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屆人大代表、安徽鴻潤集團董事長夏吉國專訪

2020-12-09 中安在線網站


  大地之子——夏吉國——省第十屆人大代表、安徽鴻潤集團董事長夏吉國專訪

  夏吉國,一個農民的兒子,他質樸得如同這塊土地,厚實得也如同這塊土地;他從土地裡汲取著養分,又用自己的智慧回饋著大地。他1991年投資2萬元創辦的陡崗羽絨廠,到如今神話般地成長為現代化企業安徽鴻潤集團。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企業資產規模已達近8億元,累計納稅2.5億元、累計創匯3.2億美元。邁入2008年,正值安徽省兩會即將召開的前夕,這位無愧於「大地之子」美譽的安徽省第十屆人大代表接受了中安在線記者的專訪。(小標題)對有人來說,貧窮只是一種經歷。而對有志氣的人而言,貧窮則是一筆財富。夏吉國用自己的創業史再次闡釋了這道命題。1976年夏吉正在讀高中,他是學校的尖子生,尤其是數理化成績好,數學成績更是在全年級排名一、二。可就在這時,父親病倒了,生活已不允許他再有夢想,他這個長子便接過了家庭的擔子,接過了父親的貨郎擔,走鄉串村收鵝鴨毛。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已在神州大地四處勁吹,夏吉國憑著他的聰明加勤勞,也把自己的羽絨收購生意越做越大,他和幾個同行一起,改上門收購為坐地收購,四鄉八鎮的小販每天傍晚將收購來的羽毛交到他們的收購點上,再由他們成批賣到外地廠家。1984年,他終於還清了債務,還建了五間磚瓦房。這在當時的農村,已算是非常了不起了。以後的幾年,他還嘗試過多種致富渠道:養過蜜蜂、土鱉蟲,也養過豬;收購過蜂蜜、蜂王漿、皮張、留蘭香;到江南販過竹木。總之是抓住市場信息,什麼賺錢做什麼,最多的一次他一天賺了一千元。他成了當地的致富能手。

  為了帶動大家共同致富,夏吉國「破繭成蝶」,在經歷風雨之後,市場把他打造成了真心英雄。

  上世紀九十年代,夏吉國有了2萬元存款。他如果按既有的路子走下去,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把自家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當時的鄉黨委書記潘來兵動員他辦企業,希望他帶領大家共同致富。他猶豫了半晌,又思量了半宿。但為了有更多的人能富,他選擇了「幹」。僅有2萬元資金當然不夠,可是他有辦法:借雞下蛋。沒有廠房,可以租,沒有設備,也可以租。銷路是不成問題的,這麼多年的摸爬滾打,對羽絨業的行情他了如指掌。那時辦廠不象現在,辦成一個企業要經過許多手續,要蓋許多章。但最終章還是蓋齊了,一個名為「陡崗羽絨廠」的鄉鎮企業辦起來了。因陋就簡,租了大隊隊部的8間土壞房,又租了安慶畜產公司淘汰下來的兩臺機器:一臺分毛機、一臺檢驗機。開始了羽絨加工業務。7月投廠,當年銷售收入就超過了500萬元。員工月工資達100多元,這可比當時的國營企業職工工資高多了,而他們的員工都是當地的農民。初戰告捷。第二年,夏吉國分析行情,覺得自己光做這種初加工業務,利潤太低。為什麼不直接上羽絨製品生產線呢? 1992年的冬天特別冷,羽絨服銷售得特別火,上門要貨的絡繹不絕,現金下訂單,直訂到來年春天。又是一次成功的起跳,接連幾年,他旺季做羽絨服,淡季做羽絨粗加工。1994年,廠子已初具規模,建了三層樓的廠房,買了自家的運貨車,積累資金已達百萬。他在羽絨行業的名氣也越來越大,1994年,他們加工的羽絨開始給外商供貨,1996年,又爭取到了外貿自營權,他是安徽省第一家取得外貿自營權的企業。做外貿利潤大,他的資金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1994年,夏吉國將新廠區搬到了桐城城區。陡崗羽絨廠更名為「安徽鴻潤集團」。至此,一座現代化的企業拔地而起。

