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採薇》希臘巡演受歡迎,給國產音樂劇帶來哪些啟示?
這兩年,音樂劇成了舞臺上大熱的潮流,西區和百老匯經典被不斷引入,本土的原創音樂劇同樣「井噴」,但能夠被觀眾記住、真正留下來的作品不多,走出國門巡演的少之又少,《詩經·採薇》則是其中的一部。不久前,希臘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一座擁有100餘年歷史的劇院裡,《詩經·採薇》連演三場,大受歡迎。「當地觀眾佔到了90%。」本劇出品人戴曉嵐回憶,謝幕後,他們衝上來抓住演員們的手,一個勁兒地叫好,問哪裡能買到CD版,那種真誠的熱情絕非作假。而當劇組離開希臘時,連劇場裡幫忙裝臺的技術工人都已經會哼唱劇中「採薇採薇」的旋律了。
-
首部詩經題材音樂劇《詩經·採薇》將受邀前往希臘演出
據悉,《詩經·採薇》自誕生之日起即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除了即將展開的各地巡演之外,本月16日到25日還將受邀前往希臘美麗的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市政劇院連演三場,將美妙的中國故事講給希臘觀眾。首部詩經題材音樂劇《詩經·採薇》是眾多創作者、藝術家歷時三年打磨,將一部200字左右的詩歌生發出一個唯美的戲劇故事,在配上優美的音樂,最終將一部民族風格與風情的音樂劇搬上天橋藝術中心的舞臺,首次試演於2018年10月。
-
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在京演出 回溯中國詩歌的源頭
2020年11月12日,由中華書局發起,中國出版集團、中華詩詞學會、中華詩詞研究院共同主辦,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協辦的第五屆「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及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保利劇院舉辦,啟動儀式上,音樂劇《詩經·採薇》紀念演出也與觀眾見面。
-
音樂劇《詩經·採薇》將赴希臘演出 為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人民網北京9月16日電 (尹星雲)繼5月在天橋藝術中心演出之後,詩經題材音樂劇《詩經·採薇》16日到25日將受邀前往希臘美麗的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市連演三場,將美妙的中國故事講給希臘觀眾。
-
打造詩經文化IP 音樂劇《詩經 採薇》將推出
據了解,作為詩經IP開發戰略的成果,中琞文化歷時三年精心打磨,國內首部詩經原創音樂劇《詩經 採薇》將作為第三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開幕大戲,於10月20日在天橋藝術中心首演。 該音樂劇取材自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採薇」,在還原歷史典故和古人生活的同時,以現代人的理解進行內容和形式創新,以音樂劇的表現形式,融合國樂、國舞、國服、國風,完美詮釋詩經文化的古典之美。
-
打造詩經文化IP 音樂劇《詩經·採薇》將上演
據了解,作為詩經IP開發戰略的成果,歷時三年精心打磨,國內首部詩經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將作為第三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開幕大戲,於10月20日在天橋藝術中心首演。 該音樂劇取材自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採薇」,在還原歷史典故和古代人生活的同時,以現代人的理解進行內容和形式創新,以音樂劇的表現形式,融合國樂、國舞、國服、國風,完美詮釋詩經文化的古典之美。
-
「詩經採薇」的啟示:中國古典題材音樂劇為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自誕生之日起即受到國內外專家和觀眾的廣泛關注,除了即將展開的各地巡演之外,本月16日到25日還將受邀前往希臘美麗的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市政劇院連演三場,將美妙的中國故事講給希臘觀眾。
-
首部詩經題材音樂劇《詩經·採薇》「升級版」再現天橋
音樂劇《詩經·採薇》劇照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劇目,首部詩經題材音樂劇《詩經·採薇》將於5月18日和19日亮相天橋藝術中心。《詩經》中那首不足二百字的詩歌《採薇》,被劇作家憑著合理的想像生發出一段悽美的故事,戴有山和張鵬舉兩位編劇在三年之間連續改稿40餘次,全劇講述了一個有關愛與家國情懷的唯美故事。
-
古風頌雅,詩篇不朽|音樂劇《詩經·採薇》在雅典演出
【希臘《中希時報》/希中網訊】當地時間9月20日晚,我國第一部以詩經為題材的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在雅典比雷埃夫斯劇院上演。中國駐希臘大使章啟月同現場中外觀眾一同觀看了演出。本場演出受到中國駐希臘大使館的大力支持,由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全程贊助。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俞曾港在致辭中說:「在希臘政府及社會各界朋友的支持、幫助下,中遠海運在希臘的投資項目取得了的快速發展。未來,在不斷提升比港服務能力,提高比港國際影響力的同時,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口將支持引入更多的優秀作品,奉獻給希臘人民。」
-
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在天橋藝術中心首演
本報訊,大幕拉開,一群因戰亂瘟疫逃難的鄉民四處奔走呼號,一首震撼人心的合唱曲《我該何去何從》瞬間將人們的思緒拉到了「詩經」的年代。10月21日和22日,由李煒鵬、蔣倩如、蔣帥、袁岱等青年歌唱家主演的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在天橋藝術中心圓滿結束了首輪演出,同時也開啟了「第三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詩經》中寥寥百餘字的《採薇》在主創團隊手中化為了一段長達兩小時的悽美故事。音樂劇《詩經·採薇》主要講述了鄉野郎中「子謙」、將軍「南仲」與世家女「若蘭」之間的糾葛。
-
音樂劇《詩經 採薇》:綻放空靈的蒼涼之美
以《詩經 小雅》裡的《採薇》為素材,創作的音樂劇《詩經 採薇》,日前在天橋藝術中心北京音樂劇開幕季首演,引起廣泛關注。《詩經》是中華民族詩歌的源頭,蘊含著燦爛豐厚的人文思想。音樂劇《詩經 採薇》以《採薇》的時空為背景,講述的是在那樣一個生命脆弱的年代,勤勞的中國人是如何理解生命,如何面對生命終結與重生的故事。故事中有戰爭、瘟疫、愛情以及家國情仇。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們仿佛一次次穿越到兩千八百年前,在血腥的古戰場上,那看似渺小而脆弱的生命,如何在逆境、艱難中如同薇草一樣堅韌而頑強地生長。在劇中,觀眾真正體會到了古人對生命的敬畏與生命垂危時所表現出的為人之道。
-
音樂劇《詩經·採薇》「相約北京」上演升級版獲贊
音樂劇《詩經·採薇》劇照 中琞文化供圖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國內首部詩經題材音樂劇《詩經·採薇》18日晚登陸天橋藝術中心。作為「相約北京」藝術節的重頭戲之一,該劇也是「升級」之後首次亮相。
-
3000年前的《詩經》如何玩轉IP木馬?音樂劇《詩經採薇》摁下全產業...
