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郊亭林古鎮紀念南北朝著名學者顧野王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上海9月18日電(記者李榮)滬郊金山亭林古鎮,是南北朝梁陳間著名文字訓詁學家、歷史地理學家顧野王的先祖故裡和平生重要歸閒、創作之地。18日,上海金山舉行文化主題研討活動,紀念亭林古鎮這位古鄉賢誕辰1500周年。

顧野王(519—581年),是南北朝梁陳間著名文字訓詁學家、歷史地理學家、文學家。任梁太學博士時,奉命編撰成《玉篇》30卷,其時年僅25歲。《玉篇》為繼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後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楷書字典。

金山亭林是顧野王先祖顧雍故裡,也是顧野王平生重要歸閒、創作之地。他在此著書立說,留有全國性地理總志《輿地誌》。原書三十卷,既詳考山川古蹟之典故,又註明其文獻出處,代表了南朝地理學發展的最高成就,被稱為開中國地學體例先河的巨著。顧野王著述《輿地誌》所在的「讀書堆」,如今已經成為「亭林八景」之一。

今年正值顧野王誕辰1500周年,金山亭林正在顧野王「讀書堆」遺址旁,修建亭林書院和顧公廣場,立顧野王雕像和野王詩碑,「傳承歷史經典,重樹宗師高風」。

此次還正式發布了《亭林顧氏支譜》。上海顧野王文化研究院院長蔣志明說,顧氏家族與亭林可以說有「不解之緣」。上海最早的顧姓就在金山亭林,是江東顧氏三族之一。顧野王因其先祖顧雍而來亭林定居,所居之地也正是顧雍故裡。亭林古鎮與華師大江南文化研究院合作建立亭林基地,有助於進一步發掘、保護、弘揚豐富的文化資源,傳承優良的家風家訓,提升人文精神,形成特色文化。

