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薦】
藝術家:張建亮
張建亮,字望雲,靜悟堂主人。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故宮博物院特約畫家,
北京畫院王文芳工作室畫家,
國展創作班執行導師,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加拿大洛磯山美協理事,
洛磯山美協駐京辦事處主任,
法國布羅瓦瓦萊爾莊園畫廊特聘畫家,
陳家溝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
第八屆國際武術邀請賽雙項金牌獲得者。
師從曲軍.王文芳.程振國.鞠佔圃等著名畫家。
全國參展及獲獎履歷:
2019年7月作品「家山晨曉」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山東展區」2018年9月作品「家山黎明」入選美麗中國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中國畫展。
2018年8月作品「靈境天成」入選翰墨神木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8年6月作品「山村雪霽」入選神聖長白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8年4月,作品(一抹家山紫氣來)入選入蜀方知畫意濃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8年4月,北京靜安莊舉辦個展。
2018年3月.作品(清溪潤蒼巒)入選墨香詔安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8年1月作品「黎明前」被比利時大使館收藏。
2016年在美國大使館舉辦小品展。
2017年三十幅作品被北京協和醫院收藏。
2015年 8月作品 京都遺韻 入選第二屆婁東太倉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5年 4月作品 大門敞開迎客來 入選首屆八大山人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4年作品 盛裝 入選金陵文脈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
2013年數幅作品被北京希爾頓酒店,凱賓斯基酒店,長富宮飯店,故宮博物院等收藏。
2012年五月赴英國約克舉辦個展和太極拳推廣活動。
2012年作品 風水寶地 入選北京市第十一屆新人新作展「北京美協」
2011年作品 川底晨音 入選北京市第十屆新人新作展「北京美協」
2009年山東臨沂舉辦個展。
2008-6月法國圖爾市舉辦個展「圖爾市政府」
2006年作品「聖土」入選北京市第六屆新人新作展「北京美協」
盡精微,致廣大
—— 釋張建亮其人其畫
文/謝鴻雁
中國畫學源遠流長,浩浩無邊, 其山水畫滋育於魏晉南北朝,初成於隋唐,興盛於五代、兩宋,至元代萬法該備,期間賢傑輩出,大師林立,南北竟輝,流派紛呈。荊浩開北派山水畫之先河,後有關仝、李成、範寬「三家鼎峙,百代標程」,董源、巨然墨法全備,「平淡天真,一片江南」;而元四家隱處丘園,笑傲林泉,「逸」格畫品的體現使元畫登上抒情寫意的高峰,明清諸家,皆繼承闡發而來。近代以降,今人寫意山水,或過於追求筆墨遊戲,「逸筆草草,不求形似」,雖水墨淋漓,卻也失之簡率,空疏;或取法西畫,作水墨探索,但離山水本體漸遠;或足不出戶閉門造車,對客觀世界和社會生活缺乏深入觀察、學習和研究,作品蒼白乏味盡失自然鮮活生氣和意趣。建亮君以天縱之才和二十餘年苦學之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注重寫生,到大自然中和現實生活中不斷汲取營養,創作了大批題材迥異,立意鮮明、氣格高雅的山水畫作品。其作品構圖謹嚴、筆墨精妙、畫風蒼茫渾厚、意境開闊,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當今畫壇獨樹一幟。
▲《遺韻-平遙》200cmx175cm 2014年
