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交流,越融合!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在廈頒獎

2020-09-19 海峽導報

9月19日上午,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頒獎儀式活動,於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本次大賽以「海派創意設計王,就是你!」為主題,由海峽導報社主辦,廈門啟達臺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廈門龍之山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以海峽論壇的「海」字Logo為題,徵集口號、吉祥物及相關衍生文創產品,大賽共徵集到254件作品,其中有173件文創設計作品來自我國臺灣地區。經過三輪評審,決賽以「直播連線評審」的創新形式,決出「海峽之星」「新銳之星」「創意之星」「潛力之星」獎項名單,線上同期開啟投票決出最佳人氣王獎項,獲獎的12件作品在頒獎儀式現場公布。

本次兩岸文創IP比賽,在今年8月中旬於大陸和臺灣地區同時啟動,通過「線上+線下」的兩岸媒體和組織多重聯動一起舉行。大賽活動現場還邀請了兩岸文創人士、參賽選手代表、專家學者、協會代表等進行圓桌會談,就「新時代趨勢下,兩岸『文創+』的新機遇」、「海峽兩岸文創產業合作如何走向『新融合』」等話題展開深入的交流與討論。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龍明彪在活動現場致辭時,充分肯定了本次比賽的積極作用,並指出兩岸文化溯源同宗,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交流是兩岸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龍明彪還鼓勵兩岸優秀的文創工作者,要不斷思考探索多元化文化傳承載體與模式,以新時代人文風貌,生動活潑地展現新一代融合發展的朝氣,共同培育新文創的交流土壤與平臺。


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頒獎儀式活動圓滿舉辦,活動主辦方也表示希望在未來兩岸文化交流過程中,能夠「越交流,越融合」。本次比賽從「海」出發,圍繞海峽論壇「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主旨,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搜集了「海的故事」,傾聽了「海的聲音」,更收穫了「海的禮物」,促進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

圓桌對話的經驗之談:挖掘傳統文化中的流行價值,造福兩岸人民

在頒獎大會結束後,主辦方還設置了圓桌對話——《新時代趨勢下,兩岸「文創+」的新機遇》。通過交流對談,讓兩岸代表從各自的行業和角度出發,分享自身對兩岸文化、文創交流的獨特思考和觀察。

海峽導報社委林靖東,同時也是一位行走兩岸的著名記者。在圓桌對話上,林靖東就向在場的嘉賓們,分享了她過往駐臺經歷中,那些令人難忘的所見所聞:

2009年的那次環島文化觀光經歷,讓我發現臺灣的文創和鄉村旅遊結合得十分出色。我就想,若有機會能把臺灣這邊的成功文創經驗學習過來,並運用到大陸的鄉村旅遊建設中,然後再將臺青的那些文創觀點,融入到我們的在地化與草根化的實踐當中去,那這樣對於大陸鄉村的振興發展來說,就很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了。臺灣文創的特色較為細膩,且具有豐富的潛力,借著此次大賽的機會,我們也能充分地看到兩岸青年在文創這一塊,相互比拼相互合作的豐碩成果。將來如果繼續把兩岸文創的融合發展發揚光大,那麼必定會對兩岸文化的進一步交融提供不可磨滅的幫助。

另外則有嘉賓表示,他認識的一名集美大學的臺灣教授,就是一位將兩岸文創融合搭配的完美典範。他同時表示,實際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臺灣文創業者進入大陸開始落地發芽了。臺灣人才來到大陸的在地發展,並不僅僅只會把臺灣優質的部分帶過來而已;更多價值的其實是臺灣人才在大陸環境的引導下,也漸漸成功地將臺灣的經驗進行在地制度化、在地深層化的融合發展。這樣既能加深兩岸民間的相互理解,又能將有用的知識順利地融入到大陸的社會生態中。如此一來,文創體現出的,就是兩岸之間,更加深入的民心相通與民心相融。

