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灣金點概念設計獎公布了它的獲獎名單。與其他獎項相比,它更注重參加者無限想像力帶來的超前創新和對社會的洞察。金點概念設計獎的前身為擁有13年歷史的臺灣國際創意設計大賽,旨在褒揚深受華人思想與哲學啟發的概念設計。
本屆金點概念設計獎評獎由超過80位各國各界知名設計人士進行,最終有60件作品從全球24個國家地區的5348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獎項。今年又有哪些驚豔作品,通過這篇文章一起看看吧!
識別系統類
01 公車視覺實驗與解剖
廖健翔,中國臺灣
公交車上我們因混亂的標語和路線圖而暈眩。從字距、語意到材質,全盤的分析後重新設計。希望以不同角度看見身邊忽略的的習以為常。
包裝設計類
01 東方藝術殿堂:臺灣三峽祖師廟
董怡廷、蘇珮樺、蔣新曼、黃歆雅、張詩雯,中國臺灣
臺灣三峽祖師廟以雕飾藝術聞名於世, 享有東方藝術殿堂雅稱。設計概念將石雕、木雕、銅雕傳統工藝圖騰進行轉化設計, 結合裝幀設計與製作工法,重新詮釋傳統藝術之美。
02 醉西遊 | 威士忌包裝設計
姜龍豪,中國臺灣
以《西遊記》為主題,帶著玩心以視覺說故事。將四款風味與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唐三藏等結合,包裝成為故事與情境的載體。取經的路上有多難,醞釀的回憶就有多甘甜,以味蕾品味西天路上的風風雨雨。一支酒,一個故事。
03 墨焙 | 墨分五色系列精選咖啡
姜龍豪,中國臺灣
墨有「墨分五色」之說,指墨色從濃至淡的多種變化。以墨分五色為概念,將水墨畫中的花草題材與咖啡烘焙度、風味結合,焙有焦、濃、重、淡、清,韻有梅、蘭、竹、菊、松。
數位媒體類
01 糖控控糖
陳穎萱、周蓉蓉、吳心宇、蔡佳蘋 、王曉萱,中國臺灣
糖控控糖App為每一種飲料創建專屬3D角色,利用AR掃描市售飲料,讓使用者透過遊戲培養控糖好習慣。
平面視覺類
01 拳體
溫珩如,中國臺灣
拳體是一款揉盒隸書體與臺灣廟宇燕尾造形的繁體中文字型。拳體有著廟宇屋簷燕尾的尖銳利落感,也有著隸書寬扁樸拙的復古身形與在地人文氣息。直筆與橫筆則嘗試打破書法規則,傳統韻味中流露摩登鋒芒。筆畫轉折如拳頭般有力,因此取名為拳體。
02 森森喚
莊淳喻,中國臺灣
以臺灣山林生態保育為出發點,藉由繪製猛禽圖像,並將其自身所面臨的棲地屬性、食物、人為互動等融入身體裡做較為細膩的繪製來讓觀賞者慢慢發現作品中每隻猛禽的生存背景,藉以傳遞猛禽的生態保育。
03 SUMMER SKY REVERIE
Yoshiro KAWAKAMI,日本
現在是暑假,附近所有的孩子都去探親了。但是在無情的陽光下,有一個男孩在仰望天空。
04 掰
陳欣妤,中國臺灣
龜兔賽跑中不休息的烏龜在大家的期待下一步一步慢慢的爬最終抵達了終點贏得了比賽,在一片掌聲和歡呼之下,他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比賽;也不知道到了終點之後他該何去何從。
05 280天
林於璇、楊築茵、李虹儀,中國臺灣
