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光明區開了一個「會」——光明區投資環境推介會。
在這個會上,剛剛完成了920.6億元GDP(2018年)的光明,向全世界公示,下一步邁上遷億級規模的戰略路徑。一個區的經濟能量,與一個城市相當!真是厲害了,我的光明區!
但是,慢著,光明不但對GDP有宣言。在粵港澳上,更有宣言;在教育上,更有宣言。
光明這個區,不但要成為經濟大城。同時,也要成為世界一流科學城。同時,更要成為名校城。
光明,將像過去10年的龍華一樣,從關外的一個工業區,成為一座都市城,成為一個科技城,成為一座名校城!
在「2019光明區投資環境推介會」這個會上,我們看到了光明區與松山湖連城一體的,中國最新興科技產業區。
我們看到了,光明要建設成為「教育強區」。光明在教育上的叫板,擲地有聲,每一項都是對標美國灣區的產學研模式。
未來幾年光明教育將全力配合光明區加快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設,加快出臺並實施《光明區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全面提升教育品質,打造光明教育品牌,建設區域教育高地,實現教育工作彎道超車。至2021年年底,新建12所、改擴建5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新增學位3.4萬個。至2021年建成28所新型公辦幼兒園,新增學位8400個,新型公辦園和普惠幼兒園建成比例達到80%以上。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已經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投入使用,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也選址光明;義務教育領域,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和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都已於今年開始招生。
圖上,對中產家庭,最具吸引力的點在:
-中大附屬中小學
-深圳教科院附小
-華中師大勤誠達學校
-深圳實驗光明學校
光明要成為教育強區,其實是大勢所在,是歷史的必然。因為,光明有深圳最大的儲備用地,有深圳最大的待開發用地。只有宏偉的白紙,才能描出最美的藍圖。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規劃了灣區的建設將達15年之久。深圳,只有光明區的建設,可與粵港澳灣區建設同步。一些真正重大的,面向未來的配套、科學裝備,更可能落戶光明。光明過去沒知名學校,但是,未來卻足夠土地去建設優質學校。
未來15年,光明區的名校建設,光明區的名企建設,將給光明區注入真正的發展強力。
就像教育強區的建設,不但有高等院校為企業培養人才;更有義務教育學校為居民,培養下一代。
比如,學位房,為什麼成為中產買房的「不二法門」。主要,因為教育是剛需。
這些年,為了孩子嘔心瀝血,玩孟母三遷,買入學位房的家長們,往往獲得了「房產增值」這個附帶收益。一套學位房,可以給家長們,帶來額外15%-30%的增益。比如,當年還未被劃入深圳高級中學學區的香山美樹苑的房價,跟竹子林香詩美林的房價差不多。長期都歸屬單價萬元俱樂部。但是,自從歸屬深高級學區,所隸屬的竹園小學也被拔高為福田教科院附屬小學後,香山美樹苑在地緣上、配套上,就徹底歸位與「香蜜湖板塊」,成為香蜜湖學位房。現在的香山美樹苑房價約12萬,竹子林的香詩美林房價約8.5萬。曾經房價極為接近的2個盤,在10年左右的時間裡,香詩美林少增值了3.5萬,兩者的價格落差拉大了40%。
