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長蘇,可以說是《琅琊榜》整個故事中的核心,所有的情節都由他推動發展的。當然,除了梅長蘇(胡歌)之外,劇中其它的角色也是各有各的特點,同樣充滿著獨特的魅力,不管是靖王(王凱)、霓凰(劉濤),還是飛流(吳磊)、藺晨(靳東等等角色,都被觀眾深深地記在了心中。
而說到「長林軍」,就不得不提設立它的原因。當初梅長蘇為了國家安危,在帶病的情況下前去北境平亂,最後戰死沙場。而之後,靖王揮毫賜下「長林軍」三個字,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很大的原因就是為了紀念梅長蘇。但如今想想,也許其中還有著其它的原因?
從全劇來說。「長林軍」這三個字之中,無疑包含著靖王內心對梅長蘇的掛念。兩人自小一起長大,雖不是親兄弟,但卻情同手足。那時候的梅長蘇還是林殊,靖王還是蕭景琰,兩人根本不用去考慮國事家仇,身上也沒有背負這麼重大的責任。
而在兩人成年之後,一切都是發生了變化。靖王被調離了金凌,跟林殊分開了。而林殊則是更隨父親出徵,隨後發生了「梅嶺赤焰一案」。兩人之間的命運就此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赤焰軍」被滅,祁王飲毒而亡,而林殊則是不得不變成梅長蘇。
歸來復仇的梅長蘇,選擇隱瞞了自己的身份。直到最後一刻時,靖王才知道他就是林殊,那一刻一向沉著冷靜的靖王,也是失了方寸。但就在兩人重逢沒多久,邊境發生動亂,梅長蘇領兵出徵,最後葬身戰場。
靖王當時知道美好梅長蘇就此一別,可能再也無法相見。但是他心中知道,梅長蘇作為「赤焰軍」的後代,最好的歸宿就是戰場。而「長林」二字,無疑在說將「林家赤焰軍」的精神傳承下去,它代表著「赤焰軍」那堅強不屈的意志,護國護民的情懷。
可以說,「長林軍」除了是靖王用來紀念梅長蘇,更是用來傳承「赤焰軍」的意志,讓那些死去的赤焰軍將士,用另外一種方式保家衛國,就如同當初「浴火重生」的林殊一樣,「長林軍」也是如此。這也是靖王心中最大的願望的,家國平安。
靖王這個角色還是非常出彩的,他的那顆「赤子之心」是獨一無二。眾觀全劇,只有他奪嫡的原因是「為了國家和人民」,而這也是梅長蘇為何選擇幫助他的原因?從後面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靖王此次的做法很對,保護了國家許多年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