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敦煌,一覽莫高窟的春夏秋冬

2020-11-28 騰訊網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不能親臨莫高窟?

沒關係!

莫高窟「雲」端一直在線,讓你在家就能

一覽莫高窟的春夏秋冬

遊覽「數字敦煌」

探索敦煌文化創意內容

漫遊精品展覽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雲遊」莫高窟吧!

「雲遊」

莫高窟的春夏秋冬

「莫高窟的四季」全新上線,讓你隨時隨地飽覽莫高窟美景。春芽夏綠,秋葉冬雪,盡在「掌握」。

「雲遊」

數 字 敦 煌

欣賞過莫高窟的四季美景,是不是更期望能看到精美的壁畫和彩塑?「數字敦煌」為你提供近觀敦煌藝術的平臺。

「數字敦煌」資源庫

隨時隨地遊覽欣賞

「數字敦煌」資源庫平臺以敦煌石窟藝術的數位化成果為基礎,匯集有關敦煌石窟的圖像、影像、考古研究和保護等方面的數據,在數字世界中再現敦煌石窟的精美絕倫,滿足觀眾打破時間、空間限制的遊覽欣賞需求。

「數字敦煌」精品線路遊

零距離感知敦煌文化藝術

在「數字敦煌」資源庫的基礎上推出了「細品敦煌藝術,靜待春暖花開」網絡線路遊,包括飛天、藻井、千佛等裝飾圖案和介紹壁畫中民俗生活、史跡畫、建築樂器等內容為主的四條精品線上參觀路線,讓大家「零距離」感知敦煌文化藝術。

「雲遊」

探索敦煌文化創意內容

遊覽完精美石窟,是不是覺得對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還不夠了解呢?接下來,我們一起深入探索吧!

《敦煌歲時節令》

探尋古今生活妙趣

《敦煌歲時節令》將中國傳統節日及二十四節氣與敦煌壁畫、塑像、出土文獻等資料相結合,以「傳承、人文、詩意、生活」為核心理念,巧妙而富有趣味的將古人的智慧成果引入到現代人的生活,使傳統歲時節令別具人文內涵,讓傳統文化成為時尚的生活方式。在這裡,探古尋今,別有一番妙趣在心頭。

《吾愛敦煌》

心情詞條撫慰心靈

《吾愛敦煌》從敦煌壁畫、彩塑、出土文獻中提煉出相關心情詞條,給每個生活在緊張快節奏中的人一點鼓勵與慰藉,也讓大眾加深對敦煌文化的了解。目前該品牌欄目的52期已全部推出,期待每一個心情詞條能契合當下你的心境,撫慰心靈。

《和光敦煌》

與敦煌近距離對話

《和光敦煌》系列短視頻以全新視角呈現敦煌壁畫中的豐富文化內涵和充盈的美學價值,將敦煌壁畫與典雅的音樂、動人的文字、深入的壁畫解讀融合,讓你與敦煌文化藝術能夠隨時隨地展開一場「近距離對話」。

《敦煌說》

聽見風沙和歲月的故事

《敦煌說》將隱匿於風沙和歲月斑斕裡的故事娓娓道來,配以聲情並茂的朗讀,將故事、壁畫與知識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文字表述,傳遞著敦煌文化的力量。趁閒暇時光,閱讀文字,聆聽光陰的故事。

「雲遊」

精 品 展 覽

這裡還有我們精心為你呈現的線上展覽——「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時期藝術珍品展」。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吐蕃時期藝術珍品展」

線上看展,雲端漫遊

整個展覽分為「王朝的黎明——史前的青藏高原」「吐蕃登上歷史舞臺」「貴族盛裝和禮器」「貴族營地——絲綢和金器裝飾的帳篷」「貴族饗宴」「貴族狩獵」和「佛教在吐蕃的發展」七個單元,依次講述了絲綢之路沿線文明交融在吐蕃貴族生活各方面的體現。

這個全球首次以吐蕃為主題的文物大展,展品珍貴、內容宏富、視野廣闊、規模盛大,120多件套精美文物立體呈現吐蕃時期文化藝術的歷史面貌及其與絲綢之路文化的交流互動。目前,該展覽線下展已閉展。但掃描圖中二維碼,即可線上看展,精品導覽,高清呈現,更有全景虛擬展示等你「雲」端漫遊。

此外,敦煌研究院除了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敦煌研究院」,還有官方微博「@莫高窟」 「@敦煌研究院」、 抖音號「敦煌研究院」等新媒體平臺,通過對已有的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再創作,讓經典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更貼近,能夠讓您足不出戶,暢享敦煌文化之美。

攝影/金良

現在就來關注吧!

