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片風靡全球:假如西方喪屍大戰東方殭屍,誰會贏?

2020-12-09 世界華人周刊

最近,繼《釜山行2》之後,又一部韓國喪屍片《活著》火爆螢屏。

巧的是,二者的豆瓣評分都是5.6。雖然這兩部影片的口碑差強人意,但在上映後,都輕鬆獲得了韓國的票房冠軍。

美國之外,韓國儼然成為了拍攝喪屍片最成功的國家。西方的喪屍文化,已經滲透到了全世界。

當飛揚的思緒落下後,筆者不禁想起了曾經的香港殭屍片,當時紅遍了東亞市場,連日本都深受影響。

▲ 電影《殭屍先生》

為什麼香港能夠開創出這樣一個偉大的類型電影呢?這其實和中國的殭屍文化息息相關。

殭屍,堪稱純粹的中國「特產」。

中國殭屍和西方喪屍文化,二者相隔千裡,卻都在幾百年後發揚光大,遠看相似卻又大大不同。

1、跳行

相信不少人心中有個疑問,為什麼喪屍會走路,而殭屍卻只能跳行?

這要從他們的源頭說起。

西方的喪屍文化源於非洲西部的巫毒教,據傳巫師可以將人變成沒有意識的活死人,任由主人支配和奴役。這種活死人被稱為還魂屍,也就是會走路的死人。

17世紀初,大批西非奴隸被運到了加勒比海北部的島國海地,漸漸形成了海地的巫術文化,深刻影響了臨近的美國。

▲ 電影《負重前行》

人類學家梅特羅曾這樣描述海地的還魂屍:「他全身冰涼,能行動,能吃東西,能聽從主人對他的指令,但卻沒有記憶力,也不知道自己身處的環境。」

難道巫師真的有如此神通?當然沒有。

1983年,謎底被另一位人類學家韋德·戴維斯打開。所謂的還魂,實際上是巫師使用了河豚毒素。

這種毒素可以使人進入假死狀態,然後把屍體挖出來製造復活假象。中毒者雖保持清醒,但是會出現運動失調、軀體失控、吞咽困難等症狀。

▲ 韓國電影《釜山行》

不同於西方的喪屍是舶來品,中國的殭屍是土生土長的特產。

殭屍源於明朝中葉,對世後影響最大的要數湘西三邪之一的趕屍。

由於講究落葉歸根,湘西人便把客死他鄉的人運回家鄉安葬,於是有了趕屍的技藝。

▲ 湘西趕屍 圖片來源:央視《探索集結號》

趕屍的法師身著道袍,在夜間引屍前行。不打燈籠,敲擊小陰鑼,手搖攝魂鈴,警示夜行人避讓。屍體額貼黃紙符,每隔數尺一個,跟著法師前進。

難道法師真的有如此神通?當然也沒有。

現代科學傾向的解釋是:先把屍體的胳膊抬起來,用兩根長竹穿過衣袖,前後兩人像抬轎一樣趕路。由於長竹有彈性,所以在行進時屍體會上下擺動。

月黑風高,荒山野嶺,突然傳來了攝魂鈴音。循聲望去,蒙蒙夜色中但見數屍伸臂跳行,能不把人嚇個半死?

奇詭之事,驚心撼魄,最易流傳。在數百年的口口相傳裡,殭屍形成了伸臂跳行的傳統。

2、官服

殭屍由各種屍變產生,按理說涉及各個階層,為什麼都穿著清朝的官服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清朝殭屍文化的興盛。雖然殭屍文化源於明朝中葉,但興盛於清朝時期。

大菸袋紀曉嵐,信誓旦旦地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描述了殭屍的形貌:「白毛遍體,目赤如丹砂,指如曲勾,齒露唇外如利刃類接吻噓氣,血腥貫鼻。」

抱著刨根問底的精神,他還嘗試著分析了原因,所謂道家有太陰鍊形法,葬數百年,期滿則復生。屍變分兩種情況:新屍突變、久葬不腐。

與紀曉嵐齊名的袁枚,寫了一本志怪小說集《子不語》,書名的意思就是:講的都是怪力亂神。這本小說裡,有30多個殭屍故事。

他把殭屍分門別類,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殭屍家族:「紫僵、白僵、綠僵、毛僵、飛僵、遊屍、伏屍、不化骨。」

