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 紙短情長——安寧區12歲小女孩寫給「疫」線父親的一封信

2020-12-17 騰訊網

「親愛的爸爸 :我想你了!早上一起床,我就後悔了,應該聽媽媽的話,凌晨4點去送你,我的心裡空落落的,一直不斷地問著媽媽,武漢有沒有什麼消息,直到10:10分,您給我們打了電話,我這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這是一個12歲小女孩,給自己在武漢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火神山醫院醫生爸爸寫了一封暖心的信,傳遞著自己對父親深深的思念和濃濃的愛。

這封信中的主人公就是第940醫院(原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馬凌。據了解,2月2日,馬凌告別妻兒老小,踏上執行出徵任務的空軍運輸機,作為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員之一抵達武漢,與軍隊抽組的醫護人員共同承擔武漢火神山醫院醫療救治任務,他立下誓言:「我想請全國人民放心,在疫情面前,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誓死不退!一定護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馬凌目前是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二科的副主任。凌晨兩點到五點,他要到ICU值夜班,因為擔心重症病房出現突發情況,所以到達武漢的當晚11點,他就早早出發前往火神山醫院進行準備。抵達醫院後,馬凌和其他醫務人員一起,開始進行防護措施……

見字如面,紙短情長。馬凌陸續收到妻子發來女兒寫給自己的信,這個在疫情防控一線奮戰了20餘天從未叫過一聲苦的男人,卻紅了眼眶。「夜再黑,總會迎來黎明,我們是軍人,國家、老百姓有需要的地方,就是我們該來的地方;我們也是醫生,有病人需要的地方就是我們該來的地方……」

這世界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這世界上哪有什麼超級英雄,有的不過是一個個勇敢的「平凡人」; 感謝你們,「醫」無反顧,用自己的責任擔當,點燃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記者:梁瑛;編輯:閆玉龍;審核:牛育霖 董振剛)

