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傳承保護基地落戶寧夏銀川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寧夏銀川市秦腔傳承保護基地正式儀式現場。 李佩珊 攝

中新網銀川12月10日電 (李佩珊)12月10日,寧夏銀川市秦腔傳承保護基地正式揭牌成立,這是中國首家專門為秦腔的傳承和保護所設立的市級基地。

寧夏回族自治區宣傳部副部長、寧夏文旅廳黨組書記劉軍(左)與銀川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虹(右)為寧夏銀川市秦腔傳承保護基地揭牌。 李佩珊 攝

秦腔發源於秦、隴、晉地,廣泛流行於陝西、甘肅、山西、青海、寧夏、新疆、河南等地,是中國西北最古老的戲劇之一,對許多劇種都有很大的影響。2006年,秦腔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秦腔和其他地方劇種一樣面臨著發展困境。為此,傳承與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秦腔具有重要意義。

市民在寧夏銀川市秦腔傳承保護基地的體驗室演唱秦腔片段。 李佩珊 攝

據銀川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黨工委書記劉濤介紹,銀川市秦腔傳承保護基地是國家文化旅遊提升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周期2年,總投資1165萬元(人民幣),總建築面積2935平方米,劃分為體驗排練、參與互動、交流展示、表演觀看等四大空間,設有280座小型劇場、培訓教室、化妝間、道具間聲控室及放映室等功能區。「目前已成立了專門的秦腔劇團,基地將開展秦腔排練展演活動、培養秦腔後備藝術人才,為老百姓普及傳統藝術知識,努力做到讓秦腔在寧夏活起來、傳下去、出精品、出名家。」劉濤說。

寧夏銀川市秦腔傳承保護基地化妝室內排列整齊的戲服。 李佩珊 攝

市民在寧夏銀川市秦腔傳承保護基地體驗室內利用投影「換」上秦腔人物行頭。 李佩珊 攝

市民在寧夏銀川市秦腔傳承保護基地體驗室內使用vr眼鏡觀看秦腔表演。 李佩珊 攝

據悉,在揭牌儀式當天,為期五天的2019銀川市第五屆秦腔節也正式拉開帷幕。寧夏秦腔劇院、甘肅省靈臺秦腔劇團將帶來《鍘美案》《竇娥冤》等經典秦腔劇目演出。陝西、甘肅以及寧夏戲曲名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柳萍、李淑芳、竇鳳琴、蘇鳳麗、屈巧哲、李小雄、侯豔、屈蓮英、馬桂芬、韋小兵等秦腔名家也將登臺表演。

市民在寧夏銀川市秦腔傳承保護基地體驗室內進行參觀。 李佩珊 攝

「秦腔傳承保護基地為寧夏秦腔事業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巨大貢獻,對推動寧夏秦腔藝術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銀川市中山北街秦腔藝術團團長張瑾告訴記者,這次來主要是為了與名家學習,「之前我們通過『一元劇場』戲曲展演、送戲下鄉、戲曲進校園等活動將秦腔帶到了更多的百姓身邊,今後有了屬於秦腔的基地,我們會更加努力做好秦腔的保護與傳承。」(完)

