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車臣戰爭舊照:真實原因告訴你,為何俄軍敗得如此慘烈!

2020-12-12 騰訊網

  從軍事角度來說,上世紀90年代的第一次車臣戰爭是俄羅斯軍隊的慘痛教訓。儘管俄軍最終從軍事角度上取得了勝利,但損失之大令人銘記,表現出的種種問題更讓俄軍反思。當時車臣作戰只有速戰速決,才可能儘快穩定局勢。然而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從一開始,就偏離了這一原則。戰爭中,俄軍行動遲疑,打打停停,一直試圖以壓求和,結果導致第一次車臣戰爭在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之後,還是以政治解決了局。

  但是,戈巴契夫上臺之後,不僅允許車臣人返鄉,還撤銷了史達林的規定。與此同時,一個野心家正在謀劃著獨立,他就是蘇聯英雄、出身於車臣的穆斯林將軍杜達耶夫。

  1991年9月6日,杜達耶夫發動武裝叛變,宣布獨立。11月9日,在絕大多數穆斯林車臣人的支持下,杜達耶夫宣布就任車臣總統。然而,此時的蘇聯這個面臨解體,根本無暇顧及車臣問題。根據車臣與蘇聯在1992年籤訂的《分配財產條約》,俄羅斯其實已經默認了車臣獨立。

  車臣戰爭爆發之前,車臣已經陷入內戰。另外,杜達耶夫在車臣境內實行大屠殺,導致2萬1千名俄羅斯平民被殺,4萬6千人淪為奴隸。但是直到葉爾欽上臺,俄羅斯才開始著手解決車臣問題。1994年12月5日,雙方和談失敗,戰爭一觸即發。

  在戰爭開始之前,俄國國防部長格拉喬夫揚言:「9天之內結束戰爭!」然而,俄國人動用了4大兵種、5大軍區,還出動了3大艦隊,卻讓這場戰爭卻足足打了20個月。

  在戰鬥剛開始的幾個小時內,俄羅斯的空軍就徹底消滅了車臣的空中力量,可是地面部隊卻陷入苦戰。由於俄軍沿用蘇聯時期的軍事系統,低級軍官和士兵全是兩年制兵役,沒有絲毫的巷戰和反遊擊戰經驗。而且,俄軍還使用的是車輪戰,讓部隊輪番上戰場。結果,好不容易積攢起一些實戰經驗,立刻又被一群新人頂替了。

  在格羅茲尼的戰鬥中,俄軍指揮混亂,部隊之間最基本的相互協同都做不到,甚至出現士兵不知道作戰任務的情況。據俄軍131摩步旅的被俘士兵說:「我們連地圖都沒有,就讓我們跟著裝甲車走,結果跟丟了,問指揮官這是哪兒,指揮官也不知道,因為他也沒有地圖!」混戰中,俄軍131旅被徹底擊潰,全旅陣亡789人,被俘75人,26輛坦克被擊毀20輛,120輛裝甲車損失102輛。

  車臣戰爭中許多俄軍部隊都與車臣反政府武裝保持著「交易」,甚至有前線的俄軍士兵被他們的軍官「租」給車臣武裝做苦力。最常見的還是俄軍士兵私售彈藥與車臣武裝以交換海洛因等麻醉品。做法是兩方先約定於某地交易,然後俄軍將彈藥棄置於此地而後撤退,車臣武裝分子取走彈藥,留下麻醉品後撤走,然後俄軍再來取麻醉品。極為諷刺的是,來取麻醉品的俄軍時常遭到他們剛賣給車臣武裝的彈藥的射擊。更駭人聽聞的是,車臣武裝除了直接向俄軍購買武器,還派人賄賂俄軍炮兵,以求不要開火,而俄軍官兵竟然很高興的接受了車臣武裝的賄賂。

