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跑了1124公裡,黃磊發文:我跑得不快,但會一直跑下去

2021-01-08 全民跑步

只要你能堅持跑,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答。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黃磊發文總結跑步:去年跑了1124公裡,我跑得不快,但會一直跑下去

昨天1月3日下午,49歲演員黃磊,跟我們平常的跑者一樣,發了跑步總結,曬出了2020年的跑量1124公裡,並寫道:今天是2021年第一跑,打個卡;我跑的不快,但是我會一直跑下去!

1124公裡,對於很多跑友來說,有點少,可能也就是自己兩三個月的跑量。但在其中,小編卻看到了一個普通跑者的改變和堅持的力量。

黃磊一年跑了231次,估算差不多平均一周跑4次,每次5公裡左右,這樣的頻次已是很不錯的運動習慣,對保持健康足夠了。而這一年的黃磊變瘦的改變,的確也印證了這一點。

有網友評論到,「跑得不快,但我會繼續跑。」淚目了,黃老師。

當小編看到這句話也有同感,似乎也像是自己一年的跑步內心獨白,回首2020年沒有參加幾場比賽,跑出什麼驕人的成績,但是日常堅持跑步已經成了習慣。

還有網友說:跑圈有句話,跑步比的不是誰跑得快,比的是誰跑的最久。

深以為然。跑步路上各自精彩,跑得長久才是贏家。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曾寫到: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而小編覺得這三個境界,似乎與我們跑步的心路歷程,也是恰如其分地吻合。跑步其實也是一個入坑、痴迷瘋狂、再到回歸理性的過程。很多跑者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

起初,我們或為了減肥、健康、緩解壓力等等原因,開始尋找方法,嘗試開始跑步;

當感受到跑後大汗淋漓心情舒暢的快感,看到身體一點點變結實或變瘦,看到速度一點點變快,逐漸上癮和迷戀,開始執著於數據、PB、馬拉松、裝備……一天不跑就渾身難受,為了跑步再累也覺得值;

然而當你跑步久了、經歷多了,狂熱散去內心趨於平靜,就會發現,跑步不是為了獎牌炫耀、成績吹噓,純粹的跑步只要你能堅持跑,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答。

跑步不在於快慢,而在于堅持,我們之所以跑步,終極意義不是拿來炫耀的跑量、成績,而是讓它成為我們忠誠的陪伴,不離不棄的信念,讓它造就我們健康的體魄。

驀然回首,這可曾是你跑步的初心?

即使跑步沒有給你帶來什麼榮耀和光環,但把跑步堅持下來,你至少會有個好身體。

前央視主持人李小萌,47歲開始愛上跑步,身型變化讓她更自信

李小萌,曾經《東方時空》的招牌主持,金話筒得主。結婚生女後,不按常理出牌的她選擇辭職,給自己褪去枷鎖之後的自由。

如今的她,依舊做節目,話育兒,津津樂道。分享著她育兒路上那些小心翼翼,那些勇敢和放手。在直播如此暢行的當下,她錄製小視頻,自嗨自唱,好是灑脫。

從2019年起,李小萌也開始跑步。護城河邊,公園裡,跑步機上,3公裡、5公裡,7公裡循序漸進。

颳大風時,她猶豫幾分會去跑,寒冬臘月,她會去跑。外地出差,風和日麗花香四溢,更不會放棄出門跑步的強烈意念。只要開始,就一如既往。

「上了一天課之後,最好的休息,就是跑7公裡。」這種想法跟兩年前的自己,已經截然不同。

47歲的李小萌已不再年輕,可開始跑步後,歲月在她身上投以回饋。談到跑步的效果時,她感慨道:瘦不是目的,而是效果之一。效果主要包括精力更充沛、內心更堅定、心肺功能得到改善、體態更挺拔。

不管你做著怎樣平凡的工作,不管你的生活多麼的平淡,內心堅定而強大,就能真正地活出自我。

哪怕不再年輕,沒關係。只要開始,就不晚。人生這麼長,開啟一段和自我相處的奔跑時光,灑脫而淡然。

他跑步減肥60斤,收穫了健康的身體

堅持跑步一周或一個月,你可能還體會不到什麼變化,但是如果你堅持一年,或許會蛻變成你意想不到的自己!

