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新境」——當代畫家丨張建亮作品鑑賞

2020-12-04 水墨新境

【本期推薦】

藝術家:張建亮

張建亮,字望雲,靜悟堂主人。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故宮博物院特約畫家,

北京畫院王文芳工作室畫家,

國展創作班執行導師,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加拿大洛磯山美協理事,

洛磯山美協駐京辦事處主任,

法國布羅瓦瓦萊爾莊園畫廊特聘畫家,

陳家溝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

第八屆國際武術邀請賽雙項金牌獲得者。

師從曲軍.王文芳.程振國.鞠佔圃等著名畫家。

全國參展及獲獎履歷:

2019年7月作品「家山晨曉」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山東展區」2018年9月作品「家山黎明」入選美麗中國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中國畫展。

2018年8月作品「靈境天成」入選翰墨神木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8年6月作品「山村雪霽」入選神聖長白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8年4月,作品(一抹家山紫氣來)入選入蜀方知畫意濃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8年4月,北京靜安莊舉辦個展。

2018年3月.作品(清溪潤蒼巒)入選墨香詔安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8年1月作品「黎明前」被比利時大使館收藏。

2016年在美國大使館舉辦小品展。

2017年三十幅作品被北京協和醫院收藏。

2015年 8月作品 京都遺韻 入選第二屆婁東太倉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5年 4月作品 大門敞開迎客來 入選首屆八大山人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4年作品 盛裝 入選金陵文脈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3年數幅作品被北京希爾頓酒店,凱賓斯基酒店,長富宮飯店,故宮博物院等收藏。

2012年五月赴英國約克舉辦個展和太極拳推廣活動。

2012年作品 風水寶地 入選北京市第十一屆新人新作展「北京美協」

2011年作品 川底晨音 入選北京市第十屆新人新作展「北京美協」

2009年山東臨沂舉辦個展。

2008-6月法國圖爾市舉辦個展「圖爾市政府」

2006年作品「聖土」入選北京市第六屆新人新作展「北京美協」

盡精微,致廣大

—— 釋張建亮其人其畫

文/謝鴻雁

中國畫學源遠流長,浩浩無邊, 其山水畫滋育於魏晉南北朝,初成於隋唐,興盛於五代、兩宋,至元代萬法該備,期間賢傑輩出,大師林立,南北竟輝,流派紛呈。荊浩開北派山水畫之先河,後有關仝、李成、範寬「三家鼎峙,百代標程」,董源、巨然墨法全備,「平淡天真,一片江南」;而元四家隱處丘園,笑傲林泉,「逸」格畫品的體現使元畫登上抒情寫意的高峰,明清諸家,皆繼承闡發而來。近代以降,今人寫意山水,或過於追求筆墨遊戲,「逸筆草草,不求形似」,雖水墨淋漓,卻也失之簡率,空疏;或取法西畫,作水墨探索,但離山水本體漸遠;或足不出戶閉門造車,對客觀世界和社會生活缺乏深入觀察、學習和研究,作品蒼白乏味盡失自然鮮活生氣和意趣。建亮君以天縱之才和二十餘年苦學之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注重寫生,到大自然中和現實生活中不斷汲取營養,創作了大批題材迥異,立意鮮明、氣格高雅的山水畫作品。其作品構圖謹嚴、筆墨精妙、畫風蒼茫渾厚、意境開闊,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當今畫壇獨樹一幟。

▲《遺韻-平遙》200cmx175cm 2014年

建亮君自少小即喜繪畫,稟賦異常。稍長便在學校嶄露頭角,筆之所畫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常令老師和同學讚嘆不已,嘖嘖稱奇,建亮大受鼓舞。後遇良師鄭成雙先生啟蒙,豁然開朗,眼界大開,始知西畫和傳統繪畫之分野,即習書法、素描和色彩,兼研點彩,探討繪畫技法,勤學苦練,體會頗豐,獲益良多。同時建亮也著力於陳氏太極拳的學習和研究,寒來暑往,雙管齊下,文武兼修,殫精竭慮,孜孜以求,日漸功進。弱冠之年,來京投師問藝,卻處處受阻,欲哭無淚,無奈之下在前門大柵欄盤一飯館維持生計,終日煎熬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若水浮萍,嘆未來渺渺,然精神所往無不在繪畫中。不到一載飯館既已倒閉,彷徨無助中建亮以破釜沉舟之決心重拾畫筆並以此為終生之志。此時,有幸拜山水畫家曲軍為師,在其指導下刻苦研習國畫,勤勉有加,理解日深,技法日進,逐本溯源,心追手摩,繼而讀書評畫論品鑑雅俗,學藝大進。2004年春,建亮考入北京畫院,師從著名畫家王文芳,主攻山水。王文芳老師渾厚雄健的畫風,追求山水「三美」:意境美、形式美、筆墨美的藝術風格給予建亮諸多啟發與影響,不止於筆墨技法技巧得到全面錘鍊和提升,同時對山水畫之精神和內涵的理解也愈加深刻並深化。建亮心無旁騖,始終不渝,轉益多師,融會貫通,後又受著名畫家程振國,鞠佔圃兩位恩師親授,經年累月,博學眾覽,加之師法自然,從而能自抒胸臆,畫風由此大變。

