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報導,歐洲一國家無視美國的存在,直接重啟北溪2號項目,給俄羅斯奉上百億大單,它就是美國的盟友德國,對此有網友表示,在川普還沒下臺之際,德國就和俄羅斯套近乎,這是人走茶涼嗎?美歐關係因該項目出現裂痕,拜登執政後真的能恢復和盟友的關係嗎?
2015年由於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超負荷運轉,無法再滿足歐洲日益增加的天然氣需求,俄羅斯便計劃再建一條天然氣輸送管道,並將該工程命名為北溪2號管道項目,該工程旨在鋪設一條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直接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全長約1200公裡,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路段和北溪1號線路走向保持一致,北溪2號管道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管道,建成後可實現每年向歐洲國家提供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對於該項目德國是表現最積極的歐洲國家。
但該項目觸及到美國的利益,白宮擔心該工程竣工後,歐洲國家會紛紛選擇更為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從而棄用較為昂貴的美國液化天然氣,而這會影響到美國對歐洲的能源輸出,除此之外,美國也擔心歐洲和俄羅斯之間的交易會使兩者關係關係更為密切,從而使歐洲日漸脫離美國的掌控,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局面,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份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對北溪2號項目工程予以制裁,其中包括對參與該項目的企業實施制裁,迫於美國強大的壓力,北溪2號項目工程不得不中止施工。
日前據俄羅斯媒體報導,因美國制裁而陷入停滯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現已重新啟動施工建設,為防止美國再次插手擴大制裁,德國聯邦議院能源與經濟委員會主席在公開場合表示,德國堅決反對美國毫無根據的制裁行為,並正在考慮採取相應的措施反制美國,目前北溪2項目工程已經完工百分之九十四,此次恢復施工,計劃將在德國專屬經濟區再鋪設2600米長的管道。
此次德國之所以頂著美國的壓力與俄羅斯重啟北溪2號項目管道鋪設工作,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該項目的停工造成了巨額經濟虧損,重啟以後能減少損失,另一方面有政治宣誓的意思在裡面,眼下川普執政進入倒計時,德國做這一舉動可以搶佔戰略窗口期,為項目後續推進爭取主動權。
毫無疑問,德國與美國在該問題上分歧較大,拜登上臺後要想恢復同盟友的關係,北溪2號項目是無法逾越的溝壑,美國在很多國際問題上需要歐洲的參與,因此美國可能會做出退讓,實現美歐關係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