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31年12月2日,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在就職演講中說道:「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所以他到職後,多次闡述「師資為大學第一要素」等辦學至理,並積極延聘國內外著名學者來校任教。
陳果早期經歷
時至今日,師資仍然是各個高校最重要的資源。一個好的老師,或許可以改變一個學生的人生軌跡。而在復旦大學,就有一位老師,被網友感慨道:「如果我大學第一課是她講的,也許我的人生都會不一樣。」這位老師是誰呢?她就是陳果。
陳果於1981年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當她還在上小學時,就接受了家人的藝術薰陶,外婆對她說:「沒有什麼東西比生活本身,更能教會人成長成熟。」外公則說:「漂亮的女人到處都是,美麗的女人卻寥寥無幾,希望你長大後能成長為擁有大智慧的美麗女人。」正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陳果對哲學、歷史與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陳果留校任教
在本科階段,她選擇了西方哲學作為自己的專業,2002年-2005年期間,她又考取了本校復旦大學的研究生,專業依舊是西方哲學。在進入博士階段時,她選擇了基督教哲學專業。畢業後,陳果留校任教,成為復旦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任課教師。
在大學上過這門課程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門枯燥乏味的課程。別說學生聽不下去,就連一些常年講課的老教師,時間長了都興致缺缺。但陳果卻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將晦澀難懂的哲學命題碎片化、表象化、現實化。她與學生們談愛情、談理想、談生死、談寂寞與孤獨,課堂上的她妙語連珠,內容卻通俗易懂。話語聽起來平淡無常,仔細回味卻發人深省。
最為難得的是,她與一般傳統意義上的老師並不相同。她穿著時髦,打扮精緻,高挑的身材看起來有如時裝模特。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也沒有所謂的「架子」,可以接受學生喊她「果姐」,甚至「果果」。一些學生被她一言驚醒夢中人,成功走出迷茫。也有一些女生,被她身上的樂觀自信所感染,成為一個新時代的獨立女性。正是因為這種種不同,讓陳果成為了復旦大學的「網紅教師」。有些學生笑著說,陳老師的課比雙十一還難搶。
陳果跌落神壇
當一些學生將陳果上課的視頻傳到網上後,網友瞬間被陳果吸粉,感嘆自己生不逢時。陳果也因此成為風靡網絡的網紅教師,她的一些話成為了「金句」,被網友瘋狂轉載。比如「任何話,說多了就很廉價。」「真正的幸福,是讓自己活成一束光,對自己與世界負責。」「孤獨是最原始、最本真的狀態。」學生稱:「有內涵的沒她漂亮,比她漂亮的,沒她有內涵。」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受萬人追捧的網紅教師,卻跌落了神壇。在參加一檔節目時,陳果因為將「耄耋(maodie)」二字念成了「毛至」,瞬間被網友炮轟「沒文化」,「翟天臨第二」,儘管陳果已經道歉,但一些人依舊不依不饒。
他們抨擊陳果走紅是因為利用大學生對愛情的嚮往,灌輸另類的心靈雞湯,其內容沒有任何實質性作用,純粹就是在無病呻吟。她的心靈雞湯,在學生步入社會後,就會成為「毒雞湯」。面對網友的攻擊,陳果並未與之爭辯,而是潛下心來,繼續回歸課堂做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畢竟,她的座右銘是「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