▲《古韻-雲南》175cmX200cm 2016年

建亮山水畫題材豐富樣式多變,概括分太行山系列、黃土高原系列、老北京胡同及皇城系列、古鎮古村落系列。北方山水的厚重雄壯,老北京胡同的韻味深長,皇城的富麗輝煌,古鎮古村落的樸拙滄桑均在建亮筆下縱情揮灑、精彩呈現,盡顯一名山水畫家內心厚植的家國情懷和紮根泥土的全面素養。

建亮筆下太行山,雄渾壯觀,草木崢嶸,煙雲變滅,氣象萬千。其山水境界宏闊幽遠,列嶂垂巖,近谷遠岫,布置邃密幽深,設色典麗豐富。作品章法構圖嚴謹,變化有序,山之走脈,水之淵源,樹之遠近,屋之方向,路之通塞,人之往來,如身立其境,匠心獨運。畫中景物生機勃勃,妙趣橫生,觀之巖崖林木、流泉飛瀑、蹊徑橋梁、樓觀屋宇,均有鮮明的靈動氣息和無限生機。畫家將純淨的心靈與靜默的山川融為一體,出入性情,有感而發,心靈跡化,妙造自然,故筆下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粲然暢神,盡現太行巍然雄渾之精神氣象。

▲《家山黎明》260cmX193cm 2017年

黃土高原多渾厚,堆阜盤礴,延綿千裡。表現在畫境上,建亮黃土高原系列作品多清曠蒼茫,荒寒蕭疏的寂靜蒼涼之美,而蒼涼中又不失溫情溫暖,寂靜中又不乏生機盎然。古老的窯洞,紅紅的福字和春聯,幾串紅紅的辣椒,黃燦燦的玉米垛,悠閒覓食的土雞,山路上放學歸來的孩童,遠處疾馳的現代化高速列車……這種種景物的意象抒寫蘊藉著畫家內心無比豐富、深邃、溫暖、熱烈的的人生情調和關心人類、關注現實生活的人文情懷。建亮筆下高原多雪景,畫中群巒積雪,山勢雄厚邈遠,縱恣蒼莽,煙靄鎖腰,蹊徑隱現,山路水邊寒林扶疏,後有人物、村舍點綴,一派北國嚴冬山川初雪的靜謐景象。建亮高原雪景山水,構圖繁密,氣象蕭瑟,用墨渾厚又不失滋潤,凝重又不乏空靈,在虛與實、濃與淡、疏與密、黑與白的交疊中,凸顯瑞雪瀰漫,大地銀裝素裹,如夢如幻般的詩意空間。

▲《家山晨曉》220cmX165cm 2018年

藝術最忌千篇一律,最忌保守因循,建亮深以為然,並努力追求繪畫面貌的多樣性。其古鎮古村落系列作品,大多以俯視的角度逐步深入,因勢利導,步步推進,漸遠漸虛而又靈活多變,遠山隱約朦朧若有若無,筆止而意不止,路不盡而韻無窮。民居的房頂鱗次櫛比,房屋大小街道高低錯落有致,牆體實固,間有斑駁而磚石顯露亦增添其畫面趣味。吹落在院子裡的落葉,泛舊的春聯,掛曬的玉米,一景一物盡現歲月的滄桑與生活的真實,不覺中勾起鄉愁,回望童年,思念母親。建亮的民居作品構圖獨特刻畫細緻傳神,青磚黛瓦、磚砌門樓、木雕門窗、古碾古磨,盡現古村古鎮的古典風韻和文化積澱。無論是皇城裡高聳的門樓,雄偉的宮殿,厚重的紅門紅牆還是胡同裡斑駁的牆面、路面、門扉,建亮都將其古典情結與現代精神完美的交流、碰撞,亦表達出一種濃濃的對民族傳統的尊崇與敬畏