建亮君自少小即喜繪畫,稟賦異常。稍長便在學校嶄露頭角,筆之所畫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常令老師和同學讚嘆不已,嘖嘖稱奇,建亮大受鼓舞。後遇良師鄭成雙先生啟蒙,豁然開朗,眼界大開,始知西畫和傳統繪畫之分野,即習書法、素描和色彩,兼研點彩,探討繪畫技法,勤學苦練,體會頗豐,獲益良多。同時建亮也著力於陳氏太極拳的學習和研究,寒來暑往,雙管齊下,文武兼修,殫精竭慮,孜孜以求,日漸功進。弱冠之年,來京投師問藝,卻處處受阻,欲哭無淚,無奈之下在前門大柵欄盤一飯館維持生計,終日煎熬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若水浮萍,嘆未來渺渺,然精神所往無不在繪畫中。不到一載飯館既已倒閉,彷徨無助中建亮以破釜沉舟之決心重拾畫筆並以此為終生之志。此時,有幸拜山水畫家曲軍為師,在其指導下刻苦研習國畫,勤勉有加,理解日深,技法日進,逐本溯源,心追手摩,繼而讀書評畫論品鑑雅俗,學藝大進。2004年春,建亮考入北京畫院,師從著名畫家王文芳,主攻山水。王文芳老師渾厚雄健的畫風,追求山水「三美」:意境美、形式美、筆墨美的藝術風格給予建亮諸多啟發與影響,不止於筆墨技法技巧得到全面錘鍊和提升,同時對山水畫之精神和內涵的理解也愈加深刻並深化。建亮心無旁騖,始終不渝,轉益多師,融會貫通,後又受著名畫家程振國,鞠佔圃兩位恩師親授,經年累月,博學眾覽,加之師法自然,從而能自抒胸臆,畫風由此大變。
▲《古韻-雲南》175cmX200cm 2016年
建亮山水畫題材豐富樣式多變,概括分太行山系列、黃土高原系列、老北京胡同及皇城系列、古鎮古村落系列。北方山水的厚重雄壯,老北京胡同的韻味深長,皇城的富麗輝煌,古鎮古村落的樸拙滄桑均在建亮筆下縱情揮灑、精彩呈現,盡顯一名山水畫家內心厚植的家國情懷和紮根泥土的全面素養。
建亮筆下太行山,雄渾壯觀,草木崢嶸,煙雲變滅,氣象萬千。其山水境界宏闊幽遠,列嶂垂巖,近谷遠岫,布置邃密幽深,設色典麗豐富。作品章法構圖嚴謹,變化有序,山之走脈,水之淵源,樹之遠近,屋之方向,路之通塞,人之往來,如身立其境,匠心獨運。畫中景物生機勃勃,妙趣橫生,觀之巖崖林木、流泉飛瀑、蹊徑橋梁、樓觀屋宇,均有鮮明的靈動氣息和無限生機。畫家將純淨的心靈與靜默的山川融為一體,出入性情,有感而發,心靈跡化,妙造自然,故筆下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粲然暢神,盡現太行巍然雄渾之精神氣象。
▲《家山黎明》260cmX193cm 2017年
黃土高原多渾厚,堆阜盤礴,延綿千裡。表現在畫境上,建亮黃土高原系列作品多清曠蒼茫,荒寒蕭疏的寂靜蒼涼之美,而蒼涼中又不失溫情溫暖,寂靜中又不乏生機盎然。古老的窯洞,紅紅的福字和春聯,幾串紅紅的辣椒,黃燦燦的玉米垛,悠閒覓食的土雞,山路上放學歸來的孩童,遠處疾馳的現代化高速列車……這種種景物的意象抒寫蘊藉著畫家內心無比豐富、深邃、溫暖、熱烈的的人生情調和關心人類、關注現實生活的人文情懷。建亮筆下高原多雪景,畫中群巒積雪,山勢雄厚邈遠,縱恣蒼莽,煙靄鎖腰,蹊徑隱現,山路水邊寒林扶疏,後有人物、村舍點綴,一派北國嚴冬山川初雪的靜謐景象。建亮高原雪景山水,構圖繁密,氣象蕭瑟,用墨渾厚又不失滋潤,凝重又不乏空靈,在虛與實、濃與淡、疏與密、黑與白的交疊中,凸顯瑞雪瀰漫,大地銀裝素裹,如夢如幻般的詩意空間。
▲《家山晨曉》220cmX165cm 2018年
藝術最忌千篇一律,最忌保守因循,建亮深以為然,並努力追求繪畫面貌的多樣性。其古鎮古村落系列作品,大多以俯視的角度逐步深入,因勢利導,步步推進,漸遠漸虛而又靈活多變,遠山隱約朦朧若有若無,筆止而意不止,路不盡而韻無窮。民居的房頂鱗次櫛比,房屋大小街道高低錯落有致,牆體實固,間有斑駁而磚石顯露亦增添其畫面趣味。吹落在院子裡的落葉,泛舊的春聯,掛曬的玉米,一景一物盡現歲月的滄桑與生活的真實,不覺中勾起鄉愁,回望童年,思念母親。建亮的民居作品構圖獨特刻畫細緻傳神,青磚黛瓦、磚砌門樓、木雕門窗、古碾古磨,盡現古村古鎮的古典風韻和文化積澱。無論是皇城裡高聳的門樓,雄偉的宮殿,厚重的紅門紅牆還是胡同裡斑駁的牆面、路面、門扉,建亮都將其古典情結與現代精神完美的交流、碰撞,亦表達出一種濃濃的對民族傳統的尊崇與敬畏
▲《響泉敲夜》240cmX193cm 2018年