正如嘉賓們所表現的那般,圓桌對話現場,思想火花交流碰撞,大家暢所欲言共享心得。最終在經過圓桌對話的充分對談後,嘉賓們也得到了一致共識,那就是在新時代的發展下,海峽兩岸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我們既要保護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又要用更為科技的方式,用更加產業化的思路去挖掘傳統文化中的流行價值,讓其造福兩岸社會與兩岸人民。

兩岸青年的文創心聲:在兩岸民間建構起一座通往理解、信任的橋梁

在眾多得獎者當中,青年設計師林舒凱、魏洪濤的作品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摘得三冠王——「海峽之星獎」。由他們共同打造的IP形象——豚寶,其創意來源於廈門和臺灣海峽之間的海域精靈中華白海豚,寓意為連接海峽兩岸的精靈和使者;同時,他們表示,作品的主旨力求展現兩岸青年共創未來的美好心聲,也體現兩岸文化深度交流的共通共融。作品整體以「大海藍」為主基調,風格清新、可愛、年輕化,也充分展現了海峽論壇作為海峽兩岸最大的民間交流盛會,聚焦青年、聚焦基層,促進兩岸青年加強互動、深入交流、合作共享的特點和作用。

同時,也有其他來自臺灣的得獎者表示,打從一開始他們就堅定了在大陸創業的決心,因為兩岸文化的根源是相同的,兩岸青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也是一樣的。在來到大陸,開始充分了解後,他們就發現,即便政治上或許有所隔閡,但是兩岸民間的心靈祥和並沒有顯著距離。只要我們緊緊抓住傳統文化的根,並將其雜糅運用到在地的項目上去,就如這次大賽所要傳遞的精神那般,我們就能用文創的方式,在兩岸民間建構起一座通往理解、良善、信任、和諧的橋梁。

正如參賽選手們所表示的那般,此次海峽論壇文創IP設計大賽,不僅營造了良好的文化交流氛圍,拋磚引玉;更促進了兩岸文創產業開展深入緊密的攜手合作。大賽的成功舉辦,既為共同推動兩岸文化產業融合的趨勢,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優質途徑;也為提升文化產業的發展層次,使之邁入更高水平的發展方向,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優秀實踐。

