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殺嫂前的這一舉動,說明他並非一介武夫,精通大宋律法

2020-12-21 會說歷史

武松,打虎英雄,為民除害,最後坐上陽穀縣的都頭,以英雄的形象回家探望哥哥。他的哥哥武大郎雖然身材矮小,但是去了一個貌美如花的嬌妻潘金蓮,這也算是他上半輩子的福分,下半輩子因為她而命喪九泉。這話還得從武松回家開始說起。

武松自從進了家門,他的嫂嫂潘金蓮就迷上了他的小叔武松。武松長得人高馬大,又十分英俊,還是人們心中的英雄,這麼優秀的男人誰見了都喜歡。美女愛英雄,潘金蓮也不例外,封塵已久的春心一下子被武松勾起了,多次向武松表達她的愛慕之意,可是武松視而不見,還故意躲避她,這可把潘金蓮氣壞了,剛被燃起的烈火就被武松一盆冷水給澆沒了。

這時候,潘金蓮的一根支窗戶小木棍砸在了西門慶的頭上,這個高富帥看到潘金蓮如此美貌,也就動心了。這個情場老手,潘金蓮怎麼會逃出他的魔掌。於是在收買王婆以後,潘金蓮就一步步走進了他的懷抱,但是偷情這種事情,早晚還是會被發現的。

武大郎得知潘金蓮出軌以後,開始還是好言相勸,還是想和潘金蓮過上一家的。可是這時候的潘金蓮已經不滿足了,對武大郎已經失去了希望,她不想再過這樣艱苦的生活。於是她一不做,二不休,一狠心,在西門慶和王婆的幫助下,就將武大郎毒死了。

武松回來以後,非常傷心,但是他沒有魯莽行事。他覺得哥哥死的比較離奇,於是按照他捕快的章程去處理問題,先詢問了武大郎的死因和死亡時間,然後又接著問了武大郎患病後是怎麼給他治療的,還有死後安葬等事情。這些都是他當差經驗,只有掌握了證據,才能走法路程序給他們定罪。

武松並不是一介武夫,並不是有勇無謀之人,他開始還是想用國家法律來為哥哥報仇的。於是他從驗屍官哪裡得到哥哥是被下毒致死以後,有證據又有證人的時候買武松就告到了衙門哪裡,可是有錢的西門慶早就買通了官府,於是報仇無望的武松只好自行解決,但是他也是想好了退路的,不然他也不會那麼的從容。武松為何再殺潘金蓮前,扯開她胸前的衣裳呢?這就顯出了武松的心機。

這個原因很簡單,武松作為曾經的執法者,對宋朝的法律也是很熟悉的,其中鬥毆失手殺人這一項,是不會判死罪的。於是武松在殺潘金蓮的時候,先把她胸前的衣裳扯爛,就是為了製造他們是打架鬥毆的現場,然後還讓鄰居記錄下了她們犯罪的口供。最後武松才把潘金蓮和西門慶殺了,但是武松並沒有逃跑,而是選擇了到官府自首,這就又減輕了他的罪行。