  如果說產品是企業的生命,那麼創新就是企業的靈魂。夏吉國用創新演繹了一個神話:一床羽絨被賣了13萬元。

  企業做大做強了,新的鴻潤集團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羽絨加工生產線13條,各類工業用高速縫紉機1200多臺,電腦絎縫設備48套,羽絨被年產量300萬條、絎縫被380萬條。有一支加工技術型,人才科技型的員工隊伍。主導產品羽絨被出口量全國第一。1998年,集團提出了「中國羽絨被大王,世界羽絨被一強」的發展戰略。1999年,「鴻潤」系列產品被國家外貿部評為「中國知名出口品牌」。品牌是企業的形象,產品是企業的生命。尤其在國際市場上,要想站穩腳跟,就得靠響噹噹的產品質量說話。近年來,全球羽絨及其製品的檔次和科技含量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新的產品種類、新的加工工藝不斷湧現,對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技術要求越來越高。要想坐穩羽絨被出口量全國第一這把交椅,就得不斷創新,跟上世界潮流,走在領先位置。科技創新一直是夏吉國拎在手上抓的一件事。從1992年上羽絨服時起,他就積極引進人才:技術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他不僅注意從外引進,還積極從內培養。除了自身的人才力量,他還積極與中國蓄產品加工研究會等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合作,不斷研究和攻克羽絨加工行業的高、精、尖技術難題。儘管如此,2002年,他還是遭遇到了困境。在一年一度的秋季廣交會上,他這位業界羽絨被大王,竟幾乎空手而歸。而就在前一年,他的外貿訂單是3000萬美金。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參加那一屆的廣交會的眾多國內廠家,大打價格帳,大家都靠壓價來爭取客戶。如何在這場惡性競爭中勝出?他拿出了自己的一件「鎮廠之寶」,那是1997年他為了拿到外貿自營出口權而精心打造的一床「頂級」羽絨被。果然這床羽絨被讓外商眼睛一亮,激動不已,開出了1.5萬美金一床的「天價」。哇,13萬人民幣。這床天價羽絨被是他當年帶著全廠幾十號人,選用一歲大的大白鵝胸前的一小撮護心絨,用了近千隻鵝,近半年時間才做成了這床被子。其透氣性、保暖性、蓬鬆度都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那床被子是手工精心打造出來的樣品,若想投入批量生產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為此,夏吉國親自帶領科研人員進行攻關,前後用了近兩年時間,化去了近500萬元科研經費,終於創研出了神奇的「圈圈絨」。這圈圈絨純絨朵含量達95%以上,每克圈圈絨正好含絨朵100朵。這是一項領先國際標準的獨一無二的尖端技術。用這種絨生產的高檔羽絨被儘管價格是同類產品的3倍,但仍然受到國際市場的追捧。靠著這獨一無二的技術,他獲取了獨一無二的天價,佔領了獨一無二的市場。2005年這種高檔羽絨被投入批量生產,市場供不應求。當年集團銷售額突破了10億元人民幣。羽絨被單項外貿出口額穩居全國第一,出口量佔全國出口總量的24%。他也名符其實地被業界尊為羽絨被大王。除了這天價羽絨被,他們的創新產品還在不斷湧現,真絲被、羊毛被、多孔被、竹纖維被等綠色環保產品,現在他們已擁有200多個系列產品,90%出口到歐洲、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鴻潤集團成為了中國羽絨行業唯一的集「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中國出口知名品牌」四項國家級榮譽集於一身的企業。

  「鴻翔天宇,潤育永恆」。回饋社會,反哺家園,新的財富觀,夏吉國正在努力實踐著。

  一個人的消費是有限的,一個家庭的消費是有限的。何況夏吉國是個忙人,他整天忙於工作,幾乎沒有時間休閒。他的業餘時間都用來學習和思考,也沒有什麼高消費的愛好。財富,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他的快樂似乎是創造財富,而不是享受財富。他也時常問自己:這樣操勞忙碌,究竟圖什麼?為什麼?答案早已找到:完全是責任感、使命感、義務感。他說他對2000多名員工有責任,員工們為企業工作,企業也要對得起員工,他有責任讓員工們獲得合理的勞動報酬,保障員工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還為員工辦理了工傷、養老保險,解決了廣大員工的後顧之憂。他說他對家鄉負有使命,他出身農家,對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把企業做成「國際市場+公司+基地+農戶」,就是要給千家萬戶的農民兄弟帶來實惠。他的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級優秀龍頭企業,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資金,建立標準化養殖基地,推廣標準化養殖技術,為廣大養殖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2003年,公司出資成立了桐城市鴻潤蛋鴨產業發展有限公司;2005年,公司與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了桐城市大關蛋鴨養殖基地;2006年,公司興辦了桐城市鴻潤興店水禽養殖合作社,本著「民辦、民享、民受益」的原則,服務廣大養殖農戶,促進養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受他企業帶動發展起來的水禽養殖農戶近3000戶,戶均養鴨2000隻,年純收入3萬元以上。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夏吉國深感責任重大,他要想的事更多……