海峽導報記者 陳於晨/文 柳瑞鴻/圖

相關焦點

  • 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頒獎儀式順利舉行
    人民網廈門9月19日電(陳博)9月19日上午,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頒獎儀式活動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大賽以「海派創意設計王,就是你!」為主題,以海峽論壇的「海」字Logo為題,徵集口號、吉祥物及相關衍生文創產品。
  • 傾聽「海的聲音」收穫「海的禮物」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頒獎儀式舉行
    臺海網9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於晨/文 柳瑞鴻/圖)昨日上午,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頒獎儀式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大賽以「海派創意設計王,就是你!」為主題,由海峽導報社主辦,廈門啟達臺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廈門龍之山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以海峽論壇的「海」字Logo為題,徵集口號、吉祥物及相關衍生文創產品。
  • 海峽兩岸書畫大賽在廈頒獎
    海峽兩岸書畫大賽在廈頒獎 2019年12月30日 14:31:00來源:臺海網   臺海網12月30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記者 林小端) 首屆「神州杯」海峽兩岸書畫大賽頒獎慶典日前在廈門舉行,大賽書畫精品展同期開展。
  • 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在廈舉辦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16日廈門消息(記者 陳必揚 莊楊筱)「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近日在廈門圓滿落幕,現場近60餘位兩岸嘉賓代表、超500位來自臺灣亞洲大學、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廈門理工學院、集美大學等兩岸學生代表出席活動。
  •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全面展開,臺胞對兩岸交流信心不減
    「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第十二屆海峽論壇今日在廈門拉開帷幕。開幕當天,第十八屆海峽青年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等活動全面展開。在疫情防控以及民進黨當局極力打壓阻撓的背景下,本屆海峽論壇仍然吸引了近2000名臺胞參加。
  • 首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在廈頒獎
    以文搭橋 深化兩岸認同首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在廈頒獎東南網11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周思明 通訊員 洪欣琳) 15日上午,「旺旺·時報文學獎暨第一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頒獎儀式在廈門海滄舉行。本次大賽以「兩岸視域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共收到徵文作品1002篇,創近十年來新高,內容涵蓋建築、民俗、職人工藝等多個方面。兩岸文壇知名作家組成豪華評委、顧問陣容,對作品進行多輪評審選拔,最終評出一、二、三等獎及佳作獎、優選獎作品共46篇,其中臺灣桃園作者何志明的作品《父親,我回家了》榮獲一等獎。
  • 【海峽論壇】兩岸民間大交流 血脈相連情更濃
    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在廈門、福州、泉州、莆田四地舉辦,8000多名臺灣鄉親齊聚福建,共敘鄉情,奏響了兩岸交流的華彩樂章。  第六屆海峽論壇,成為兩岸青年面對面交流的重要平臺,新增活動之一是首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這一年,海峽論壇創新形式,廣邀兩岸青年參與,無論是海峽青年論壇,還是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抑或是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在這裡,兩岸青年增進了解,相互切磋,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共話美好未來;在這裡,臺灣青年追尋夢想,收穫滿滿。
  • 第三屆黃公望兩岸文創設計大賽
    大賽作品應以木質材料為主要材質,以可轉化生產實施為基礎,尊重傳統,表達思辨與創新。  本次大賽時間為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大賽結束後,將舉辦獲獎作品海內外巡迴展、校企合作文創巡展、兩岸高校文創論壇、黃公望文化創意園等一系列後續活動,展示大賽成果,進一步鞏固、推動兩岸文創產業的實踐與交流,分享東方美學的藝術真諦。
  • 2017海峽兩岸文創論壇舉行 拓兩岸文創融合空間
    原標題:2017海峽兩岸文創論壇舉行 拓兩岸文創融合空間  中新網寧波9月22日電(記者 李佳�S)9月22日,文化融兩岸・創意匯城曦――2017海峽兩岸文創論壇在浙江奉化舉行。作為2017浙江・臺灣合作周寧波專場系列活動,論壇旨在搭建海峽兩岸文創合作橋梁,透過兩岸文創人的對話,探討兩岸文創合作新機遇。
  • 兩岸專業大咖齊聚馬尾,話文化融合,論船政文創發展
    9月28日上午,海峽兩岸(故宮文化)文創設計交流周暨船政文創論壇在馬尾區船政格致園隆重舉行。·續文脈——海峽兩岸(故宮文化)文創設計交流周的內容之一,以「從文化融合看船政文創發展」為主題,邀請北京故宮文化專家關琪、臺灣設計師代表林昆範、船政文化專家陳悅等兩岸專家學者,進行精彩的主題演講,交流經驗、思路,與現場嘉賓進行互動,為船政文化發展獻言獻策,圍繞船政文創發展凝聚共識。