當我們回顧香蜜湖板塊這10年來表現,增值最高的東海花園、翠海花園、香山美樹苑這種樓,主要的增值因素是學位無疑。因為,現如今的香蜜湖板塊,不僅僅隸屬成績年年提升的深圳高級中學學區。更突出的,是香蜜湖板塊的小學普遍優質:東海小學、荔園、教科院二小。哪怕算上香蜜湖北區,也是僑外、紅嶺這些實力學校。某種程度上,香蜜湖板塊已隱然成為豪宅版「百花片區」——優質學校無死角覆蓋。
學區好,則房產興——這是一些老百姓的,樸實觀點。
市區的學位房很貴。一些中產階級搖搖頭,走開。
但是,他們也並沒,因此失去學位樓盤這個時代性的機會。這些80後的中產們,上不了福田、南山學位房的車;但是避走龍華,卻得到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插柳之喜。在近10年,以最迅猛姿勢崛起的龍華-坂田板塊(俗稱龍坂),不小心卻成為80後中產最大的造富之域。不要說,龍坂整體從3千房價區域,邁入5-9萬房價,所帶來的「白領躍升中產」機遇。更讓看客們深呼吸的,是深圳高級中學北校區,給龍華紅山帶來的裂變;是深圳實驗系的坂田新城實驗,給坂田華為科技城帶來的裂變;是深圳外國語白石龍分校給白石龍帶來的裂變。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學校、奠定一個家族的百年家運。
在優質學位,給家庭未來20年帶來裂變前;這些家庭們,短期內也已收穫學位帶來的房價裂變:紅山房價從2萬,直升到8-10萬;2016年,坂田新城實驗輻射的佳兆業悅峰等樓盤,在低迷的樓市裡,也逆漲了15%;2018年,深圳外國語白石龍分校確立後一周,周邊小戶型單價直接拉升15%。
2016-2018,深圳很多地方和樓盤,房價橫盤。
甚至,部分樓盤,略有微跌。
唯有,這種新裂變的學區,樓市走出了獨立的陽線。
像龍華這樣的,下一代白領致富的中產之城在哪裡?
恐怕,只有光明區,最為可能。
深圳原關外,最具希望之地是:沙井、光明、觀瀾、平湖、坪山。
關內缺地、近郊缺地!深圳要帶動粵港澳大灣區一起成長,缺地是不行的。沒有可開發土地,那些新增的機構哪裡去?那些新增的產業哪裡去?那些新增的人口哪裡去?土地本身,才代表了粵港澳發展的方向。
這5個區域,在理論上,都有土地。都比原關內,土地多、產業有希望地多。這5個區域,是承載粵港澳厚望之地。
但是,這5個區域,除了光明、坪山,另外3個區域,都是需要進行大量、大規模舊改才能紓解出土地,構建出藍圖。但是舊改,無論如何,效率、速度上會慢一點。
只有光明、坪山,才存在大量、大片的原生土地。只要三通一平,就可以大幹快上地,上馬大項目。效率會高很多。
但是,坪山的大規模開發,比光明還啟動地早6年。6年,說長不長,但足夠,把坪山的空地,多消滅30%。30%的土地,可能就決定了一個晶片產業集群,能否裝地進來;可能就決定了,一個粵港澳的核心治理部門,能否裝地進來。而且,光明在區位上,本身就是「港深莞穗」科技走廊核軸的一節。坪山,只能說是科技走廊核軸的外,相鄰的一環。
因此,深圳未來的產業、人口、機會,都在往深圳外環、臨深擴散。
其中,最具機會之城,是光明區。在諸多的可能利好裡,光明不但表現突出;光明的儲備用地最多,未來最有可能拿出更多的地,去設立優質學校,甚至引入舉足輕重的名校。光明,最有可能,在西部再造一座龍華。
光明,未來的每個組團,都可能會產生自己的地鐵樞紐,自己的商圈mall,自己的優質學區。光明的未來,可能會有自己的紅山學區、坂田學區、白石龍學區。就像我們去年,給愛住家網友提到的龍光九龍臺、勤誠達正大城、星河天地,都具備了地鐵、mall、產業、學校等因素。他們所在的板塊,就是未來光明的白石龍、光明的紅山、光明的上塘。
繼龍坂之後,光明也要建世界級科技城,優質名校區。
過去,2萬塊沒買龍華的,感觸像錯過了人生。但是,人生從不會北真正地錯過。畢竟,現在深圳的外環才4-5萬;光明區的近乎南山豪宅品質的大盤,也才5萬。15年之後,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之日,光明建起自己的一串優質學校之時,就是90後中產豐厚收益之時。
看好光明,看好粵港澳科技核軸!
看好光明,成為深圳中產品質居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