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南師計劃獲選教師在南懷瑾家鄉浙江溫州揭曉

2020-12-12 中國網教育

9月21日,第二屆「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論壇」(以下簡稱「南師論壇」)在浙江溫州舉行。期間,第四屆「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計劃」項目(以下簡稱「南師計劃」)獲選及入圍教師名單正式揭曉,其中15位優秀鄉村教師獲選,3位優秀鄉村教師入圍。

本屆論壇由桂馨基金會和南懷瑾文教基金會、 溫州南懷瑾人文公益基金會主辦,溫州南懷瑾書院承辦,大名城和愛心馨友捐贈支持。來自全國各地的獲選及入圍鄉村教師、公務員、大學生、NGO同行、媒體代表及基金會理事、捐贈人、合作夥伴和志願者等近200人參與。

據悉,南師計劃(原「南師獎」)是已故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生前捐資發起,2012年10月由桂馨基金會與南懷瑾文教基金會設立。南師計劃關注鄉村教師群體,以弘揚師德精神和倡導有價值的教育為目標。該項目致力於尋找在鄉鎮及以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任教、持續執教時間10年以上同時熱愛教師職業和教育事業的優秀鄉村教師,同時申請教師需具備三條核心條件至少一條:以人為本、知行合一、融合創新。

南師計劃每兩年一屆,每屆評選不超過15名教師;每位獲選教師除一次性獎勵人民幣2萬元和項目獎章、證書外,還將參與為期七天的桂馨鄉村教師視野之旅(遊歷、交流和學習等),且有機會申請馨火基金、訪學等桂馨其他各類公益項目。

溫州南懷瑾書院執行院長吳東表示,南懷瑾一生為弘揚中華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國運興衰寄予教,強國必先強教,從南懷瑾身上我們看到一種以率先垂範、身教言傳、潛移默化去影響啟發他人,自覺改善自己,好好做人做事的教育。

桂馨基金會理事長石平表示,南師計劃關注的是鄉村教師未來的發展,設立馨火基金,給予入選老師持續性支持,催生和推動老師可持續的成長,培育有責任的鄉村文化踐行者。

上海東方衛視主持人駱新作了主題分享「大學越來越小」。他以博洛尼亞大學、巴黎大學、洪堡大學為例,闡述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他認為,我們不能只教孩子知識,知識一直在那,老師的價值是付出人力。真正好的學校、好的教育永遠是開放的,是終身去學習的。

桂馨基金會榮譽理事、桂馨科學課項目首席專家章鼎兒作為專家評委為嘉賓和老師分享了他走訪和觀察到的兩位南師計劃獲選老師所在學校石公田小學和達祖小學老師的故事。他說,鄉村學校、鄉村教師是可以走在前列的。

桂馨基金會項目工作人員張曉芳說,在本屆走訪過程中和回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在思考何為良師?從他們身上我找到了答案。對教育懷著虔誠的心,尊重孩子的人格,保護孩子的尊嚴,呵護孩子的生命成長,這是良師。

第二屆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計劃入選教師、浙江省義烏市西山下小學丁志平為嘉賓分享《不忘初心,為夢前行》:有一天學校所在村的村長來到學校,他說他看到學校關於實施桂馨鄉村教師公益種子計劃的新聞宣傳,他想跟我合作搞開發。然後他隨手帶走了一盒創客教室的作品民間棋。這個民間棋成為了打開這個村落、成為棋樂小鎮項目的一個敲門磚,現在這個村已經完成了棋文化景觀的布置、棋文化禮堂、民間棋文化館就在這裡落成。村幹部說要把這裡打造成棋生產基地,要把這裡村民的家打造成教育、培訓、比賽的配套,這個夢想非常大。但是我堅信只要夢想能夠堅持,總有實現的那一天。

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理事長、南懷瑾之子南國熙為嘉賓和老師帶來主旨演講《道不遠人——南懷瑾先生的文化自信》。他寄語鄉村教師:我尊重鄉村教師,因為你們站在第一線、國家教育的第一線,守護著鄉村。南老師走之前寫了兩個字「平凡」,鄉村老師就是平凡而偉大的。南老師最注重人格的教育、人格的培養,你們在鄉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你們各個都是學生們的仁師,我在這裡向你們致敬。南老師最注重人格的培養,所以老師們的責任甚大。

桂馨基金會發起人、榮譽理事康典先生為本屆論壇致結語:最早見到南懷瑾老師的時候,我記得他跟我說過,現在教育和我們傳統的教育已經不一樣了。傳統教育講什麼呢?先教做人,再學做事。這是傳統的教育。我們現在是學會做事,不會做人,現在社會的問題實際上是出在這了。我們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給我們農村的優秀的有良知的老師,為他們做一些事情,因為他們才是代表中國的希望,代表中國的未來,我們會持續地做下去。