來源:敦煌研究院

編輯:大偵探#妙妙

相關焦點

  • 「雲遊」莫高窟 暢享敦煌文化之美
    「雲遊」莫高窟 暢享敦煌文化之美 2020年02月25日 15: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鬍子軒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莫高窟啟「雲遊」參觀 邀眾家中「漫遊」暢享敦煌文化
    記者近日從敦煌研究院獲悉,在全國戰「疫」的特殊時期,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雖暫時不能與海內外遊客見面,但莫高窟「雲」端一直在線,留守家中的民眾通過網絡即可一覽莫高窟的春夏秋冬,遊覽「數字敦煌」,探索敦煌文化創意內容,漫遊精品展覽等。
  • 龜茲石窟、大足石刻恢復開放,敦煌莫高窟仍須「雲遊」
    極受遊客歡迎的敦煌研究院下屬石窟目前仍處於暫停開放的「雲遊」狀態。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負責人今天對澎湃新聞表示,疫情之下,因莫高窟等洞窟較小,空氣流通相對較差,需要更加嚴格,「目前尚未接到通知恢復開放,可能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
  • 雲遊敦煌之雲採絲巾——科技+創意助力敦煌文化弘揚
    9月24日,由敦煌研究院和騰訊聯手打造的「雲遊敦煌」小程序推出「雲採絲巾」,這也是2018年雙方首創的「敦煌詩巾」升級版。用戶可以用敦煌壁畫中的圖案自行設計絲巾,並通過騰訊雲的AI技術進行「雲試戴」,還可以一鍵購買。
  • 敦煌莫高窟是被誰破壞的?
    此窟的故事畫為敦煌莫高窟現存最早的故事畫。(圖片來源:「雲遊敦煌」小程序)時間就跳轉到了1900年。這一年是庚子年。(圖片來源:「雲遊敦煌」小程序)後世有爭議,說其實是楊河清發現了這道裂縫後告訴了王道士,但事情的重點不在這裡,而是在於兩個人鑿開裂縫之後,發現了一個洞,洞內又有一窟,窟內塞滿了白布包,白布包裡裝滿了經書和精美的佛家繡像,以及數不清的古物。他們當時自己也不知道,他們發現的是一個藏有4萬多份經書和古物的大寶庫。
  • 用敦煌壁畫圖案自行設計絲巾,「雲遊敦煌」推出「雲採絲巾」
    用敦煌壁畫圖案自行設計絲巾,「雲遊敦煌」推出「雲採絲巾」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09-24 用戶每購買一條絲巾,將為敦煌莫高窟第
  • 敦煌石窟「雲遊」千家萬戶 古人生活儀式感「觸手可及」
    圖為2018年底,雪後航拍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 楊豔敏 攝中新網蘭州2月20日電 (記者 馮志軍)敦煌研究院「雲遊敦煌」官方微信小程序20日正式上線。此外,該小程序還整合了預約購票、智慧景區導覽、傳統文化課程體驗等功能,為莫高窟景區遊客提供全方位的線下創新服務。遊客還可通過它了解壁畫病害類型、文物數位化工作,為敦煌石窟保護工作貢獻力量。圖為敦煌研究院「雲遊敦煌」官方微信小程序首頁截圖。
  • 東方瑰寶敦煌莫高窟
    敦煌,因莫高窟而聞名於世,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莫高窟的開鑿得緣於一位法名樂尊的和尚,據說,公元366年,樂尊雲遊到此,忽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若千佛,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鑿下了第一個石窟。此後,許多絲綢之路上的商人為了祈求前路的順利、生意的發達,紛紛在這兒許願開鑿石窟,請民間藝人繪上心中崇拜的神靈形象。從十六國到元朝,莫高窟的開鑿一直沿續了10個朝代。
  • 甘肅敦煌莫高窟道士塔完成修繕
    【解說】近日,因散文《道士塔》而聞名海內外的敦煌莫高窟道士塔完成修繕。在歷時一年多時間的保護加固後,塔體的糾偏措施達到了預定目標,塔基加固效果良好,目前塔體安全穩定。  道士塔,即王圓籙塔,在莫高窟現存的的29個佛塔中編號為4號塔,位於陳列中心西側。塔體高8.69米,塔身最大直徑2.68米,整體呈寶瓶狀,上部三顆蓮花球依次相連。
  • ...敦煌壁畫|壁畫|莫高窟|太子出海尋珠記|鹿王本生圖|敦煌文化
    張騫出使西域敦煌莫高窟第285窟 西魏為了揭開敦煌的神秘面紗,讓更多人了解敦煌文化。近日敦煌研究員聯合人民日報新媒體、騰訊共同打造了一部「雲遊敦煌」的動畫劇,把敦煌莫高窟中的經典壁畫還原成了5個小故事。而每集不到5分鐘的時長,讓人看了真「不過癮」。
  • 敦煌與佛教——文明聖地莫高窟
    從大月氏開始,敦煌就與佛教建立了深厚的淵源,而現在敦煌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莫高窟。現代的敦煌,因為莫高窟的存在,成為中華文化與西域的交流融合、中華文明的輝煌燦爛見證地。三危山莫高窟開鑿於敦煌城東南25公裡的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前臨宕泉,東向祁連山支脈三危山。
  • 韓國佛教飛天藝術品亮相敦煌莫高窟
