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運營:3個表格構建B端用戶畫像

2020-12-20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ToB行業頭條,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只要你的目標用戶是B端用戶,那麼無論你是做運營、做市場還是做銷售,你都需要對B端用戶畫像有清晰的認識,這會讓你的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來源/ 鳥哥筆記(ID:niaoge8)徐瑩瑩

編輯/ jenny

但是很多人對B端用戶畫像是模糊的、零散的認知,甚至是不知道怎麼構建B端用戶畫像。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B端用戶畫像的見解。

01

定義

我認為,B端用戶畫像,是企業和多個核心角色共同構成的畫像。建立B端用戶畫像,需要三部分的信息,分別是企業信息、角色信息和用戶路徑。

你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才能在這些信息的基礎上,提煉出B端用戶畫像。在收集之前,要先有框架,不能為了收集而收集,而是要收集最有價值的信息。

△ B端用戶畫像的框架

02

企業信息

企業信息包括所處行業、人員規模、商業模式(靠什麼賺錢)、業務模式(業務怎麼運作的)、收入規模(年營業額)、在用或用過哪些同類產品。如表1所示。

這些信息能幫你快速定位目標企業,讓你的工作更有方向。

△表1 企業信息

03

角色信息

當你收集完企業信息之後,就需求去收集角色信息了。哪些角色才有價值?答案是,只有在決策鏈上的角色,才有價值。

以某SCRM軟體為例,起步價20萬元/年,作用是幫助市場部提高營銷效率和業績。我想把這款軟體賣給某企業,首先要打動該企業的市場總監,再說服CEO和董事長,再讓市場部員工體驗試用。

那麼這條決策鏈就包括了市場總監、CEO、董事長、市場部員工。如表2所示。

△表2 角色信息(示例)

確定了角色之後,要了解他們的話語權,這一點非常重要。

在這個案例中,市場總監是決策鏈的關鍵人物。如果取得了市場總監的極度認可,成功率就達到了70%。因為他認可之後,就會在CEO面前誇這款軟體,而董事長是聽取CEO和市場總監的意見。

為什麼市場部員工的意見也很重要?因為他們是最終的使用者,是這款軟體的檢驗者,檢驗這款軟體是不是真的適用。也許在企業決定購買這款軟體之前,市場部員工沒有話語權,但是在續費的時候,他們的話語權最大。

了解了話語權之後,就要收集各自的特徵,這樣有利於我在跟他們交談的時候,能打動他們。主要特徵包括他們的年齡、學歷、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04

用戶路徑

用戶路徑是指從用戶接觸你,到最終離開你,這中間經歷過的每一個環節。如果你不知道環節有哪些,建議你多和客戶或者業務員聊聊,梳理出用戶路徑,這點非常重要。

在整個路徑中,可能會有多個角色參與,每個角色又有自己的顧慮點和場景故事。

以某進銷存軟體為例,面向小B商戶,售價5000元/年。小B商戶的決策鏈很短,基本上老闆會去找軟體,老闆決定要不要買軟體,老闆是決策鏈的核心人物甚至是唯一人物。

那麼老闆從不認識我,到離開我,會經歷哪些環節呢?主要有7個環節,如表3所示。

△表3 用戶路徑

梳理出用戶路徑之後,這事還沒結束。我們要去收集每個路徑之下的場景故事,這些故事能幫助我們更深刻的理解用戶。

舉例來說,張三是某零食批發店的老闆,店裡有2個員工,貨品信息和客戶信息都記在員工腦子裡。上個月1個員工離職了,店裡的工作變得手忙腳亂。(產生需求)

張三外出進貨的時候,看到上遊商家在用一個智能機器,員工不用記任何信息就能開單列印,速度非常快,工作有條不紊。於是詢問這個是什麼,上遊商家只說了名字。(無意中看到我們的產品)

張三上網搜索,找到了該機器的廠家,詢問了很久。功能有哪些?能解決什麼問題?性能穩定嗎?容易學嗎?是否簡單好用?你們公司靠譜嗎?有技術實力嗎?你們客戶多嗎?價格是多少?(權衡利弊)

張三和他老婆商量,覺得這機器能減少對人的依賴,不用再擔心員工離職。張三決定購買一套試試。(決定購買)

廠家業務員上門安裝調試,手把手教張三和員工使用。建了微信群,張三和員工有任何問題都丟群裡,廠家業務員第一時間解答。張三很滿意,一直使用。(使用、續費)

但是後來業務越做越大,張三有了更多新需求,廠家無法為他定製功能,張三轉向了另一款功能更完善的產品。(流失)

以上就是場景故事,每一個路徑的場景故事都不盡相同。收集每一個付費客戶的場景故事,再從這些故事中提煉共性,這就是有血有肉的B端用戶畫像了。

05

總結

總結,如果你需要建立B端用戶畫像,需要做到以下4點:

1、明確目標用戶(企業信息)

2、釐清決策鏈(決策鏈角色、話語權、基本特徵)

3、梳理用戶路徑

4、提煉共性(場景故事)

相關焦點

  • 原來在為你設計:我的B端用戶畫像構建總結
    2)定性訪談確定訪談目標,本次訪談的目的是為了更了解目標用戶群體,通過訪談信息來進一步構建所需的用戶畫像;選擇訪談對象,為了構建教師和學生兩個角色畫像,訪談會主要以教師和學生為訪談對象,每個角色訪談4~6人;進行訪談,需提前準備問題模版(以上資料類目已羅列)、錄音設備、記錄表格,並設置訪談員和記錄員,進行訪問和關鍵信息記錄;將收集到的信息匯總,進行分析建模。
  • B端客戶畫像,開個好頭獲客更容易
    客戶畫像能夠為產品迭代、運營做出指導,由於To B的特殊性,需要從不一樣的維度來考慮。B端產品類型眾多不可以偏概全,本文章內舉例的B端產品主要是指Saas和中後臺產品。一、 客戶畫像有什麼用?下面就來說一下客戶畫像的具體內容,一般可以用以下公式總結:用戶畫像的內容 = 行業特徵 + 企業特徵 + 關鍵人職業屬性 + 關鍵人個人屬性2B端用戶畫像不僅僅是「企業」,同時也要考慮「人」的因素。
  • B端交互界面基礎組件——表格
    編輯導語: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用到表格,表格的功能可以讓我們很清晰快捷的了解當前情況,設計一個好的表格也能大大的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B端交互界面基礎組件表格的設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B端設計指南06——表格(上)
    編輯導語:我們都知道,B端和C端在表格設計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落到實踐層面上,卻少有經驗和方法論。本文作者針對B端,為我們詳細地分析了B端表格應該如何設計。因內容過多,故本篇主要講基礎知識點,而下篇會針對20個問題進行解答。
  • 個推教你8步輕鬆構建用戶畫像,直擊精細化運營
    摘要:本文結合個推構建用戶畫像系統的實踐,為大家分享企業構建用戶畫像的基本步驟。隨著網際網路流量紅利的逐漸消失及用戶需求的日漸碎片化,APP無論是進行拉新獲客還是用戶全生命周期管理,或是商業變現,都需要更精準地洞察用戶需求,從而為用戶提供高質量貼心服務,實現精細化運營。於是,構建高質量用戶畫像體系成為APP開展精細化運營的必由之路。
  • 深度解讀|如何構建用戶分級體系實現精細化運營?附案例實操
    本文內容較長,代碼全部已展示在文中用戶精細化分類也可以稱做用戶畫像,是目前很常見的一種運營手段,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不同性質的客戶,提高每個環節的轉化率,最大程度挖掘客戶價值,創造利潤。那麼如何構建用戶畫像,或者說構建精細化的運營體系,這個過程的數據工作其實就是:畫像相關數據的整理和集中找到同業務場景強相關數據對數據進行分類和標籤化(定量to定性)依據業務需求引入外部數據按照業務需求進行篩選客戶(DMP的作用)本次案例就來分享如何通過數據挖掘的手段對用戶進行精細化分類,以保險行業為例。
  • B端產品中,Web端表單如何設計
    編輯導語:B端產品往往由於業務體量龐大,導致信息複雜,同時對業務的精確性的要求很高;服務於B端的業務,不能夠出信息錯誤,填錯一個信息,就會引發巨大的問題。本文結合筆者自己的工作經驗,總結了大型B端業務中表單的設計方法,供小夥伴參考。
  • 做遊戲運營不懂用戶畫像怎麼行?5分鐘讓你讀懂用戶畫像
    這篇文章我將從什麼是用戶畫像,如何構建用戶畫像,用戶畫像的實際場景應用三個維度說明,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什麼是用戶畫像?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是:「 用戶畫像是根據用戶社會屬性、生活習慣和消費行為等信息而抽象出的一個標籤化的用戶模型。」構建用戶畫像的核心工作即是給用戶貼「標籤」,而標籤是通過對用戶信息分析而來的高度精煉的特徵標識。
  • B端產品建設中需求的3個層次
    馬斯洛模型不適用於B端產品在C端產品設計中,常常將馬斯洛模型作為C端產品需求洞察的理論基礎,並依此推演C端產品的用戶價值,以及進一步延展出用戶旅程、KANO模型等一系列構建C端產品設計的方法論基於以上所述,可以發現,B端產品的需求來源和場景複雜,很難像C端產品那樣基於馬斯洛模型從單一維度去覆蓋需求洞察的工作,而需要從幾個維度分開來審視B端的需求類型和層次。B端需求的三個層次實際上,我們可以將B端需求分為三大類,分別為業務需求、用戶需求、產品需求。這三類需求,也體現出了較為立體的層次關係,如下圖。
