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
在心裡「打個結」
有些心情,一如那遠古的初民,
繩結一個又一個地好好系起。
這樣,就可以,
獨自在暗夜的洞穴裡,
反覆觸摸,回溯。
那些對我曾經非常重要的線索,
落日之前,才忽然發現,
我與初民之間的相同。
清晨時為你打上的那一個結,
到了此刻,仍然
溫柔地橫梗在,
因為生活而逐漸粗糙了的心中。
——席慕蓉《結繩記事》
最近在讀席慕蓉的一首小詩,讓我內心頗為感觸,原來很多時候大有「結繩記事」的必要。
假若今天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你會不會「打個結」,等到將來,淺淺回味?
焦慮浮躁的時代,忙碌瑣碎的生活,我們逐漸沉浸在現狀帶來的苦痛之中無法自拔,卻忘了回頭看一看那些曾給
自己帶來歡笑與美好的事情。
不妨「打個結」, 記錄這些歡笑與美好,在日落時分想起,溫暖而又輕鬆。
我想,「打個結」是有必要的,古人在這一方面就做得很出色。
我查了查有關「結繩記事」的資料,沒想到竟然有那麼多的頭頭道道。
結繩記事的起源
每個時代,都少不了一些機智聰明的人。
這不,在原始社會時期,一些聰明的捕魚人出現了。
生存的前提下,許多原始人都會製作長矛,然後拿著長矛去河邊捕魚,或者去森林打獵。後來,他們覺得用長矛
捕魚的速度很慢,漸漸地學會了用草繩編織成漁網捕魚。
用網捕魚的數量與用長矛捕魚的數量不可同日而語,一網下去成群的魚捕獲上岸,原始人看著如此之多的魚有些
犯難,這麼多魚,如何計數呢?
於是,有人從編織漁網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決定在一根長繩上打結來記錄魚的數量,每捕一條魚,就在繩子上打
一個小結。接著,又有人提出,既然繩子上可以打小結,那我們可以在繩子上打一個大結,來表示比捕魚更重要
的事情。
一結一魚,一結一事,這就是結繩記事的起源。
結繩記事的功能
上古無文字,結繩以記事。
結繩「記事」,記事只是明面上的意思,除了記事,當然還有結繩記日期,結繩傳遞信息等作用。
獨龍族還沒有文字之前,他們常用結繩來記事。比如,有人出遠門時會帶一根繩子,走一天就打一個繩結,用來
記日期。
現今的瑤族,依然保留著結繩的傳統。當瑤族人需要請距離較遠的村莊的人來幫忙,就會用草葉穿到銅錢的方孔
中,再折回,然後搓成小繩,並託人帶到遠村人家。當遠村人看到這根小繩時,就會知道對方有事相求。
哈尼族人買賣田地時,就用單股麻繩打結來表示田地的價格,買賣雙方各拿一根,作為憑證。
國外也有結繩記事
聰明的人哪兒都有,拉丁美洲的秘魯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結繩法。
秘魯土人用繩結來記錄的事情很多,比如人口統計,土地界線,各民族、各兵種的標號,命令的宣布,刑法的制
定等。
秘魯土人會先選用一根比較粗的繩子作為主幹,在主幹系上一些各種顏色的細繩,用黃色表示黃金,用白色表示
白銀,用綠色表示穀物,用紅色表示投入戰場上的士兵。
他們用單結和雙結、重結和雙重結來進行數量區分。一般情況下,單結表示10,雙結表示20,重結表示100,雙
重結表示200。
秘魯還有專門傳授結繩方法的人,就跟我們稱呼傳授知識的人為「老師」一樣,他們也有專門的稱呼,那就
是「結子官」。在古代秘魯人的眼中,「結子官」的身份非常高,被認為是最有學問的人。
不僅僅是秘魯,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使用的結繩法也非常有趣,他們將結繩用於經商。比如,他們每年派人外出銷
售絨毯,出發之前,物主會用繩子打結記錄準備賣出的絨毯數量,再取兩根繩子交給代售絨毯的人,並規定一根
記載已賣出的絨毯數量,另一根則記錄賣出絨毯所得錢數。這樣,當代售人歸來和物主對帳時,物主就會根據代
售人結的繩子,先檢查已經銷售的絨毯數量是否與所得錢數相符,再用交售之數減去已銷之數,來判斷退庫絨毯
的數量。
結繩的智慧
秘魯人和印第安人使用結繩記事比我們國家要晚很久,但卻是代代相傳,很多結繩方法一直流傳至今。我們國家
則不一樣,自從倉頡造字以後,結繩記事由於其自身的局限性逐漸被淘汰,所以很多結繩方法都已經失傳。不
過,我們依舊能在漢字中看到當初祖先們使用結繩記事的影子。
金文裡的「十」字跟結繩記事有點關係:金文的「十」的基本寫法是一豎,中間一個點,像是繩子打了結的樣
子。在古代,三十年為一世。那「世」的寫法就是把三個「十」連起來,三條豎線中間各有一點。
雖然結繩記事的使用被文字替代,但是這其中的智慧是任何東西都取代不了的,河南新密市鄭煤集團的礦工就用
結繩的智慧傳遞了信息,給救援人員提供了便利。
2004年4月11日下午4時32分,河南新密市的鄭煤集團礦井突發透水事故,12名礦工和技術人員被困井下。經過
多方緊急搶救,4月16日9時30分,12人全部獲救。被困的礦工最後成功獲救,與他們用礦燈繩打結向礦外傳遞
信息有著很大關係。
被困在礦井裡的礦工在礦燈繩上打了兩個繩結,一個繩結完整沒有破壞,表示「1」,一個繩結分成兩個岔,表
示「2」,合起來就表示他們有12個人在一起。當他們把礦燈繩遞出來後,井下救援人員看到這個打著繩結的礦
燈繩,就朝這個意思理解,從而信心倍增,加快了掘進的進度。
結繩是對美好生活的尊重
結繩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尊重,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們的祖先們結繩,不就是記錄那一點一滴的美好嗎?
捕到魚了打個結,打到獵物了也打個結,這一個一個的「結」都是生活中美好而又溫馨的事情,正是這一個一個
的「結」,才構成了生活的多姿多彩。
有時候,生活就像一個故事,不在於它有多長,而在於它有多美好。
是啊,生活就是一個故事,美好的回憶才是最重要的。
遇事「打個結」,願這些美好的記憶永存心底。
就像席慕蓉說:清晨為你打上的那一個結,到了黃昏,依然溫柔地橫梗在因生活而逐漸粗糙了的心中。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