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圖書閱讀報告:朝陽群眾愛看懸疑小說

2020-12-04 澎湃新聞

2018中國圖書閱讀報告:朝陽群眾愛看懸疑小說

澎湃新聞記者 林夏

2018-04-17 19:39 來源:澎湃新聞

隨著世界讀書日的臨近,4月16日,圖書電商當當網聯合易觀發布了國內首個《2018中國圖書閱讀市場專題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圖書大數據中分析我國紙書和電子書閱讀市場的現狀。記者梳理了一下報告,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整理如下。

1.90後更愛讀書

在年齡分布上,《報告》中的數據顯示,「90後」比「70後」、「80後」更愛讀書。在紙質圖書閱讀數據中,30歲以下讀者比例達到了52.3%;數字閱讀領域,30歲以下讀者比例為53.4%。顯然,網際網路氛圍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對數字產品有偏愛,容易成為數字圖書讀者。

2.廣東人愛讀書,北京人愛買書,上海人愛讀電子書

地域分析上,廣東成為了2017年紙書消費冊數最多的省份,排在其後的依次是北京、江蘇、浙江、上海、河南、山東、福建、湖南、四川。而在電子書閱讀時長上,廣東依舊排在首位,其次是北京、上海。可見,廣東人更愛讀書。

雖然北京在紙書消費和電子書閱讀時長排名上都輸給了廣東,但2017年北京人均紙質書購買量全國最高。可見帝都人在面臨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壓力下,購買紙書成為了緩解「知識焦慮」的一種手段。而上海的讀者,電子書閱讀時長在全國排名前三,紙書購買冊數在全國排名第六,可見,相比買紙書,魔都人更愛讀電子書。

3.中西部城市更愛數字閱讀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數字閱讀TOP10城市中,有6個中西部城市,這也說明,中西部城市節奏相對緩慢,焦慮感相對較弱,數字閱讀模式對中西部城市更具吸引力。

4.山東人愛做筆記,江蘇人愛發評論

閱讀行為方面,噹噹大數據發現,山東讀者更愛做筆記,其閱讀時長排名第5位,而筆記數量則排名第4位。江蘇人則更愛發評論,其發表評論的數量排名第3位,而電子書閱讀時長排名第4位。

5.朝陽群眾愛看懸疑小說

從閱讀喜好來看,同一城市不同地區的人也表現出不同的偏好。

以北京為例,數據顯示,「朝陽群眾」更愛看懸疑小說,「鬼吹燈系列小說」銷售冊數是第二名的11倍;而東城群眾則緊跟時代精神,銷售冊數TOP10的品類中一半是時政方針;作為學院區的海澱區,日語學習和各類成人高考雄踞TOP10;而順義群眾更重視家庭,各類童書雄踞順義買書TOP10。

在圖書消費最多的廣東省,廣州越秀區人最愛走心的文化類讀物,深圳福田、羅湖區的人則關注兒童文學及教育。

在上海,徐匯區群眾也是最愛走心的文化類讀物,長寧區群眾則時刻關心黨政方針,浦東新區的人則忙著業餘時間充電。

6.女人更有「閱讀力」

在讀者性別比例方面,《報告》顯示女性在閱讀數量上取得了絕對優勢。數據統計中,紙質圖書讀者裡,女性佔比高達69%,而數字圖書讀者裡,女性佔比更是高達86.7%。

7.中山大學購書最多

在高校閱讀現狀分析中,數據顯示,中山大學排在了中國高校圖書購買排行榜的首位,他們最愛買黨政相關的書籍,比如《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之江新語》;其次是北京大學,愛買經管人文色彩濃厚的書。

8.史學類圖書增長成黑馬

2017年,在噹噹圖書600多個細分品類中,歷史類中的史學理論及世界史增長明顯,排名分別上升了62位和16位。其中紀錄片相關的圖書《大國崛起》、《我在故宮修文物》等拉動了歷史類圖書的增長。古代文學同時受到熱捧,中國古代隨筆排名上升128位。

9.童書銷售繼續增長,但引進版仍居多

噹噹童書類連續5年碼洋增速超35%,2017年更是達到了70%。數據顯示,2013-2017年童書銷售中,引進版佔到了67%,原創只有33%。不過,2017年中國原創童書的增速明顯,是引進版的3.3倍,可見原創童書越來越受到家長的信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噹噹,圖書閱讀報告

相關推薦

評論(40)