  • B端新媒體運營如何提升寫作能力?
    與C端新媒體運營不同,B端新媒體運營需要儘可能避免俏皮詼諧的文風,並且要儘可能傳達觀點、傳遞有價值的內容,並利用中央路徑方法獲取企業的認同與信任,實現轉化。
  • 如何使用光纖收發器的AB端?光纖收發器的a與b怎麼放?
    光纖收發器的ab端是發射端(a端)和接收端(b端),單纖收發器兩端分別是A端與B端,這兩端的波長不同,發射端的波長比接收端的波長短,而雙纖收發器其實是不分AB端的,因為它兩端的波長是一致的,只是在連接時分TX(發射)端和RX(接收)端。那麼,光纖收發器a與b怎麼放?
  • 在線教育APP:如何構建用戶畫像並制定運營計劃
    《在線教育APP:如何構建用戶畫像並制定運營計劃》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從用戶運營看包租婆女性公寓如何實現「租戶零差評」作為一個整體,長租公寓已經成為一個標準化的行業
  • 列印精彩 富士施樂2108b雷射印表機評測
    全新推出的富士施樂DocuPrint 2108b A3幅面雷射印表機,就是一款面向企業級用戶的超實惠機型,憑藉對紙路的簡化設計,讓用戶感受最純粹的快速列印精彩體驗!機身上部前置藍色操作面板,按鍵簡潔一看就懂,兩個數據按鍵分別為一鍵「取消作業」和列印功能,還有狀態頁鍵及6個LED指示燈,在列印作業時,用戶可以根據顯示的狀態對列印流程進行判斷。機身正面左下角是開關按鍵,很直觀很實用。
  • 用數據優化運營:3個案例帶你用數據留住用戶
    對於運營來說,這個崗位可以像地球一樣分三個層面:地核:用戶地幔:用戶在產品中的行為地殼:行為在產品中產出的數據地殼部分的數據瞬息萬變,各個新運營人們在產品的新大陸上總是在措不及防之時,就被身旁名為「次留」或者「流失」的活火山給弄得焦頭爛額。
  • 萬字長文解析:如何做好TO B產品?
    能夠通過快速的迭代來創造用戶價值。因為,C端平臺關注核心用戶的畫像,產品標準化程度更高。代碼屬於很輕的技術資產,不涉類實體行業的庫存及現金流佔用問題,沉沒成本更低。b. 數據與算法的應用降低了信息/交易的撮合成本,提升了用戶獲取信息及交易的效率。
  • B端運營:產品商業化過程中,運營要做什麼?
    近幾年隨著企業服務的發展,越來越多同學投身B端運營工作。作者從事B端運營崗位5年,經歷了新產品/成熟產品/廢棄產品線存量維護的多個階段。本文想從一個產品誕生至成熟,以產品發展進度軸的方式,介紹B端運營相關的工作。
  • B端C端齊發力 構建電商閉環
    胡素娟當前,我國正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這樣的背景下,剛剛過去的「雙11」促銷活動具有更為特別的意義。因此,包括「雙11」在內的一系列電商促銷活動,就是我們構建「雙線」閉環的實踐。構建國內大循環,要求企業聚焦「新消費」需求,改造提升現有產品結構,注重核心競爭能力提升,增加市場上產品與服務的多樣化、個性化的供給。這一點在家居行業尤其明顯。
  • To B企業說到開發者生態運營時,指的是什麼?
    備註:鑑於開發者生態運營不同於銷售/解決方案等直接「抓錢」的部門,很多公司將開發者運營視作「成本中心」,認為開發者作為使用者並不會對其所在公司的採購決策產生影響,通過本數據能看到其實不然,永遠不要忽視你的直接用戶。3. 開發者特別關心文檔和及時的技術支持83%的開發者認為高質量的文檔和技術支持很重要。
  • B端產品設計中,用戶體驗可能不是重點
    這就是B端產品,Business,即商業,幫助客戶實現戰略需求,從線下已有的運行業務進行信息化、系統化、高效的處理。B端產品基本模塊由用戶管理、權限管理、OA管理、CRM管理、營銷管理、訂單管理面、報表統計等組成,幾乎覆蓋B端客戶能應用的管理場景和運營場景。
  • B端設計指南04——彈窗 究竟應該如何設計
    用戶經過十多年的網際網路產品的「培養」,使廣告彈窗變得五花八門,人們應對彈窗,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被彈窗噁心的時候。而彈窗作為人人唾棄的設計形式,卻在B端產品中擁有獨特的一面,看完文章希望你能理解B端產品的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