相關焦點

  • 2019銀川市第五屆秦腔節即將啟動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搭建戲曲文化交流溝通平臺,培育特色文化活動品牌,銀川文化消費季,豐富廣大市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由銀川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銀川市文化藝術館承辦,寧夏秦腔演藝集團、銀川市鳳城實驗秦腔劇團執行的「梅花秦韻·綻放湖城」2019銀川市第五屆秦腔節暨銀川市秦腔傳承保護基地揭牌,將於2019年12月10日至14日在銀川市文化藝術館劇場盛大舉行。
  • 寧夏回族山花兒的保護與傳承方式
    (五)寧夏回族山花兒傳承保護基地寧夏自2007年開始就逐步設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至今已先後四批設立了寧夏回族山花兒的傳承保護基地,共計20個(見下表1)。這些傳承基地會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開設非遺傳承基地傳習培訓班,請寧夏回族山花兒的傳承人通過現場展示等方式為學員集中教授花兒。寧夏回族山花兒傳承保護基地給傳承人與學員之間搭建一個更寬廣的傳承交流平臺,鼓勵了民間花兒歌手傳承寧夏回族山花兒,弘揚了民間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 秦腔票友帶你感受戲曲魅力
    8月18日,第三屆銀川市民文化節暨第六屆「梨園秦韻」秦腔票友大賽在寧夏銀川舉行,本次大賽由寧夏銀川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是銀川市連續舉辦的第六屆秦腔票友大賽。為進一步發掘和培養秦腔傳承人才,「從娃娃抓起」,大賽專門設置了少兒組比賽,從眾多參賽小選手中評選出一、二、三等獎並頒發榮譽證書。
  • 寧夏銀川,敬禮蘭亭
    11月8日,一場主題為加強黃河生態保護,助推決勝脫貧攻堅——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獎)獲獎作者邀請展在寧夏銀川美術館舉行。中國書法高度濃縮了中華文化精神,展現了中華美學風範,對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產生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 柳萍:中國秦腔「四大名旦」,當代寧夏秦腔領軍人物
    首屆寧夏十大傑出青年文藝家稱號獲得者,第19屆、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2002年,2013年),中國秦腔四大名旦之一,銀川市優秀專家,寧夏「313」人才工程獎獲得者,寧夏「四個一批人才」,寧夏「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寧夏三八紅旗手。
  • 話談銀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基地
    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寧夏一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項目賀蘭硯雕刻技藝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銀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基地負責人。今天我們聽聽仲老師對銀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基地的講解:為什麼要建立&34;?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相傳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即使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成立銀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基地,聚非遺項目,聚非遺傳承人,讓非遺發展有個共同的空間、共同的地方。讓人們在生活中體驗、認識,做好非遺傳承和保護。
  • 寧夏銀川:以文藝培根鑄魂 用精品謳歌時代
    12月4日,寧夏銀川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在寧夏銀川召開。銀川市文藝工作者與時代同步,以人民為中心,創作了一大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富有銀川精神、銀川力量和銀川風格的優秀文藝作品,為加快建設綠色高端和諧宜居的美麗新銀川提供了文藝支撐和精神力量。以精品謳歌人民,這份文藝「成績單」很亮眼新時代的銀川,給藝術家提供了湧流的創作源泉。
  • 漫話寧夏清明民俗-銀川日報·輕鬆閱讀
    閔向說,現在全寧夏閔姓人有近1.4萬人,加上家裡的媳婦,家族成員差不多有2萬人了,他們有的留在鹽池本地,有的從鹽池走出去到了銀川、中衛等地,還有的走出寧夏,在全國各地打拼……「早些年,每年清明我們都會在鹽池舉辦規模較大的祭祖儀式,讓大家都能回家看看,不忘根本。這幾年,其他地方也開始舉辦祭祖儀式,每年輪一次。」閔向說,「去年舉辦的祭祖儀式,回來了300多人,規模比較大。」
  • 周末去哪裡玩,寧夏銀川一日遊,你們都喜歡哪些景點
    由作家張賢亮於1993年9月21日創辦鎮北堡西部影城以其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主要景點有明城、清城、老銀川一條街等多餘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 。中國原生藏獒展示基地、寧夏民俗文化博物館、寧夏沙漠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落戶於此。
  • 銀川紀行——寧夏圖書館一瞥(組圖)
    是寧夏全區文獻收藏與借閱中心、公共信息資源共享中心、古籍保護中心、圖書館專業技術人員培訓中心。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的鏡頭,走進寧夏圖書館,去感受一下別樣的書香氛圍吧!當初我刻意在銀川多逗留一天,就是準備去這裡看展覽的,沒想到該館竟然提前撤展了。
  • 面對現代觀眾,古老秦腔怎麼變
