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
時間:2020-05-28 18:27 來源:網絡流行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後浪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 後浪,指的是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 後浪,出自長江後浪推前浪。長江後浪推前浪就是說,年輕一代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面的人總會超過前面的人。 後浪,在b站於五四青年節推
原標題:後浪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
後浪,指的是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
後浪,出自長江後浪推前浪。長江後浪推前浪就是說,年輕一代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面的人總會超過前面的人。
後浪,在b站於五四青年節推出的《後浪》演講視頻後引起熱議,「後浪」在朋友圈成了當下年輕人的代名詞,也引發更多人探討年輕人應該是什麼樣,幸福感在哪裡。不過,《後浪》演講視頻也有一定爭議,不夠接地氣,不少人覺得沒有傳達一些更為走近年輕人生活。
後浪演講稿全文
在今年的五四青年節,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後浪》刷屏了,簡短的幾分鐘視頻,表達了對年青人的讚美和認可,演講中的文案引發了巨大的討論 。
《後浪》演講稿文字版全文
那些口口聲聲,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
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
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
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
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
科技繁榮、文化繁茂、城市繁華,
現代文明的成果被層層打開,
可以盡情地享用。
自由學習一門語言,學習一門手藝,
欣賞一部電影,去遙遠的地方旅行。
很多人,
從小你們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
很多人在童年就進入了不惑之年,
不惑於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人與人之間的壁壘被打破,
你們只憑相同的愛好,
就能結交千萬個值得乾杯的朋友。
你們擁有了,
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選擇的權利。
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
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
但是時代更有幸,
遇見這樣的你們。
我看著你們,滿懷敬意。
向你們的專業態度致敬。
你們正在把傳統的變成現代的,
把經典的變成流行的;
把學術的變成大眾的;
把民族變成世界的。
你們把自己的熱愛,
變成了一個和成千上萬的人
分享快樂的事業。
向你們的自信致敬。
弱小的人,
才習慣嘲諷與否定;
內心強大的人,
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
向你們的大氣致敬。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更年輕的身體,
更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審美和價值觀。
有一天我終於發現,
不只是我們在教你們如何生活,
你們也在啟發我們,
怎樣去更好的生活。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應該看看你們,
就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滿懷感激。
因為你們,
這個世界會更喜歡中國。
因為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
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因為你們,
這世上的小說、音樂、電影所表現的青春
就不再是憂傷迷茫,
而是善良、勇敢、無私、無所畏懼,
是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不用活成我們想像中的樣子,
我們這一代人的想像力
不足以想像你們的未來。
如果你們依然需要我們的祝福,
那麼,
奔湧吧,後浪
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
《後浪》為什麼火了
2020年的五四青年節,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以及空間,最近都被這樣一條短視頻刷屏了——《後浪》。
這則視頻是由bilibili製作,何冰出鏡演講,在這則視頻中,何冰代表「前浪」,面向青年一代,表達認可、讚美與希冀。
那麼,這則只有三分鐘的視頻,究竟為何而火?
1、因為尊重。
視頻的開頭,何冰面向鏡頭,向「前浪」發出倡議,「應該看著你們,像我一樣」。接下來的大約10秒的視頻,開始表達,來自「前浪」的,滿懷羨慕。
一直以來,80、90後總是被貼上「不負責任」、「叛逆」等等這樣負面的標籤,年青一代很難得到社會的認可與支持。
而在年青一代,也是新世紀的新一代少年,進入網際網路的時代,獲取與分享,變得更加容易,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網際網路,自由地學習一門語言,欣賞一部電影,可以去到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追尋遙遠的詩與遠方。
2、因為認可。
年輕的一代,從來不缺少「工匠」精神。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將傳統的變成現代的,將經典的變成流行的,我們嘗試將自己的熱愛用自己的方式和朋友分享,和世界分享,和世界乾杯。
「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年輕」,並不意味著衝動,莽撞,不負責。
相反,「年輕」,是「創新」,「活力」,「奮鬥」的代名詞,數不盡的青年,正在各自的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中國的青年,中國的明天。
3、因為「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其實平心而論,《後浪》這則3分鐘的演講,有些細節方面並不是那麼完美,但是這篇演講,卻道出了每一個年輕人的心聲。
一直以來,年輕人常常因為追逐一些前衛的流行文化,而備受質疑與否定,甚者會說,一代不如一代,而我們的努力卻往往很難被看到,被認可。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李思輝認為,《後浪》的特點就在於以欣賞的眼光去解讀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以讚美的態度去理解年輕人的精神世界,以誠懇的致敬去嘗試與年輕人談心溝通,以時代的變化為年輕人加油鼓勁。期待這種真誠談心能夠增進兩代人互相理解、互相欣賞、互相尊重,促成「青絲與白髮共勉、春華與秋實交輝」,推動前浪、後浪在時代的長河中惺惺相惜、美美與共,共同乘風破浪。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