▲《響泉敲夜》240cmX193cm 2018年

畫品即人品,建亮性情淳樸率真,心胸曠遠豁達,不事張揚,誠摯寬厚,故能容萬物於胸中,以林泉之心,所養浩然正氣,懷樸抱真,心胸不俗,人格自不俗,畫格亦自不俗耳。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欲奪其造化,則莫神於好,莫精於勤,莫大於飽遊飫看,歷歷羅列於胸中。」建亮深悟其理,埋頭畫案勤於耕耘之餘,常走出畫室,登石穿林,深入山川,飽遊飫看,淳熟所覽。所登泰山、恆山、華山、嵩山、衡山、五臺、峨眉、武當、太行等名山巨鎮,所至桂林山水、麗江古城、皖南舊宅、京郊古村,無不尋求。而每至一處必筆墨相隨,遇勝則貌,繪寫生畫稿無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山川萬象羅羅列列於胸中,遂心手相應,百慮不幹,縱橫中度,左右逢源,日漸成其宏闊博大,蒼茫渾厚的山水畫境界。

▲《黃土之上白玉鑲》200cmx200cm 2016年

縱觀建亮君繪畫作品,用筆堅實有力,線條真切老辣、深沉渾濁,畫作富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其繁簡虛實、疏密粗細對比強烈,比例構成和諧統一,墨色濃淡相宜。畫中多以圓筆中鋒寫出,略帶方折,筆不妄下,惜墨如金,皴擦點染皆到位,畫面氣息流暢,無浮滑之態,無板滯之跡。直面一件件作品,或水墨或淺降,或粗筆寫意或兼工帶寫,大幅氣勢淋漓小幀情韻綿綿,繁處有蕭閒之韻,簡處有沉鬱之勢,觀之爽眼,品之養心,回味悠長,直抵靈魂。建亮繪畫成今日之氣象,得益於多年書法的苦修筆墨的錘鍊,得益於師造化與得心源的相得益彰,得益於學識的修為品格的涵養,得益於身臨其境的生活閱歷和淡泊名利的心境,也得益於二十餘年來對太極拳內功不斷修煉的堅持。太極拳講究以柔克剛,以靜制動,避實就虛,而在畫理上,疏密虛實,乾濕濃淡,粗細長短,知白守黑種種對立統一的變化正與太極相合,借用太極陰陽之勢,則畫面氣息足,動感強,氣機流淌,生生不息,正與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的「六法」之首「氣韻生動」相合。建亮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故宮博物院特約畫家,陳家溝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第八屆北京國際武術邀請賽太極拳、太極劍雙項金牌獲得者。建亮文韜武略,兼善其身,互促互進,互為成就,且正當盛年,其前途自當不可限量。

▲《靜夜思》96cmx180cm 2016年

建亮以一普通農家子弟,而取得今日之成就,其中甘苦恐常人無法想像。幼年習武,吃盡皮肉之苦,後因痴迷於繪事,輾轉京華,顛沛流離,嘗盡人生酸甜苦辣。信之既篤,守之彌堅,其恆心毅力可感可佩。建亮二十餘年嘔心瀝血研究繪畫,深追奧賾,漸諳其法,其下筆謹嚴,刻畫精深微妙,正致力於一步步達到自由放達、廣博深厚,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盡精微,致廣大」,正是建亮多年來繪畫創作情感的真實寫照,也是其終身的藝術理想與美學追求。藝術於建亮,是熱愛,是信仰,更是生命。

▲《城頭月下霜》136cmx68cm 2019年

自古齊魯多豪傑,一方水土一方人,生於斯長於斯,本性與靈氣源於斯。正是家鄉山川大地,一草一木的滋養孕育,賦予了建亮一身陽剛正氣,俯仰天地間亦皆化作筆端水墨神彩,灼灼光華。正謂:漫漫寂寂一筆耕,劍氣文心墨渾成。天地往來豪情客,揮麈煙嵐任平生。藝路迢迢兮無止境,生命短暫兮若朝露,惟以有涯之生去求無涯之知,披荊斬棘,砥礪前行。期待建亮他日之大成。

