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民謠歌手趙雷在我是歌手上演演唱了一首成都,掀起了一陣民謠風,雖然民謠無論是什麼年代都有一些深愛它的人。但是民謠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火起來?
整體來說民謠還是屬於小眾音樂,大多數人還是喜歡流行音樂,因為民謠音樂有些一股文藝氣息,而且受眾群體多為18~30之間的人,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剛剛進去社會很多事情力不從心,在人情世故的壓力下需要東西來緩解自己的壓力,或者找一些共鳴。而民謠多數寫實,歌詞簡單又有力,正是人們需要的,有的人會說只有在聽民謠的時候才會靜下心來,讓他們感覺回到當初單純善良的時候。
有一句話說的很對,民謠是毒也是藥,有時候是會讓人靜下心來,但有的時候它會加重人的情感。當遇到不如意的時候聽著民謠會加深自己的遭遇,反而帶來更多的負面情緒,就像很多喜歡流行音樂的人會覺得民謠矯情。
但民謠真的矯情嗎?我覺得不是的,民謠音樂不同於現在抖音上的洗腦歌曲,民謠的曲風多是簡單、生活化、把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感受寫不來,所以顯著有些矯情。
喜歡民謠的為什麼能這麼深愛它呢。我覺得有幾點
一、歌詞優美
不論是趙雷的成都、宋冬野的安河橋還是馬頔的南山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歌詞朗朗上口,歌詞惟妙惟肖。就在去年,宋冬野憑藉一首《郭源潮》獲得第2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當你單獨看它的歌詞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就是一首美妙的詩歌。
二、樂器簡單
民謠不像流行音樂,需要昂貴的樂器,它只需要一把吉他,便攜、便宜當你想要創作的時候有一把吉他就夠了,無論你是用貴的吉他還是便宜的「燒火棍」差距只是在音質。民謠就是這樣不論富貧,只要有一把吉他對民謠的熱情就不會褪去。
三、門檻低
民謠歌手大多數都是獨立歌手,他們沒有經紀公司,沒有受過訓練。因為民謠不像流行音樂需要特別厲害的演唱功夫。只要你投入真情演唱一樣動聽,但是也不是說不需要。如果有機會能像趙雷一樣站上大舞臺還是需要紮實的基本功才能站穩腳步。
小編也是從高中開始愛上的民謠。一直很喜歡一句話「民謠很窮,一把吉他,民謠很富,四海為家,民謠是故事,民謠也是經歷」喜歡民謠的真實,簡單。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希望民謠也有它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