在本屆論壇上,北京大學教育哲學博士賴和平先生、山東泰山學院附屬中學教師孫明霞女士、河南嵩縣青山小學校長杜明偉先生、浙江省甌海中學教師鄭小俠先生和主持人、桂馨基金會監事長趙軍先生圍繞「21世紀呼喚良師」話題進行了互動,五位嘉賓結合自己的觀察和經歷對該話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什麼是良師?怎樣成為良師?趙軍先生總結道,在文化傳承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可以獲得一個良人的稱號,每一個教師在這個工作中用傳承文化的使命去教書,也就慢慢地可以成長為任何一個地方的良師。

論壇最後環節,康典先生、南國熙先生、黃益友先生、吳東先生和索昂卓瑪老師一起為第五屆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計劃評選啟動揭幕。

9月21日-27日,包括本屆南師計劃獲選、入圍及桂馨項目區域內的30名鄉村老師將在溫州參加為期7天的桂馨鄉村教師視野之旅活動。

7天時間裡,老師們將在桂馨基金會組織下去到南懷瑾書院、溫州博物館、溫州科技館、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蒼坡古村等地學習、交流,參訪溫州市廣場路小學、永嘉縣花坦小學,同時聆聽賴和平、殷亞敏、孫明霞等嘉賓專題分享,並遊覽溫州歷史和現代人文景觀等活動。