相關焦點

  • 第一次車臣戰爭:飽受爭議的內衛作戰
    俄軍攻入城區的步兵和坦克部隊,因協同失調,陷入非法武裝分子精心預設的打坦克「火袋」之中,遭受重大傷亡,被迫組建強擊分隊,展開逐樓逐層的爭奪,雙方陷入慘烈的巷戰。至1995年2月12日,俄軍控制了格羅茲尼。第三階段,清剿殘匪與撤軍。在俄軍沉重打擊下,車臣非法武裝為保存實力,被迫轉移到南部山區,與俄軍打起了遊擊戰。在兩年戰爭中,俄軍達成了一定的政治軍事目的,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被彈丸之地車臣打的找不到北
    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而車臣也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第一次發生局部戰爭的地方。車臣的面積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還不到1‰,但卻一直是俄羅斯國軍事政治投入的一個熱點。當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的時候,俄羅斯出動了8萬大軍想要徵服車臣,但最終卻於折戟而歸。
  • 相隔不過五年,為何俄軍能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一雪前恥?
    以北屬於俄聯邦北高加索地區,車臣便位於此處。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俄軍在經過一年多苦戰後,未能達到預定目標,甚至有些狼狽:自身傷亡超2萬,其中陣亡3800餘,無奈之下簽訂停火協議。與之形成鮮明對照,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僅用數月時間便乾淨利落擊敗反對武裝,控制車臣全境,付出的傷亡數字僅為前次的1/3。是何原因,令俄軍風貌在短短幾年間煥然一新?車臣又為了什麼,敢屢屢同實力遠勝於己的俄羅斯叫板?
  • 12月11日第1次車臣戰爭爆發1994年:俄軍損失5萬人靠狂轟濫炸獲勝
    俄軍在第一次格羅茲尼攻勢投入了3萬多人,被車臣人打出屎來。萬般無奈下,他們陸續增兵到8萬多人。最初,俄軍採用坦克裝甲車掩護步兵的方式,以大兵團模式衝擊。結果根本看不到車臣人在哪兒,反而到處挨打,被殺得落花流水。
  • ...期】俄軍以重武器全面碾壓獲勝:1999年8月26日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1999年8月26日:俄羅斯爆發第二次車臣戰爭。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軍由於戰略錯誤、戰術錯誤、準備不足等原因,被車臣武裝分子打的落花流水。
  • 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正處於經濟崩潰邊緣,為何還要堅決開戰?
    俄羅斯經濟低迷時,為何還堅持打第二次車臣戰爭,有何意圖?1999年8月26日,俄羅斯聯邦發起第二次車臣戰爭,重新控制車臣。此次戰爭為期9個月,基本上消滅了車臣分裂武裝。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俄羅斯曾經進行過第一次車臣戰爭,雖然表面勝了,實際上俄羅斯損失慘重,而且還籤了「城下之盟」,給予車臣分裂勢力更多的權力,也助漲了車臣分裂勢力發展。
  • 俄羅斯車臣戰爭老照片,第一次立國之戰,戰鬥民族被打的潰不成軍
    【兩個民族的矛盾】俄羅斯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期境內民族眾多,很多少數民族都和主體俄羅斯族有不同程度的深仇大恨,而車臣民族同樣是其中一個。【兩次車臣戰爭】在蘇聯解體後,車臣為了謀求獨立,俄羅斯為了維持統治,兩者在90年代爆發了兩次車臣戰爭。圖中為俄羅斯軍隊繳獲的車臣武裝武器彈藥。
  • 車臣戰爭珍貴照片|殘酷的戰爭與俄羅斯的眼淚
    疲憊不堪的士兵正在休息俄軍的傷員正在登機準備回國,車臣戰爭異常激烈,導致出現了大量殘疾軍人,他們是不幸的,卻又比很多戰友幸運,因為他們活著回來了俄軍的裝甲部隊終於趕到了前線陣地,卻發現小夥子們很多都已經陣亡了,擔架上躺著的是昔日的朋友,今日再見卻已成永別。
  • 車臣戰爭,為何被稱為毛熊的眼淚,到底有多殘酷
    第一次車臣戰爭就這樣的爆發了,車臣組成了國民衛隊,人數達到了6萬人,俄羅斯經濟近乎崩潰,低油價的打壓更是讓俄羅斯一直在走下坡路,戰爭似乎不可避免,1994年俄軍分三路進攻車臣。當時俄軍都信誓旦旦,甚至說出了「只需要一個空降營,幾天就可以攻下格羅茲尼」,但沒想到,在進入車臣之後,俄軍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在進攻格羅茲尼時,僅僅一夜就有超過1000多俄軍犧牲。
  • 俄特工追殺車臣戰爭老兵:俄軍小兵白天被敵人打,晚上遭老兵欺凌
    俄羅斯參加過車臣戰爭的老兵巴布琴科在他的回憶錄裡詳細描述了殘酷的車臣戰爭。參戰的很多俄軍都是高中剛剛畢業,只有18歲的男孩,他們在接受了幾個月基礎訓練以後,就被派到了殘酷的車臣戰場。在戰場上,狹小酷熱,顛簸的步兵戰車,就是士兵們的家。
  • 俄羅斯經濟低迷,國力不如蘇聯,為何車臣人如今反而都老實了?