孕婦手冊是產檢時的必備品,但透過調查發現,準媽媽們對於現行手冊的感受卻是不好用和難閱讀。我們根據調查結果歸納出使用痛點,希望透過改造孕婦手冊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06 東西西東
茅逸,美國
「東西西東」是跨度兩學期的畢業設計作品。針對於東亞文字設計沒有一套系統性的參照指南和一系列實質性資源的情況, 「東西西東」旨在通過個人的調研、 整理收集、 歸納、 設計,最終完成一套基礎性的東亞文字設計與拉丁文字設計的指南。
其他類
01 二十四節氣種子歷
馬菡璐、劉逸飛,中國大陸
二十四節氣種子歷,是一款迷你種植套裝。其中包括含有種子的手工紙節氣日曆及其種植工具包。隨著年青一代城市居民脫離土地,根植於農耕文化中節氣的概念也逐漸淡化。種子歷致力於將節氣再次具現化。
通過培育種子這一行為,為城市青年提供了人與土地,自然之間的紐帶。用戶在節氣結束時撕下日曆埋入土中,可培育出對應節氣宜種的植物。種子歷秉承zero waste原則,全部採用帆布、竹子、回收紙板以及手工紙等材質。
02 巧折杯
莊嘉駿、薛佩君,中國臺灣
巧折杯是款無需塑膠蓋,依然可以兼顧便利與實用性的外帶杯。雖然外帶杯可回收,但杯蓋是由塑膠製成,會加重環境負擔。
利用摺紙的技術,僅用一種紙材與一體成形的結構滿足承裝與覆蓋兩種機能,還兼具使用後容易折扁回收的便利性。大眾與服務端在使用時,不須因環保而改變使用習慣,甚至更加方便,達到自然而然開始減塑的目標。
03 媽祖巡福
莊絢淳、黃宏翔,中國臺灣
我們大聲呼喊世界和平家人平安,可是這樣的心願,像是墜入黑洞無聲無息。我們向媽祖祈願,祈禱世界和平,大家平安健康,期望透過這樣的祈願能真的實現。身為動畫師的我能做的,就是把這樣的心念灌注在媽祖八音盒這件創作上,將好的信念與祝福透過動畫獻給每一個人。
*本類目介紹為部分精選,非全部獲獎作品(全部獲獎作品總數21件)
01 AIR FROM
周修來,日本
從現代用具的真空收納袋得到靈感,使用者通過空氣閥門將密閉袋中的空氣抽出,使素材因為真空作用立體成型,成為一個凳子。不需要粘接劑和五金件。在現代生活中是一個實驗性和實用性兼具的提案。
02 滴水玻璃茶具套組
周子韌、蘇新然,中國大陸
設計師以「露水從竹葉滑落「為靈感設計了一套與眾不同的玻璃茶器。把氣泡、液滴、蒸汽及水中旋轉茶葉等充滿趣味的細節放大,從而把綠茶鮮嫩滋潤的狀態更好的呈現在品茶體驗中。脫離傳統茶器造型,用現代方式詮釋茶葉之美,將傳統「茶道」以一種更具趣味性的方法推到年輕人面前。
03 生命三角桌
孫睿、章文、張冠晨、劉爾軒、李鈺超,中國大陸
生命三角桌是為地震頻發地區的學校設計的教室課桌。在桌子的支撐處加入口袋榫結構增加桌子摺疊後的穩定性,在學生躲入桌子下方後,拉動榫頭,桌面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滑下,形成可躲藏的安全三角區,為學生提供庇護和一種安全屋就在身邊的安全感。
04 域
鄭靖非、許庭瑜、許宣智,中國臺灣
「域」是一支家庭音響 ,以整體的音樂體驗出發,重新思考音響的設計,在聽覺享受之上,點燃觀者對音樂世界的想像。透過細緻的操作與反饋,觸發人的認知經驗與空間知覺,「域」讓音響成為現實與音樂之間的介質,創造一場沉浸、投入的音樂體驗。
05 蛻蝶靈活飛機座椅
李誠軒、朗立仁、譚偉順、梁焯明、保羅·偉倫、吳榮坤,中國香港