有了這兩位文化圈頂級大神的推薦,殭屍想不火都難。

二是香港電影的影響,這其中既有巧合又有必然。

殭屍片本質上是功夫片的分支,香港的功夫片多把時代背景放在民國初年,從時間上推算的話,不管是幾十年還是上百年的殭屍,當然都是清朝人。

▲ 電影《殭屍先生》

與此同時,清朝的官服最便宜,任何年代的投資都講究節省成本。而且,清朝的官服色調幽冷,與猙獰恐怖的面孔絕配,成倍增加了陰森的效果。

香港電影素來相互借鑑,在摸索到殭屍最佳的裝扮後,自然沿襲下來。殭屍的形象,從此固定在我們腦海裡。

3、九叔

電影這個造夢機器,是無數少年認知世界的重要窗口。無論是喪屍還是殭屍,都通過電影大展神威。

美國的喪屍電影,起於1932年的《白色喪屍》,興於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

▲ 電影《活死人之夜》

香港的殭屍電影略晚了幾年,起於1939 年的《古屋行屍記》,興於1985年的《殭屍先生》。

對於無數八九零後來說,九叔林正英在記憶中佔有重要地位,《殭屍先生》正是他的成名大作,給觀眾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象。

▲ 電影《殭屍先生》

這部電影既參考了民間傳說:晝伏夜出、蹦跳前行、憑呼吸辨方位。又借鑑了西方的吸血鬼題材,讓之前吸陽氣的殭屍吸起了人血,達到了更加恐怖的效果。

但無論多麼瘮人的場景,只要精通茅山道法的九叔出現,我們就會鬆一口氣。墨線、糯米、桃木劍、銅錢劍、黃紙符、太極八卦鏡,在九叔的手中出神入化,打得殭屍節節敗退。

▲ 電影《殭屍先生》

由於電影太過經典,直接導致了幾乎所有廠商跟風翻拍。僅1986年的下半年,就有近10部殭屍電影上映,但最經典的還要數林正英。

1986年,九叔的《殭屍家族》上映。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本片借鑑了大導演史蒂文·史匹柏的《E.T》故事,將嗜血殺戮的殭屍變得溫情款款。

▲ 電影《殭屍家族》

影片中的3個殭屍是父母和兒子,本身就有舐犢的深情。當小殭屍誤闖人間後,與幾個小孩建立了友情。溫馨的戲碼大受好評,小殭屍可愛的形象也萌翻了觀眾。

這部影片不僅在香港爆紅,還出人意料地在日本大獲成功,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殭屍熱潮,引領了相關的漫畫、玩具、時裝、餐廳。

▲ 《七龍珠》中的餃子

大名鼎鼎的《七龍珠》,餃子的形象就像極了小殭屍。

除了這兩部大作外,九叔還為觀眾獻上了諸多經典,諸如《靈幻先生》《一眉道人》《驅魔警察》《音樂殭屍》等。

只可惜,九叔在1997年溘然離世,年僅45歲。有些人走得很輕,不帶走一片雲彩,卻帶走了一個時代。

4、區別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經典遊戲《植物大戰殭屍》有一個翻譯的錯誤。那裡面各種植物的對手根本不是殭屍,而是喪屍。

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殭屍世界大戰》,也犯了同樣的錯誤。那裡面疊羅漢爬牆的,很明顯也是喪屍。

▲ 電影《殭屍世界大戰》

中國的殭屍與西方的喪屍,兩者究竟有哪些區別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他們形成的原因不同。殭屍是因為死人的屍變,而喪屍則源於活人,出於病毒、寄生蟲、核輻射、細菌感染等原因。

二者也存在相同點,被咬的人都會被感染。

▲ 電影《殭屍世界大戰》

其次,他們的形象和智力不同。雖然殭屍青面獠牙兇神惡煞,但本質上腦子管用非常講究,穿戴得整整齊齊。西方的喪屍則衣衫破爛、血肉模糊、腦子裡只有咬人的欲望。

然後,他們的食物也不盡相同。最初的殭屍吸食活人的陽氣,後來在吸血鬼的啟發下開始吸血。而喪屍則乾脆直接,專情於活人的新鮮血肉。

▲ 電影《一眉道人》

最後,他們的身體強度截然不同。殭屍免疫一切物理的攻擊,棍棒刀槍全不頂用,只害怕法術和陽光。喪屍則行動遲緩白骨外露,腦袋是致命的弱點,但是不畏懼陽光。

在數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兩者各有千秋,形成了各自的燦爛文化。

不知道你更愛哪一款?

