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底色憶軍旅 忠誠奉獻鑄警魂

2020-12-10 澎湃新聞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是保衛祖國安全的熱血戰士,橄欖綠是他們的象徵。

警察,視維護穩定為己任,是守護社會安寧的人民衛士,藏青藍是他們的符號。

軍人是國家的長城,警察是社會的盾牌,角色儘管不同,但忠誠與奉獻卻是他們共同而永恆的底色。而在警隊之中,有著許許多多擁有軍人履歷的警察,他們曾應徵入伍,並在退伍後轉投司法行政戒毒事業,在從警之路上繼續堅守著他們的初心底色。在第93個建軍節到來之際,我們一同來看看那些曾經投身軍營,如今身在警營的戒毒警察們。

陳應康

4

25

【人物簡介】

陳應康於1990年12月入伍,199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2月轉業到廣東省三水強制隔離戒毒所工作,現在是廣東省第二強制隔離戒毒所黨委委員、副所長。

【主要事跡】

銘記來路、不忘初心。四年的軍旅生涯不算長,但正是這四年的軍人經歷,培養了陳應康忠誠擔當的政治品格和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在退伍轉業至今的25年裡,他一直沒有忘記曾經的軍人身份,時刻把軍人的優良作風帶到工作和生活中,總在不經意間感染著身邊的其他同志,讓人肅然起敬。

忠誠履職、擔當作為。在陳應康心裡,場所的安全穩定始終排在第一位。多年來,他養成了一個習慣,不管是否值班,每天都堅持進入院區巡查幾遍,看看現場民警的在崗履職情況,看看「四大現場」戒毒人員的戒治生活情況,他總是說:「只有多到基層一線走走,才能了解場所的真實情況,做到心中有底,也只有這樣才能安心地睡個覺。」樸實的言語,是他忠誠履職、擔當作為的最好體現。

率先垂範、靠前指揮。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就是命令,在家鄉休息的他連夜趕回單位駐地,提前布置場所的疫情防控措施。在實行戰時最高勤務等級時,他主動請纓到抗疫一線封閉執勤,每天帶領指揮部的同志到各單位督促落實防控工作,及時排查疫情防控漏洞和場所安全隱患風險,並主動提出所領導參與分監控室瞪眼值班,減輕一線民警的工作壓力。陳應康用責任與行動帶領黨員民警築牢了疫情防控和場所安全「兩道防線」,發揮了領導幹部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的頭雁作用。

李耕樂

3

24

【人物簡介】

李耕樂於1993年參軍入伍,199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轉業至廣東司法行政系統從事勞教(戒毒)工作,現在是所政管理室副主任。

【主要事跡】

時光荏苒,從軍營到警隊,從軍裝到警服,除了軍人的一腔熱血,多年如一日耕耘戒毒工作也給他平添了幾分質樸。在李耕樂心中,忠誠是共產黨員最純粹的底色,從軍綠到藏藍永遠都離不開一顆熱忱的赤誠之心。

疫情如軍令。在封閉抗疫的「持久戰」中,李耕樂挺身向前、紮根一線,積極發揚軍人的優良作風。他將部隊的戰友感情帶給身邊同事,發現有同志狀態不佳總是第一時間送上關心。他也將部隊的內務習慣帶進起居場所,帶動大家清潔衛生、整理內務。總是鼓勵大家把「艱苦」的日子精緻地過,在他的團結和幫助下,大家長期處於封閉環境中依然銳氣不減、朝氣蓬髮。

在對工作崗位的堅守和對同事無微不至的關心背後,是他默默咽下的家庭困難——母親因重病復發躺在病床上等待手術,家中幼小的女兒多次在電話中哭喊「爸爸」……但他只能依靠妻子獨自肩負家庭的重擔。在連續168天的堅守崗位中,身心都處於高度緊張的他兩度舊疾復發,最嚴重的一次連行坐立臥都十分困難。但是當換防休整的機會擺在面前時,他卻總是讓給其他同事,自己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在大家眼中,李耕樂就是自己最親切的「老班長」,一名當之無愧的「排頭兵」!

羅 倫

17

17

【人物簡介】

羅倫於1986年入伍,198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3年轉業到廣東省第二強制隔離戒毒所工作,現在是二大隊一級警長。

【主要事跡】

從軍人到警察,從軍營到警營,從戎裝到警服,從軍銜到警銜,這不僅僅是環境、職業的改變,更是人生的一次華麗轉身。作為一名部隊轉業民警,羅倫接受部隊多年的教育和培養,養成了聽黨指揮、服務人民、忠於職守、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轉業轉崗後,他始終保持軍人本色,將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在戒毒執法工作中延續,時刻自警自省,恪盡職守。

特別是疫情封閉執勤期間,年輕同志能做的工作,羅倫一樣沒有落下;年輕同志沒有考慮到的問題,他總憑藉自己豐富的經驗在旁邊提醒;一些同志因封閉執勤無法照料家人,心裡壓力比較大,他總樂觀地跟大家說:「抗擊疫情,是對我這個老軍人的再次考驗,也是對大家的考驗,大家不要鬆勁,疫情總會過去的,堅持就是勝利。」