他叫來社峰,今年34歲。別看他現在身形清瘦矯健,2年前他可是一個腰粗三尺、體重206斤的胖子。

單位體檢中他被查出來「三高」,做內科醫生的朋友說:不出10年絕對肝硬化。參加幼兒園家長會,女兒在班會上講《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個大胖子,和熊大一樣。

為了健康、為了挽回自己在女兒心中的美好形象,2018年10月起他開始跑步減肥。

第一次早上走了3公裡,就累得不行,但他沒有放棄,堅持早上走,晚上走,從每天走7、8公裡到後來能走下20多公裡……

9個多月過後,他累積跑了1670公裡,減下去60多斤。再一次去醫院,醫生告訴他什麼毛病都沒有了。

在跑步這件事上,來社峰說:「心態很重要。不要一味追求速度。別人跑得慢,不取笑;別人跑得快,不嫉妒。唯有堅持,才是最可貴的精神。」

一年的跑步,會讓你的生活習慣悄然發生改變,你會發現早睡早起不再是難事;跑步給你帶來的健康狀態和好身材,會讓你腰部自帶遊泳圈的朋友們,望塵莫及!

人生變好,成為更好的自己,往往是從堅持跑步開始的。

那麼把跑步堅持下來,還會發生什麼?

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100個跑步的人中,能堅持下來並最後取得成效的人不到20%。我們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理由不去跑步,但是堅持下來就會又不一樣的驚喜和收穫。

① 體能會超過身邊90%的人

周末出去爬個山,再也不是那個拖後腿的人;陪孩子參加學校運動會,你是那個體力最好的家長;堅持跑步讓你遠離亞健康,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② 內心樂觀,積極向上

現代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而跑步的人每天抽出1-2個小時會緩解一天大部分的壓力,心情自然會舒暢。身體的強壯,品性的改變也會讓一切壓力變為浮雲。

③ 養成早起的好習慣,拖延症會被治癒

愛跑步的人,不會睡懶覺。因為生活更規律,跑步的消耗會讓睡眠更踏實高效,因此會養成早起的習慣。

跑步是一個從懶惰到勤奮的過程,它會讓你擯棄越來越多的壞習慣,拖延症也會被治癒。

④ 越發年輕,逆生長的你,魅力會增加

跑步久了,形體的改變,自信的提升都會讓你異於常人。跑步是最天然的保養秘籍,也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⑤ 跑步,能讓你的心緒平靜下來,浮躁不在

每一次跑步,都是身體和思想的一次對話。跑步給了你一個自我平靜,自我沉澱的機會,能讓你感受到自由自在,沒有束縛。

⑥ 跑步,能讓你證明自己有無限可能

跑步前,時常覺得自己不堪一擊,一個體能測試都能累趴;跑步後,沒想到自己能一個人跑完42.195km的路程。跑步讓你發掘那個未知的自己。

跑步,或許它沒有給予我們金錢,卻賜予我們健康;跑步,或許它沒有為我們的難題找到辦法,但它教會我們如何堅持和思考。

跑步這項運動,當你跑到後來,就談不上「堅持跑步」了。因為跑步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必需品,穿上跑鞋就跑,完全不需要堅持下去的理由,就像餓了吃飯,渴了喝水一樣自然。

很多人新年中的flag常會有一條:堅持跑步。但是自己卻往往堅持不下來。

那麼,如何長久地將跑步堅持下去呢?石春健老師跟大家分享「健康跑的7條守則」,與大家共勉。

1. 不要勉強自己:努力的成果在於日久的堅持,而痛苦可能讓你放棄堅持;

2. 跑步即生活,生活即跑步:犧牲睡眠或者與家人的團聚時光的跑步,是無法持續的,不影響日常生活的跑步才是生活的一部分;

3. 懂得放棄:天氣不佳、身體不適、工作繁忙、需要陪伴家人時,及時跑休,健康是長久的追求,不是強迫的堅持;

4. 合理設立目標:過程比結果重要,跑的質量比裡程重要,跑得長久比跑得快重要,成績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5. 規律堅持:規律是最好的訓練方法,但也不要一天不跑就有挫折感,積極休息可能又有利於健康;

6. 不要急於見成效:做好記錄,拉長時間,按季度年度復盤,焦慮反而會影響健康;

7. 積極分享:積極與家人朋友分享運動帶給你的快樂,但分享不是攀比。

新的一年,願我們都能一直健康、快樂跑下去!

