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媽祖宮廟代表參加下宮天后古廟媽祖廣場落成慶典

2020-12-05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3日潮陽區訊 不久前,汕頭市潮陽和平下宮天后古廟,隆重舉行媽祖廣場落成慶典。參加慶典儀式除來自泰國、香港、湄洲祖廟及本地信眾二千多人之外,還有來自臺灣媽祖宮廟代表張景琪先生等一行十餘人。

  和平下宮天后古廟始建於南宋,是明朝隆慶《潮陽縣誌》有記載的兩座媽祖廟之一。據地方志記載,福建人高南平中進士後,任職期滿蒞和平定居,攜來天后香火,鄉人遂建宮祀之。至清乾隆年間,潮陽縣官發願,擴為三廳兩天井規模。民間有媽祖諸多顯靈傳說:昔時練江通南海,每逢漲潮,常見河豚結隊廟前朝拜;出海討活漁民,遇風濤險象環生時,媽祖施法拯救;每逢強颱風引發鹹潮,水漲至廟前三山石隨之退潮。特別是廟中供奉有媽祖四姐妹聖像,這更成為潮汕奇特的民俗文化現象。

  下宮天后古廟理事班子,借媽祖祭典被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契機,在地方黨政指導及海內外信眾支持下,致力弘揚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維護古廟建築物的神聖莊嚴,配套媽祖公園設施,拓建媽祖文化廣場。目前,古廟及周邊已初具規模,其中有原省委副書記蔡東士題匾的「朝天閣」、有西泠印社社員郭莽園題匾的「德披四海」大型石牌坊門、有中國書協會員蔡照波題籤的《中國曆朝傑出人物碑林》等等,並有數十位省級以上書畫家題書匾聯的亭廊臺閣,因而成為一處展示優秀傳統文化的嶄新風景。

  古廟理事長馬文豪在會上介紹,媽祖廣場興建《中國曆朝傑出人物碑林》,是為弘揚媽祖的慈愛精神,提升當地的文化底蘊,增強旅遊觀光的魅力,讓廣大青少年以及信眾前來朝拜媽祖時,了解中國歷史演變軌跡,領略中華民族光輝燦爛歷史,並激發其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

  在興建媽祖廣場同時,下宮天后古廟組建了二支英歌隊、潮樂社、書畫社、燈謎社、頌經團,進一步完善古廟軟體建設,讓媽祖精神發揚光大。特別是今年元宵節期間,舉行了大型元宵燈會,並舉辦書畫展、楹聯展、現場書畫筆會、燈謎會等活動,吸引了近十萬人次信眾前來觀賞及互動,聲勢浩大,盛況空前。

  張景琪在聽完介紹說,經過一千多年的傳播,「大愛、立德、扶貧、濟困」的媽祖文化內涵,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和發揚,媽祖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精神資源。潮汕地方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特別是媽祖文化流傳千年,底蘊深厚,在國內外有較強的影響力。同樣,媽祖文化信仰在臺灣地區也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她是溝通海峽兩岸民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弘揚和傳承媽祖文化信仰,對進一步強化兩岸「人同根、神同源」的中華文化共同信仰,強化「兩岸一家親」的情感認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將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張景琪在致詞中還說,下宮天后古廟媽祖廣場落成慶典,這為開闢人間淨土,創造安寧美好環境,布施利樂眾生功德,培植立德、行善、大愛慈悲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自古以來,臺灣和大陸同根同脈,血濃於水。因此,讓我們攜手並肩,繼續發揚媽祖的體危濟困,賑災救難,造福社會的精神,共同為祖國繁榮昌盛做出更大貢獻。(中國臺灣網、潮陽區臺辦聯合報導)

