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大地,逐夢遠方」——5月18日,下周一上午10時,廣州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暨5·19中國旅遊日系列活動,將在景觀優美的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啟幕。
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確定當年5月18日是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從此成為每年定例。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走進博物館。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體現當今世界多元一體、相互尊重、彼此借鑑、和諧共存的文明發展大格局。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全國主會場設在武漢。兩個主題紀念日僅相隔一天,預示著文旅融合的新發展。
當天的活動將通過「帥府主會場+博物館分會場」多點、多視角並行直播的形式,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現場與廣州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南漢二陵博物館、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本地5家博物館現場高清連線,全面展現廣州市博物館在新時期的發展態勢,及強化公共服務能力,講好中國故事、廣州故事的實踐探索。現場還將發布一批廣州優質文旅資源信息。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文旅行業提出了巨大挑戰。廣州的博物館、景區等作為文旅行業「一線」,實現了快速反應,「雲端」「線上」成為新開闢的「藍海」,不少藉助新媒體手段的公共服務活動成為「爆款」,大大提升了博物館、景區等的傳播效應,「吸粉」效果明顯。本次活動特別突出「雲端」特點,現場將首發「胸懷大地 逐夢遠方」有聲明信片,通過「聲音」與「郵傳」相結合的方式,讓聆聽成為一次旅行,讓心意完成一次抵達。
活動現場將舉辦「流量經濟與後疫情時代的文旅變革」主題論壇,廣州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景區協會負責人、博物館館長代表、高校學者將同臺暢談,分別從政府管理方、博物館界、旅遊界、學界的角度,探討在「流量經濟」洪流中,在疫情之後,博物館行業、旅遊行業可能的新變革,及文旅融合的新趨勢、新機遇。
「因為有你,春天來得更美麗」廣州市青少年書畫大賽頒獎儀式將在現場頒獎。這個孩子們畫抗疫主題的大賽在很短時間內徵集到了數以千計的投稿,充分顯示了博物館在參與課外教育、社區建設方面的主動作為和突出效能。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逸仙人的家國情懷」展覽網上全景數字展覽也將在當日正式啟動上線。
活動現場還將舉行「追尋廣州紅色印記·共繪紅色基因圖譜」廣州紅色資源普查試點成果發布,並以「情景劇表演」的創新形式發布30集《羊城瑰寶》音頻文物故事。這是廣州文旅管理部門及業界以多樣、豐富、貼近的傳播形式,將基礎性、普查性、專業性的成果,面向公眾發布的新嘗試。
本次系列活動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承辦;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廣州地區旅遊景區協會,廣州地區旅行社行業協會,廣州市志願者協會,廣州市、區屬及行業、民辦各文博單位協辦。廣州日報與帥府紀念館團隊擔任帥府紀念館主會場現場活動設計,並將在廣州日報融媒體平臺對活動進行全程直播。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卜松竹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 卜松竹
通訊員:陳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戴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