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調整迫在眉睫。而「三大改造」,是攻「結構之堅」的金鑰匙。
中信重工高端產業園潔淨的生產車間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調整迫在眉睫。而「三大改造」,是攻「結構之堅」的金鑰匙。
去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565」現代產業體系,將「三大改造」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強力推進技術改造、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三大改造」不僅成為促進企業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升級的重要路徑,還成為我市企業新常態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中國一拖智能化工廠生產車間
1 頂層設計明確目標促轉型
「我們的產品是黑色的,其實更是『綠色』的。」近日,記者在洛陽龍泉天松碳素有限公司採訪時,該企業質量管理部部長劉金章話語中充滿自豪。
此話不假。隨著該企業一期到三期焙燒脫硫改造項目於去年10月全部投入運行,該企業焙燒煙氣中二氧化硫排放濃度控制在每立方米35毫克以內,顆粒物控制在每立方米10毫克以內,幾乎是現行國家排放標準的1/10。
該項目是去年我市重點推進的綠色化改造項目之一。推進「三大改造」既是大勢所趨和現實選擇,也是企業提升發展質量、增強內生動力的根本路徑。如何廣泛達成共識,在全市範圍內儘快推動這項工作,形成全市「一盤棋」,直接關係著這項工作的成效。
「三大改造」,產業是根基,更是方向。去年,我市成立轉型發展攻堅領導小組,建立「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本規劃、一抓到底」工作機制,以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為方向,制訂省定12個、市定16個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繪製產業鏈圖譜,明確發展路徑和目標。
在此基礎上,我市出臺《洛陽市2018年轉型發展攻堅「三大改造」實施方案》,進一步謀劃「三大改造」全年工作思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8%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同比降低6.8%;在重點行業的關鍵崗位,推廣應用1500餘臺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發20個以上技術先進、市場需求潛力大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方向已定,目標明確,措施得力。我市建立工業企業「三大改造」「一企一策」工作檯帳和「三大改造」項目庫,去年全市共有842家企業按照既定目標實施「三大改造」,共實施重點項目296個,完成投資263.8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109%。
中航鋰電全自動生產線
2 企業主導龍頭引領效果好
橘色的機械手臂從流水線上銜起一個長條狀的超薄電池串,並靈活旋轉90度,在玻璃面板的相應位置輕輕放下。
在阿特斯光伏電力(洛陽)有限公司(簡稱洛陽阿特斯)三期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生產車間裡,智能化改造帶來的紅利隨處可見。如今,該項目大部分太陽能電池組件製造環節都由機器完成,很難看到員工的身影。
得益於企業持續不斷地推行技術改造和智能化改造,洛陽阿特斯發展勢頭十分強勁,還定下了新的發展目標:向省內首家百億級光伏企業發起衝刺。
企業是「三大改造」的主體,更是「三大改造」的最大受益者。利用企業的積極主動性,鼓勵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加快「三大改造」步伐,是我市推進「三大改造」的重要舉措。
中信重工重裝車間通過智能化改造,重構高端重型裝備製造工藝體系,裝備設計、工藝生產服務時間節省40%,生產效率提高30%,裝備利用率提高15%;
萬基鋁業建成電解鋁半乾法脫硫系統,在全省電解鋁行業率先實現超低排放綠色化改造;
鴻元軸承研發的「RV減速器軸承及諧波減速器軸承」產品質量及關鍵性能指標達到國內同類產品領先水平……
應用新工藝、使用新材料、適應新標準,「三大改造」為我市企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分別高於全省、全國0.8個和1.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8%。與此同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25.3%,高於全省9.3個百分點。「三大改造」正成為我市企業轉型發展、彎道超車的「法寶」。
阿特斯光伏電力(洛陽)有限公司加快生產線改造
3 示範帶動重點項目動力足
走進洛陽古城機械有限公司(下稱古城機械)6號車間,2.5萬噸汽車轉向節零部件生產項目建設正酣,預計今年上半年正式運行。
作為一家老牌鑄造企業,古城機械每年在綠色化改造方面投入的資金在300萬元以上。真金白銀的投入,換來企業可持續發展。去年該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7億元,粉塵排放濃度遠低於國家標準。
推進「三大改造」,項目是抓手。我市以重點項目為抓手,鼓勵企業以申報國家智能製造專項、工業強基工程及創建智能車間(工廠)、綠色工廠等為重要手段開展深層次的「三大改造」,引導企業由被動改造向主動改造轉變,改造內容向工業基礎能力提升、攻克核心技術瓶頸轉變。
一批示範項目集中湧現。中車洛陽機車「機車智能檢修數位化車間」等3個項目獲評國家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阿特斯光伏「太陽能矽片改建項目」等20個項目入選2018年省機器人「十百千」示範應用倍增工程示範項目……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我市規模以上企業以智能化改造為引領實施「三大改造」,有力推動了全市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和質量效益提升,正帶動洛陽工業向著高質量發展目標加速前進!(洛陽日報記者 孫小蕊 )
中石化洛陽分公司新型汙水處理環保均質罐全面升級改造(本篇圖片由記者 曾憲平 魯博 潘鬱 攝)
數讀2018「三大改造」
●去年全市實施「三大改造」企業842家,實施重點項目296個,完成投資263.8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109%;
●推廣應用機器人及數控工具機等智能裝備1506臺,15家企業獲評省級智能工廠(車間),推動1228家企業「上雲」;
●雙瑞萬基鈦業等3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龍鼎鋁業獲評省級綠色工廠,中聯水泥等4家企業獲評省級培育類綠色工廠;
●去年前11個月,全市技術改造完成投資同比增長29.8%,高於全市工業投資增速21.4個百分點。
業界聲音
智能化是農業的發展趨勢。這幾年,中國一拖持續推進智能化改造,致力於實現拖拉機全過程的智能製造,目前已取得重要進展。我們將按照全市「三大改造」的總體部署,持續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實現從製造到智造的轉變,努力把企業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農業裝備供應商。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剡水
綠色化改造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發展紅利,我們還將繼續堅持清潔低碳、循環生產、綠色製造的生產理念,打造企業發展的「綠色引擎」,通過「綠色跨越」引領企業發展。
——洛陽古城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新樂 ( 小蕊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