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建以來,充分發揮市場監管「主力軍」作用,積極當好「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市場公平競爭的維護者、安全底線的守護者、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者、高效監管的實踐者、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
優化營商環境 當好「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
以商事制度改革為主線,提升執法效能,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為了讓企業進得來、發展好,市場監督管理局承擔全市推進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96項任務中的34項,積極推進「證照分離」「多證合一」等多項改革措施,穩步推行「最多跑一次」和「不見面審批」服務機制,著力構建「零跑路」服務模式。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推行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制,「e窗通系統」上線,「一窗申請、一網通辦」,2019年3月1日電子營業執照功能上線……
優化行政許可服務,建立了一次性告知、首問負責、首辦負責、延時服務、預約服務等一系列制度,做到「一張笑臉相迎、一杯熱茶暖心、一腔熱情服務」;梳理所有許可審批事項18項,政務服務事項28項,審批流程由原來的三級審批改為兩級,壓縮審批時限。承諾件由法定時限30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內辦結。即辦件實現即來即辦,實現「最多跑一次」。
發揮職能作用,打通動產抵押、股權質押、專利質押、商標專用權質押等融資渠道。2019年,共辦理動產抵押登記92件融資金額12.5億元、全市通過辦理股權出質助企融資85.36億元、全市共有8戶企業35項專利入池質押融資貸款1270萬元、商標專用權質押已為企業辦理貸款7件貸款總額1.95億元。
開展「通化市科技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智慧財產權服務供需對接」等活動,增強企業智慧財產權意識。全市共有15戶企業,61項專利參加專利保險,9戶企業進入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優勢企業建設。
防範市場風險 當好安全底線的守護者
一手抓營商環境的優化,一手抓市場秩序的維護。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防範市場安全風險是底線。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全程監管,全面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治理。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模式。制定執法檢查計劃。執法部門對企業執法檢查前,要制定檢查計劃,未列入計劃的不得進行,杜絕執法檢查的隨意性;落實執法檢查備案制度。對企業的檢查結果要向同級執法監督部門備案,檢查的內容、法定依據都要明確,杜絕越權執法;嚴格執法檢查聯合制度,有效整合重複檢查事項;抽查結果對外公示實施聯合懲戒。
按照《反壟斷法》等有關法規、政策,處理通化市客運管理處涉嫌濫用行政權利限制競爭等問題。
聚焦創新監管 當好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者
持續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和反壟斷執法監督,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加大競爭執法力度。印發了《通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品質量提升行動計劃》,構建由政府引領、市場監管局牽頭、部門聯動、經營者和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消費者參與共治「六位一體」的通化消費品質量工作格局。
疫情防控期間,持續加強市場監督檢查力度,有效維護市場秩序。截至目前,檢查經營場所25871個(戶)次,其中農(集)貿市場908個次、商場超市16008個次、藥品經營單位8745戶次、醫療機構210戶次;檢查經營戶34560個次;監測電商平臺3975個次;開展價格檢查10505次;出動執法人員23171人次;接到投訴舉報1721件,辦結1503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金額33.82萬元;查處立案29件,結案26件,罰沒18.28萬元上繳國庫。進入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後,出臺11條工作措施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在線辦理市場主體新設立2744戶;辦理各類行政審批事項1365件;辦理商品條碼業務7戶,續展條碼手續32戶;辦理股權質押16戶,融資1.8億元;批准復工復產備案餐飲服務單位997戶。
實施品牌戰略 當好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
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引導和推動作用,深入推進質量強市戰略。加大對商標品牌的引導、培育和創建力度打通企業申報馳名商標「最後一公裡」,助力走上商標運用與品牌提升的融合發展之路。新增修正藥業「雙效及圖」馳名商標1件,指導俊宏藥業的「俊宏」商標和石油化工的「TS圖形」商標申報中國馳名商標。茂祥藥業「安體舒」商標正在積極籌備中。同時,推行商標註冊便利化。截至目前,全市有效註冊商標已達到19468件,其中,中國馳名商標24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1件。馳名商標、地理標誌商標均位列全省第3位。
大力實施品牌建設,以質量推進全市向「品牌強市」轉型。通化鋼鐵公司、康元生物科技公司、通化好運來責任公司等8戶企業的產品獲「2018年吉林省名牌產品」;通化石油機械、通化石油工具、通天酒業、通化江達米業有限公司等8戶企業評為「吉林省名牌產品」;通化市好幫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獲「2018年服務業名牌企業」;吉林省人參電子交易平臺被評為「2018年吉林省十大服務業名牌」。重點突出現代農業、新興產業、特色旅遊和民營經濟的發展,申報石油化工機械製造公司、康元生物製品公司參加第三屆吉林省質量獎評選。(王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