相關焦點

  • 湄洲媽祖祖廟天后新殿落成開光
    華夏經緯網訊:1 0月4日(農曆八月廿八日),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媽祖宮廟建築群----湄洲媽祖祖廟天后新殿建築群舉行盛大落成開光慶典,福建省旅遊局局長明敏,副局長吳志忠,莆田市領導 陳金缽、李德金與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成員等一道出席。
  • 湄洲媽祖金身巡安和平鎮,詳細行程爆光!
    為落實「2017年湄洲媽祖巡遊汕頭·和平站」工作對接細案,確保本次活動行程精確、清晰、圓滿,和平下宮天后古廟理事會所有成員以及各社團都全力以赴,確保巡安賜福汕頭首站和平盛典活動順利進行。以下為巡遊路線示意圖和盛典活動。
  • 和平「下宮古廟」,發出的通知……
    溫馨告知為加強疫情防控工作,鑑於目前非常時期,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提請汕頭市潮陽和平下宮天后古廟玉潭軒媽祖會,原定玉潭軒媽祖於農曆二月廿一日組織進香團回娘家湄洲壯香火活動改期,具體時間等疫情結束再擇吉日進香,共享媽祖福緣。
  • 湄洲媽祖祖廟再次派出多支交流團赴各地開展宮廟聯誼活動
    來自廈門30家媽祖宮廟近百人代表歡聚一堂座談交流,場面溫馨和諧。  李少霞代表湄洲祖廟董事會捎來問候和祝福,並向參會的代表們介紹了祖廟概況和工作情況。她說,這是廈門地區這麼多媽祖宮廟第一次齊聚一起和祖廟交流團舉行座談,很有意義。媽祖文化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我們要把媽祖文化做大做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媽祖文化事業將更加輝煌。
  • 和平下宮媽祖神恩浩蕩,乩童竟是四柱四酉奇象
    11月2日,福建湄洲媽祖巡安團蒞臨潮汕首站的和平鎮,和平下宮天后古廟舉辦慶典活動,歡迎福建湄洲媽祖巡安團。   該活動得到汕頭市有關部門和當地領導的支持。和平下宮天后古廟的名字因此響徹潮汕。   古廟的主持人黃漢柱先生是本次活動的主要組織者,為湄洲媽祖巡安活動的順利開展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黃先生在當地開展弘揚媽祖文化的工作已經30多年了,他經常為鄉民排憂解難,受到崇拜。先生人格高尚,慈悲為懷,熱心公益,讚譽不俗。
  • 潮陽和平下宮媽祖,將回娘家湄洲祖廟!
    今年農曆九月初九是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紀念日,潮陽和平下宮天后古廟玉潭軒媽祖會應邀請參加媽祖羽化升天及媽祖巡安潮汕三周年紀念活動,並組織進香團前往湄洲祖廟舉行媽祖回娘壯香火祈福活動。活動時間:農曆九月初八至十一共四天。
  • 福建泉州蟳浦順濟宮重修落成 蟳浦女與媽祖信俗記鄉愁
    ——順濟宮重修落成慶典儀式舉行,蟳浦村頭髮花白的「阿嬤」祭拜完媽祖後,笑容燦爛。 當天,這座古老媽祖宮廟信眾,與莆田湄洲祖廟、泉州天后宮相關人士等一齊參與落成慶典,「蟳浦女」集體盛裝出行,蟳浦女民俗與媽祖信俗讓這座海濱漁村充滿濃濃鄉愁味。6月2日,福建泉州蟳浦媽祖宮廟——順濟宮重修落成慶典儀式舉行,蟳浦村女性集體拜媽祖。 廖靜 攝  活動現場,除了威嚴肅穆的祭拜媽祖儀式,當地各色民俗相繼上演。
  • 臺灣宮廟代表到長泰東山交流媽祖文化
    臺灣宮廟代表與長泰村民合影留念。   6月25日,臺灣39家宮廟代表一行140多人在北港朝天宮副董事長蔡輔雄的帶領下,來到長泰巖溪鎮天妃宮進行文化交流,而類似的活動,今年已在天妃宮舉辦了7次。   臺灣媽祖信仰中心的北港朝天宮位於雲林縣,又稱天妃廟或天后宮,「是目前臺灣香火最旺的媽祖宮廟,全臺300多間媽祖廟的總廟,也是雲林最引以為傲的人文名勝。」蔡輔雄介紹說,自1694年建造以來,北港朝天宮一直香火鼎盛,各地信眾及分靈的廟宇眾多,海外遠至日本、美國、南非等地也有多處分靈。   此次交流團中,年近70歲的李仍全老先生來自南非開普敦朝天宮。
  • 首屆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會在福建漳州舉行
    首屆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會現場。 杜晨曦 攝中新網漳州1月4日電 (杜晨曦)首屆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會暨漳浦縣古雷港口天后宮重建落成慶典大會,4日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古雷鎮港口媽祖文化園舉行。湄洲媽祖祖廟、漳浦縣烏石天后宮、臺灣雲林北港朝天宮、臺灣嘉義新港奉天宮、臺灣臺中大雅永興宮、龍海市海澄天后宮等數十家家媽祖宮廟及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前來同謁媽祖,共襄盛舉。兩岸數十家家媽祖宮廟及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同謁媽祖、共襄盛舉。 杜晨曦 攝古雷港口天后宮位於古雷半島的中部,當地媽祖信仰氛圍濃厚。
  • 海內外3000多名信眾聚首媽祖故裡福建莆田同謁媽祖
