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吉他指彈你會想起什麼?我心中就只有一個字:
難
當然這裡的「難」並非只是指技法上的難,現實中對指彈吉他的許多誤解和指彈吉他的特性也讓指彈吉他手們男上加男難上加難
所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生活中那些讓指彈吉他手們「頭大」的幾件事
無論是樂隊裡的吉他、貝斯、鼓亦或是人聲的Vocal旋律,指彈巨佬們都可以用一把吉他把這些通通表現出來,正所謂「我一人就是一個樂隊」,旋律、和聲、節奏樣樣不落…..
熟悉「流派鄙視鏈」的同學們也知道,指彈吉他和古典吉他一樣站在「鄙視鏈」的頂層
但是,也許正印證了那個古老的道理,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你就不需要隊友了。。。所以你們看指彈吉他一般都是獨奏,不需要任何伴奏,一人一琴一狗足矣
正因為指彈吉他一個人就可以把樂隊的事都做了,所以指彈吉他手如何融入樂隊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最近正在熱播的《一起樂隊吧》,在各式各樣的樂手裡面有一個特殊的存在,就是指彈吉他手楊楚驍,小編在看節目的時候自己也一直在好奇,指彈吉他究竟如何融入樂隊中,從最一開始,李榮浩就表達了對指彈吉他的期待:
但是接下來,我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楊楚驍精彩的指彈技法完全淹沒在了樂隊的聲音裡面,不禁讓現場的觀眾和評委都感到可惜:
最後,這個節目唯一的指彈吉他手就這樣被淘汰了。。。
因為指彈經常使用特殊調弦法,所以很容易在調弦的時候一個不留神把弦給崩了。。不知道遇到這種情況的朋友多不多,我周圍學習指彈的朋友換弦速度都十分驚人,一套弦幾十動輒上百,家裡沒礦的話把弦給搞斷了有時真的會讓人自閉。
不僅如此,因為經常使用特殊調弦法,所以指彈吉他的學習時間也會更長一些,每次看到哪個巨佬的指彈視頻之後,都會默默拿出吉他,打開譜子看了一眼之後:
我:教練我想彈這個!
手:不,你不想。
每次去視頻網站看指彈相關的視頻時,總能看到這樣的評論:
「動作花裡胡哨的,全是炫技,沒有感情」
雖然我不得不承認,指彈技法很多,動作看起來也讓人眼花繚亂,以至於「眾所周知,吉他是一件打擊樂器。」已經成為了一個「梗」
但是,這個並非是為了炫技,眾所周知,音樂的兩大要素是旋律和節奏,缺一不可,指彈吉他手在沒有鼓手伴奏的情況下,為了達成更好的視聽效果,當然要利用彈琴的間隙去打板,完成節奏部分的演奏,拍板、掃弦、點弦、泛音….這些技巧雖然看起來花哨,卻也都是為完成一場視聽盛宴而服務的,這些技術的應用恰恰能夠豐富感情的表達,試想,如果你有很多感情,卻只通過掃弦的輕重來表達,是不是也會顯得過於單調而表達力有限?
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巨佬就是打算炫技,總歸來說,炫技也算音樂觀賞性中的一點吧,如何在在展現自己技術的同時又讓觀眾體會到樂曲的情感也是成為吉他大師路上必須克服的一個障礙。
其實,上面的3條都對指彈吉黨造成不了根本性的傷害,唯獨「你怎麼還不唱」這一句至擊靈魂深處的疑問能對一個指彈吉他手的心靈造成巨量傷害,對一個指彈黨來說,找不到樂隊?可以自己獨奏,天涯知音本難覓;弦斷了一根又一根?可以再買,最近一段時間可能吃吃土罷了;被他人質疑炫技?越想越覺的人家這是變相誇自己技術好呢…..但是,像是對指彈吉他手說:「你咋還不唱啊?」就像是對貝斯手說:「你的樂器咋沒聲啊?」或者是對電吉他手說:「你這咋聽起來跟噪音一樣啊?」,在他們心裡就相當於是對他們的音樂一票否決
不過,得益於近兩年音樂教育還有各種音樂節目的推廣,指彈黨已經很少會遇到這種尷尬的境地了,大家不會再把吉他看成一個只能伴奏的樂器了,網上做的那些樂器難度排行榜也不會片面地把吉他放在最容易的樂器位置上了,人們終於認識到吉他也可以像鋼琴一樣,一個人完成多聲部的器樂獨奏。
音樂是多元的,它只有演奏難度與學習複雜度上的高低,並沒有本質的高下之分,就像《樂夏》裡高曉松說的:每個領域都有它的「臭大糞」,如果一個指彈吉他手只停留在對自己技術的沾沾自喜中停滯不前就去否認其它音樂的話,那我也只能搖搖頭。
最後,各位覺得彈吉他有哪些讓你覺得「我太難了」的經歷呢?歡迎在評論區補充留言哦!
Tommy大神鎮樓
本文作者:K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