相關焦點

  • 南懷瑾辭世8周年紀念 傳承南師精神
    9月29日是一代國學大師、溫州著名鄉賢南懷瑾辭世8周年的紀念日。 大師遠去,精神永存。當天,南懷瑾家屬、家鄉樂清市代表、身邊工作人員、專家學者、社會賢達等相聚在溫州南懷瑾書院,共同追憶、緬懷南師遠去的身影和風範。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溫州市政協副主席、市文史館館長徐有平出席並講話。
  • 南國熙:道不遠人——南懷瑾先生的文化自信
    9月21日,第二屆「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論壇」在溫州舉行。論壇上,第四屆「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計劃」項目獲選及入圍教師正式揭曉,全國15位鄉村教師獲選,3位鄉村教師入圍。論壇期間,各位嘉賓圍繞本屆論壇主題「尋找師與遠方」及鄉村教育、尋找良師和文化自信等話題進行了致辭和分享。
  • 百年南師「落葉歸根」,溫州南懷瑾書院掛牌開放
    百年南師「落葉歸根」,溫州南懷瑾書院掛牌開放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2018-11-07 19:06 來源:澎湃新聞
  • 傳承南師精神丨這6字處事箴言,讓南存輝銘記於心
    溫州南懷瑾書院院務長柯小敏   作為南懷瑾家鄉的紀念和研究機構,溫州南懷瑾書院院務長柯小敏給自己的定位是:弘揚好南懷瑾先生的精神和學術事業,讓到訪書院的各界人士,在先生的家鄉接受洗禮,從而認識完整的南懷瑾形象
  • 周瑞金受聘溫州南懷瑾書院名譽院長
    受聘後,周瑞金坦言,自從2012年南師離世,他一直期盼在南師的故鄉、在溫州能有一個紀念南懷瑾的場所,一個學習和弘揚南懷瑾精神的教育場所,一個能探尋溫州文化發展脈絡的研究場所;如今南懷瑾書院正適合打造成這樣一個場所。  周瑞金,溫州平陽人,曾任《解放日報》黨委書記兼副總編輯、《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等。
  • 吟誦經典 致敬南師-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日報主辦
    吟誦經典 致敬南師 2020/11/11 07:14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遊歷 瀏覽:1426
  • 溫州南懷瑾書院二期工程開工儀式今舉行
    2018年11月7日,南懷瑾書院一期正式對外開放。據不完全統計,書院開放至今已接待團隊169批次,接待人數近8.2萬人,充分發揮南師文化品牌影響力,取得較好的社會反響。南懷瑾書院二期項目包括居庸齋和三和樓,面積共計2000餘平方米,總投資1500萬元,工程將於今年12月底前竣工並對外開放。
  • 南懷瑾先生五封家書與浙江金溫鐵路的故事
    南懷瑾先生是浙江樂清人(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畢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精研儒釋道。曾任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著作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等三十多部,且被翻譯成英語、法語等八種語言。
  • 周江勇會見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理事長南國熙一行
    周江勇會見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理事長南國熙一行 2018年05月09日 09:51:23來源:溫州網-溫州日報記者 楊世朋   溫州網訊 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會見了南懷瑾幼子、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理事長南國熙一行。
  • 「南師講壇」首期:聽周瑞金講述他眼中的南懷瑾
    溫州新聞網訊(記者徐起)「南懷瑾先生是繼唐朝永嘉大師以來,溫州最具影響力的文化人,是當代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師。」11月17日上午,首期「南師講壇」在溫州南懷瑾書院設壇開講,《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周瑞金講述了他與南懷瑾的故事,以及他認識和了解的南懷瑾。
  • 活動報名 | 「南懷瑾書院」經典詩文吟誦音樂
    屆時,書院將舉辦「致敬南師·正泰之光·經典詩文吟誦音樂會」,以此來紀念這個特殊的時刻。南懷瑾先生是一代國學大師,也是一位傑出的溫州鄉賢。南懷瑾先生不僅為兩岸牽線搭橋,為家鄉鋪設鋼鐵大道,更是以其畢生精力,以其「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博大精深,修築了一條通往人心的文化大道。
  • 南懷瑾先生文化史觀述略講座在溫舉行 學者、親友講述他們眼中的南師
    溫州網訊 一代國學大師南懷瑾在學者、親友眼中是何模樣?又有何不同?7月18日,「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南懷瑾先生文化史觀述略」講座在溫舉行,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雷泉、南懷瑾之孫南品仁、原金溫鐵道開發有限公司辦公室經理馮大明等嘉賓共同講述他們眼中的南師。
  • 紀念南懷瑾誕辰一百周年 聽專家述南懷瑾的「人道之路」
    3月18日下午,溫州市圖書館開展紀念活動,邀請到原太湖大學堂資深校長趙強先生,作題為「南懷瑾先生鋪設的『人道之路』」主題演講,現場吸引到200多位讀者前來聆聽。南懷瑾,1918年出生於浙江溫州樂清,他生平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對儒、釋、道鑽研精深,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等,在中西文化界均令人景仰,堪稱「一代宗師」。
  • 南懷瑾書院揭牌開放 弟子故交深情回憶「百年南師」
    溫州網訊 昨日上午,作為2018世界溫州人大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溫州南懷瑾書院在市區三垟溼地公園正式揭牌對外開放。  出生於樂清的南懷瑾先生,是我市著名鄉賢,也被譽為溫州的文化象徵之一,既是一位公認的國學大師,也是一位傑出的社會活動家。
  • 紅河鄉村老師快看第五屆「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計劃」開始申請啦
    桂馨基金會消息:面向全國目的為「尋找師與遠方」的第五屆「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計劃」開始申請。符合條件的紅河州鄉村教師快快準備好材料踴躍申請。「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計劃」的教師提供公益支持指導服務。「桂馨·南懷瑾鄉村教師計劃」是已故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生前捐資發起,2012年10月由桂馨基金會與南懷瑾文教基金會設立。該計劃關注的鄉村教師群體,以弘揚師德精神和倡導有價值的教育為目標。攜手教育公益組織、鄉村學校、教育部門和媒體平臺,發現和支持兼具師德精神、教育理念和實踐能力的鄉村教師,倡導和支持有價值的教育實踐。
  • 「南師故裡」話傳承 ——基於教育的思考
    趙樂強先生主編的《故園書》,記錄了南師與眾多鄉人包括書信的各式交往,這是很珍貴的南緣。南師故居幾經努力終於落定,翁垟街道致力於打造「南師故裡,活力翁垟」,目標既立,尚需內涵。  題寫校名更是另一種別樣的南緣,據我所知,南師為浙江樂清中學、翁垟第四小學、樂清旭陽寄宿小學、樂清英華學校四所學校題寫了校名,寄予了殷殷期望。這背後,還有很多故事。
  • 眾賢達齊聚上海 紀念南懷瑾先生百年誕辰
    2018-03-21 08:4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趙琛璋3月18日,南懷瑾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大會在上海恆南書院隆重召開。包括南懷瑾先生生前友人和南師學生等近400位各界賢達齊集一堂,30多位嘉賓代表先後走上講臺,以各自與南師交往或跟隨南師學習的經歷,再現先生的音容笑貌與感人故事。
  • 南懷瑾親筆對聯、親筆信等首次亮相
    溫州網訊 「須知道義無價寶,切記富貴有盡期」,一副南懷瑾先生贈予族人南存輝的親筆對聯;一對20年前南懷瑾贈予鄉友葉旭豔的手錶……昨天在南懷瑾書院舉行的南師逝世八周年紀念活動上首次公開亮相,並捐贈給書院收藏展覽。
  • 南懷瑾故居揭牌
    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在揭牌儀式上發表講話,她說,南懷瑾先生不僅僅是樂清的驕傲,也是溫州乃至整個中國的驕傲,他的學識、思想和著作,更是中華傳統文化和全體華人的寶貴財富。南懷瑾故居的修葺和開放,為海內外廣大喜愛、推崇南師思想的市民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場所,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提供了條件和保障,希望借南懷瑾故居揭牌暨「南園秋高」主題論壇的成功舉辦,能夠讓更多的市民認識和了解南師的生平與學識,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 南懷瑾遺體告別30日已舉行 國家相關領導人發唁電
    南懷瑾,1918年出生於溫州樂清南宅殿後村。他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是中國當代國學大師之一。他早年曾興兵抗日,後赴臺灣一生致力於中國文化傳播,在臺灣政大、輔大及文化大學開課,並輾轉美國、歐洲、香港等地考察講學。南老學富五車著作等身,被世人尊為「南師」,視作當代中國傳統文化的「引路人」。  30日凌晨,微博實名認證用戶透露了南老辭世的訊息,引發社會各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