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信仰邏輯是「人人皆可成佛」,「成佛」的標誌即為後世留下道德文章,以及道德文章延展的枝蔓,譬如商周之鼎彝,漢代之碑板,六朝之造像等等,讓有限的生命通過傳世的道德文章,獲得永生。
《又見老虎》,探討以「黑老虎」稱謂的拓本和碑帖,帶大家走進中國人「萬物皆詩」的精神世界。
《又見老虎》,是繼金石暢銷著作《老虎來了》之後的又一力作。本書集合了金石拓片(俗稱「黑老虎」)精品收藏,並以獨特的美學風格加以呈現,擺脫了以往此類書籍的陳套,令人耳目一新。作者更以深情的文筆,借金石拓片之考據、掌故以言今日之世,不以古論古,體現出很強的思想性。
[ 01 ]
經 典 藏 品 薈 萃
書中收錄諸多古代名器拓片,如散氏盤全形拓、毛公鼎全形拓、小克鼎全形拓、秦石權全形拓、琅琊臺石刻、秘閣帖殘本、吳大澂題雜拓四條屏等,件件經典,蔚為大觀。
[ 02 ]
金 石 名 家 雲 集
書中珍貴拓片,乃晚清金石名家所藏、所考、所題,如翁同龢(1830)、吳大澂(1835)、黃士陵(1849)、鄭文焯(1856)、端方(1861)、王福廠(1879)等,均為金石文化的引領者,水準不凡,可資賞鑑。
[ 03 ]
幽 雅 空 間 美 學
本書精於製作,將金石拓片陳設於美學空間中拍攝,氣息幽雅醇厚。寓古於今的呈現手法,一掃以往此類圖書的學究氣、陳腐氣,演繹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金石美學。
[ 04 ]
文 章 立 意 深 刻
作者雖痴於金石收藏,卻能不役於物。書中文章字句雋永、情感真摯,能在歷史遺物的評述中,結合對當下時代的思考。善思明理,以物觀心,十分值得今人品讀。
藏 品 概 覽
實 拍 書 影
作者簡介
王雙強,號門童、未齋主人、有萬憙主。原籍陝北,1976 年生於山西臨汾。嗜金石書畫收藏,精鑑賞,能文。秦漢胡同創始人、董事長。
師承海上樗齋陳鵬舉,上海市文史研究館詩詞研究社特聘研究員,上海市收藏 鑑賞家協會副會長,華亭文社創辦秘書長。出版著作有《文心是佛》、《文字 有愛》、《民國來信》、《老虎來了》、《花撲楞楞》、《圪梁梁上》等。
中國人的信仰邏輯是「人人皆可成佛」,「成佛」的標誌即為後世留下道德文章,以及道德文章延展的枝蔓,譬如商周之鼎彝,漢代之碑板,六朝之造像等等,讓有限的生命通過傳世的道德文章,獲得永生。《又見老虎》,探討以「黑老虎」稱謂的拓本和碑帖,帶大家走進中國人「萬物皆詩」的精神世界。
《又見老虎》,是繼金石暢銷著作《老虎來了》之後的又一力作。本書集合了金石拓片(俗稱「黑老虎」)精品收藏,並以獨特的美學風格加以呈現,擺脫了以往此類書籍的陳套,令人耳目一新。作者更以深情的文筆,借金石拓片之考據、掌故以言今日之世,不以古論古,體現出很強的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