羅倫因血壓偏高、睡眠不好,但他在封閉執勤期間每天堅持早起在大隊巡查,總是儘自己所能維護大隊的安全穩定,他就是這樣一個執著而又默默奉獻的「老兵哥」,在工作中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老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羅國理

21

16

【人物簡介】

羅國理於1983年10月入伍,198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4年7月轉業到廣東省第二強制隔離戒毒所工作,現在是七大隊一級警長。

【主要事跡】

從軍21年,從警16年,歲月的滄桑在羅國理的額頭上平添了幾道皺紋,卻從未改變他那顆火熱的心,他始終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以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對人民的赤誠和忠心。加入司法行政戒毒隊伍後,羅國理把在部隊養成的優良作風帶到了戒毒場所,他始終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憑藉軍人的一份強烈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司法戒毒工作事業當中,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在疫情防控封閉執勤期間,羅國理積極響應所黨委和防控指揮部的號召,面對場所警力相對緊缺的困難,這位老同志義無反顧呈交續批請戰書,並在防疫工作中堅持做到嚴於律己、盡職盡責,充分發揮了作為軍人頑強的戰鬥作風,為一線的同志們樹立了榜樣。

孫彥中

15

6

【人物簡介】

1999年12月入伍,200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4年1月轉業到廣東省第二強制隔離戒毒所工作,現在是四大隊管理幹事。

【主要事跡】

時光的腳步匆匆,從來不等人,轉瞬間孫彥中穿上警服已快七年。作為一名老兵新警,他常常虛心向周圍的領導和同志學習,腳踏實地完成好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續寫著藏藍新篇。

「不因事難而推諉,不因善小而不為。」這一句話如同被孫彥中翻讀爛熟的業務寶典一般時刻提醒著他戒毒工作的初衷和意義。今年六月,由於天氣炎熱,加上長時間封閉備勤執勤,孫彥中多年的腳疾復發,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導致感染髮炎浮腫,行動困難。同事幾次催他出所治療,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直至該批次封閉執勤結束他才撤出到醫院看病。面對困難,孫彥中沒有後退,而是發揮軍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咬緊牙關堅持到底,讓身披的那一抹藏青藍多了橄欖綠的影子。

徐章輝

17

13

【人物簡介】

徐章輝於1990年12月入伍,200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7年1月轉業到廣東省第二強制隔離戒毒所工作,現在是警戒護衛大隊指揮中心二級警長。

【主要事跡】

「雖然退伍轉業了,但是部隊已教會了我責任擔當和堅韌不拔,不管走到哪兒,幹什麼,我始終牢記『人民軍隊為人民』這份初心使命」。2007年1月,轉業到省二戒所後,徐章輝面對警徽莊嚴地立下了錚錚誓言。

崗位轉變,但是初心和使命不變。疫情防控期間,正逢徐章輝兒子升學的關鍵時期,但是他想方設法做通了愛人和兒子的思想工作,克服了兩地分居帶來的困難,始終站在抗擊疫情的前沿,用實際行動築牢場所安全防線,詮釋了「初心不改、軍魂長在」的使命擔當,用責任和擔當延續了軍人的誓言,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堅實力量。

魏河清

2

18

【人物簡介】

魏河清於1999年12月入伍, 2002年3月轉業到廣東省第二強制隔離戒毒所工作,200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在是六大隊三級警長。

【主要事跡】

十一年的軍旅生涯,錘鍊了魏河清忠誠可靠、服從命令的政治素養,而十八年的警營工作,則讓他學到了挽救戒毒人員、守護場所安寧的責任與擔當。

一次,戒毒人員張某因家庭不和產生了自傷自殘的念頭,魏河清便找他談話,但張某神情冷漠,既不回應也不抬頭,仿佛是一座石雕。然而,魏河清並沒有就此放棄,他堅持每天找張某談心,並鼓勵張某寫信回家。幾個月後,張某的家人回信,張某接到信件後,終於向民警敞開了心扉。正因魏河清的堅持,一塊頑石終被感化。

魏河清深知,感化一個吸毒人員,就是挽救一個家庭,從而使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十八年來,他一直保持和發揚著部隊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用忠誠與執著守衛戒毒場所,用真誠與付出挽救戒毒人員。

省二戒所裡頭,還有許多像他們一樣,曾經一身戎裝保家衛國,如今身著藏藍守護場所安寧的軍轉警察。他們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堅守著忠誠與奉獻的初心底色,為司法行政戒毒事業繼續奉獻著汗水與熱血。他們一直都是最可愛的人,向警營裡的軍轉警察致敬!

資料來源:所政管理室、二大隊、四大隊、六大隊、七大隊、警戒護衛大隊

原標題:《不忘底色憶軍旅 忠誠奉獻鑄警魂》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