蛻蝶乃一款可在一個商務套間或兩個豪華經濟客位之間瞬間轉換的二合一飛機座椅。需求永遠無法預測,高端客流比不斷波動,長短途航班對於臥床的要求也大不同。除了浪費空間,還導致機隊利用率不足,既不高效亦不環保。蛻蝶以靈活性解決此問題,讓航空公司根據航班情況調整客艙配置。
*本類目介紹為部分精選,非全部獲獎作品(全部獲獎作品26件)
01 束縛的鯨魚
劉承儒,中國臺灣
隨著文明發展,人類所製造的垃圾也隨之增加,大部分的人都清楚此現況但卻不知其嚴重性,此小型海洋垃圾回收站主要傳達給參觀民眾海洋垃圾對於生態的危害不單單只是傷害動物們而是整個食物鏈。
建築藉由一些設計和光影手法,使人們能更注重環境議題。因之前有條鯨魚擱淺在東石漁港,以鯨魚作為設計主軸,各部分的器官作為發想,延伸出不同的涵義。
02 純淨的力量/集水的日常作戰策略
林宏恩,中國臺灣
非洲長期水資源受到汙染、取水路途遙遠的困境。水汙染問題是非洲最主要死亡原因,長期飲用受到汙染的水,大量的細菌與寄生蟲,造成生病、死亡。因此我希望能讓他們擁有乾淨的水資源,解決水資源的問題,改善跋涉取水、乾淨飲水。
03 CYCLONE CATCHER
葉芷婷、馬朗文、湯睿峰,中國臺灣
CYCLONE CATCHER 是一個概念設計,是設計來收集雨水並且將颱風強勁的風力轉化成電力的大型颱風塔。由於大型颱風常常因為強勁的風力常會導致一般的風力發電機因為轉速過快而被吹壞,因此我們重新設計將發電風扇的尺度放大並且設計配合風速調整開闔的開口。
這樣就能在風力強大的時候減小風阻避免設施因為轉速過快而損毀,而風力過小時闔上來增加阻力幫助風力的收集。
04 CATEMACO´S PIER
Alejandro Moreno Guerrero,中國臺灣
該項目重新想像了Catemaco鎮與湖泊的互動,允許該鎮通過利用和保護其自然環境來改善其經濟。Catemaco的碼頭公園提供了將環境方面與城市方面聯繫起來的機會,以利用該地區的典型元素、鄉土建築和用於淨水的自然系統來改善城鎮的經濟。
Pier Park提出了一系列海岸淨化的自然過程,模仿溼地系統將水過濾到湖泊中,並用自然淨化系統消除多餘的汙染物。
*本類目介紹為部分精選,非全部獲獎作品(全部獲獎作品共9件)
01 FOREST GUARD
Jia-Hua Zhang, Ke-Jun Li, Fan Chen,義大利
這個設計的關鍵詞是預防和效率。護林員在指定林區長時間連續巡航,及時監測撲救火情。當探測到火災時,它會飛到現場附近,並釋放無人機近距離檢查火點。然後,系統會自主判斷火情,並將信息實時發送給控制中心的人員。
經判斷,飛艇在無人機輔助定位下投放滅火彈,實現精準滅火,並對現場進行監控,防止其復活。同時,當消防員到達火場時,該系統通過提供隊員的位置並實時反饋火情來輔助指揮員。
02 模塊浴室-快速搭建解決難民衛生
莫澤鴻,中國大陸
在難民營生活的人們,住宿條件有保障,但是洗漱衛生方面難以保障,這件快速摺疊浴室佔用空間小,方便運輸,能在短時間內搭建起一組公共浴室。
利用幾何圖形相互拼接組成一組組淋浴室隔間,相互獨立又最大化利用空間,當水壓不足時可以用腳踏板驅動微型水泵,通過人力來實現淋浴供水,從而改善難民的洗漱衛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