5、大戰

現在的電影都流行拼搭,比如異形竟然打起了鐵血戰士。假如中國殭屍與西方喪屍大戰的話,誰會勝出呢?

從各種身體硬體上看,刀槍不入水火不侵還有智力的殭屍,肯定完勝普通的喪屍。對待喪屍只需要一顆子彈,但殭屍卻需要正統道士法術的攻擊。

▲ 《生化危機》遊戲中,喪屍由於過度飢餓,啃食其他喪屍後可能進化為舔食者

值得注意的是,喪屍會變異,比如《生化危機》遊戲中的舔食者,兇殘異常,擅長潛伏,趴行速度極快,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殺人利器。

但殭屍也不差,喜歡修煉的中國人也把這個能力賦予了殭屍。

前文提及的飛僵,就是修煉千年的殭屍,不僅有金剛不壞之身,還擅長法術攻擊,可以在空中飛行,普通的道士肯定束手無策。

▲ 徐克指導的電影《殭屍大時代》

更厲害的遊屍,歷經了初劫天雷,身居六道輪迴之外。完成了始皇帝的夢想:不老,不死,不滅。上行九天,下遊幽冥,時間久了,還可以升級成飛行夜叉。

所以,哪怕喪屍會變異,估計也不是飛僵和遊屍的對手。

▲ 電影《殭屍家族》

如果哪一天真拍這種電影,拋開一切的情感與利益,單純從兩方的實力來看,你覺得殭屍與喪屍,誰會獲勝呢?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令狐空

