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北京園博園上演「盧溝曉月」中秋詩會
園博園,盧溝曉月中秋詩會上演《京韻中秋》。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10月1日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恰逢國慶,在永定河畔的北京園博園,2020年「盧溝曉月」中秋詩會上演。此外,非遺花燈展、猜燈謎等一系列特色活動也將在「雙節」期間開展。
沙畫再現《春江花月夜》唯美場景
傍晚時分,園博園內已經聚集了眾多市民。舞臺周圍燈光尚未完全亮起,借著月亮的清輝,主舞臺輪廓被勾勒出一二。
夜色漸濃,園博園主舞臺周圍燈光漸起,兔兒爺、烏篷船、宮燈等傳統文化元素令中秋之夜的園博園更添古韻。首個登場的是《但願人長久》詩朗誦,道出了當晚詩會的主題。隨後,《璧月流光》《京韻中秋》《盛世霓裳》《當時明月在》等接連上演。
名篇《春江花月夜》的朗誦格外吸睛,節目突破了傳統的詩歌朗誦形式,將詩中描述的「春江月明」「魚龍潛躍」「鴻雁長飛」「落月搖情」等朦朧唯美的場景通過沙畫再現,中秋之夜再添詩意。
除沙畫外,今年詩會還進行了其他創新。記者現場看到,特色表演和空中燈光秀依次上演,傳統詩朗誦被融入了戲曲、民樂、民俗串講,使聽詩、賞月、寄情的傳統活動有了全新體驗。
「抗疫先進」聽詩同時提醒防疫事項
記者注意到,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吳浩、「北京榜樣」劉寶中也來到現場,與豐臺區各街鄉鎮的群眾代表共度佳節。
看過第一個節目,吳浩有些動情,「這是疫情以來的第一個中秋,今天大家能坐在一起賞月聽詩,是半年多來每一個人自覺參與防疫的成果,非常不容易,心情也跟以往不同,快樂和喜悅都是加倍的。」關於自己的假期安排,吳浩表示,自己排了兩天值班,但實際上每個醫務人員都在待命狀態。
中秋疊加國慶換來了疫情以來的第一個超長假期,吳浩建議,外出遊玩要注意防護,時刻關注每天的全國疫情通報,隨時調整出行計劃。如果旅途中出現不適症狀要及時報告旅行團領隊,如果是個人出遊,要就近就醫,就醫途中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豐臺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王福強介紹,今年「盧溝曉月」中秋詩會由豐臺區委宣傳部主辦,恰逢中秋佳節和國慶節同一天,因此演出在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表達了愛國愛家主題。此次詩會還在今日頭條「北京豐臺」和抖音「豐臺發布」進行同步直播,「雲」賞中秋。
王福強介紹,節日期間,豐臺區還準備了「賞、吟、伴、品、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據了解,豐臺區近60個社區(村)組織了製作月餅、猜燈謎、文藝演出等節日文化活動,豐臺十餘學校舉行演講、製作燈籠等活動;豐臺各景區、博物館也推出特色活動。同時,豐臺區還利用線上平臺開展中秋傳統知識科普、閱讀互動等。
■ 看點
世界公園展非遺花燈 汽博可做汽車月餅
「雙節」期間,豐臺區世界公園、五洲植物樂園等區屬公園和景點全面開放,推出非遺花燈展、猜燈謎等遊園活動;北京汽車博物館邀請小朋友和家長設計和製作中秋特色印章,動手製作汽車月餅。
快手「書香豐臺全民閱讀」直播平臺開展親子「閱讀+手工」互動;豐臺區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科普中秋民俗文化。
東鐵匠營二中、豐臺實驗幼兒園、豐臺區扶輪小學、角門小學等十餘所學校還開展了燈謎會、演講、彩描兔兒爺、製作燈籠等活動,以加深中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此外,豐臺區近60個社區(村)還組織了製作月餅、猜燈謎、文藝演出、手工製作等節日文化活動。比如,雲崗街道組織開展千人健步行活動,倡導居民堅持科學健身;南苑鄉開展「畫中秋剪中秋講中秋」系列活動,通過團扇、剪紙、朗誦等引導轄區群眾感受中國傳統手工藝的文化魅力。