相關焦點

  • 黃磊甩掉油膩仍自嘲跑得慢:跑者要學會不攀比保持進步享受樂趣
    昨天,黃磊在微博公布了自己過去一年的跑步成績,跑步總裡程達到1124公裡,跑步231次,平時配速達到6:23,黃磊笑稱自己跑得並不快,但會一直跑下去。    黃磊基本上已經完全跨越了小白跑者這個階段,應該來說,他目前處於進階跑者這個水平,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在馬拉松賽場上看到黃磊老師的身影,這是跑者成長的必然過程。  從幾百米都跑不下來,到能跑1公裡、3公裡、5公裡、10公裡,到完成首個半馬,再到完成全馬,這是大多數跑者的成長軌跡。
  • 有一種不需要自律的方法,可以讓你一直跑下去!
    我有一個同事,去年每天堅持跑5公裡,今年疫情暫停後就未曾重啟。表面上來說,可以歸因於疫情,但背後的邏輯卻不會這樣簡單。有人會說自律的人才能堅持跑下去,在我看來,自律只是一個謊言,因為每天跑就算是頂級跑者也很難做到。當然很多資深跑者可以輕鬆做到一周跑6次,對於大眾跑者而言,每周跑三次都是一種奢望。要想跑得認真就只能靠苦行僧般的自律嗎?
  • 最佩服的是黃磊:說跑就跑!這才是彪悍的人生
    說到廚藝,黃磊坦言:自己並沒有學過,但就是喜歡做,或者說有些天分。因為我爸就是會做飯的,什麼獅子頭、扣肉、燒魚、黃燜鴨、板慄雞等,從小就看我爸做,我都看會了。會做飯,其實沒有什麼秘訣,主要就是做飯時間長了,自然而然也就會了。能夠有一身好廚藝,喜歡吃遍美食,再加上每天過得身心愉悅,身體自然心寬體胖。
  • 每天跑5公裡,堅持100天,會發生什麼變化?
    雖然跑步是一項非常有益身體健康的運動,  但是對很多人來說,  跑步的記憶還停留在小時候  被老師在學校操場逼著跑的痛苦之中。  所以如果有人一直堅持跑步,  他們會覺得不可思議。  你有沒有想過,  如果每天跑5公裡,  堅持100天,  會發生什麼變化?
  • 我的跑步人生——跑過百公裡
    從今年五月份開始至今,我戶外跑步累計100公裡了。作為一個跑步新手,從零開始一路堅持,兩個月下來收穫頗豐,成績雖不驕人,卻有了滿滿的信心和力量。跑步,起初我是沒有概念的,自以為人有兩條腿,會走就能跑。一個小白,完全靠著毅力跑完了一開始的半馬,用了三小時十五分鐘,配速每公裡十分鐘。當時覺得自己很牛,好有毅力啊。我是大體量,一開始跑步,有人懷疑:趙斐還跑馬?這麼胖能跑得起來嗎?確實,帶著身上幾十斤多餘的肉肉,是不是能跑,還真的難說呢。可別人越這麼說,我就越要跑給他們看。自此,我陷入了對跑步的痴迷追求中。從三公裡,五公裡,到十公裡,半馬,從一周一次到一周三、四次。
  • 5公裡你能跑多快,就證明你是什麼樣的跑者?說得太對了!
    1、快走跑者(5公裡/40分鐘-1小時)我們在戶外跑步的時候,特別是公園,經常會看到一群人跑得超級慢,其實他們是在快走。這應該是最慢的跑步的了,只是比散步走路快一點點。3、業餘跑者(5公裡/25分鐘-30分鐘)這個等級的跑者,大多數是已經跑步一段時間,積累了一定的跑量,正在努力進階中,想要跑得越來越快的路上。
  • 嚮往:黃磊早起跑5公裡,張子楓背英語單詞,何炅和彭彭才是生活
    嚮往:黃磊早起跑5公裡,張子楓背英語單詞,何炅和彭彭才是生活。黃磊主要是做廚師,就是負責做飯,一直是待在廚房裡,覺得黃磊是其中最辛苦的,因為他要做好多飯,真的是太難了,而且都是要變著花樣的,很多人都特別感謝黃磊,如果沒有他,壓根就吃不到那麼好吃的飯,他現在在錄製嚮往的生活時,一直都很有堅持跑步,早上起床之後,他就先去跑步,每一次都要跑5公裡,很累的,他主要就是想要去跑個半馬,所以就一直在鍛鍊。
  • 跑馬拉鬆氣喘籲籲?來看看怎樣能跑得更快
    什麼是馬拉松馬拉松就是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所以PB是每一個跑友追求每個人都想破PB但「跑得更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易是「上氣不接下氣」「雙腿灌鉛」「費力跑卻沒變快」「想放棄」讓你不能跑得更快了嗎?我們知道,腿感到異常沉重其實是由肌肉中的神經感覺接受器傳達到大腦的感覺,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如果試圖忽略這些信號,就可以無止盡的繼續跑下去了呢?這個假設夠不夠薛丁格。為了找到答案,一項研究藉助注射物阻斷了參與者從腿部肌肉傳送到大腦的信號,並要求他們用盡全力騎行5公裡。當任務完成後,每位參與者幾乎都累癱在了地板上、有些人甚至累到無法自己將腳踏板鬆開,沒有一個能正常走路。
  • 作家村上春樹成長跑達人 跑100公裡超級馬拉松