  不論多忙,夏吉國每年都要抽出不少於30個工作日,深入基層調研,認真聽取社情民意。在扶貧幫困方面,鴻潤集團從1997年搬到城區以來,每一次招聘工人,均著重考慮經濟較為困難的員工。到如今,公司一共吸納了城區下崗職工和山區貧困子女800餘人。另外鴻潤還一共解決了30多名殘疾人員的就業,並酌情給予他們發放殘疾員工特別生活補助。

  鴻潤集團發展壯大了,一直想方設法為眾多中小企業做些實事。在夏吉國的積極策劃與參與下,桐城市民生擔保公司於1999年底順利組建,專門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擔保,民生擔保公司成立以來已經累計發放貸款8000多次,總金額達5.6億多元,為桐城市農村青年創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扶持。

  多年來,夏吉國還一直積極支持地方教育事業的發展,深切關注廣大社會青少年的學習及創業,積極切身參與「希望工程」和「青年志願者」等活動,僅2003年宣傳和發動公司員工為青年教育事業籌款總計20萬多元。

  談到未來,夏吉國信心十足,但也感覺到自己身上責任重大。他說:他將一如既往地發揚「忠誠、奉獻、協作、進取」的企業精神,力爭早日實現「中國床上用品大王,世界床上用品一強」的戰略目標,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記者:葉水茂)

