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揭秘!《八佰》中的硬核天津話,喊到失聲……

2020-12-08 每日新報

電影《八佰》今天正式公映,四行倉庫保衛戰中一位操著濃重天津話的「硬核營長」格外引人矚目,而且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就是原籍天津靜海的抗日英雄楊瑞符。巧合的是,片中楊瑞符的扮演者陸思宇也是地道的天津爺們兒。

影片上映前,陸思宇接受了新報記者的獨家專訪。為了《八佰》,他非常態棄演另一部自己主演的電視劇,《八佰》一場戲拍50條喊到失聲……陸思宇說,「拍攝這部電影給了我迅速成長的契機,也讓我堅定『戲比天大』是一名演員的根本」。

【因是天津人「被換角」】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的陸思宇,此前在多部高分劇中出演角色:《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虎嘯龍吟》中的汲布,《破冰行動》中的宋楊等,2018年接到去《八佰》試戲的通知,陸思宇前往蘇州見到了管虎導演。

「其實本來讓我試的角色不是楊瑞符,但是虎哥得知我是天津人之後,就決定把楊瑞符這個角色給我了。因為《八佰》裡的軍人基本都說方言,這符合史實,也讓人物更鮮活。」陸思宇說。

歷史上,營長楊瑞符與副團長謝晉元率八百壯士留守閘北,以四行倉庫為依託抗擊日軍。楊瑞符是天津靜海人,15歲在天津當過學徒、小販,他是不是說一口天津話現已很難考證。陸思宇有自己的想法,「我特意找了靜海的朋友給我說了靜海話,確實和天津話不同。但我想,《八佰》畢竟是電影藝術不是紀錄片,說天津話,全國觀眾一聽就明白這是天津人,所以我為他設計了天津話。」

【一場「出聲戲」拍了50遍】

《八佰》開場不久,四行倉庫裡傳出鏗鏘有力的命令,號令中國軍人抵死堅守、半步不退的正是營長楊瑞符。這是一場用聲音表演的戲,陸思宇說:「影片中的楊瑞符必須體現領導者的風範和軍人的意志,用堅定的語氣下達命令,這都是不帶情緒的,唯有鐵血、硬剛。」

這場戲只用全景掃過全體將士,陸思宇說:「如果再看一次還是能看見我站在前面。這場必須將情緒調到最強的狀態,絲毫不能鬆懈。我記得拍了50條,最後已經喊不出來,第二天嗓子都腫了,體會了失聲是什麼感覺。」除了當時拍攝,陸思宇又為這場戲做了一次後期配音,「完成配音嗓子又腫了」。

地道的天津話總是出現在《八佰》的緊要關頭,對於天津觀眾,這樣的發號施令熱血爆棚又十足接地氣。其實這樣的硬核天津話並不是陸思宇平時講話的風格,「平時我說話還是挺平靜的,工作後也很少有機會能說天津話,這次算是把狀態全都激發出來了。」楊瑞符的臺詞密集又強悍,陸思宇和配音指導程寅老師不斷推敲天津話的咬字發音。難怪觀眾看了紛紛表示:這是近年來聽過的最地道、最熱血的天津話臺詞。

【曾是天津學霸藝考生】

陸思宇家在南開區,高三之前從沒想過當演員。「我是實驗中學畢業的,之前就是想按部就班考個工科大學。剛上高三那年我偶然看了孫儷主演的《一米陽光》,我突然覺得角色那種自由的狀態是我想追求的,隨即萌發了當演員的想法。」

只剩半年時間才決定藝考,無疑是個瘋狂的想法,陸思宇說服了父母,找表演老師學表演,突擊藝考課程,報考了7所藝術高校,最終接到了北京電影學院等5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妥妥的學霸考生。

和同班同學楊冪、袁姍姍等人的順風順水相比,陸思宇畢業後拿過最佳男演員,也經歷了低潮。一路走來,他對波折有了新的思考,「作為演員,每個人成長道路都不一樣,要堅持自己的方向和初心。」

就像拍攝《八佰》之前,他在另一個劇組遭遇了匪夷所思的事件,也沒有動搖自己的初衷,「進《八佰》之前,正在另一部劇中演男一號,我當時和劇組打了招呼,大家約定了完成工作的時間,但最終因為劇組的種種原因沒有完工,溝通無果,他們最後甚至採取了限制人身自由的極端方式禁止我離開。」最終,陸思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了,但辛苦拍攝的一部電視劇也算直接放棄了,「對於我來說,無論是那部劇還是《八佰》,我同樣認真對待,無愧於心」。

在《八佰》劇組的時間雖不長,但陸思宇說大家度過了一段共同成長的時光,「非常珍貴,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回頭看那些經歷都是值得的。」