所以最後知縣大人給出最後的判決是:武松前去祭奠他的哥哥,被嫂子阻攔,於是和武松打鬥在一起,武松不小心失手殺了嫂嫂。西門慶和潘金蓮偷情,於是前來保護潘金蓮,也參與了鬥毆,以至於被武松誤殺。從知縣的最後判決我們不難看出,武松做的一切都是有根據的。我們要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利,不能意氣用事,不然吃虧的還是自己。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武松為兄報仇殺嫂前,為何先扯開她的衣裳?
    武松打虎小編認為在歷史上,有一個人物非常的聰明,表面看起來五大三粗,其實是一個非常心思縝密而且善於謀略的人,這個人就是武松他也經歷過自己的一生中非常悲痛的時刻,那就是他的哥哥去世,而且是被人毒死的。他的哥哥是他一生中最愛他的人了,他們從小相依為命,在當時的時代裡,父母早亡,他們的生活一定過得非常苦,在沒有吃的也沒有親人的時候,他們兄弟二人非常孤苦無依。作為哥哥,武大郎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他的心底非常好,對自己的弟弟更是疼愛。所以,在知道武大郎被人毒死的時候,武松的悲痛心情難以想像。
  • 水滸武松殺嫂時,為何要扯開潘金蓮衣服?其實他是在鑽法律的空子
    水滸武松殺嫂時,為何要扯開潘金蓮衣服?,很多人看了後都是大呼痛快!他經過縝密的調查,最終確定了兄長被害的真相。搞清緣由後的武松,當即將潘金蓮斬殺。不過細心的朋友一定會發現,書中有一處描寫非常值得我們玩味!就是在武松痛下殺手之前先是撕爛了潘金蓮的衣服,對於這一舉動很多讀者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武松不過是隨手之舉,有的認為武松這是為了羞辱潘金蓮,而真相和這些其實都不一樣。
  • 武松殺嫂,為何要先扯開她的胸衣?專家:這才是教科書式的神操作
    武松殺嫂,為何要先扯開她的胸衣,多此一舉還是另有深意?武松為兄報仇,殺嫂不直接下手,為何要先扯開她的胸脯衣裳?可是,就是這個長相磕磣的武大郎卻娶了個貌美如花的小嬌妻潘金蓮,結果,竟命喪妹夫淫婦之手,於是,才引出了一段流傳幾百年的「武松殺嫂」的快意恩仇。
  • 「水潑梁山55」武松殺嫂
    如果說金蓮殺夫是為了情,那麼,武松殺嫂也是為了情。既然,金蓮敢於殺夫,那麼,武松又怎麼不能殺嫂?但其實,武松一開始,並不想殺人。他只想讓兇手繩之以法。他找到何九叔,得到哥哥遭毒死的證據。他找到鄆哥,坐實嫂嫂通姦的證據。然後,他去衙門鳴冤告狀。從整件事情來看,武松是有分寸之人。他知道法度,也相信法度。他相信官府會為他冤死的哥哥做主。更何況,他還是本縣都頭。
  • 武松殺嫂,為何要先扯開她的胸衣?專家:這才是教科書式的操作
    這也是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四大名著《水滸傳》中的一件事,武松為兄報仇殺潘金蓮與西門慶的這一段。其實所有人都知道武松殺潘金蓮與西門慶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冤死的兄長武大郎,但武松卻十分聰明,武松深知宋朝的法律,於是利用了這宋法的漏洞,為自己避免了死罪,而武松所利用的是哪一點呢。
  • 全世界的"武松殺嫂",都難辨清引誘與殺戮的道德觀
    《水滸傳》中有一個著名的故事:武松在景陽岡打虎後,在清河縣與哥哥武大郎重逢,初次見面的嫂嫂潘金蓮一見到他就動了心。在一個雪天,武松回到哥嫂家裡,潘金蓮給他暖酒,趁機挑逗,結果被武松嚴詞正色地拒絕。午後武大郎回屋,潘金蓮卻哭紅了眼,反過來誣陷是武松「見前後沒人,便把言語來調戲我」[1]。這明白無誤地向讀者指明了潘金蓮在道德上可疑的苗頭,為後來武松殺嫂埋下了合理化的伏筆。
  • 武松殺嫂前為何先扯開她的胸衣?看了宋朝律法,我才恍然大悟
    武松是水滸108將中人氣最高的好漢之一,武松打虎的情節更是入選了語文課本,在許多人的眼中,武松是一個四肢發達、勇力無雙,卻沒有多少智慧的人,然而在書中有許多細節,都在暗示武松實際上是一個擁有大智慧,而且心事細膩的人,這就是四大名著的魅力所在,粗看豪邁,細看卻都是人生。
  • 武松殺潘金蓮為何先扯開她的衣服?得知真相才明白他有多麼的明智
    其中,武松英雄蓋世,天生一身好本事,打虎英雄。景陽岡酒後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說起武松,不得不說他與潘金蓮之間的糾葛。當武松得知潘金蓮出軌西門慶並害死哥哥時,他首先想到的是用法律途徑為哥哥伸張正義,讓殺人兇手接受制裁。武松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武松在景陽岡空拳揍死老虎,讓他謀得一官半職。因此他對大宋律法也是較為了解。
  • 武松殺嫂,為何要先扯開她的胸衣,多此一舉還是另有深意?
    武松殺嫂,為何要先扯開她的胸衣,多此一舉還是另有深意?武松為兄報仇,殺嫂不直接下手,為何要先扯開她的胸脯衣裳?說時遲,那時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這是《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偷骨殖何九叔送喪 供人頭武二郎設祭」中的情節。在這段描寫中,武松殺嫂時,有一個動作令人費解,那就是「兩隻腳踏住她兩隻胳膊,扯開胸脯衣裳」,在某些人看來,這純屬「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甚至還有人會往邪裡想。
