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戰疫貢獻
貴
醫
力
量
貴州醫科大學集團作戰奮力抗疫綜述
貴州醫科大學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將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依靠幹部職工,「三位一體」、集團作戰,助力黔鄂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1月21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確診了貴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貴州醫科大學拉響了全省防控新冠肺炎的警報,將疫情防控的遭遇戰迅即轉為阻擊戰。
學校黨委集體請戰,積極建言獻策參與抗疫「貴州方案」的頂層設計。在自身奮力抗疫的同時,發揮醫教協同優勢,發揮戰疫「黔」沿主力軍、領軍者作用,大力指導省級集中救治醫院以及市州、縣級醫療機構開展救治工作。學校共派出298人支援湖北抗疫,在貴州援鄂醫療隊中佔比超過20%,是體量最大、結構最優的貴州援鄂主力軍。
3月26日,貴州醫科大學及附屬醫院在機場歡迎援鄂醫療隊隊員凱旋。
3月26日,貴州醫科大學抗疫白衣戰士隨貴州援鄂最後一支「大部隊」平安抵達貴陽。經過隔離觀察後,4月9日,他們全部返回學校各自崗位。
在兩個多月的抗疫大考中,貴州醫科大學黨委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為徹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貴醫智慧」和「貴醫力量」!
1
黨委周密部署安排,
防控工作落地落細落實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黨中央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集中統一領導。貴州省委、省政府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全省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
近年來,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貴州得到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和東部六省七城市的大力幫助和支持,為我省培養了大批醫務人員、打造了一批重點專科、提升了以縣級醫院為主的公立醫療機構的綜合能力,助推我省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作為貴州省唯一擁有醫學學士—碩士—博士完整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省屬重點高校,貴州醫科大學匯集了貴州醫療界最硬核的力量,學校及其附屬醫院在新冠肺炎抗疫工作中責無旁貸作為核心力量站在了抗疫前線。
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為切實做好全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學校高度重視,及時響應。1月22日,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梁貴友、黨委副書記、校長羅鵬為組長的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5個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黨委及領導小組安排的工作。
貴州醫科大學多次召開黨委專題會,統籌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與此同時,制定了相應的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隨後還根據防控形勢的需要,增加情況排查組,進一步充實了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成員,調整完善了領導小組辦公室及主要工作職責,為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強組織和制度保障。
學校黨委召開多次專題會議和專項培訓會,專題研究部署疫情的救治防疫工作,認真分析研判,周密部署安排,讓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細落實。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貴州醫科大學黨委衝鋒在前、逆流而上,集體請戰到疫情防控救治一線工作。在黨委書記梁貴友的帶領下,成立由96名專家組成的10個工作組,學校各附屬醫院黨員醫護人員挺身而出、衝在最前。
貴醫人莊重承諾:只要疫情防控需要,我們隨時待命、聽從調遣,積極參加疫情防控救治一線工作,為徹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貴醫智慧」和「貴醫力量」!
2月5日,貴州醫科大學校黨委集體遞交請戰書。
2
發揮醫教研龍頭作用,
助力打贏貴州抗疫阻擊戰
1月21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確診了貴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拉響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警報,率先打響了貴州省疫情防控阻擊戰。
2月9日,貴州省職工醫院收治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標誌著該院也正式投入實戰中。
此前,為抗擊疫情,強化疫情防控措施,貴州省職工醫院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新冠肺炎確診收治醫院,集中收治全省範圍內已確診的普通型和輕型患者。
根據貴州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安排,貴州省職工醫院管理工作組施行雙組長工作制,貴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梁貴友、副校長劉健任組長。