新報記者王軼斐

新媒體編輯 徐丹

新報精華文章導讀金街這處商業綜合體,有了最新消息!預計明年8月份整體恢復喪心病狂!2歲半幼兒遭父親拋摔,結果……警方通報天津一幹部被查每日新報公眾平臺我們了解天津這座城

相關焦點

  • 銘記| 電影《八佰》中的硬核營長是天津人!
    作為院線重啟後首部國產大片,《八佰》不負眾望,票房已突破20億。《八佰》帶動電影院線從疫情中重啟的同時,也再次將觀眾帶回到那個悲壯的場面。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名壯士在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對抗三十萬日軍,浴血奮戰四天四夜。
  •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獨家專訪李晨:《八佰》裡的「山東印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從《士兵突擊》裡的吳哲,到《生死線》中的龍文章,從《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張立憲到《八佰》裡的「山東兵」,無論是古裝劇還是近代戲,李晨在戰爭、軍旅等題材中題塑造了許多「白月光」的戎裝兒郎形象。
  • 看過《八佰》,可你知道咱們天津的「四行」嗎?
    看過《八佰》,可你知道咱們天津的「四行」嗎?樂遊天津最近被電影《八佰》刷屏的小夥伴們,這是一部關於「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悲壯故事。
  • 電影《八佰》今日公映
    本報訊(記者丁曉晨)電影《八佰》今日公映。該片的首波口碑已隨著首映與點映釋出。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深深感動和震撼了廣大網友,「看哭了」成為被大家頻頻提到的關鍵詞。有觀眾說:「到了淚點哭得發抖,中華民族的無畏精神是不可磨滅的。」
  • 《金剛川》比《八佰》還好看?
    「《金剛川》比《八佰》還好看」這句話是張譯說的。 10月16日晚,張譯在平遙電影節上對媒體說"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他旁邊的魏晨也表示"我贊成譯哥"。
  • 貓眼電影媒體矩陣助力《八佰》宣發:全網總播放破4億
    9月3日,《八佰》公布最新票房數據,上映14天後,電影票房突破21.4億元。同日,貓眼電影發布戰報。貓眼數據顯示,《八佰》上映以來,持續呈現高熱度高流量態勢。截至9月3日,在貓眼電影全媒體矩陣的助力下,《八佰》相關宣傳物料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全平臺的播放量突破4億,全網點讚量逼近1500萬,熱點持續引發討論熱潮。
  • 二刷《八佰》,發現了10個隱藏「彩蛋」
    如久旱逢甘霖,影片點映三天票房便突破1億,豆瓣開分8.3(目前7.8),《八佰》不負眾望地掀起了久違的院線片討論熱度。 隨著本周五起正式公映,「八佰」也正在成為更多人口中的高頻詞彙,陷入半年停滯期的2020中國電影,總算盼來真正寬慰人心的曙光
  • 好電影不怕黑,今天我要推薦《八佰》
    第一時間看完電影,更是激動不已,不僅是因被電影中展現出的宏大場面而震撼,更是為「八百壯士」的歷史壯舉而內心觸動。不得不說,不負萬眾期待,歷經一年多的時間,這部不好看到的《八佰》絕了。《八佰》是由管虎執導,王千源、張譯、姜武、黃志忠、張俊一、歐豪、杜淳、魏晨等等一眾明星大咖主演的影視作品,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留守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的故事。從影片陣容上來講,可謂是相當豪華了,眾位影視大咖,每一位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代表作,演技上更是無可挑剔。
  • 《山西話》丨重溫抗戰經典電影作品之《八佰》
    ,我們要講的是《八佰》。《八佰》以皮影戲的形式用隱喻蒙太奇的手法引入了常山趙子龍在長坂坡單槍匹馬衝向曹軍的畫面,一下子就把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整體氣勢烘託了出來,且帶有極為悲壯的氣氛。而八百壯士們面對的也是浩浩蕩蕩的日本軍隊,但是毫不退怯!試問中國軍人的骨頭有多硬?看看四行倉庫中的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之所以可以震驚中外永垂史冊,除了戰鬥本身的英勇和壯烈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是一場被全世界圍觀的戰鬥!
  • 中國電影《八佰》在英國上映
    中新社倫敦9月17日電 (高天胤)中國電影《八佰》當地時間16日在英國上映,這是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首部在英國上映的中國國產大片。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中國抗戰初期的「淞滬會戰」戰役。為壯聲勢,這支四百餘人的孤軍對外稱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電影《八佰》大火,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也因此迎來參觀客流高峰。但「蘇州河」邊的實景地其實在蘇州湖邊的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鍾升 攝該片由中國導演管虎執導,張譯、姜武、杜淳等演員參演。該片是全球第三部、亞洲第一部全程使用高清巨幕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