    近日,在中國戲曲學會聯合寧夏文化和旅遊廳召開的秦腔現代化與現代秦腔實踐之路研討會上,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馬也認為,中國戲曲的現代化轉型第一步是由秦腔來完成的,沒有秦腔就沒有今天的中國戲曲。秦腔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之一,其中寧夏作為多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多元文化融合發展之所,秦腔發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 寧夏圖書館銀川能源學院分館今日掛牌
    為提高社會、學校及大學生自身對閱讀的關注程度,改善大學生的閱讀現狀,10月24日,寧夏圖書館銀川能源學院分館掛牌,實現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通有無。從寧夏圖書館銀川能源學院分館揭牌捐贈儀式獲悉,寧夏圖書館首期為銀川能源學院圖書館配送紙質圖書4000冊,今後將根據師生閱讀需求調配圖書,滿足師生學習需要。
  • 中國電影電視最佳外景基地,就藏於寧夏銀川,被譽「東方好萊塢」
    如果你是電影愛好者,想要親身體驗電影現場的背景,在中國除了橫店影視城,別錯過寧夏銀川的鎮北堡西部影城,以前是邊境要塞,現在是中國西部題材和古代題材的電影和電視的最佳外景拍攝基地。鎮北堡西部影城被稱為「中國一絕,寧夏之寶」,就像去北京旅遊「不到長城非好漢」一樣,去寧夏旅遊如果不去「鎮北堡西部影城」就不能免費,鎮北堡西影城距銀川市35公裡,是一個建立在原始古堡基礎上的5a級國家風景區,由著名作家張賢亮及同仁們創建,至今已有《郎格勒》、《紅高梁》、《黃河謠》等80多部影視劇在此拍攝,中國電影獲得國際大獎的首部作品就是在此拍攝的,鎮北堡西部影城有
  • 熙熙攘攘 銀川利群路
    也難怪,從東到西,這條不過七八米寬的巷子邊,就分布著銀川商城、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寧夏秦腔劇院、西塔古玩城等等。「利群」的起源利群路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是原城區的新華路和南薰路中間的一條道路,東起中山街,西至富寧街,全長2公裡。「利群」這個名字,源於1950年。
  • 竇鳳琴等梅花獎得主受邀出席銀川市第六屆秦腔票友大賽啟動儀式
    第三屆銀川市民文化藝術節暨「梨園秦韻」秦腔票友大賽將於8月18日晚上7時30分在銀川市玉皇閣文化廣場隆重啟動。 本次大賽以2020 美好銀川 共奔小康為主題,由銀川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銀川市文化藝術館承辦,金茂國際生活港贊助支持,銀川市鳳城實驗秦腔劇團策劃執行,是銀川市連續舉辦的第六屆秦腔票友大賽。
  • 寧夏文化館賀蘭硯製作技藝分館揭牌成立
    新華網銀川8月21日電 20日,寧夏文化館賀蘭硯製作技藝分館在銀川文化城郝氏硯閣揭牌成立。曾獲「寧夏賀蘭硯製作技藝傳承保護基地」「寧夏旅遊商品研發基地」「銀川文創產品十大名店」「國之寶•十大名硯」等稱號,初步形成了集「設計、研發、雕刻、銷售、培訓、實訓、展示、交流、鑑賞、鑑定、收藏、文旅融合」於一體的完整體系,是寧夏賀蘭石硯文化產業研發、雕刻、銷售、交流、研學和收藏的中心。
  • 寧夏:多彩活動歌唱黃河
    【倡導國慶新民俗 打造愛國活動周】「假期第3天,銀川當代美術館門口排起了長隊,朋友們一定要提前預約啊。」10月3日下午,黃河之畔的寧夏銀川當代美術館工作人員張雲在微信朋友圈發出提醒。黃河流經寧夏397公裡,滋養了沿岸人民,孕育了具有寧夏特色的黃河文化。這裡的人們敬畏黃河、感恩黃河,在推進黃河流域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建設中,更注重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歷史脈絡與當代價值,豐富黃河故事的多種表達。
  • 第十二屆「薪火相傳——匠心扶貧 與愛同行」活動在寧夏銀川舉辦
    11月17日,第十二屆「薪火相傳——匠心扶貧 與愛同行」活動在寧夏銀川舉辦,本屆活動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和寧夏文化和旅遊廳(自治區文物局)共同主辦,寧夏博物館、寧夏文化館(寧夏非遺中心)承辦。本屆「薪火相傳」活動旨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在文化遺產領域,以傳承推廣傳統技藝而振興鄉村經濟,或具匠人之心紮根某一領域而造福一方的傑出個人和團隊,弘揚他們「扶貧先扶志和智,幫人先幫技和藝」,激勵帶動更多社會公眾參與鄉村振興和扶貧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中來。
  • 「感受秦腔魅力,傳承秦腔文化——秦腔走進校園」 西安交大法醫學院最佳團日積極弘揚傳統文化主題活動
    秦腔是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也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豐厚的文化底蘊。西安交通大學作為中國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承擔著保護和傳承秦腔文化的時代任務。為了發揚和傳承秦腔文化,使學生切實感受到秦腔的魅力,2020年11月3日,西安交通大學法醫學院碩0133、博2057聯合團支部聯合西安交通大學學生微宣講團(築夢社)臨時團支部,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秦腔傳承基地、陝西省秦腔傳統流派傳承發展中心、西安交通大學秦腔傳承基地和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走進西光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開展「感受秦腔魅力,傳承秦腔文化」主題班會活動。
  • 廈門市委宣傳部一行參觀寧夏·銀川規劃展示館
    12月3日下午,廈門市委宣傳部一行參觀了寧夏·銀川規劃展示館。來賓一行先後參觀了綜合概覽廳、銀川歷史廳和全域銀川廳,通過圖片、展板、物理沙盤模型、數字沙盤等多種方式,了解了寧夏的建制沿革、城市演變以及銀川的規劃建設情況,對銀川的建設成就、發展藍圖有了更深刻直觀的認識。參觀過程中,來賓們耐心傾聽且不時詢問,對銀川的歷史發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對銀川的發展給予了高度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