責任編輯: 趙文涵

相關焦點

  • 【彙編】滬郊亭林古鎮紀念南北朝著名學者顧野王
    滬郊亭林古鎮紀念南北朝著名學者顧野王 來源:新華網 2019-09-18 17:17:42 新華社上海9月18日電(記者李榮)滬郊金山亭林古鎮,是南北朝梁陳間著名文字訓詁學家
  • 滬郊金山舉辦顧野王文化主題研討系列活動
    「江東孔子」上海金山亭林古鎮先賢顧野王的「顧公廣場」9月18日正式落成。該廣場是為紀念南北朝梁陳間著名文字訓詁學家、歷史地理學家、文學家顧野王誕辰1500周年而建。上海金山亭林古鎮是顧野王重要遊寓和著書之地,今天(9月18日)顧野王文化主題研討系列活動同期在金山啟動。顧野王(519—581年),是南北朝梁陳間著名文字訓詁學家、歷史地理學家、文學家。
  • 國風人文圖典|憑弔亭林「顧野王」
    也就是說,「亭林務」與「上海務」一樣,都是當時松江府稅收七大務重地之一,說明唐宋以前的亭林,絕不是個小地方,而是個非常繁華的市場,「煙雨三家市,黃門卜此居。」語出宋代詩人魯晦之《次唐彥猷顧亭林韻》的詩,說的就是那個年代亭林以江南顧、陸等三大姓所形成的「市」。亭林的出名,當然與顧野王在此生活與著述有關,更是增添了亭林鎮的文化分量。
  • 上海金山舉行顧野王文化主題研討活動
    顧野王與「滬」的由來  顧野王(519—580年),是南北朝梁陳間著名文字訓詁學家、歷史地理學家、文學家。任梁太學博士時,奉命編撰字書,編撰成《玉篇》30卷,其時年僅25歲。《玉篇》為繼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後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楷書字典。
  • 上海金山舉行主題研討活動,重估顧野王對江南...
    金山區有關領導向記者介紹道,「本次顧野王文化主題研討活動是金山區貫徹『兩區一堡』戰略定位、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嘗試。金山將進一步發掘、保護、弘揚豐富文化資源,推動人文精神更顯著、特色文化更鮮明、文創產業更強勁。」  顧野王與「滬」的由來  顧野王(519—580年),是南北朝梁陳間著名文字訓詁學家、歷史地理學家、文學家。
  • 重估「江東孔子」顧野王對江南文化影響
    人民網上海9月18日電(王文娟 李嘉俊 宗晨亮)18日,「傳江南千年文脈,書人文不朽華章」顧野王文化主題研討活動在上海金山啟動,本次大會通過講述「顧野王與金山亭林」的故事,闡釋顧野王對江南文化的影響與塑造,展現金山區亭林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顧野王終於回家了!Ta的創作者是…
    顧野王終於回家了!,也許你最先想到的是韓寒其實,歷史上亭林還出過一位著名的文字訓詁學家,他就是南北朝梁、陳年間的顧野王他長期居於亭林,人稱「顧亭林」。
  • 金山舉行顧野王文化主題研討活動 展現亭林鎮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範潔 通訊員 李嘉俊 宗晨亮)上海·金山「傳江南千年文脈,書人文不朽華章」顧野王文化主題研討活動今天啟動,通過講述「顧野王與金山亭林」的故事,闡釋顧野王對江南文化的影響與塑造,展現金山亭林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上海兩千年人物考 顧野王
    嘉賓在金山亭林舉辦的紀念會上慨嘆,上海這片土地上,還曾有過這樣的人物。 【一】 據說敢用「王」字為名的,在古代只有三位,之後千年再無人用。一位是駱賓王,另兩位還同名:西漢時的隴西太守馮野王、晚他數百年的南朝顧野王。 查《二十五史人名大辭典》,數萬留名史冊者,另僅見劉義王、吾丘壽王二人。
  • 【金山如畫之人文如畫】踏入「江東孔子」顧野王隱居地,遇見不一樣...
    【金山如畫之人文如畫】踏入「江東孔子」顧野王隱居地,遇見不一樣的亭林!宅旁有林,人稱「顧亭林宅」,亭林之名由此而來。跟著小編踏入「江東孔子」顧野王隱居地,穿越時間與空間,遇見不一樣的亭林!
  • 上海兩千年人物考② 顧野王
    嘉賓在金山亭林舉辦的紀念會上慨嘆,上海這片土地上,還曾有過這樣的人物。【一】據說敢用「王」字為名的,在古代只有三位,之後千年再無人用。一位是駱賓王,另兩位還同名:西漢時的隴西太守馮野王、晚他數百年的南朝顧野王。查《二十五史人名大辭典》,數萬留名史冊者,另僅見劉義王、吾丘壽王二人。
  • 文化漫談:顧野王編了第一本楷書字典《玉篇》
    嘉賓在金山亭林舉辦的紀念會上慨嘆,上海這片土地上,還曾有過這樣的人物。【一】據說敢用「王」字為名的,在古代只有三位,之後千年再無人用。一位是駱賓王,另兩位還同名:西漢時的隴西太守馮野王、晚他數百年的南朝顧野王。查《二十五史人名大辭典》,數萬留名史冊者,另僅見劉義王、吾丘壽王二人。而為自己取名「野王」這奇特二字的,僅顧與馮。
  • 「江東孔子」顧野王紀念館在蘇州光福鎮落成
    活動上,南北朝梁陳間著名文字訓詁學家、歷史地理學家、文學家顧野王紀念館正式落成,這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顧野王的家國情懷精神的陣地,將成為當地新的文化地標。今年適逢顧野王誕辰1500周年,為了紀念先賢,光福鎮人民政府在塔山上闢出一座院子,建造了顧野王紀念館、顧野王書院,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顧野王的家國情懷精神。
  • 騎車看上海,古文化6-亭林與招賢浜遺址
    1966年,在亭林鎮發現古文化遺址,之後經過數次挖掘,發現其下層為馬橋文化,上層介於馬橋文化和春秋越文化之間,承上啟下,將二者之間的缺環補上了,但亭林遺址反應的還是偏向於馬橋文化更多一些,後來被命名為馬橋文化亭林類型。這個遺址位於今天的亭林公園內。
  • 敘說地圖|圖說金山地名:亭林讀書堆與亭林華城
    俗稱大寺山,因顧野王曾在此結茅築舍讀書而得名。位於亭林鎮寺平南路與大通路交匯處。據《松江府志》載:「讀書堆在寶雲寺後,高數丈,橫亙數十畝,林讓蒼然」。主峰於1968年取土填河時被削平。現存土山高10米,分布面積約650平方米。今讀書堆上,仍有蓬蓬勃勃的樹木數十,是金山區文物保護點。
  • 七夕會旅遊|在亭林,見識一棵樹與一個書堆
    當地人講,亭林挺靈的。我覺得最靈的是復興東路的那棵松,全上海的樹數它年歲最大。我們去的時候,古樹周圍正在整修。鎮上領導說亭林鎮政府的房子是全上海最破的,樹呆的地方比政府好。人不如樹過得體面,太難得了,不由得心生敬意。
  • 「記憶」朱涇、楓涇、呂巷、亭林……金山古老城鎮的魅力感受一下?
    亭林80年代亭林集鎮亭林在區境東北部,古稱「十二家埭」,為農村魚米集市。南朝梁陳年間,著名地理學家,文字訓詁學家顧野王隱此修《輿地誌》。宅旁有林,人稱「顧亭林宅」,亭林之名源此。唐以後已形成集鎮,明清時已與奉賢的南橋、金山的張堰並稱為浦南三大商業重鎮。1949年,全鎮有商店242家,其中萬順昌醬園和張義盛,茂昌泰南北雜貨號為百年老店。
  • 顧野王作為大才子,在梁武帝尊佛、周武帝滅佛時代,感到了彷徨
    顧野王十二歲,隨父親至建安,撰寫了《建安地記》二篇,引起贊聲一片。顧野王從出生到成年,經歷了南朝梁最好的時候;也經歷了南朝梁最壞的時候;親歷了佛教的興盛,乃至迷信;經歷了梁武帝多次出家及開講佛法。顧野王未及弱冠,已經是遍觀經史,精記嘿識,天文地理、蓍龜佔候、蟲篆奇字,無所不通,被譽為博學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