▲《晨曦-香港》240cmX123cm 2017年

▲《侗寨唱晚》240cmx193cm 2017年

▲《侗寨印象》240cmX193cm 2017年

▲《寂靜長嘯》240cmX123cm 2017年

▲《步步高升》180cmx96cm 2015年

▲《舉人故裡楊家峪》180cm×96cm 2013年

▲《黎明》180cm×96cm 2015年

▲《晨曲》180cm×96cm 2020年

▲《大院自有雲氣生》180cmx96cm 2016年

▲《雲起十渡》240cmx123cm 2017年

▲《白鴿一群飛天際》68cmx68cm 2019年

▲《瑞景京都》175cmX200cm 2010年

▲《萬裡河源天上來》34cm×34cm 2020年

▲《九州積氣峰前合》68cm×68cm 2020年

▲《紅燭》240cmx193cm 2018年

相關焦點

  • 「水墨新境」——當代名家丨徐惠泉人物作品鑑賞
    【本期推薦】當代著名畫家:徐惠泉作品《蘇繡》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花之夢》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江南絲竹——榜妝檯》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四季之一——荷塘情思》獲第四屆全國工筆畫展銅獎,《花之夢》《鳳兮鳳兮》等分別獲江蘇省美展優秀獎(最高獎),《春江花月》獲第二屆「楓葉獎」國際水墨畫創作大賽金獎,《文學家朱自清
  • 「水墨新境」——2020當代中國畫名家推薦丨林石川
    【本期推薦】當代著名畫家:林石川林石川,1970年生於廣東省揭西縣,自幼跟隨祖父林逸先生學習繪畫。「一簾春風」入選第二屆全國書畫院,第二屆徐悲鴻美術獎,第二屆全國書畫院百佳優秀。「書香世家」獲廣東省世紀星光金獎。「風裡浪裡」獲廣東省大地彩虹金。
  • 「水墨新境」——當代最具影響力的青年畫家丨許宜石
    2018年10月「仰止——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2018年11月作品《習習清風》入選「千載清風——紀念文同誕生一千周年·中國當代墨竹大展」。2018年12月南京「樂石清華——方向樂、許宜石寫意畫作品展」。
  • 「水墨新境」——傳承與現代丨吳揚人物作品鑑賞
    【本期推薦】當代著名畫家:吳揚199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美協理事,杭州市美協理事,浙江畫院專職畫師,國家一級美術師,浙江畫院中國工筆畫研究所副所長,浙江現代水墨研究院副院長。融匯南北,兼收中西吳揚於198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學習人物畫專業。
  • 「水墨新境」——當代中國畫名家丨陳振國作品鑑賞
    【本期推薦】當代藝術家:陳振國陳振國:福建平潭,自由寫意人:號伴憎,三百六禪。因對石頭記之推崇故將其居稱:閑石齋,並冶一印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後又得女畫家線雲平,林暖蘇先生之指點逐形成自已之風格:擅長國畫人物,山水及裝飾畫尤四條屏更好。
  • 從傳統到當代丨前衛水墨畫家韓偉華作品賞析
    韓偉華水墨自由狀態文/袁振西當「當代藝術」在顛覆體制內傳統文化的時候,也贏得了全世界對它的喝採。然而百年中「中國畫」一路蹣珊走到今天,雖多次受到當代新觀念水墨畫家的挑戰,也還是沒有徹底被顛覆!從中國畫傳統到當代藝術水墨群,中國畫界更多是半個世紀以來受體制內影響,基本為政治宣傳的工具,因而帶來思想的自封,變為政治帶動市場的表現,是所謂的傳統惡習影響中國人幾千年走到了當代。傳統的中國畫到了現 在就象是八股文一樣 思維改變很慢,沒有了創造性的思想,這也是令當代藝術水墨畫家輕視的原因。
  • 「水墨新境」——浙派新秀丨洪萬裡作品鑑賞
    【本期推薦】當代著名畫家:洪萬裡洪萬裡,男,浙江杭州人。1994年-1998年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附中。1998-2002年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人物畫專業。作品參展與獲獎:作品《十字坡打店》獲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銀獎。作品《斷魂槍》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作品《武松》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 「水墨新境」——浙派名家丨朱穎人作品鑑賞
    【本期推薦】當代著名畫家:朱穎人朱穎人,1930年出生於江蘇常熟,年幼即受鄉賢、畫家蔡卓群先生啟蒙,195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名中國美術學院)留校任教直到退休。是卓有成就的中國花鳥畫家兼美術教育家。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潘天壽基金會常務理事、吳茀之藝術研究會副會長、西泠印社社員。其作品多次獲獎,曾應邀赴歐美和香港等地講學、舉辦個展,許多作品被中外紀念館、美術館、博物館收藏。無論山水、還是花鳥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人畫的特點,是文人畫在新歷史時期重要流派的代表畫家。
