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省安圖縣堅持統籌發展,將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開發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突出以點帶面,促進農村協調發展、快速發展。
從二道白河鎮出發,走過一段盤旋的繞山公路,穿過神秘悠久的原始森林,便來到了「長白山第一村」奶頭山村。二道白河在村東逶迤流過,綿延起伏的山巒將村莊環繞其中。走進奶頭山村,乾淨整潔的村路,整齊素雅的民居,保留著朝鮮族特有的意境和韻味。奶頭山村現有居民中絕大多數為朝鮮族,依舊保留著純正的傳統習俗。
近幾年,奶頭山村依託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致力打造集農業觀光、民俗體驗、風味餐飲、民宿住宿等功能為一體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累計投資300餘萬元,實施了奶頭山村特色民居改造項目,開辦朝鮮族人家民宿,帶動貧困村民共同致富。建成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奶頭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紀念館,打造「長白山第一村」國家2A級風景區。2014年,奶頭山村被國家民委評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接待遊客達15萬人次。
奶頭山村是安圖縣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發展的典型代表,也是該縣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全縣180個行政村中,朝鮮族聚居的村屯有47個,約佔全部村屯的26%。近年來,始終堅持規劃先行,突出重點的原則,以改善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基礎,以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抓手,以培育特色產業為途徑,以實現少數民族群眾增收致富、推動特色村寨經濟發展為目標,不斷加強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力度,使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取得了突破性成效。針對少數民族村寨不同的自然條件和優勢資源,突出特色,因地制宜,主要採取「公司+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農民從單一的種植業、養殖業逐步向以旅遊業為主的多種經營方式轉變,使特色村寨在市場經濟中不斷提高競爭力。
經過多年努力,安圖縣已創建國家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5個、省級少數民族特色村鎮1個、省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個。2014年,二道白河鎮奶頭山村、石門鎮茶條村被國家民委命名第一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錄;2016年,萬寶鎮紅旗村被命名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錄;2019年,松江鎮松花村、石門鎮鏡城村被命名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錄。石門鎮被命名為首批「吉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鎮」;2020年,石門鎮榆樹川村、兩江鎮江南村被命名為第二批「吉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中國日報吉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