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務轉型的意見領袖
|與實戰派CFO零距離|
只有把責任明確到個人,才能真正地負起責任來。
文 | 麥田捕手
出品 | @財務長(ID:cfoworld)
CFO讀書 · 財道傳習社
上周,麥田捕手在CFO線上讀書課堂與近5萬名讀書愛好者分享且深度解析了《經營者養成筆記》一書。今日精華文字版和PPT純享乾貨一一奉上。
CFO讀書課堂
麥田捕手以柳井正的《經營者養成筆記》一書為線索脈絡,從何謂經營者?、用高遠目標倒推每日工作計劃、行業是過去,顧客是未來、柳井正的四個忠告還原了優秀經營者是如何養成的?
Tips
讀書之道,在於讀懂開頭。尤其是經管書,第一章基本上都是「心法總綱」,都特別值得看。
優衣庫創始人
柳井正
01
什麼叫做經營者
如果說軟銀的孫正義是投資天才,那柳井正絕對是日本的「經營之神」。
>>柳井正是誰呢?為何要向他學習呢?看下面兩張PPT圖就明白了。
所謂經營者,一言以蔽之,就是——「取得成果的人」。柳井正用這六個字就把「經營者」三個字講的非常透徹。所謂成果,即「承諾的事情」。
日本的企業我們從中能看到對細節的專注和對公司經營全面性的考量。
柳井正對於公司經營的原則很清晰,他認為要把公司的使命和成果相結合。
對於經營者來說,「正確的賺錢方法」應該是「在兌現承諾、取得成果的基礎上賺錢」。
柳井正認為經營者必須具備四種能力(如下圖)。
柳井正這張圖可以看到四個角色:
第一,生意人角色,賺錢的能力指的是生意人;
第二,得有這種捏合建設團隊的能力,這時候你已經變成了領導者了;
第三,要有推動變革的能力,這時候你是個創新者。
把這些能力融合在一起,最後一個融三為一,我們就能形成追求理想,就是追求高遠使命價值的這樣一個能力。
所有人都是競爭者,真正能夠引領公司成長的經營者應該具備兩個能力:
1.當下推動公司能賺錢的能力;
2.這個過程當中要具備捏合團隊的能力。
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對自己的定位來去相應的補齊和建設自己的能力。
02
用高遠目標倒推每日工作計劃
任何一家公司的使命都不是突然實現的,正確的經營者姿態在今天越來越重要了。
如果一家公司要上市,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使命感和合規感,這家公司在A股如此嚴苛的管理監管之下,遇到的挑戰應該非常大。
「以終為始」才是經營者的工作視角。從結果上一步一步倒推出來,還要做哪些流程上的變革。
從做財務的視角來看,預算填表不重要,但是預算要成為經營活動當中的裡程碑, 「以終為始」要成為企業行進當中的路標。
好的計劃應該立足於長周期目標,這是顯而易見。什麼是高遠的目標,柳井正語言極其簡要,但是全是論述性的、定義性的。
高遠的目標,就是「依靠延續現有做法所無法實現的目標」。
那為什麼要設立高遠目標?現實意義在於促進變革,誘發對現有邊界條件的突破。
「產生革新」的成果是「創造了新的顧客」。在柳井正看來,創造了新的顧客,顯然就是創新,所以這一點是一脈相承的。
03
行業是過去,顧客是未來
柳井正還有一句話「行業是過去,顧客是未來」。
我們曾經訪談過如今的阿里的CEO張勇,他繼任CEO之後曾經講過一次新零售,新零售的本質:變身數據公司運營刪繁就簡重構整個行業。
你會發現這些人全是有一個特點,往前看,從來不看過去,行業是過去,怎麼抓住新的顧客,把顧客從對手那裡搶過來,是關鍵的關鍵。
所以,柳井正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來了,擁抱風險,打破穩定。
他認為追求穩定的公司不可能得到穩定的發展。風險也是,柳井正講沒有風險就沒有利潤,風險總是伴隨著利潤。
沒有「三現」,何來業務判斷?
柳井正談到:「一切答案都在現場。」管理上遇到挑戰,銷售不好,你想研究是怎麼回事,到現場去,只有現場能給你不同的答案,讓你得到啟發。
這個「三現」就是現場、現實、現物。
大企業病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深入「三現」,讓信息的延遲和衰減最小化。把它推下去,把人下沉到一線去。
柳井正指出,有些人僅憑帳簿上的數值就下達並無實際根據的指示,這樣做本意是好的,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反而會使現場的情況更糟,甚至造成混亂,最終導致公司利潤受損。
業務團隊不能深入「三現」的話,工作只能流於表面,不可能取得成果。
04
柳井正的四個忠告
忠告1:隨時復盤,總結經驗教訓
柳井正認為,對於經營者來說,最忌諱的就是抱有「自己做得很好」的心理。
復盤的主要模式就是提出批評,而更有效的批評並不應是通常意義上的KPI分析,而是像柳井正所說的「站在顧客的立場,以最挑剔的眼光來審視自己」。
復盤之後應快速行動。柳井正認為,速度對於經營越來越重要。速度在經營中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迅速佔領市場」,另一層意思是「快速完成工作」。
忠告2:不要成為「報告文化」製造者
柳井正對「報告文化」深惡痛絕:無法迅速應對市場變化的公司,大多是形成了。
「報告文化」的公司;「報告文化」的主要表現就是,報告比行動多;看不見成果的人,才熱衷於看報告。
經營分析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到改進標尺,進而帶來最重要的下一步——快速行動。
忠告3: 應更多聚焦「行動」上來
柳井正認為,計劃和準備雖然都很重要,但理想的時間分配比例應該是——行動佔9分,計劃佔1分。
在柳井正的眼中,好公司的標準很簡單,就是每個人90%的工作時間都聚焦在「行動」上。
忠告4: 資金面的飢餓感是個好事情
柳井正對充沛的資金面一直充滿了警惕:一旦資金充足,往往就忘了要想方設法節約使用資金,所以資金充足有時反倒是一件對公司不利的事。
經營者要養成在任何時候都以缺乏資金為前提、謹慎使用資金的習慣。
END
昨日重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