相關焦點

  • 《山茶文具店》:16封書信掀起懷舊風潮,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見字如面,紙短情長。還記得那些寫信的日子嗎?那時的我們沒有手機,沒有Email,和人聯繫只能通過書信,一封封承載著寄託與相思的信,藉由郵差的手從這一頭送到那一頭。如今通訊發達了,想要聯繫隨時隨地可以打電話,發微信。
  • 安寧區12歲小女孩給「疫」線父親的一封信
    直到10∶10分,您給我們打了電話,我這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這是一個12歲小女孩,給自己在武漢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火神山醫院醫生爸爸寫的一封信,傳遞對父親的思念和愛。信中的主人公「爸爸」是第940醫院(原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馬凌。2月2日,馬凌作為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之一抵達武漢,目前擔任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二科副主任。
  • 紙短情長,見字如面
    紙短情長,見字如面 2020-09-09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用愛陪你奮戰至春暖花開
    「疫」封家書 紙短情長——用愛陪你奮戰至春暖花開 2020-02-20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見字如面》:每一封信都在打開一段歷史
    演員王耀慶站在舞臺的中間,讀著畫家黃永玉很多年前寫給戲劇大師曹禺的信。信寫得是這樣的見骨見血,王耀慶讀得是那樣的見情見義。王耀慶在讀完信之後說:「在信裡能夠看出,這是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友直,友諒,友多聞,能嚴正地指出朋友之間的錯誤,這種朋友是最難得的。」   這讀信的場景發生在一檔節目裡,節目讓明星用聲音扮演那些寫信人,讓現場的觀眾透過這些信件打開歷史,這檔節目叫做《見字如面》。
  • 《見字如面》特別版:戰「疫」中的15個平凡故事
    在全民戰「疫」的重要時刻,高分明星讀信節目《見字如面》從2月17日起,每周一至周五12:00推出「戰疫」特別製作版,目前已播到第13期。 節目從全國「戰疫」戰鬥中精選出感人至深的書信,邀請明星在家朗讀並完成錄製。
  • 患白血病的研究生登上《見字如面》「直播」生死
    一人一桌一信,《見字如面》第二季悄然歸來,首期以「生死主題」在豆瓣平臺上斬獲9.5的高分,視頻點擊量突破兩億  他勸母親:願您能收住淚水,笑看過往  《見字如面》在第二季加強節目的主題性,首期節目以「生死」為主題,真實的故事在5位讀信者——周迅、歸亞蕾、趙立新、李立群、黃志忠聲情並茂的演繹下,傳達出最真的意義與最複雜的感情。  來自李真的一封家書,令人印象深刻。
  • 見字如面2下架停播原因曝光 見字如面2整改好了嗎 見字如面2什麼...
    綜藝《見字如面》第二季第一期9月19日從騰訊視頻上下架,原定於當日播出的第二期節目未能上線,停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下面跟小編一起看看見字如面第二季下架原因。見字如面2停播原因《見字如面》第一季於2016年12月29日在騰訊視頻播出,2016年12月31日在黑龍江衛視播出,邀請了張國立、歸亞蕾、張涵予、何冰、王耀慶、蔣勤勤、徐濤、林更新等10位嘉賓朗讀中國從古至今的信件,「以書信的方式重溫那些值得中國人知道的
  • 人物|湖南白血病患者上《見字如面》 寫給母親的信看哭網友
    9月12日,綜藝《見字如面》第二季開播,第一集朗讀了一封湖南白血病患者寫給母親舒雪連的信,信中,他寫道,「時至今日,我覺得自己欠這個家和您一個交代。」寥寥幾句話,觸動千萬網友的心,網友評論,一封信把生死問題擺在觀眾面前,讀信和聽信的人,那種無意識的心酸,仿佛一切都在眼前。   信的主人是懷化市人,叫李真,目前在河北省廊坊市燕郊鎮某醫院接受治療。
  • 三毛遺屬把《見字如面》告了!
    著名作家三毛的父親陳嗣慶於 1989 年寫給女兒一封信,在 2017 年播出的《見字如面》節目中由演員李立群朗讀。"也許,你的母親會以為你的出走又是一場演習,過數日你會再回家來。三毛的書信曾數度出現在《見字如面》,其中包括歸亞蕾朗讀的三毛寫給王洛賓的書信,王耀慶朗讀的荷西寫給三毛的書信。而此次引發訴訟的,則是第二季節目中李立群朗讀的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書信。據庭審直播,三毛父親陳嗣慶去世後,他的三位子女,即三毛(原名陳懋平)的兄弟姐妹繼承了其書信著作財產權。
  • 孩子們的書信:見字如面 紙短情長
    近日,由北京7名中學生倡議發起的「拿起紙筆,見字如面」活動,已收到數百封全市中小學生發來的手寫信件。北京日報小苗版與北京教育新聞中心、北京市教育融媒體中心聯合進行搜集整理,精選出部分佳作呈現給讀者。咫尺之書,紙短情長。坡外坡親愛的爺爺:展信安。
  • 《見字如面》李真寫給母親的信感人 首期以「生死」為主題
    《見字如面》李真寫給母親的信感人 首期以「生死」為主題時間:2017-09-22 19:58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見字如面》李真寫給母親的信感人 首期以生死為主題 近日,文化節目《見字如面》第二季開播,首期以生死為主題,通過五位藝人對五封不同信件的詮釋,向觀眾展示了面對生死時不同人的選擇與感受
  • 「見字如面」書信交流活動已解鎖全新「副本」,等你來參加
    1月7日,「拿起紙筆•見字如面」北京市中小學書信交流活動工作推進會在京舉行。繼2020年11月「見字如面•對話故宮」主題開啟後,寒假期間,這一活動還將解鎖「對話時代英雄」和「對話未來」兩個全新主題。
  • 紙短情長,願見字如面
    《見字如面》的出現,喚起了那些最美麗又最直接的生命氣息,以及屬於我們和他人之間不可複製的美好記憶。見字如面,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仿佛寫信者就在眼前。每一封信裡,都藏著一場場關於人生的際遇和修行,蘊藏在文字裡的情感、故事,總能戳中人們的心窩,引起人們的共鳴。接下來,讓我們見上一眼突破你固有印象的拿破崙和王爾德吧~11973年7月3日,蘇士比拍賣行在倫敦拍賣了一封書信。2007年7月3日,同一封信又出現在了佳士得拍賣行的站臺上。
  • 見字如面 展信如晤 | 一封寫給抗疫一線民警的家書(二)
    見字如面,展信如晤,寫給我的戰士豈曰無衣,山川異域同風雨;關山路遠,見字如面兩地書。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中,那些凜凜風中的逆行者,是鋼鐵之軀,也是肉體凡胎,是奮戰在一線的「戰士」,也同樣是父母、是子女,有擔當和勇氣,更有牽掛和不舍。疫情防控任務已持續一月有餘,不少堅守在一線的同志也許久未同家人進行團聚,警務人員家屬一直是我們公安民警、輔警的堅強後盾,他們的理解與支持是我們的莫大動力。
  • 《見字如面》李真寫給母親的信感人 對五封不同信件的詮釋
    《見字如面》李真寫給母親的信感人 對五封不同信件的詮釋時間:2017-09-21 19:19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見字如面》李真寫給母親的信感人 對五封不同信件的詮釋 近日,文化節目《見字如面》第二季開播,首期以生死為主題,通過五位藝人對五封不同信件的詮釋,向觀眾展示了面對生死時不同人的選擇與感受
  • 見字如面,你有多長時間沒有寫信了
    報告紙是用來寫報告的,怎麼能用來紙短情長呢?可再也沒有尋到更心儀的信紙,只好用報告紙來報告一下姐妹之情了。端一杯熱茶,在檯燈下鋪開信紙。忽然想起上次提筆寫信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封信是寫給一個叫我姐姐的男孩子。心地善良,笑起來露出小虎牙特別可愛。可惜,後來失聯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子。
  • 《見字如面》李真寫給母親的信感人 黃志忠聲情並茂朗讀
    近日,文化節目《見字如面》第二季開播,首期以「生死」為主題,通過五位藝人對五封不同信件的詮釋,向觀眾展示了面對生死時不同人的選擇與感受。每一封信件的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意義非凡。其中,白血病患者李真寫給媽媽的信感動了很多人,節目點擊率超過了3.6億,面對病痛折磨時的堅強豁達、全家人一起堅持努力的深厚感情,令眾多網友動容。
  • 《見字如面》:穿越歷史信件,感受人間至情至性,體味人生百態
    一個人,一封信,感動億萬觀眾2016年12月,一檔文化類綜藝節目《見字如面》一上線就迅速吸引了眾多網友的視線。這是一檔讀書類節目,準確來說是讀信。節目組精選了從古代、現代、近代那些真實存在的書信,通過明星讀信的方式,重現書信背後的故事。用書信的方式打開歷史,帶領讀者感悟書信中的大國小家,生死情愛。
  • 「嘆無常」直面生死福禍《見字如面》觸探生活本質
    在上一期探討過家長不易的「少年愁」後,本周,《見字如面》如期而至。在娛樂至上的綜藝市場中,依舊如一股清流般,再次觸碰現實,以「嘆無常」為主題,試圖帶領觀眾探尋世界的真相,生活的本質。正如品信人陳曉楠所說:人生最大的功課就是接受無常,和無常共處。一封封信件中,世界無常的一面徐徐向我們展開;一樁樁故事背後,是人們不懼怕不確定性,樂觀應對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