    圖為臺灣星雲法師弟子、臺灣佛光寺副主持慧倫法師出席活動 林劍冰 攝   中新網莆田12月31日電 (林劍冰 林勝奕)31日上午,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活動暨賢良港天后聖殿竣工慶典儀式在福建莆田賢良港隆重舉行
  • 兩岸百餘家媽祖宮廟聚媽祖娘家尋根「認親」
    ·兩岸一家親」,海峽兩岸百餘家媽祖宮廟和信眾近千人,3日共聚素有「媽祖行宮之尊」美譽的福建霞浦縣松山天后行宮開展「2015海峽兩岸媽祖文化尋根之旅」,共話媽祖緣、共敘兩岸情。  「北港朝天宮是臺灣媽祖廟的總廟,松山是媽祖的娘家,所以說這次也是來這裡尋根『認親』的。」臺灣北港朝天宮副董事長蔡輔雄對中新社記者說,以媽祖為紐帶,開展文化尋根之旅,搭建交流溝通的橋梁,為兩岸和諧發展和經貿交流做貢獻。
  • 泉州天后宮梳妝樓落成
    中新社泉州九月二十三日電(記者黃瑤瑛林永傳)二十三日,來自臺灣鹿港天后宮的近三十位媽祖信眾參加了泉州市天后宮梳妝樓的落成慶典。  梳妝樓的落成,標誌著泉州天后宮建築群已完全恢復了原有的建築規制,再現了歷史上宏偉壯觀、完整有致的全貌,為海峽兩岸宗教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
  • 湄洲島天后廣場舉行媽祖誕辰1054周年紀念大會(圖)
    4月22日是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當天上午,湄洲島媽祖祖廟天后廣場人潮湧動,媽祖誕辰1054周年紀念大會在這裡隆重舉行。  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中國僑聯顧問、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林兆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袁錦貴,市領導梁建勇、翁玉耀、林光大、林慶生、賴軍、鄭春洪、張麗冰、阮軍、陳元,省政協辦公廳副主任董奕,海內外媽祖宮廟代表、媽祖信眾及各界人士近2萬人參加紀念大會。
  • 惠安大岞天妃宮重建落成慶典舉行
    莆田網訊 12月4日,惠安崇武大岞天妃宮重建落成慶典活動舉行,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帶隊應邀前往參加活動並贈送媽祖紀念品——神昭海表匾額。出席本次活動的還有來自廈門、福州、泉州、寧德、漳州、龍巖、南平、三明等地近百家媽祖宮廟代表。
  • 福建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舉行 臺灣等數千信眾參加
    福建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今天在莆田湄洲島媽祖的誕生地 隆重舉行,來自祖國大陸,以及臺灣53個媽祖宮廟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媽祖信眾、海內外來賓共數千人參加了開幕式。  上午9時30分,祭祀大典在湄洲島天后廣場拉開帷幕,保持宋代古制的祭典儀式使場面更加莊嚴肅 穆,恢宏壯觀。
  • 兩岸千家媽祖宮廟在湄洲島祭祀媽祖
    兩岸千家媽祖宮廟在湄洲島祭祀媽祖1/8) "← →"翻頁 6月14日,來自臺灣的
  • 古今潮陽媽祖文化概況及其價值
    2、             下宮天后古廟  位於和平鎮下寨大東門社,俗稱「下宮」,1999年3月獲鎮文保單位。宋末創,清乾隆甲戌(1754),知縣發願擴之為三廳兩天井(今存石門匾「乾隆甲戌,天后古廟,梅月吉立。」)並於廟側植榕。樹前原為古渡口,逢媽生日船主們上岸賀拜,熱鬧非凡。
  • 臺灣同胞大陸謁媽祖
    這是臺灣媽祖信眾來到湄洲媽祖祖廟天后宮進香。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攝     9月25日,「媽祖接駕儀式」在廈門國際旅遊客運碼頭舉行。當日,數千名臺灣始祖信徒代表分別搭乘「金門快輪」、「臺華輪」、「合富輪」和「今日之星」等客輪抵達廈門國際旅遊客運碼頭,準備前往莆田參加2006年湄洲媽祖廟、賢良港天后祖祠謁祖進香活動。據悉,這將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臺胞到大陸進香交流活動。據介紹,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是媽祖文化發祥地,島上的媽祖祖廟是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媽祖宮廟鼻祖。
  • 媽祖文化盛行我國東南沿海:臺灣 「三月瘋媽祖」 香港天后廟活動豐富
    相傳媽祖原名為林默,是北宋時期福建莆田的一位女子。她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死後由當地鄉親於湄洲島上立廟奉祀,此後歷代加封,成為備受海內外中國人尊崇的「海上女神」。目前,世界各地共有數千座媽祖宮廟、近2億信眾。早在2009年,媽祖信俗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
  • 臺灣大甲鎮瀾宮投資興建42.3米高媽祖像在天津濱海新區落成
    新華網天津9月28日電(記者 張澤偉)高42.3米的媽祖像28日在天津濱海新區落成。兩岸四地上千名媽祖信眾、遊客當天相聚在渤海之濱,參加了媽祖聖像安座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