畫品即人品,建亮性情淳樸率真,心胸曠遠豁達,不事張揚,誠摯寬厚,故能容萬物於胸中,以林泉之心,所養浩然正氣,懷樸抱真,心胸不俗,人格自不俗,畫格亦自不俗耳。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欲奪其造化,則莫神於好,莫精於勤,莫大於飽遊飫看,歷歷羅列於胸中。」建亮深悟其理,埋頭畫案勤於耕耘之餘,常走出畫室,登石穿林,深入山川,飽遊飫看,淳熟所覽。所登泰山、恆山、華山、嵩山、衡山、五臺、峨眉、武當、太行等名山巨鎮,所至桂林山水、麗江古城、皖南舊宅、京郊古村,無不尋求。而每至一處必筆墨相隨,遇勝則貌,繪寫生畫稿無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山川萬象羅羅列列於胸中,遂心手相應,百慮不幹,縱橫中度,左右逢源,日漸成其宏闊博大,蒼茫渾厚的山水畫境界。
▲《黃土之上白玉鑲》200cmx200cm 2016年
縱觀建亮君繪畫作品,用筆堅實有力,線條真切老辣、深沉渾濁,畫作富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其繁簡虛實、疏密粗細對比強烈,比例構成和諧統一,墨色濃淡相宜。畫中多以圓筆中鋒寫出,略帶方折,筆不妄下,惜墨如金,皴擦點染皆到位,畫面氣息流暢,無浮滑之態,無板滯之跡。直面一件件作品,或水墨或淺降,或粗筆寫意或兼工帶寫,大幅氣勢淋漓小幀情韻綿綿,繁處有蕭閒之韻,簡處有沉鬱之勢,觀之爽眼,品之養心,回味悠長,直抵靈魂。建亮繪畫成今日之氣象,得益於多年書法的苦修筆墨的錘鍊,得益於師造化與得心源的相得益彰,得益於學識的修為品格的涵養,得益於身臨其境的生活閱歷和淡泊名利的心境,也得益於二十餘年來對太極拳內功不斷修煉的堅持。太極拳講究以柔克剛,以靜制動,避實就虛,而在畫理上,疏密虛實,乾濕濃淡,粗細長短,知白守黑種種對立統一的變化正與太極相合,借用太極陰陽之勢,則畫面氣息足,動感強,氣機流淌,生生不息,正與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的「六法」之首「氣韻生動」相合。建亮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故宮博物院特約畫家,陳家溝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第八屆北京國際武術邀請賽太極拳、太極劍雙項金牌獲得者。建亮文韜武略,兼善其身,互促互進,互為成就,且正當盛年,其前途自當不可限量。
▲《靜夜思》96cmx180cm 2016年
建亮以一普通農家子弟,而取得今日之成就,其中甘苦恐常人無法想像。幼年習武,吃盡皮肉之苦,後因痴迷於繪事,輾轉京華,顛沛流離,嘗盡人生酸甜苦辣。信之既篤,守之彌堅,其恆心毅力可感可佩。建亮二十餘年嘔心瀝血研究繪畫,深追奧賾,漸諳其法,其下筆謹嚴,刻畫精深微妙,正致力於一步步達到自由放達、廣博深厚,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盡精微,致廣大」,正是建亮多年來繪畫創作情感的真實寫照,也是其終身的藝術理想與美學追求。藝術於建亮,是熱愛,是信仰,更是生命。
▲《城頭月下霜》136cmx68cm 2019年
自古齊魯多豪傑,一方水土一方人,生於斯長於斯,本性與靈氣源於斯。正是家鄉山川大地,一草一木的滋養孕育,賦予了建亮一身陽剛正氣,俯仰天地間亦皆化作筆端水墨神彩,灼灼光華。正謂:漫漫寂寂一筆耕,劍氣文心墨渾成。天地往來豪情客,揮麈煙嵐任平生。藝路迢迢兮無止境,生命短暫兮若朝露,惟以有涯之生去求無涯之知,披荊斬棘,砥礪前行。期待建亮他日之大成。
▲《晨曦-香港》240cmX123cm 2017年
▲《侗寨唱晚》240cmx193cm 2017年
▲《侗寨印象》240cmX193cm 2017年
▲《寂靜長嘯》240cmX123cm 2017年
▲《步步高升》180cmx96cm 2015年
▲《舉人故裡楊家峪》180cm×96cm 2013年
▲《黎明》180cm×96cm 2015年
▲《晨曲》180cm×96cm 2020年
▲《大院自有雲氣生》180cmx96cm 2016年
▲《雲起十渡》240cmx123cm 2017年
▲《白鴿一群飛天際》68cmx68cm 2019年
▲《瑞景京都》175cmX200cm 2010年
▲《萬裡河源天上來》34cm×34cm 2020年
▲《九州積氣峰前合》68cm×68cm 2020年
▲《紅燭》240cmx193cm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