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神明地位比玉帝還高,是眾神統治者,但宋代之後沒落
如果我問,哪位神明是眾神的統治者?估計很多人都說是玉帝。但實際上,一開始眾神的統治者並不是玉帝,而是這位神明。可惜的是,到了宋代之後,這位神明沒落了,甚至被妖化,至今很少有人記得他。
這位神明,就是上古神話中至高無上的神——東皇太一,也就是屈原在《楚辭·九歌》中所記載的神。東皇太一,簡稱太一,又稱太乙,有些文獻中寫作泰一。他是先秦時期,楚國神話中的最高位大神。
還有一種說法,說東皇太一是太陽神東君,也有人稱東皇太一為天君、天帝、昊天上帝。
在那個時候,各大諸侯國都有祭拜東皇太一的習俗,楚國更是把他當成至高神。
後來,到了漢朝末年,道教形成了,將東皇太一改名為東王公,為男仙之首,與西王母並列為兩大神王之一。東王公居於東嶽泰山,西王母居於西天瑤池。
此時,東皇太一的地位已經被降了很多,但還是受到百姓的祭祀。那時候的百姓,壓根不知道玉皇大帝是誰,他們祭拜的神明中,東皇太一佔很大分量的。
但到了宋代之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們為了鞏固皇權,於是推出了玉皇大帝。他們宣稱玉皇大帝是最高的神明,而自己的皇位也是上天賜予的,把自己給神化。
其實,東皇太一的東,並不是指地域方向,而是尊貴程度。東,為五方之首,在中國,帝王受封禪於東嶽泰山,日月出升東方,華耀大千。
因此可見,曾經的東皇太一,地位有多高,身份有多尊貴!但是宋代之後,這位神明就沒落了,沒落到甚至沒人知道他是誰。而與他有關聯的,估計也就剩下元宵節了。
最早的元宵節起源於漢代,是一種祭祀活動,是皇帝祭祀上天(也就是祭祀東皇太一)的節日。漢武帝時期,正月十五成為漢族民間敬拜太一神(漢人尊崇的最高神)的傳統祭祀節日。
但隨著時間推移,隨著道教和佛教的影響,元宵節的意義發生了很多轉變,已經不再具有祭天的意義,而是一種很有樂趣的民間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