園博園,盧溝曉月中秋詩會上演《京韻中秋》。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10月1日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恰逢國慶,在永定河畔的北京園博園,2020年「盧溝曉月」中秋詩會上演。此外,非遺花燈展、猜燈謎等一系列特色活動也將在「雙節」期間開展。
沙畫再現《春江花月夜》唯美場景
傍晚時分,園博園內已經聚集了眾多市民。舞臺周圍燈光尚未完全亮起,借著月亮的清輝,主舞臺輪廓被勾勒出一二。
夜色漸濃,園博園主舞臺周圍燈光漸起,兔兒爺、烏篷船、宮燈等傳統文化元素令中秋之夜的園博園更添古韻。首個登場的是《但願人長久》詩朗誦,道出了當晚詩會的主題。隨後,《璧月流光》《京韻中秋》《盛世霓裳》《當時明月在》等接連上演。
名篇《春江花月夜》的朗誦格外吸睛,節目突破了傳統的詩歌朗誦形式,將詩中描述的「春江月明」「魚龍潛躍」「鴻雁長飛」「落月搖情」等朦朧唯美的場景通過沙畫再現,中秋之夜再添詩意。
除沙畫外,今年詩會還進行了其他創新。記者現場看到,特色表演和空中燈光秀依次上演,傳統詩朗誦被融入了戲曲、民樂、民俗串講,使聽詩、賞月、寄情的傳統活動有了全新體驗。
「抗疫先進」聽詩同時提醒防疫事項
記者注意到,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吳浩、「北京榜樣」劉寶中也來到現場,與豐臺區各街鄉鎮的群眾代表共度佳節。
看過第一個節目,吳浩有些動情,「這是疫情以來的第一個中秋,今天大家能坐在一起賞月聽詩,是半年多來每一個人自覺參與防疫的成果,非常不容易,心情也跟以往不同,快樂和喜悅都是加倍的。」關於自己的假期安排,吳浩表示,自己排了兩天值班,但實際上每個醫務人員都在待命狀態。
中秋疊加國慶換來了疫情以來的第一個超長假期,吳浩建議,外出遊玩要注意防護,時刻關注每天的全國疫情通報,隨時調整出行計劃。如果旅途中出現不適症狀要及時報告旅行團領隊,如果是個人出遊,要就近就醫,就醫途中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豐臺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王福強介紹,今年「盧溝曉月」中秋詩會由豐臺區委宣傳部主辦,恰逢中秋佳節和國慶節同一天,因此演出在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表達了愛國愛家主題。此次詩會還在今日頭條「北京豐臺」和抖音「豐臺發布」進行同步直播,「雲」賞中秋。
王福強介紹,節日期間,豐臺區還準備了「賞、吟、伴、品、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據了解,豐臺區近60個社區(村)組織了製作月餅、猜燈謎、文藝演出等節日文化活動,豐臺十餘學校舉行演講、製作燈籠等活動;豐臺各景區、博物館也推出特色活動。同時,豐臺區還利用線上平臺開展中秋傳統知識科普、閱讀互動等。
■ 看點
世界公園展非遺花燈 汽博可做汽車月餅
「雙節」期間,豐臺區世界公園、五洲植物樂園等區屬公園和景點全面開放,推出非遺花燈展、猜燈謎等遊園活動;北京汽車博物館邀請小朋友和家長設計和製作中秋特色印章,動手製作汽車月餅。
快手「書香豐臺全民閱讀」直播平臺開展親子「閱讀+手工」互動;豐臺區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科普中秋民俗文化。
東鐵匠營二中、豐臺實驗幼兒園、豐臺區扶輪小學、角門小學等十餘所學校還開展了燈謎會、演講、彩描兔兒爺、製作燈籠等活動,以加深中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此外,豐臺區近60個社區(村)還組織了製作月餅、猜燈謎、文藝演出、手工製作等節日文化活動。比如,雲崗街道組織開展千人健步行活動,倡導居民堅持科學健身;南苑鄉開展「畫中秋剪中秋講中秋」系列活動,通過團扇、剪紙、朗誦等引導轄區群眾感受中國傳統手工藝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