  • 《水滸傳》武松殺嫂竟然是這個原因!施耐庵用意頗深
    《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的情節設置,正是為了宣傳元末明初主流思想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念!,同樣還有類似關羽送嫂,武松殺嫂的故事情節,小說通過對英雄的衡量標準,潛移默化的傳遞一種價值觀,典型的就是三從四德遺毒,貽害至今。
  • 武松殺嫂時,為何要瘋狂撕開潘金蓮的衣服,是他動了邪心嗎?
    但是,這個故事中有很多令人懷疑的疑問,這使人們開始思考它。比如武松殺嫂的情節中有一些細節的處理,武松為什麼殺了潘金蓮時要把衣服扯開呢?因為這涉及宋朝的一項法令,宋律中將殺人分為鬥殺,故殺,謀殺這三種。而謀殺和故殺是需要償命的,但是鬥殺則不一樣。鬥殺就是指打架鬥毆造成失手殺人,因此事先脫掉了對方的衣服,以營造打架鬥毆的場面,讓在場的人為他作證,使他免於死罪。武松失手鬥殺兩人,一個鬥殺,使得背負兩條人命的武松最後只受到發配的處罰,比起死刑好太多。這種方式不僅為他的兄弟報仇,還挽救了他的性命。所以說武松是聰明的,不是起了邪心。
  • 歷史文學分享:武松殺嫂為什麼剝光潘金蓮的衣服?
    武松殺嫂武松、潘金蓮是《水滸傳》中的人物,武松殺嫂的故事也家喻戶曉了。潘金蓮更是被冠上妖豔、淫蕩、狠毒的形象。武松娶潘金蓮就是為了殺潘金蓮。當王婆帶著一身紅裝,帶著蓋頭的潘金蓮走進門後,就看到武大的靈位放在當中。王婆心下發怵,潘金蓮毫不知情,而武松吩咐迎兒把前後門全部拴好,然後讓二人出來喝酒。看到武松話也不說,一口氣喝了四五碗烈酒,兩個人都很害怕。
  • 明明是一介武夫,卻被美化成大俠——評金庸《天龍八部》蕭峰
    在這一場大戰中他徹底與中原武林決裂,他殺死了單長老等一幹中原成名好漢,遊氏雙雄也因之自殺,從這以後,契丹「蠻性」戰勝了大宋理性,從而開始了漫漫千裡尋仇的道路。做為一介武夫的蕭峰,除了武功高強(但是恰恰武功高強是武俠小說審美閱讀中很重要的一點)這一值得大書特書的優點外,站在一個冷靜的立場來看,實在是不足以獲此令名的。蕭峰最先出場時,還稱得上是一個英雄人物,面對段譽如果還不顯其本質,那麼杏子林面對慕蓉幾位家將所顯示出來的磊落,智勇,武功,無一不是典型的英雄。
  • 張飛真的是一介武夫嗎?
    張飛真的是一介武夫嗎?張飛,字翼德,河北涿郡人,和劉備是同鄉,豹頭環眼,長相威武,武藝超群,人稱「萬人敵」。在《三國演義》的影響下,在我們印象中張習是一介粗魯的武夫,真實的張飛真的是一介粗魯的武夫嗎?張飛不過,如果認為他只是一介粗魯的武夫,那就太小看張飛了,劉備的兩位弟弟關羽和張飛都不是一味習武的武將,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愛讀古書,關羽很喜歡讀《春秋》,張飛除了喜歡讀書
  • 如果武松真沒對潘金蓮動過心,那為什麼殺她時要扯開她胸脯衣裳?
    「武松殺嫂」用現在的話來說,是水滸的「名場面」,看得人解氣解恨,直呼過癮。曾幾何時,年少無知也曾想過: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為何武松這樣血氣方剛的一個男兒,對一身風情的尤物潘金蓮的數次誘惑,始終無動於衷?
  • 《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為何先扯開她的衣裳?潘金蓮不知道的玄機
    潘金蓮幼年喪父,之後在張大戶家做使女,張大戶見潘金蓮生的好看便對其產生想法,將潘金蓮收攏,張大戶還想收潘金蓮做他的小老婆,潘金蓮不願意便將此事告訴了張大戶的大老婆,當時大老婆心生妒意,而且張大戶認為自己得不到,也要將潘金蓮好好懲罰一般,於是就將潘金蓮嫁給了又矮又醜的武大郎。
  • 知否:顧廷燁僅僅是一介武夫嗎?他的才華其實不輸盛長柏
    知否:顧廷燁僅僅是一介武夫嗎?他的才華其實不輸盛長柏顧廷燁,《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男主角,在劇中他是武將的兒子,他也憑藉著自己的武功才能成功步入仕途,這讓不少人都覺得他不過是一介武夫罷了,在那個重文輕武的年代能夠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大官實在不容易,其實不然。
  • 鹿鼎記:拳打瘋牛的鰲拜是一介武夫還是武林高手?
    然而小玄子找來十二個小屁孩兒,一頓亂踢亂打,竟然把鰲拜給生擒了!這就好比一群小綿羊把一頭雄獅給拱翻在地,令人驚訝無比,驚訝之餘,也讓人對鰲拜的真實戰鬥力產生了懷疑。那麼鰲拜的真實戰鬥力究竟如何呢?是真的只是一介武夫,還是有著高深的武功呢?下面一起看看。
  • 看過秦腔《武松殺嫂》發現秦腔能表現出人性的真實層面
    在秦之聲看過秦腔《武松殺嫂》,但是忘了是誰演的。因為了解劇情,就認真看了一遍,感覺挺好。秦腔是一門高雅的藝術,其富有人情味的藝術手法所演繹的人性特點和悲哀的獨特渲染方式,更能表現人性的真實層面。 劇中有個情節是潘金蓮臨死前要敬武松一杯酒。
  • 武松殺嫂不是死罪?看看《宋刑統》,原來被騙了近千年
    在讀小說《水滸傳》「武松殺嫂」故事時,最解氣的是武鬆手刃潘金蓮,最精彩的是獅子樓鬥殺西門慶,最讓人稱快的是拉皮條的王婆被凌遲,最讓人鬆一口氣的是武松連傷兩條人命沒有問斬,法律對姦夫淫婦懲罰過輕,這也是武松為什麼要冒死殺人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