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2020-12-18 人民網

文化不僅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續,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更具有深遠的意義。在我華夏兒女上下五千年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更是形成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它們是無比珍貴的文化寶藏。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命脈,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由於先輩們揮灑熱血,我們終於不用再背負東亞病夫的名號。隨著改革開放,科技日新月異發展,我們的祖國日益壯大,東方雄獅昂然站立。

愛國主義是中華兒女最自然、最樸實的情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凝心聚力,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恆主題教育。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教育既要從歷史的財富中尋找源頭,要體現鮮明的時代性,凸顯愛國主義的當代價值。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範疇,既凝聚了民族傳統,又富有時代特徵。

傳承革命精神是一種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傳承革命精神又有了新的內涵。它是踏實肯幹與進取創新精神的統一,是獨立自主與無私奉獻精神的統一。我們要始終將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斷弘揚中華名族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崛起而不斷奮鬥。傳承革命精神「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我們應繼承傳承五四愛國革命精神的優秀思想精髓,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做好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用實際行動將這一精神傳播給更多的人。歷史賦予我們新的使命,我們要始終牢記黨的重託,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性愛國,以積極的心態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肩負起歷史使命。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之核,是中華民族始終團結奮進的精神之源。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創造的繁榮興盛、經受的風險考驗與愛國主義精神密切相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新形勢下,應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

(來源:嘉定區江橋鎮富友社區 陳麗)

(責編:實習生、韓慶)

相關焦點

  • 邵陽市雙清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紅網時刻9月28日訊(通訊員 張雪珊 黃翼麟)今年恰逢中秋國慶雙節同慶,具有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的雙重意義。連日來,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組織機關單位、學校、企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及各行各業,採取觀看愛國主義教育電影,繪製「歌頌祖國偉大成就,展現家鄉巨大變化」手抄報,舉辦「頌歌獻祖國」文藝匯演、「金秋頌」畫展、「情系祖國,愛滿中秋」中秋詩歌朗誦會、知識搶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120餘場次,並組織文藝志願者深入社區、小區和村組院落、居民樓棟,結合文明創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以及老舊小區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開展
  • 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民族精神
    書中指出,這些貌似發生在不同領域的問題或現象,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文化缺失或文化斷層。因此作者首先嘗試從精神文化層面找尋改善甚至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傳承創新工匠精神
    10月14日,由民建中央主辦,民建安徽省委、安徽大學及民建合肥市委共同承辦的第三屆「工匠精神」論壇,在安徽合肥召開「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論文研討會,重點探討加強、加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揚」這一重大課題。
  • 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民族精神 ——讀《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
    書中指出,這些貌似發生在不同領域的問題或現象,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文化缺失或文化斷層。因此作者首先嘗試從精神文化層面找尋改善甚至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 (十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弘揚愛國精神內涵
    為讓同學們了解我國優秀文化的起源與作用,充分感受中華優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6月22日,竹山縣得勝中學開展了以「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為主題的班會。線上舉行「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班會」班會  據悉,中華傳統文化,包括傳統節日文化、傳統文學、傳統藝術等內容。
  •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時代要求
    具體到信念堅守上,就必須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守護好、建設好我們偉大的國家。  堅持愛國與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的統一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中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國家,在幾千年歷史發展中形成了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愛國主義傳統。
  •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原標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引領嶺南文化風尚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歷經1500年的歲月洗禮,冼夫人在波瀾壯闊的人生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精神價值,逐漸凝聚成極具嶺南特色的文化瑰寶——「好心精神」。作為冼夫人文化的「根」和「魂」,「好心精神」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在嶺南地區的具體表現。電視劇《冼夫人傳奇》將重點講述她一生矢志於反對分裂割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故事。
  • 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撐。 從中華民族「根」和「魂」的高度認識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
  • 「講好中國地名故事,傳承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地名文化」活動啟動
    中國網訊 6月28日,中國地名學會主辦的「講好中國地名故事,傳承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地名文化」主題踐行活動全面啟動。地名是重要的社會文化形態和載體,能夠記錄歷史、傳承文脈、凝聚精神、服務社會。地名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尋根文化、孝親理念、安寧嚮往、奮鬥精神。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繼承和弘揚愛國主義傳統
    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宗教界以強烈的愛國熱忱和忠誠的愛國實踐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傳統,愛國主義成為團結全國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一面光輝旗幟。70年來,各族穆斯林繼承和弘揚愛國主義傳統,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社會穩定、國家統一而奮鬥,為新中國發展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 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民族精神
    為進一步繼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2020年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緊密結合重陽等傳統節日和冬至等傳統節氣,舉辦了一些列突出節慶文化內容,展示非遺文化的文化活動,充分發揮海澱區公共文化設施傳播節日文化的作用,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與弘揚,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12月6日,為更好地探討這一話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一場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在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其中,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和重要組成的千年蘇學,自然也不能被忽視。而海南省是蘇東坡最後的精神家園,在東坡文化中,蘊含並展示著「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展示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三個方面主要內容,即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和中華人文精神。
  • 中華體育精神與愛國主義
    這種感情把個人和祖國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是維護國家獨立、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高尚品德,是中華民族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傳統美德,是推動我國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激勵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光輝旗幟。中華體育精神是愛國主義最具活力的載體和最鮮明的表現;愛國主義是中華體育精神的核心和思想源泉;中華體育精神與愛國主義是體育文化永恆的主題。
  • 新時代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原標題:新時代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構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就是發自內心地維護國家的主權、統一和尊嚴,自覺融入到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當中。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堅持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深圳: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非遺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千年文明古國的歷史積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構建有著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研究所將以今天的揭牌儀式為契機,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本,以服務灣區建設為目標,搶抓發展機遇,勇於開拓,不斷創新,著力提升非遺資源整合開發能力,增強非遺學術科研實力,加大非遺傳承人才隊伍建設,力爭通過未來幾年的努力,將本研究所打造成為非遺保護與傳承、創新與發展的品牌基地,非遺傳承人才和文創產業人才的教育中心,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學術研究的最前沿陣地。
  • 濰坊市壽光: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文明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9日訊4月26日,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文明傳承工作委員會主辦的「文明傳承網絡大講堂」舉行開播儀式,濰坊市壽光傳統文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收看收聽。在文明傳承大講堂首場講座中,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教授孫慶聚,對中央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戰略進行了精彩解讀。
  • 青年人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內在精神動力,也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團結統一、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的愛國主義要更加自覺地結合中華民族正在努力推動的偉大事業,把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和政治美德融入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徵程中,積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強化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
  • 弘揚中華傳統武術文化 踐行健康中國戰略
    >神州瞭望網(蔚楠 唐林麗)2020年1月9日,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為主題的中國亞洲非遺工作委員會武術研究院、貼身短打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大會還同時舉行了「一帶一路中國武術非遺關愛健康大型系列公益行」的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