戴有山「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這是《詩經採薇》中的詩句。如果把這些美妙的詩句「翻譯」成白話,並用音樂劇的方式唱出來,該是什麼樣的味道?10月20日和21日,在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由中琞文化出品的大型原創詩經音樂劇《詩經採薇》閃亮登場。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大IP《詩經》首次搬上音樂劇舞臺。同時,這部音樂劇也將為第三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打響當頭炮。
-
音樂劇《詩經·採薇》「升級版」重裝再現北京天橋
人民網北京4月14日電 (尹星雲)繼去年成功試演之後,首部詩經題材音樂劇《詩經·採薇》5月18日和19日將再度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跟上次不同的是,此番上演「詩經」有了兩個新身份,一個是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劇目,另一個是第十九屆相約北京」藝術節的重頭戲之一。該劇出品人戴曉嵐女士表示,再度登陸天橋的《詩經·採薇》在原先版本的基礎上經過主創人員的精心打磨和改造即將重裝上陣帶給觀眾一個視覺、聽覺都有著全新體驗的「升級版」。
-
《詩經·採薇》的藝術魅力
作者:戴有山 劉建林音樂劇《詩經·採薇》取材於《詩經·小雅》中的《採薇》,我們作為這部劇的創作核心人員,幾乎參與了3年創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光對劇本中人物設置就思考了近一個月。無論對待戰爭的態度如何,原詩的意境是不變的,因此,我們確定劇情要向社會傳遞一種正義的力量,這也應該是《採薇》最原始的作者創作這首詩歌的目的,給當時殘酷的現實社會注入一股清泉,讓人們在失望中尋找到希望。音樂劇《詩經·採薇》故事本身是架空的,但又沒有完全脫離歷史,其主體思想與敘事結構、文化特質、思維形態、表達習慣處處顯示了《採薇》的內涵。
-
大型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5月在京上演
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劇目、以詩經為題材的大型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經復排打磨,將於5月18日、19日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該劇出品人戴曉嵐透露,復排後的《詩經·採薇》在原版基礎上引入多媒體手段增加了舞臺的空間維度,並邀請詩經研究專家對劇本進行重新打磨,進一步挖掘古典文化的魅力,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聽體驗。 由中琞文化和中視雲投聯手打造推出的音樂劇《詩經·採薇》,講述了一個關於愛與家國的悽美愛情故事。劇中《我願做一顆薇草》《採薇》《生命》等30多首原創曲目既有中國傳統風格,又融入了現代元素。
-
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北京首演 創新方式打開傳統文化
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北京首演 創新方式打開傳統文化 2018-《詩經·採薇》劇照 鍾欣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22日電 (記者 應妮)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21日晚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迎來首演,同時該劇也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8年度資助項目「第三屆北京天橋音樂劇演出季」拉開序幕。
-
全國首部《詩經》題材,大型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武漢首演,約嗎?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你能想像《詩經》幻化作一臺唯美歌舞,給觀眾帶來怎樣的視聽享受嗎?6月29日晚,在洪山禮堂,中宣部指導、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第十九屆「相約北京」藝術節重頭戲、大型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將開啟全國巡演武漢首站演出。劇目融歷史性、藝術性於一體。
-
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突破傳統充滿時代感引無數劇迷競折腰
原創音樂劇《詩經採薇》是一部充滿著古典韻味,蘊含中國傳統哲思和家國情懷的舞臺正劇,但在表現手法又充滿了時代感,突破了傳統題材的窠臼,受到音樂劇迷們的喜愛。音樂劇《詩經採薇》在原創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入了現代音樂元素,將觀眾常規認知的音樂劇需要流行音樂與戲劇矛盾衝突相結合,使《詩經採薇》實現了好聽、好看、好美,同時又突破了一些觀眾認為音樂劇是舶來藝術,很難與中國藝術符號結合的認知,在敘事結構上更加突破以往最常見的線性敘事方式,令觀眾眼前一亮。
-
從《詩經》到音樂劇有多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家喻戶曉的《詩經·採薇》,日前被改編成音樂劇搬上舞臺,在今年的第十九屆「相約北京」藝術節上演出後,引發海內外關注。日前,本報記者採訪了有關人士,揭開其「變質」秘密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首部《詩經》題材音樂劇《詩經·採薇》的演出現場座無虛席。紗幕上,多媒體畫面營造出炫目又神秘的氛圍。「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