  • 熱血《八佰》,海報設計與幕後概念大揭秘!
    影院回春之後,第一部刷爆朋友圈的年度巨作,一定是當之無愧的愛國題材電影——《八佰》。抗戰故事製作宏大,愛國熱血感人至深,演員演技爆發角色刻畫極致,從上映當天起,《八佰》的周邊話題就沒斷過。影片講述了,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多敵少頑強抵抗四天四夜,極為悲壯和燃情的故事。
  • 《八佰》曝「戰火英雄」預告 硬核劇組忘我拼命
    2019年最受期待的暑期華語戰爭巨製、《老炮兒》之後管虎導演又一力作《八佰》發布「戰火英雄」預告,集結最強硬漢主創陣容,首曝演員們「流血流汗不言累」的片場日常。提前進組軍訓 保持緊張狀態真實還原戰士對於曾獲東京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的王千源來說,拍攝《八佰》仍然是一件「緊張且有壓力」的事,每一場戲每一個鏡頭都不能鬆懈。因為本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在上海淪陷前死守四行倉庫的故事。為了真實還原82年前的軍人狀態,演員們都要提前進組軍訓,學習戰鬥姿勢、端槍動作。
  • 一部《八佰》一曲四行悲劇
    通過《八佰》,看那一場真實的充滿硝煙的淞滬會戰1937年10月,閘北,大廠,這一帶濃煙滾滾,硝煙四起,黑壓壓的天空不時裹挾著幾滴雨絲,隨風掠過這個遠東最大城市的上空。利劍出鞘回到電影,這八佰勇士都是電影的主題,看完這部電影,其實還是不錯的,只是結尾有些潦草,沒有完整的傳遞歷史的本來消息。當然,其中的部門情節有所刪減。
  • 讀懂《八佰》中的家國情懷
    作為院線重啟後的首部國產電影,《八佰》點映首日票房破千萬。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投稿|再看《八佰》,何止「八佰」
    英雄豪傑都是凡人變的這是我再看《八佰》的感覺這是一場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大型真人秀。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中看客的一員,看得熱血沸騰卻也幫不上忙。
  • 《八佰》到底算「瑕不掩瑜」還是「美中不足」?
    在國產電影中,這已經算是一個不錯的分數。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7.8分是否複合你心中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對於這樣一部熱門電影,你又有哪些話想說? 日前,時光網編輯部就電影《八佰》的優缺點展開了一場討論會,分享自己對影片的理解。
  • 《八佰》是一部好電影,但背後卻不是一個好故事
    我們也迎來了《八佰》的正式上映時間:2020年8月21日。這個消息對於廣大影迷來說,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諸多影評媒體在看過《八佰》的點映之後,紛紛給出了頗高的評價。然而在讚譽之下,卻湧入了一些負面的聲音,是什麼原因導致《八佰》是一部好電影,卻講了一個不盡人意的故事呢?《八佰》是一部什麼電影?
  • 專訪李晨:《八佰》的英雄沒有名字
    對於許多人來說,《八佰》是一場漫長的長跑。時間長短不一,對於管虎來說,是十年。而對於李晨來說,是四年。八佰於他的開始,是管虎三年前打來的一個電話。李晨立即決定參演《八佰》。但拍攝的進程,卻不像他與《八佰》相遇一般順利。不久李晨就收到通知,拍攝場景還沒有完全達到所需的標準,所以整個劇組都不得不繼續等待。更具體的細節不難還原:當時蘇州連降暴雨,施工停止,大雨造成了房屋塌陷。
  • 《八佰》方言那些事:民國「廣普」是桂林口音,「阿拉」還不是上海話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晨八佰》單日票房連續10天破億,以絕對優勢蟬聯全球周末冠軍。影片罕見地使用了全方言的表達形式,讓各地觀眾倍感親切,出場人物也更加真實鮮活。然而,影片中方言的使用也帶來不少質疑。「謝晉元」飾演者杜淳來自河北,因片中「廣普」不夠標準引起網友討論。遼寧人王千源講起了陝西話、北京人李晨演山東兵、福建人歐豪則全程湖北方言……片中的方言還原度如何?有哪些使用錯誤?正規軍中口音天南地北原來跟蔣介石有關?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邀請到文史撰稿人郭曄旻,詳解《八佰》片中方言的問題。
  • 《八佰》上映,他們有話說
    新京報專訪了演員杜淳、李晨、歐豪、魏晨、俞灝明,講述230天蹲守「四行倉庫」,拍攝《八佰》的幕後創作之路。▲歐豪飾端午:88師524團一營士兵他在《八佰》中飾演的端午身上也看到了這股勁兒。端午來自湖北保安團,保安團被打散後,成為「逃兵」,被88師524團收編,在保衛四行倉庫的四天四夜中,經歷了人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