責任編輯:華小妹

相關焦點

  • 西方喪屍大戰中國殭屍,趣談誰能更技高一籌
    高顏值的吸血鬼電影中有一類影片叫殭屍片,中國代表作有林正英殭屍道長系列,而西方電影的主要分兩個流派:德拉古系列吸血鬼(類似的還有黑夜傳說系列),生化危機系列喪屍。咱先看看中外兩者的技能水平,判斷一下戰力。
  • 中國殭屍大戰西方喪屍!場面一度失控!
    恐怖片讓人慾罷不能的魅力就是能極大程度刺激感官但一般來說東方怕鬼神和西方懼血腥誰能贏?增加相對來說殭屍則比較少所以如果是打群架的話喪屍會從數量上取勝所以,由於喪屍是沒有搞到桃木劍黑狗血的智商所以殭屍很容易爆頭喪屍但是喪屍卻很難攻擊殭屍的弱點所以綜上所述如果殭屍和喪屍打架大概率是殭屍會贏的
  • 中國殭屍和西方喪屍區別在哪裡?殭屍遇上喪屍能打贏嗎?
    近期回顧了一下林正英先生的殭屍片,大呼過癮的同時,突然想開一下腦洞和大家聊一聊殭屍和喪屍的區別在哪裡。他們相遇,又是哪一方取勝的可能性比較高。我們看到喪屍帶來的震撼,往往是一大群喪屍衝上來時,數量上的威懾,而殭屍的威懾卻是因為他強大的力量。這二者相遇,誰會輸誰會贏?2、殭屍vs喪屍戰鬥力對比我們仔細查看喪屍的時候,便會發現它們個體戰鬥力很一般,由於喪失了理性,攻擊方式局限於撕咬兩種。
  • 為什麼外國喪屍片越來越火,而中國殭屍片卻沒落了?
    倒是國外的喪屍片異軍突起,從歐美的《行屍走肉》系列、《生化危機》、《返生餐單》到韓國的《釜山行》,Netflix製作的首部原創韓劇《王國》,西方的喪屍文化越來越流行。而東方殭屍文化的開拓者則是林正英,林正英生前拍攝了25部殭屍題材電影,大大影響了華人世界對於殭屍形象的認知。1985年林正英推出了殭屍片的開山之作《殭屍先生》,他飾演道士九叔,帶著許冠英、錢小豪兩個徒弟一起鬥殭屍,為後來的其他殭屍片提供了許多基礎設定。
  • 鬼節,聊聊殭屍與喪屍
    而且這些法術在影片中都做了很精彩的展示,並為整個香港殭屍片樹立了榜樣。林正英不僅把道家的法術使用的惟妙惟肖,還把殭屍刻畫的非常生動。他不僅把功夫和殭屍題材結合創新,也借鑑了西方吸血鬼一類作品的精華。
  • 東西方文化差異,要從「喪屍」VS「殭屍」說起
    關於恐怖片,有的人喜歡疑神疑鬼的靈異事件,而那些血肉橫飛、酣暢淋漓的喪屍片總能小眾的,具有鼻祖意義的喬治·A·羅梅羅的《活死人之夜》(1968)到馬克·福斯特的《殭屍世界大戰》(2013),西方已經有了完整且深刻的「喪屍文化」。
  • 《喪屍大戰殭屍》首播 張哲浩打響喪屍保衛戰
    張哲浩帥酷寫真  搜狐娛樂訊 由張哲浩主演的靈異恐怖電影《喪屍大戰殭屍》將於今日登陸全網首度播出,大戰一觸即發。片中,以張哲浩演繹的喪屍終極大boss孤獨城為首喪屍代表將集結全部力量挑戰對手殭屍族群,正式打響家族保衛戰,準備不惜一切代價來捍衛喪屍大軍的權益,並因此展開了一系列的生死決戰,頗有大將風範。  《喪屍大戰殭屍》講述了二戰結束之後,野心科學家便開始研究喪屍病毒,打算藉此來統治世界。
  • 殭屍為什麼都穿清朝官服?
    簡單來說,殭屍是死了很久的屍體,喪屍是中了病毒後的活死人,而吸血鬼是長著蝙蝠翅膀的生物。如果單打獨鬥,在修為道行持平的情況下,誰的勝算更大?從生存條件來看,它們三者不分伯仲。吸血鬼和殭屍吸血為生,喪屍則是吃肉,但他們都很懼怕陽光,所以只能夜間出行。從擊敗方法分析,吸血鬼的命門是心臟,也害怕十字架與大蒜,而滅絕喪屍就簡單得多了,槍與火都行。最難的可能是殭屍,皮膚堅硬,可謂金剛不壞。
  • 大俠別這樣:中國殭屍VS歐美喪屍 死活都要害人
    (怎麼感覺大俠最近片看太多了),想必聰明的讀者已經猜到了,最近的韓國電影,無非就是那部大熱的《釜山行》。縱觀近年來的影視市場,殭屍喪屍題材可謂風頭正盛,那究竟中國殭屍、老毛子喪屍都有什麼區別?兩者究竟又孰強孰弱呢?且聽本大俠為你一一道來。
  • 喝過「洋墨水」的殭屍片為什麼成為絕唱?
    這種香港殭屍片如果說是恐怖片,不如說是喜劇片,但是我們會發現西方有《生化危機》、《活死人之墓》等系列電影並且將輝煌保持到現在,而香港殭屍片我們只記得《殭屍叔叔》、《殭屍先生》,而如今談起殭屍片只剩一片唏噓。
  • 東方的殭屍,西方的木乃伊吸血鬼喪屍,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首先說一說,我國的「殭屍文化」。說到妖魔鬼怪,我國的殭屍文化絕對是最具傳奇色彩的。公元前2500年左右,旱魃作為「殭屍文化」的鼻祖,閃亮登場。起初的旱魃是「天女」的形象,被黃帝召喚到下界,無法回到天上。後來通過民間的不斷演變,最終出現了殭屍。明朝時期,民間文學藝術開始興起,「殭屍」隨之走入「市井」,誕生了許多的文學作品。