相關焦點

  • 噹噹的這份圖書消費報告顯示:朝陽群眾不僅樂於助人而且還好讀書
    摘要: 十年書香50區,北京攬下前三甲,朝陽群眾勝過海澱莘莘學子摘得頭牌,看來朝陽群眾不僅神通廣大,還愛讀書。4月16日,噹噹發布了「書香十年.噹噹國民圖書消費報告」,從地域、性別、年齡、數字閱讀等不同維度掃描了2006-2015年當當網的圖書消費數據。噹噹成立了16年,佔全國圖書市場30%左右的份額,購書用戶超過1億,累計銷售圖書20億冊,這份報告比較能代表國人閱讀現狀。
  • 2018全民閱讀報告
    由亞馬遜中國攜手新華網發起的「2018全民閱讀大調查」共收到逾14000份有效問卷。基於該調查和亞馬遜中國的閱讀大數據分析,亞馬遜中國發布了「亞馬遜中國2018全民閱讀報告」,從閱讀量、閱讀時間、閱讀內容、閱讀介質等多個維度解析中國讀者的閱讀行為和偏好。
  • 噹噹發布國民圖書閱讀消費報告 用閱讀丈量世界
    導語:如果2015國民圖書消費閱讀的關鍵字是《秘密花園》領銜的「文藝風」,2016年關鍵字則是《解憂雜貨店》《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為代表的「懸疑心理系」。2016國民最愛哪10本書?
  • 十年圖書消費報告 揭露國人十年閱讀變遷
    [摘要]圖書電商噹噹其「第十屆網絡書香節文化論壇」發布「書香十年•噹噹國民圖書消費報告」,從地域、性別、年齡、數字閱讀等不同維度全景掃描十年圖書消費大數據,揭露國人十年閱讀變遷。國民閱讀鴻溝逐年收窄,兩性閱讀差距悄然拉開,80後圖書消費遠超90、70、00後,不同年齡段閱讀口味差異明顯……2016年4月16日,中國最大圖書電商噹噹其「第十屆網絡書香節文化論壇」發布「書香十年•噹噹國民圖書消費報告」,從地域、性別、年齡、數字閱讀等不同維度全景掃描十年圖書消費大數據,揭露國人十年閱讀變遷。
  • 2018年閱讀大數據:北京人愛歷史,上海人熱衷研究區塊鏈
    澎湃新聞 隨著4.23世界讀書日的臨近,圖書電商當當網聯合易觀照例發布了《書香中國二十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發展歷程分析2019》。
  • 世界讀書日臨近 噹噹發布國民圖書閱讀消費報告
    速途網4月17日消息(報導 路途),今日圖書電商噹噹在京發布了「2016國民圖書閱讀與消費報告」,該報告全面整合紙質書與電子書閱讀大數據,從地域篇、性別篇、代際篇、生活篇、數字閱讀篇、童書篇以及史上最全圖書榜單篇不同維度丈量2016國民閱讀的深度與廣度,權威解讀國人閱讀與消費實景。
  • 「2018上海市少年兒童閱讀報告」出爐:中學生最愛金庸
    這一年有哪些閱讀興趣和變化?在4·23 「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聯合上海市圖書館學會少年兒童圖書館委員會、中文在線發布《2018上海市少年兒童閱讀報告》。據悉,《2018上海市少年兒童閱讀報告》採集上海中心圖書館「少兒一卡通」系統、上海中小學生「數字閱讀」平臺進行大數據分析,呈現0至16歲少兒的閱讀素養和習慣。
  • 掌閱公布數字閱讀報告:00後成第二大閱讀群體
    中新網北京1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近日,掌閱在北京發布了《2018掌閱數字閱讀報告》,詳細介紹了在本數字閱讀平臺上讀者2018年閱讀情況,以及數字閱讀領域新趨勢。  其中,在報告中的「最受歡迎出版書榜」中,15本中有11本為中國作家作品,海外作品僅有《百年孤獨》《今日簡史》《原則》以及《月亮與六便士》。這也表明,中國作家作品更受歡迎。  並且,用戶對於數字閱讀形式不再拘泥。在報告中,用戶通過手機或閱讀器進行數字閱讀,同時也關注聽書、漫畫、雜誌。用閱讀器看漫畫和雜誌成為日常,用手機聽書也成為常態。
  • 2019中國圖書市場報告發布:全閱讀生態平臺綜合增長潛力明顯
    近日,京東圖書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了《2019中國圖書市場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圖書線上發展快速,紙電同步銷售趨勢明顯。在一站式購物的消費大環境下,作為國內唯一的全閱讀生態平臺,京東圖書已成為消費者優選的線上購書平臺。
  • 《2019中國圖書市場報告》顯示: 數字閱讀成主流閱讀方式
    12月26日,京東圖書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了《2019中國圖書市場報告》。報告分析了2019年中國圖書市場的基本情況和發展趨勢,認為文教書、童書和文學書最受歡迎,數字閱讀成主流閱讀方式,「紙電同步」銷售成趨勢。 報告顯示,文教書和童書兩大品類在2019年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 2018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報告新鮮出爐