    只要你有一雙跑鞋,一條好的路,就可以跑得很高興。」跑步的願望甚至幫助村上克服了抽菸的欲望,幫助他成功戒菸。  25年過去了,村上春樹對於跑步的熱愛一發而不可收拾:他在希臘的烈日下從雅典跑到馬拉松市;在北海道跑100公裡的超級馬拉松;在56歲時專門從麻薩諸塞州坐飛機去紐約參加馬拉松;在將近60歲時在神奈川參加鐵人三項賽。
  • 一見法官撒腿跑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一見法官撒腿跑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2020-11-03 1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許可馨改名後引人熱議,網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作為國家幫助教育成長的一名高校大學生,許可馨不僅沒我感激祖國,而且在出國後,發微博來攻擊國家。對於這種數典忘祖的行為,實在讓很多朋友感到氣憤。在許可馨事情被曝光後,曾經一段時間內,這件事居然「銷聲匿跡」,不能不讓人感到驚訝。有網友分析稱,可能許可馨背後的實力超乎了我們的想像。但是,正義雖遲還是會到來。
  • 別再間歇性跑步了,這樣等於白跑!說得真對
    跑步,如果只是一時興起,你會發現無法堅持跑步,越跑越累越無趣,還不如不跑了。 王石說過:跑步不要忘記初心,初心就是從跑步中獲得健康。如果你想要跑步,以健康為初心堅持下去,你會發現自己的身體慢慢發生了變化,變得越來越健康了。這時,你會更加樂意地堅持跑步,並把跑步當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 狗跑起來有多快?最快的狗是每小時70公裡,而博爾特才40公裡左右
    狗每小時能跑多少公裡?你有沒有想過一隻狗在全速奔跑時能跑多快?最快的犬種的奔跑速度有多快?還有什麼樣的犬種跑得比較慢?這次我將講述關於狗跑起來速度的一些問題。雖說根據犬種不同跑步的速度會有很大的差異,但大致的速度如下。
  • 12歲少年成「中國阿甘」 早晚各跑8公裡風雨無阻
    從去年5月起,每天清晨和晚上,在眉山城區三蘇大道上,人們都會看到這樣一對父子:兒子在前面跑,父親騎著車在後面追。兒子偶爾落後了,父親會嚴厲地督促他「加快」!早上8公裡,晚上8公裡,風雨無阻。至今,何小剛已經跑壞了10多雙鞋。
  • 世界上馬拉松跑最多最快的人:400次進3小時20分
    "又多又快"的世界第一  不過,筆者琢磨,在「量」和「質」這兩者中間的某個地方,應該還存在著一個平衡點:肯定會有那麼一些人,他們馬拉松跑得既多又快——至少是相對較快吧?  結果這樣的人還真有。世界上馬拉松跑得最多最快的人是:英國的史蒂夫·埃德沃茲(Steve Edwards)。
  • 一次跑得了5公裡是什麼水平
    現在跑馬拉松的人很多,多少會帶動周圍的人也鍛鍊起來,挺多跑步的人會把一次跑5km作為一個鍛鍊任務。跑得了5km會是什麼運動水平呢,你能跑5km嗎?你的家人,身邊朋友呢,多少人能跑得了5km?5km在田徑裡,歸為長跑項目。
  • 英國女跑者跑步機上12小時跑110公裡
    跑後慶祝騰訊體育2月8日訊 據外媒電報導,近日一名叫陳蘇西(音譯)的英國40歲女跑者創造了一項驚人的世界紀錄——她連續不斷地在跑步機上奔跑12小時,跑出68.54英裡(約合110公裡)的距離,超出原來官方認定的世界紀錄8英裡。
  • 路跑5公裡與越野跑5公裡的區別是什麼?
    越野跑5公裡的難度有多大 說到越野跑5公裡的難度,你一定會問,不就是到山裡區跑嗎?然而並非如此。給大家舉個2020年烏蒙山超級越野的5公裡例子。從馬店站點至臨時工棚打卡點剛好5公裡,爬升1064米,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跑步3年之後,越來越多的跑者變佛系了?
    不管是速度很快的高手,還是剛剛開始跑步的胖子,慢跑都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提高你的體能,讓你更享受跑步,並成為一個高效的跑者。其實,慢跑還有助於你恢復體能,減少傷病。對於大部分業餘跑者來說,能夠跑得更長久比跑得快更有意義。當然,你也並不會一直慢跑,偶爾也會進行速度訓練,比如變速跑、節奏跑、減快跑、間歇跑等。慢跑與快跑交叉,跑步與力量訓練結合,你想受傷都難。
  •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
    本人上一次半馬前,10公裡配速都是7分左右,但沒有用盡全身力氣跑,平時多以爬山為主,半馬前一個月跑了22公裡,用了3個小時,但這僅供參考,不值得學習。若沒有以上兩種運動,能跑半馬這個我覺得在這裡問一下沒什麼意義,一方面我們跑過10公裡6分的速度後,自己的狀態已經告訴了我們,只是那時我們還不知道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