2月8日,元宵節的「戰旗」交接——貴州醫科大學管理團隊接管省職工醫院開展疫情防控及救治工作 。
2月8日元宵節,梁貴友帶領管理團隊正式接管省職工醫院,並前往醫院各重點部位和病區考察,對醫院管理工作組提出「十八字」工作原則,即「高站位、扛責任、抓落實、講科學、重規範、求實效」。次日,醫院高效運轉起來。
貴醫附院累計收治15例確診患者,救治危重型患者佔全省一半。1月29日,貴州首例確診患者治癒出院,極大鼓舞了全省戰疫必勝的堅定信心。2月24日,該院收治的最後3例危重型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實現了所有收治患者的「清零」,標誌著該校疫情防治取得階段性勝利。
與此同時,該校發揮醫教研龍頭引領作用,大力指導省級集中救治醫院以及市州、縣級醫療機構開展救治工作,促進當地防控救治工作規範有序開展。
貴醫附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董天菊,第一時間主動請戰前往貴州省將軍山醫院,奔赴防疫一線。她擁有豐富的ICU管理經驗,在該院主要負責病房護理與質量管理,其制定的醫務人員體溫監測記錄單、患者轉移流程與護理工作制度在醫院得到了有效實施。
在盤州市人民醫院,貴醫附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鄧有金得知盤州疫情緊急,抗擊疫情專家組急需中醫藥專家,此前在該院幫扶的他火速趕回,交上請戰書後立即投入中醫抗擊疫情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作用。
直面疫情、同心戰鬥、敢於擔當、衝鋒在前。貴醫人在省內患者救治和院防控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彰顯了強大的輻射力、引導力,為日後移師湖北戰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2月9日,貴州醫科大學接管後的省職工醫院在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前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並舉行宣誓儀式。
3
貴醫成建制支援,
援鄂戰疫貴州主力軍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貴州鄂州,風雨同舟。按照中央指示精神,貴州聞令而動,切實扛起對口支援鄂州新冠肺炎防治的重大政治責任,迅疾行動。
針對鄂州市嚴峻的抗疫情勢,經與該市緊急磋商,並報請省委、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我省決定以貴州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為主體,成建制接管鄂州雷山醫院,成建制支援鄂州中心醫院。
2月12日凌晨,一支378人的醫療隊抵達鄂州。貴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梁貴友,副校長劉健、田曉濱3位貴州醫療領軍人率隊前往,他們均有擔任貴州三大三甲醫院院長的經歷,擁有精湛的業務能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成為貴州援鄂醫療隊的最強大腦和定海神針,被黔鄂兩地網友稱為「貴醫天團」「最強硬核」「夢幻組合」。
貴州醫科大學三位校領導帶頭支援湖北鄂州,被稱為硬核組合。
在鄂州戰場,援鄂隊伍審時度勢、因地制宜,按照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採取「相對分區、同類集中」的原則,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實現了可管理床位1105張。團隊進行科學有序、規範有效的安全救治、分類施治,收治了鄂州市大部分病例和絕大部分重症、危重症患者。採用中西醫結合,通過新的治療手段,包括血漿置換以及新藥物的逐步試用等,因病施治,進行個體化治療,切實提高了收治率和治癒率、降低了感染率和病亡率,迅速控制了鄂州疫情態勢。
貴醫附院內科ICU副主任醫師楊國輝被稱為抗疫急先鋒,到達鄂州後,他第一個帶隊進入雷山醫院隔離病房,第一個在雷山醫院收治確診患者,第一個帶領第四批醫護人員進入中心醫院ICU病房。
據了解,貴州9批次援鄂醫療隊共計1443人中,貴醫體系人員298人,其中237人支援鄂州,是貴州省派出人員最多的單位,是一支經驗豐富、專業對口、層次分明的成建制的隊伍,是名副其實的貴州隊主力。
經過貴州醫療隊的精心救治,至3月23日,雷山醫院患者「清零」。40天裡,雷山醫院累計收治患者338人,治癒324人,轉院14人,日均出院8人。無醫務人員感染,無死亡病例,無轉危重型病例,10例重型患者經治療轉為普通型。
40天裡,醫療隊隊員爭分奪秒,晝夜奮戰在抗疫最前線。他們和時間賽跑,與病毒搏鬥,全力以赴搶救患者的生命。成效顯著,成為了援鄂抗疫的「雷山醫院模式」。
2月11日,貴州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200位勇士隨貴州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前往鄂州。
下一步,貴州醫科大學責無旁貸,將大力爭取上級關心支持,積極配合相關單位,聚焦健康中國、健康貴州建設,聚焦傳染病防控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聚焦慢性病防控等平戰結合要求,加大力度引進和建設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師資隊伍,大力推進和改革現有公共衛生教育培養體系和課題體系,大力推進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高級專業人才培養,大力推進基層公共衛生人員繼續教育。圍繞培養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實用型、實踐型和創新型醫療衛生人才目標為己任,為健康中國、健康貴州建設提供公共醫療衛生智力與人才支撐。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 | 楊毅
排版|周穎
編輯|李菡逸
審核|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