  • 《人民日報》點讚海峽論壇:兩岸融合發展走向深入
    9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發文章《兩岸融合發展走向深入》,回顧在廈門舉辦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點讚兩岸探索融合發展新路的積極嘗試。,46場活動聚焦熱點、突出融合;包括近2000名臺灣同胞在內的兩岸各界代表出席,創新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突破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縱觀本屆海峽論壇,「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鮮明定位不變,充分彰顯兩岸民眾真誠強烈的交流意願。
  • 精彩評論 | 兩岸「海派創意設計王」齊聚帶來「海」的禮物
    9月19日上午,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頒獎儀式活動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最終,12件作品脫穎而出,於頒獎儀式現場精彩亮相,是推動兩岸民間智慧匯聚交流、推進兩岸文化傳承發展,探索兩岸深化融合的又一新模式、新創舉。以文創魅力為「橋」 搭建兩岸新文創交流平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
  • 精彩海論 | 兩岸「海派創意設計王」齊聚帶來「海」的禮物
    9月19日上午,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頒獎儀式活動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最終,12件作品脫穎而出,於頒獎儀式現場精彩亮相,是推動兩岸民間智慧匯聚交流、推進兩岸文化傳承發展,探索兩岸深化融合的又一新模式、新創舉。以文創魅力為「橋」 搭建兩岸新文創交流平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
  • 與你一起實現夢想 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在廈成功舉辦
    論壇現場,廈門市文旅局二級巡視員李雲麗、亞太青年學院聯盟理事長段湘麟出席並作為活動主辦方、臺灣方致辭。來自集美大學臺灣同學籍蕭妏蓉、廈門理工學院大陸籍同學鄭泉勇分別代表兩岸大學生做了精彩的分享。活動同時頒發「2020年海峽兩岸文化創意交流工作特殊貢獻獎」、「2020年海峽兩岸文化創意交流合作優秀單位」等獎項。
  • 首屆海峽兩岸公益廣告創意大賽獲獎作品在廈門展出
    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東南網11月3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李霖)11月3日上午,2018首屆海峽兩岸公益廣告創意大賽獲獎作品展和2018首屆海峽兩岸廣告創意高端人才交流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2018首屆海峽兩岸廣告創意發展論壇的配套活動,吸引了眾多來自兩岸的廣告行業從業者、專家學者及高校師生參與。
  • 跨海來相會 共敘兩岸情——歷屆海峽論壇回眸
    12年來,藉助這個定位於「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平臺,兩岸民眾不斷深入了解彼此、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持續推進融合發展,繪就兩岸同胞最大的同心圓,「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在廈門、福州、泉州、莆田四地舉辦,8000多名臺灣鄉親齊聚福建,共敘鄉情,奏響了兩岸交流的華彩樂章。18場主打活動精彩紛呈,開啟了兩岸關係新格局。
  • 海峽論壇:民間交流是兩岸不變的主題
    第八屆海峽論壇6月11日在福建廈門拉開帷幕。據介紹,今年共有128家海內外媒體、近700位記者報名參加採訪。作為「5?20」臺灣政局變化後第一次兩岸大型交流活動,海峽論壇吸引了眾多目光。在兩岸關係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如何推進,人們期待在海峽論壇上找到答案。
  • 漳州臺商區:慈濟文化連兩岸 文創大賽展風採
    12月3日,2020年海峽兩岸(白礁)保生大帝信俗文化節文創設計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漳州臺商區舉辦。各企業家代表、臺青代表以及非遺項目傳承人等參加活動,交流分享保生大帝信俗文化文創設計。為進一步深化閩臺文化融合發展,漳州臺商投資區以「保生大帝」獨特的文化元素為依託舉辦了文創大賽。
  • 海峽論壇今日開幕!2000名臺胞與會,以「雲」破障
    IP大賽上午,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頒獎儀式活動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為主題,由海峽導報社主辦,廈門啟達臺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廈門龍之山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以海峽論壇的「海」字Logo為題,徵集口號、吉祥物及相關衍生文創產品,本次大賽共徵集到254件作品,其中173件臺灣文創設計作品,這當中有113件是從臺灣島內跨海投稿
  • 海峽好歌聲唱響兩岸一家親——首屆「媽祖杯」青年歌手大賽側記
    無論家裡無論家外,血濃於水情意深……」作為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的活動之一,海峽好歌聲——首屆「媽祖杯」青年歌手大賽在媽祖聖地湄洲島圓滿落幕(如圖),「兩岸一家親」再次唱響,創新方式用時尚的音樂促進兩岸年輕人密切互動,有力推動媽祖文化交流愈發年輕化,同時為兩岸在新時代加速融合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