  • 清明節大話殭屍片:茅山道長今何在?
    2015年,東西方兩個節日重合,藉此機會,寄託哀思,來聊聊我們心目中逝去多年的殭屍片與林正英。一、殭屍還是喪屍?       提起殭屍,很多人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要麼是《殭屍先生》中蹦蹦跳跳的清朝殭屍,要麼是如《生化危機》中骨骼清奇、走來走去的噁心殭屍。
  • 林正英的《殭屍先生》,國產殭屍片的經典之作
    喪屍題材電影儼然成為了一種獨特又另類的文化。中國的「喪屍」,我們稱之為殭屍。它比國外的喪屍更加高級,也更加讓人望而生畏。不是小嗨刻意吹噓我們自己的文化,具體為什麼,下文會提到。但如果單純與喪屍相比,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了。
  • 中國古代四大殭屍始祖,贏勾、後卿、旱魃、將臣來歷,殭屍存在嗎
    提到殭屍,顧名思義,僵硬的屍體。在民間傳說中,特指人類的屍體在死後,因為陰氣過重而變成的妖魔。由於近代影視的設想,往往會擁有超自然力量。殭屍屬中國民間傳說的鬼怪,源於中國明清民間傳說。與殭屍相似存在的外國鬼怪,有吸血鬼、喪屍等。
  • 韓劇《殭屍偵探》這個喪屍又慘又好笑 在貧窮面前 喪屍也嘆氣
    說到殭屍或者喪屍,很多人對其的印象是喪失理智的樣子,而說到吸血鬼則是黑袍黑帽一副貴族樣,明明是同一種的生物,在偶像劇中一般以後者的形象出現,而韓劇《殭屍偵探》不一樣。這部劇男主是以喪屍的模樣出現,黑眼圈黑嘴唇,臉上的皮膚還有淤血,身體有破洞,更重要的是他無法說話,走路的樣子像《植物大戰殭屍》裡的殭屍,行動遲緩連兔子都抓不到,只有當餓到極致時才會激發喪屍的特性失去理性,而且這個喪屍有點慫,又慘又好笑。
  • 腐爛國度2植物大戰殭屍彩蛋一覽 路障殭屍彩蛋
    腐爛國度2遊戲中可以發現有些喪屍的頭上戴有路障。這並非遊戲卡模型BUG。而是致敬植物大戰殭屍中的路障殭屍彩蛋。下面帶來腐爛國度2植物大戰殭屍彩蛋一覽。腐爛國度2植物大戰殭屍彩蛋  遊戲中可以發現有些喪屍的頭上戴有路障。這並非遊戲卡模型BUG。而是致敬植物大戰殭屍中的路障殭屍彩蛋。
  • 殭屍喪屍題材遊戲推薦:好玩的打殭屍遊戲真是太多了!
    應小夥伴們的要求,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期殭屍喪屍題材遊戲推薦。其實殭屍和喪屍有相同之處,也有明顯的不同,但大家不必過於糾結,統稱殭屍也無所謂。今天推薦的都是一些經典遊戲,沒辦法,這種題材經典就是太多,末尾還有其他遊戲的「一句話推薦」,想略過經典可以直接翻到後面。
  • 植物大戰殭屍如果巨人殭屍的小鬼殭屍更全面一些,哪種殭屍更厲害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植物大戰殭屍,這款遊戲可是風靡全球的一款遊戲啊,基本上都受到了玩家們的最愛,大家都喜歡玩這款遊戲,因為在遊戲中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對策,玩法也是花樣百出,好了,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巨人殭屍可是說是遊戲中血量比較多的一個殭屍了(除了僵王博士),他出場的時候,草地都在震動
  • 殭屍片中的茅山道長今何在?
    一、殭屍還是喪屍?提起殭屍,很多人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要麼是《殭屍先生》中蹦蹦跳跳的清朝殭屍,要麼是如《生化危機》中骨骼清奇、走來走去的噁心殭屍。兩種形象源於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起源,它們的名字叫做殭屍,或者喪屍。
  • 《活死人黎明》:美國經典喪屍片,殭屍竟還生出小殭屍!
    《活死人黎明》:美國經典喪屍片,殭屍竟還生出小殭屍!《活死人黎明》該片翻拍自1978年的同名影片,故事講一夜之間全世界陷入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型災區,一種致命的瘟疫令死去的人進化成一頭吃活人的喪屍。未被感染的人類生還者奮力與喪屍反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