相關焦點

  • 安徽鴻潤夏吉國:「羽絨被大王」從小貨郎起步
    在記者看來,安徽鴻潤集團董事長夏吉國就是這樣一個浸潤著「六尺巷」精神的地地道道的桐城人。 面龐黝黑、笑容憨厚的夏吉國告訴記者,做包容的人、做誠信的人,哪怕偶爾吃虧了,但最終還是會獲得回報。 1993年,接受了一大筆訂單的夏吉國將加工好的羽絨服交給客戶,結果對方驗貨面料不合格,導致公司損失30多萬元。
  • 助力疫情防控,跑出鴻潤速度
    2020年春節期間,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對實體企業有著嚴重的影響,同時也一直牽動著鴻潤集團的心。面對疫情,安徽鴻潤集團李興錄董事長、夏吉國總裁始終高度重視,時刻密切關注,積極主動應對,更是敏銳的意識到全國的醫療系統和廣大民眾急需防護服、口罩等防疫物資。早在正月初三,夏吉國總裁就積極聯繫省經信廳、省藥監局、省市場局、桐城市委市政府、發改委等部門,對接上下遊供應商,籌劃通過改造現有的羽絨家紡產品生產線,組織生產防疫急需的醫用防護服等物資,為疫情防控貢獻鴻潤的力量。
  • 企業| 鴻潤集團 羽絨工匠造精品
    從一家村辦作坊到現有總資產42億元,年產水洗羽絨8000多噸、羽絨製品200萬件、絎縫製品300萬件的行業領軍企業——安徽鴻潤集團,連續17年出口量位居全國第一位。始建於1991年的安徽鴻潤集團,將一根根「鴻毛」打造成「重量級」產品。集團總裁夏吉國說:「27年如一日,踐行工匠精神,堅持誠信為本,成就今天的知名品牌。
  • 安徽鴻潤集團依靠技術創新成功轉型生產醫用防護口罩和防護服
    節目中報導了安徽鴻潤集團轉型疫情期間成功轉型,根據集團總裁夏吉國介紹:「在疫情當下,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依靠科技手段,轉型生產醫用防護口罩和防護服。日產防護服10000件左右,隔離衣日產在20000件左右,口罩日產150萬隻左右。」
  • 新聞| 桐城市委書記深入鴻潤集團視察指導防護服生產工作
    2月23日,記者在鴻潤集團生產車間看到,一套套醫用防護服正在工人們的手中成型。鴻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夏吉國說:「這些防護服經過專門消毒後,就進入國家統一採購平臺,運往武漢,供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使用。」據悉,鴻潤集團正在改造4000平方米十萬級無菌車間,屆時,可實現無菌生產。圖為捐贈現場。2月24日,一輛滿載「愛意」的貨車停在桐城市民政局門口,車上裝著安徽鴻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市慈善總會捐贈的羽絨被和羊毛被等抗疫物資,總價值50萬元。隨車的該公司常務副總裁夏毅表示:此次捐贈,致敬堅守一線抗疫人,為桐城抗疫貢獻一己之力。
  • 桐城鴻潤:輕羽毛做出重產品
    生產這天價羽絨被的就是來自桐城的安徽鴻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不過這天價羽絨被誕生的前前後後,鴻潤集團的董事長夏吉國倒是有一大堆故事要講。從2萬元到10億  桐城市境內河湖遍布,素有家家戶戶養鵝鴨的習慣。1991年7月夏吉國拿出所有積蓄2萬元,租用村隊部的幾間土坯房,從安慶畜產公司以每年2000元的租金租了一臺羽絨粗加工設備和一臺檢驗設備,正式開始經營羽絨加工廠。
  • 安徽鴻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鴻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91年7月,是以羽絨及其系列製品為主導的外向型企業,現已成為國家農業產業化優秀龍頭企業、省861行動計劃重點企業,省農業產業化集團之一。公司是全國最大的羽絨被生產和出口基地,主導產品羽絨被的生產出口量佔全國總量的24%,連續九年位居全國第一位。
  • 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做客人民網
    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做客人民網。人民網記者 蔣建華 攝 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做客人民網。人民網記者 蔣建華 攝 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左)和主持人在訪談室。
  • 專訪安徽新華發行集團董事長:打造平臺型企業
    中國經濟網5月29日北京訊(記者 成琪 實習生 張晶雪) 近日,第六屆「文化企業30強」名單公布,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再次入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曹傑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網際網路可以改變一切,包括文化產業,這種改變是一個有效的、發展的改變。
  • 安徽桐城市:監管服務並重助力「疫」下經濟發展
    在疫情防控期間,安徽桐城市市場監管部門始終堅持監管、服務並重,精準施策,分類指導,有效規範市場秩序、助力轄區企業發展。申請人通過安徽政務服務網開辦「一站式」服務平臺,一次性辦理企業名稱自主申報、設立登記、公章刻印、發票申領、社保登記、公積金開戶、銀行預約開戶等系列事項,實行企業開辦全程網辦「零見面」。二是推行「預約辦」。對網上預審通過後申請人選擇到窗口辦理的,或申請人需要到窗口辦理的事項,開展預約服務,事項錯峰辦理。三是推行「特殊辦」。
  • 兩化融合 安徽鴻潤把產品賣出國門
    「國家農業產業化優秀龍頭企業」、「國家創新型星火龍頭企業」、「國家羽絨行業標準起草和制定的主要單位」......如果安徽鴻潤集團有個企業榮譽簿,上面的每一個榮譽都含金量十足,不過比起這些,鴻潤的產品防偽晶片技術、「全省兩化融合示範企業」招牌,顯然更吸引一個網絡時代新媒體記者的關注。
  • 安徽鴻潤國際工業園二期生產廠房開工
    1月8日上午9點18分,在隆隆的鞭炮和禮花聲中,安徽鴻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鴻潤國際工業園」二期工程「高檔羽絨製品深加工項目」主體生產廠房挖下了第一鏟土。本工程的廠房建築面積達3萬M2,總投資4000萬元,是二期工程項目的重要建設內容。
  • 安徽天方茶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孝和話茶文化旅遊
    安徽旅遊新品牌網絡展播系列專訪之振興徽茶 發展茶文化旅遊——安徽天方茶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鄭孝和話旅遊  安徽天方茶業(集團)有限公司位於皖南山區石臺縣,自1997年創建以來,已擁有十二大系列近二百多個品種。
  • 安徽古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梁金輝
    安徽古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梁金輝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14年07月07日17:25 個人簡歷: 1997年8月—2000年4月,擔任安徽古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宣傳廣告科科長。 2000年5月—2004年10月,擔任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發展部經理。 2004年11月—2007年9月,擔任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市場總監。
  • 安徽出版集團原董事長王亞非等6人全國人大代表資格終止
    原標題:陳傳書、劉新齊等6人全國人大代表資格終止  2017年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陳傳書、劉新齊等6人的全國人大代表資格終止。
  • 安徽出版集團原董事長王亞非出庭受審
    安徽出版集團原董事長王亞非出庭受審 2018-05-31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加強民辦學校黨建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做客人民網。人民網記者 蔣建華 攝 人民網北京3月12日電 (徐前)「不管公辦、民辦,都是黨辦;不管體制內、體制外,執行黨的教育方針不例外。」3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長李光宇做客人民網,在與網友交流「加強民辦學校黨建工作」相關話題時表示,加強黨的領導,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對於任何教育機構來說,都是頭等大事。 人民網:李代表,您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有什麼感想? 李光宇:倍感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