    自上世紀末以來,車臣地區的局勢迅速惡化,最終爆發了兩場車臣戰爭。在兩場戰爭過後,車臣地區反倒是安分了下來,並未再次出現大規模局部戰爭。圖為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在格羅茲尼外圍被俘的俄軍米-8直升機事實上,面對車臣地區錯中複雜的局勢,很多人可能都有著這樣一個問題:現如今國力早已不如蘇聯的俄羅斯仍然在飽受經濟低迷的影響,但面對如此虛弱的俄羅斯,為何車臣並沒有像以往那樣,而是更為老實的接受俄羅斯的管理。這與彪悍和桀驁不馴的車臣民風截然不同。
  • 車臣武裝力量薄弱,為什麼車臣戰爭中俄軍的傷亡還如此之大?
    雖然俄羅斯是蘇聯解體分裂出來的國家,但其掌握著蘇聯最核心的武裝設備以及戰鬥工具,就連蘇聯唯一擁有的航空母艦也被俄羅斯所繼承,再加上俄羅斯自己本身在軍事上屬於強國之列,其他國家輕易不敢進犯,這樣一個軍事大國但卻在車臣戰爭中沒有吃到甜頭。
  • 776高地:車臣戰爭中俄傘兵血戰克爾特山高地
    2002年初,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後不久,俄軍主力在薩託伊地區成功地擊潰了車臣叛軍主力。2月9日,叛軍退路被俄軍切斷,俄空軍使用重達半噸重的航空炸彈對叛軍展開猛烈轟炸。然而,真實的戰況並沒有司令部宣揚的那麼樂觀,叛軍沒有像俄軍司令部設想的那樣行動,而是兵分兩路開始逃竄2月26日,在得知叛軍的這一動向後,俄東集團軍司令部命令第76空降師第104契爾赫斯基傘兵團立即向烏魯斯-克爾特山東南方的705.6、626、787三個高地挺進,阻擊潰逃叛軍。2月27日早上,第104團自行火炮營、團偵察排、團先遣指揮部以及警衛部隊重新部署到了馬科赫特地區對面。
  • 「俄國有難,車臣必亂」:細述俄羅斯與車臣之間恩怨,是否化解?
    俄羅斯與車臣百年恩怨:有句話說得很形象,車臣能否安穩下去?一提到車臣, 在我們眼裡就想到殘酷的車臣戰爭。車臣人給人形象也是兇殘無比,什麼「黑寡婦」、恐怖襲擊,反正當年車臣印記太深。如今第二次車臣戰爭已經過去快二十年,這場戰爭持續到2002年,現在車臣在小卡德羅夫治理下,已經臣服於俄羅斯。有人說這種臣服只是暫時的。因為有句話說得形象,叫作「俄國有難,車臣必亂」,說得似乎很在理。從歷史上看,俄羅斯衰弱時,俄車之間就有戰爭。
  • 俄軍最慘烈一戰:一個連迎戰2000叛軍,最終只有7人活下來了!
    車臣戰爭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面臨的最大挑戰,車臣共和國在西方勢力的支持下與俄羅斯公然對抗,切斷裏海石油通道,而且還侵入了俄羅斯西南邊疆區,發動了多次恐怖襲擊。1994年底至2000年,俄羅斯政府與車臣武裝進行了多次慘烈的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但在這多次戰爭的過程之中,俄羅斯方面傷亡慘重。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軍隊傷亡2萬多人,還未能攻陷車臣的首府格羅茲尼。而隨後普京上臺,發動了第二次車臣戰爭,而且改變了戰術,將內務部特種兵投入戰鬥,不到6個月就控制了車臣大部分地區。
  • 圖說車臣戰爭(之二)
    1732年,一萬多車臣村民在大車臣村起義,殺死了親沙俄的部落貴族,科赫將軍率俄軍鎮壓,反被起義軍消滅。1758年,大車臣村的村民又次發動起義,5000俄軍由弗勞恩道夫將軍率領前來鎮壓,義軍及時撤離,俄軍勞而無功。在這250年間,車臣人與沙俄關係的疏密隨著地域產生明顯的變化。依據地域可將車臣人分為捷列克河流域車臣人、平原車臣人和山地車臣人。
  • 揭秘俄58軍:打過車臣戰爭 美專家批俄軍太落後
    中國軍事專家宋曉軍昨天告訴早報記者。對此,莫斯科政治與軍事分析研究所軍事預測中心負責人安納託利·茨幹諾克進一步稱,俄羅斯軍隊表現迅速而神勇,且準備充分,給人印象非常深刻。58軍此前剛完成演習喬治亞軍隊在7日深夜至8日凌晨在重型武器掩護下,對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採取了軍事行動,並於8日上午佔領了茨欣瓦利。
  • 車臣戰爭到底多殘酷?40%的車臣人,在這場戰爭中消失了
    從地圖上來看,車臣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這個地方相當特殊,正好是出入高加索地區的咽喉要道,因此車臣雖然僅僅只有1.7萬平方公裡,對俄羅斯這個面積超1700萬平方公裡的龐然大物來說,卻有著極其特殊的戰略價值,不過車臣跟整個俄羅斯的關係,卻不是很好,雙方經常爆發戰爭。
  • 車臣戰爭,俄羅斯士兵為救中國記者犧牲,死前託付妻兒,後來怎樣了?
    第一次車臣戰爭於1994年12月11日爆發。雖然俄羅斯具有優勢,當時蘇聯剛剛解體,軍隊混亂,經濟困難。車臣依靠著易守難攻的地形,高昂的士氣與俄羅斯苦戰2年。
  • 十部俄羅斯戰爭類型電影,不輸歐美電影
    這場慘烈的戰鬥,將莫斯科保衛戰中戰士們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詮釋得淋漓盡致。三、《第九突擊隊》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以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為背景。1987年到1989年期間,阿富汗戰場異常慘烈。由於穆斯林的強烈抵抗,蘇聯在阿富汗損兵折將,死傷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