    中新社蘭州7月10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由韓國美黃寺主持金剛大師珍藏多年的40餘幅飛天藝術品拓本珍品,10日集中亮相敦煌莫高窟。這些作品尺幅不一,內容各異,跨越統一新羅、高麗朝鮮等時代,將韓國飛天的特徵原汁原味地展示出來,讓更多人藉由拓本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一覽韓國飛天的自然風採。當日,由敦煌研究院、韓中文化友好協會、韓國「一帶一路」研究院主辦的「中韓緣·佛教藝術展」在敦煌莫高窟開幕。
  • 敦煌莫高窟中華文化瑰寶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而敦煌的盛名來自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國第一大石窟,俗稱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裡鳴沙山東簏的崖壁上,南北長約有1600米。這樣,南北漢文化在敦煌融為一體,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顯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幾次下詔各州建造舍利塔。詔命遠至敦煌。在最高統治者的提倡下,隋代雖存在了短短的37年,但在莫高窟開窟竟有77個,且規模宏大,壁畫和彩塑技藝精湛,同時並存著南北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唐朝初期,在河西設肅、瓜、沙三州。河西全部歸唐所屬。
  • 敦煌莫高窟的壁畫藝術特點
    敦煌莫高窟壁畫中有神靈形象(佛、菩薩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畫中的人物之分。這兩類形象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質。從造型上說,俗人形象富於生活氣息,時代特點也表現得更鮮明;而神靈形象則變化較少,想像和誇張成分較多。
  • 敦煌莫高窟的歷史演化是怎麼樣的?裡面藏經洞又遭遇了哪些浩劫?
    莫高窟不存在發現一說,它自修建第一個洞窟起,就一直存在於敦煌。莫高窟中唯一能與「發現」掛上鉤的,就是沉睡了八百多年的第十六窟中的藏經洞。敦煌莫高窟的歷史演化說起敦煌莫高窟,大家都是如雷貫耳,他是敦煌著名的旅遊景點。莫高窟,也被稱為千佛洞,位於甘肅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 新技術賦能敦煌莫高窟文物保護和展示
    莫高窟窟外展示遊覽技術可為遊客提供實景導航。(線上遊覽截圖)新華社蘭州4月13日電(記者張玉潔)一項虛實結合的遊覽技術正在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呈現。遊客拿起手機,就能看到洞窟實景與數字壁畫相結合的畫面。
  • 敦煌莫高窟「閉關」百日恢復開放 姊妹窟將陸續重啟
    10日,敦煌研究院官方微信如是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閉關」逾百天之後於當日恢復開放,其「姊妹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亦將於近日陸續「重啟」。據介紹,目前,因仍處於疫情防控期,恢復開放的敦煌莫高窟只開放8個實體洞窟參觀,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暫停觀影服務;單日門票預約最大限量調整為總承載量的30%,即門票發售量為1800張/天,達到上限後將停票;同時暫不接受旅行社團隊預約。
  • 「宅家雲遊」DIY敦煌絲巾,小程序找「撞臉」兵馬俑
    11月22日,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在當日開幕的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上看到,通過小程序定製DIY文創,還可以為敦煌人物配音的 「宅家雲遊」成為會展主打文創品牌,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體驗。
  • 久違了,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即將恢復開放,網友:期盼已久
    「敦煌研究院」官方微信剛剛發布消息稱,敦煌莫高窟自2020年5月10日起恢復開放,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 受疫情影響 自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起 敦煌莫高窟閉館
  • 敦煌莫高窟終於也開放了!5月10日起可參觀八大洞窟
    五月的敦煌莫高窟據敦煌研究院今晚發布的公告,疫情防控期間,從5月10日起,只開放敦煌莫高窟洞窟參觀,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暫停觀影服務;敦煌藏經洞陳列館、敦煌研究院院史陳列館、敦煌研究院美術館、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等場館暫不開放。莫高窟單日門票預約最大限量調整為總承載量的30%,即門票發售量為1800張/天,達到上限後將停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