爸媽媽的信
    親愛的孩子,2020年,會在你們未來的生命裡留下印記。第一次品嘗思念的滋味、第一次為爸爸媽媽擔憂,第一次經歷分離……親愛的孩子,請記得你正在過的每一天,是成千上萬的爸爸媽媽負重前行,所換來的幸福每一天。值此六一兒童節之際,小布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寫給爸爸媽媽的信。稚嫩的手筆,卻藏著一顆懂事的心。孩子們,兒童節快樂之時,也別忘了感恩每一份快樂的來之不易。
  • 為什麼孩子與媽媽「娘家人更親」,背後原因,爸爸可別吃醋
    從我身邊的家人和一些朋友孩子的情況,總體分析情況得出結論:孩子與媽媽親屬關係更親近基本上是普遍存在的情況。就拿我姑姑家的兒子來說,從小就比較和我奶奶親近,所以基本上的童年時光都是在我家度過的,可以說在家裡是我最好的玩伴了。
  • 爸爸輔導孩子寫作業,像是變了一個人,媽媽也跟著「遭殃」了!
    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一名爸爸輔導孩子寫作業,媽媽在一旁玩手機,爸爸正因輔導孩子作業憋了一肚子火沒地方灑,三番五次「警告」媽媽玩手機聲音小點聲,均以無效告終。爸爸終於發火,出拳洩憤,結果引來了110,直接判了刑。特別喜歡看的短視頻就是媽媽輔導孩子作業時,忍不住大吼大叫,爸爸在一旁淡定地勸導:「不要心急,輔導孩子要有耐心。」媽媽氣不打一處來,索性不幹了,「你來,你來!」
  • 在書法、篆刻、繪畫方面表現優秀的孩子 他們的成長經歷是怎樣的...
    這些在書法、篆刻、繪畫方面表現優秀的孩子,他們的成長經歷是怎樣的?快報記者對三位獲得金獎的小作者進行了採訪。自打開始練字,小邵幾乎每天都會寫一會,周末會連寫兩小時,強化訓練一下。一開始,寫的是大篆、漢簡等比較好玩的字,像畫一樣。後來跟著爸爸一起練唐朝書法家褚遂良的字體,之後,楷書、行書、草書等都學。在一項項比賽裡,小姑娘越來越有信心,學習成績也越來越棒。今年9月,她從採荷實驗中學被保送到杭州高級中學,繼續堅持練字。
  • 孩子:爸爸媽媽,你們再不陪陪我,我就長大了
    社會發展的速度是越來越快,質量是越來越高,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穿梭在工作和應酬之間。父母離開家的時間越來越早,回家的時間卻越來越晚,資金逐漸累積了,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可是,陪伴孩子的時間卻是越來越少,有時候,儘管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可幾天也見不著一面。
  • 哄孩子入睡前堅持說3句話,孩子越來越優秀,家長也能更省心
    隨著生活上壓力不斷的增大,家長們能夠陪著孩子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了。忙碌的生活,不斷加重的壓力使得家長不能更好地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往往下班之後孩子都要到需要睡覺的時候了。在現在人均工作時長不斷增加的時代,家長們往往會把孩子託付給雙方父母。讓父母幫著在家裡接送孩子,給孩子做飯吃。
  • 法庭上法官問:你是要爸爸還是媽媽?孩子說,我要爸爸和媽媽
    對每個孩子來說,父母之愛是一個整體,不能分割,案例中的那個少年也許在心裡一遍遍的高喊「我不要爸爸,也不要媽媽,只要爸爸和媽媽。」他想要的是一份健全的父母之愛,如果夫妻之間確實無法在一起生活,那不妨好好離婚,然後共同撫養孩子,家沒了,愛還在,這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莫大的慰藉。畢竟,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不是父母是否離婚,而是沒有了愛的家庭。02.
  • 小學生作文裡常見的「爸爸媽媽」,孩子,你是「親生」的嗎?!
    NO.1這位同學啊,有人會這麼說自己爸爸媽媽的嗎,那種坑爹坑媽的孩子想必說的就是你了吧。敢在作文這種公開的形式下,親筆寫下自己的媽媽面目很老,自己的爸爸像要飯的狗這樣子的話,你的勇氣也是夠大的了。雖然說老師是不會介意,但你的爸爸媽媽真的不會修理你嗎。孩子啊,勸你長點心吶。
  • 爸爸媽媽要注意,可別錯過了孩子音樂啟蒙的最佳時期!
    學習音樂可不僅僅是陶悅情操那麼簡單,已經有很多科學研究證實,音樂可以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激發孩子的想像了和創造力,並且對孩子情商和感知能力的提升也是功不可沒。既然音樂有這麼多好處,到底什麼時候給孩子做音樂啟蒙最好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大多數父母是怎麼做的!
  • 孩子都喜歡聽媽媽的?媽媽:有5個話題我說再多也不及爸爸的表現
    少交流,讓很多孩子到長大後,都無法理解爸爸,甚至誤會了爸爸。少交流,爸爸內在深層的想法和精神的力量,也沒法與孩子內在產生聯接,讓孩子失去很多向爸爸學習的機會。開心的是現在爸爸們不一樣了,常常能在上學的路上,公園的一角,書店的一側看到越來越多爸爸陪伴孩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