    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 8月22日,第8屆「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報告」發布禮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場圓滿舉行,活動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文化走出去效果評估中心、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共同主辦。
  • 浙圖公布2018年浙江公共圖書館閱讀報告
    原標題:80後喜歡管理類圖書,70後喜歡看言情書 浙江圖書館日前公布了《浙江省公共圖書館2018年度閱讀報告》,盤點了2018年浙江人的「閱讀KPI」。這份報告以2018年浙江省公共圖書館的外借數據為基礎,分析後能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
  • 2014中國圖書消費報告:清華愛文學 北大愛暢銷
    2014中國圖書消費報告出爐(圖片來源網絡)廣東人買了全國1/6的書、天津人最愛買童書、湖北人買的最多的是漢語字典……2015年1月13日,中國最大的圖書電商噹噹發布了趣味十足的《2014噹噹中國圖書消費報告》。
  • 2018年中國兒童數字閱讀報告:人均閱讀量遠超美國
    5月8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與兒童數字內容平臺KaDa故事聯合發布《2018中國兒童數字閱讀報告》。報告顯示,2018 年中國兒童人均的年閱讀量已達到 40 本,遠超全球最大童書出版社Scholastic調研公布的美國兒童人均每年23本的閱讀量。
  • 從《2018中國人讀書報告》看天貓讀書APP布局圖書產業野心
    1月8日,阿里巴巴發布《2018中國人讀書報告》,顯示去年我國人均購買紙質書達到5.5本。另據天貓讀書APP數據顯示,自去年6月上線至今,電子書訂單總量超2500萬單,由電子書所組成的手機移動圖書館正在成為國民文化消費的標配場景。
  • 2016數字閱讀報告:青年讀書多 懸疑類最受關注
    【TechWeb報導】1月4日消息,今日掌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了《掌閱2016年度數字閱讀報告》。報告顯示,高中和大學學生平均每年讀18本電子書,超過職場讀者的閱讀量。青年讀書多 中年付費高
  • 京東圖書用戶行為報告:中低線市場提速,疫情改變閱讀習慣
    在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京東大數據研究院與京東圖書共同推出2019年讀書報告及戰「疫」期間讀書報告,基於京東大數據的分析,總結出2019年及2020戰「疫」期間的全民閱讀習慣與變遷:1.中低線市場成為增量發動機,社交驅動力明顯;2.
  • 噹噹發布2016國民閱讀報告:雄安新區下屬哪個縣最愛讀書
    4月17日,國內最大的中文圖書電商噹噹發布了「噹噹4.23書香節·2016國民圖書閱讀與消費報告」,通過紙質和電子兩大圖書領域的閱讀消費數據分析,從地域、性別、代際、生活、數字閱讀、童書以及史上最全圖書榜等多個維度,展現了2016年中國國民閱讀的深度與廣度,全面解讀國人閱讀與消費的實景。
  • 亞馬遜:2018年全民閱讀報告
    以閱讀為基因的亞馬遜自然也會在這個時段有所行動。4 月 18 日,亞馬遜中國在北京宣布啟動「摯愛閱讀,向光而行」系列活動,激發社會各界人士對閱讀的關注和熱情,推進「全民閱讀」。與往年一樣,啟動會上亞馬遜發布了 2018 年的《亞馬遜中國全民閱讀報告》,並宣布了線上閱讀服務的更新,推出新保護套及品牌聯合定製主題書單等。
  • 「思想文化大數據實驗室」2019城市閱讀報告發布
    「95後愛在線閱讀,80後鍾愛紙質書」「晚上10點愛看書,凌晨1點愛買書」  ——全民閱讀氛圍濃厚  回顧2018年,中國的閱讀市場和公眾的閱讀情況悄然發生著改變——數字閱讀搭載新科技新產品,豐富用戶閱讀體驗,不少人成為電子書的忠實用戶;實體書店疊加新產業新業態,探索新型經營模式,成為市民工作之餘的休閒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