  • 吾與山川神遇而跡化——實力派畫家林德坤作品鑑賞
    寫意國畫 林德坤四尺豎幅新品山水畫《春山多勝事》作品來源:易從網通過這幅作品,感受最深的是寫生所帶來的精神關照,我們無法否認西方繪畫所給中國繪畫帶來的積極影響,特別是素描、寫生多帶來的科學而準確的造型、真實而鮮活的生活體驗
  • 「水墨新境」——當代藝術家丨李永霞山水作品鑑賞
    《記憶中的春雪》獲省美協主辦的「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第二屆『隴原風華』——甘肅省美術作品展」優秀獎。《綠潤故園之一》入選「墨韻嶺南」全國中國畫展(中美協)。《春靄初籠嫩綠時》入選「金陵文脈」——2014全國中國畫展(中美協)。
  • 「水墨新境」——2020當代中國畫名家丨章利國作品鑑賞
    作品曾參展「著名浙派畫家名作聯展」(寧波美術館,2011),「浙皖兩省政協書畫精品展」(浙江美術館,2012),由中國美協、中央美院、中國美院主辦的「紫苑墨痕----南北名家中國書畫作品邀請展」(2018、2019)等。2017君匋藝術院個展「文心翰墨」。2019年寧波善水閣個展「含章可貞」。
  • 談當代水墨的鑑賞與收藏:文化消費進入水墨時代
    不過,目前「當代水墨」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和範疇,作為當代藝術領域的新興藝術形式,它主要涵括以筆墨為表達手段,結合當代藝術元素,表現當代文化精神的多元化創作,除書畫作品形式之外,還包括裝置、影像、新媒體等藝術形式。  當代水墨注重「精神」  作為一個新興的藝術創新門類,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認識「當代水墨」的創作呢?
  • 「水墨新境」——當代書壇名家丨俞建華書法作品鑑賞
    【本期推薦】當代書法名家:俞建華駕滄,原名俞建華,1944年出生。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駕滄·書法作品
  • 「水墨新境」——著名藝術家丨趙宗藻作品鑑賞
    【本期推薦】當代著名藝術家:趙宗藻趙宗藻(1931年-),版畫家。先後就讀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南京大學美術系。歷任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副院長,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版畫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版畫協會主席,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 「百度·百家」當代新水墨代表人物——畫家米金銘
    米金銘長期從事新水墨畫的創新與研究。從人物到荷花、從表現當代生態環境的《白鷺灣》系列到近期的《大渡河》系列,表現的都是日常生活、尋常景物,卻又能體現對人類生存環境理性的哲思。米金銘在現代新水墨的表現形式上,大膽突破常規,創作出一大批「實驗新水墨」作品,備受矚目。
  • 戊戌迎春丨李南辰:青燈夜雨六朝事,寒窗寂寂自家山
    「品 味 生 活 私 享 藝 術」書畫丨文房丨拍賣丨展覽丨藏家丨空間丨器物梵音出雲 34x46釐米 水墨紙本 2017青燈夜雨六朝事「常做山林客,猶愛園林遊;料此刻,青梅纖桃,翠羽黃鶯,湖上春風得意,筆端煙雲供養,南辰在江南當有新境!
  • 「水墨新境」——當代中國畫名家丨孫永
    【本期推薦】當代著名畫家:孫永1985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85年被邀參加湖北舉辦的「中國畫新作展」1986年任浙江山水畫研究會副會長1989年首次出版《孫永畫冊》1995年晉升為國家二級美術師1998年出版《孫永畫集》1998年《一塵不染》獲「浙江省小品畫展」金獎[1]1999年晉升為國家一級美術師2002年出版《當代名家青綠山水精品
  • 「藝術傳承」——楊建民書法作品鑑賞
    原標題:「藝術傳承」——楊建民書法作品鑑賞 《「一帶一路中國夢」中國當代書法名家楊建民》郵票、明信片在北京首發, 2019 年出版文化(書法)藝術檯曆,中國書法名家楊建民向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書法作品精選(明信片)》在北京首發,搜狐號等媒體報導。
  • 「水墨新境」——浙派名家丨陳向迅中國畫藝術
    【本期推薦】當代著名畫家:陳向迅陳先生擅畫山水、花卉,是當代中青輩水墨畫家中最受期許和期待的藝術家之一。與我們通常印象中細膩柔美的江南國畫不同,陳先生的作品中,你能看到不一樣的形式感與視覺張力。「畫畫需要在意的是畫面本身的意味品質和畫面背後的情感思緒,而不是急於向別人傾訴什麼,應該是繪畫語言的自覺表達。」
  • 「藝惠藏」天山神韻 牛馬精神——絲路大寫意畫家張錄成的水墨畫
    張錄成曾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獲獎,作品曾在北京、香港、日本、新加坡、法國、義大利等地展出,多幅作品被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和畫廊收藏。作品《天馬圖》在佳士得香港2019中國當代水墨秋拍中領銜成交。「藝惠藏」張錄成著名絲路大寫意畫家——千古絲路 筆墨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