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張國榮,很多人會說他是一個演戲的瘋子,他就是那《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也有人說他是樂壇中天賦異稟的歌手,出的歌曲首首都是經典,耐人尋味。張國榮生於1956年,憑藉一首《風繼續吹》成名,在他的一生中獲得過不少的榮譽。一首《Monica》拿下了香港歌壇第一支同獲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的舞曲。還有什麼勁歌金曲金獎、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CCTV-MTV音樂盛典亞洲最傑出藝人獎等等非常多,張國榮在樂壇就是這麼一個天賦異稟的歌手,在香港的影響力遠超當時的"四大天王"。
儘管在當時拿下了這麼多榮譽,但是很多歌曲都是改編的,不是他自己創作的。在張國榮準備創作自己的原創歌曲中,令他頭疼的事情發生了因為他惹來了譚詠麟歌迷的不滿。香港歌壇有史以來最狂熱的歌迷之爭「譚張對壘」開始了。在譚詠麟宣布不再接受任何獎項之前,張國榮一直處於下風。1987年的頒獎會上,譚詠麟唱著《無言感激》宣布從此不再接受任何獎項,當場有歌迷跳起來大罵:「都怪該死的張國榮!」這也為後來張國榮退出歌壇埋下了伏筆。
張國榮在1989年退出歌壇,在香港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中間的所以然小編就不說了,都是一些很不開心的事)後來因為在家無所事事,在家過的日子太平淡又選擇付出,不過重心放在了演藝界。
說到張國榮演電影,不得不說的一件事就是張國榮的一個外號——哥哥。很多張國榮的粉絲都喜歡叫張國榮哥哥,哥哥這個暱稱的首個出處源自1987年,張國榮與王祖賢合演徐克經典影片《倩女幽魂》,飾演女鬼小倩的王祖賢在戲中喚寧採臣(張國榮飾演)時用了哥哥兩個字,後來哥哥這個名字便成為大家戲外對張國榮慣用的稱呼。哥哥的第二版本則來自1993年張國榮與林青霞合作拍攝《白髮魔女傳》,當時片場的人都稱林青霞為姐姐,與她同樣分量的男主角張國榮則順理成章成為哥哥。張國榮對這個稱呼非常受落,久而久之哥哥也就成為張國榮的花名。
張國榮進軍電影後的發展也是和當初唱歌一樣,憑藉自己的毅力和天賦,還有不恥下問的精神,很快就成為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演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拍攝《霸王別姬》,一個香港演員拍攝一部以文革為題材用京劇表演的電影,難度著實不小。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張國榮先生說話有著香港口音的普通話,然後就是自己從來沒有接觸過京劇,這對張國榮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張國榮為了學習京劇,便請了一位老師。這位老師在後來採訪中回憶道:「對於要教一位香港明星這件事,他們還是很忐忑的,首先他想到的時候的不能輸陣,一定要有風骨,要讓張國榮先過來,他才去迎接」.一向謙虛的張國榮不僅親自迎接,見面的第一句話是「老師你好,我叫張國榮」這一句我叫張國榮而不是我是張國榮,充分體現了張國榮先生謙恭虛己。
張國榮先生自己本人承認有同性戀的傾向,在很之前他的性取向是正常的,還有過「40歲的約定」——張國榮對梅豔芳說過,等我們到40歲,你未嫁,我未娶,我們就在一起。可是後來,他在03年4月1日墜樓殞身,她在同年12月30日肺功能衰竭病逝。那年,她剛好40歲。後來在告別演唱會上公布自己喜歡堂哥唐鶴德,兩人隨後一同演出了著名的《霸王別姬》。其實關於《霸王別姬》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人都說張國榮的死和他演《霸王別姬》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小編我想說,不論他的死因是什麼,他就是當年的寧採臣;當年的十三少;當年的程蝶衣!
今天是哥哥張國榮62歲生日,很多粉絲都自發地為張國榮送上祝福,還有一位貼吧的粉絲(欣欣向榮)為哥哥張國榮親摘抄了《般若波羅蜜心經》
近三日一直在為先生抄經祈福,除卻吃飯睡覺外並未歇筆。因為並沒有很多書法基礎,所以寫起來極不自如。先生是極完美的人,我不想讓他覺得這些字不美(雖則事實如此),所以每個字我都一筆一筆的細細深究,我已經用了最大的努力,三個小時才堪堪抄完一卷,整十卷抄下來用盡了我畢生溫柔,過程中莫說提筆的手,就連呼吸,都是抖的(事實上心跳也很快),莫可奈何。其實我並不是完全心靜的,有些時候抄著抄著鼻子極酸,可又不敢真的落淚,怕有損虔誠。每每一卷下來腕都是木的,可口中仍一直默默有詞:「希望他無論走去那裡,都能有一個人,以他的心為心,以他的意為意,愛他、寵他、凡事依他,一生一世,傾情不移。」如斯我便心滿意足。最近幾日雖沒睡好,可我仍想去看你。先生,我把這十卷經書明天帶去法喜寺給你可好?
我是礦工李二蛋,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一句「哥哥張國榮,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