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第五回太虛幻境中,對秦可卿的描寫中,提到釵黛的容貌各有特點:
「其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
薛寶釵和林黛玉
由此一段描寫,很多人因此覺得寶釵和黛玉一樣美,其實不然。
在賈寶玉眼中寶釵亦是美的,充滿青春氣息的楊妃之態。
在第八回,寶玉掀簾見寶釵坐在炕上作針線,頭上挽著黑漆油光的髻,忽然想起「金玉」一事來,再看看寶釵形容呆了。
"只見臉若銀盆,眼同水杏,唇不點而含丹,眉不畫而橫翠,比黛玉另具一種嫵媚風流,不覺又呆了。」
寶玉在脂粉堆中長大,喜歡所有漂亮的女孩子。他和老祖宗一樣的"外貌協會」骨幹成員,副會長賈寶玉,對所有美麗的女孩都喜不自禁,願親近芳澤,比如平兒香菱都得到他喜歡。對寶釵,恐怕不至於一點不心動的。
寶玉借看其臂上紅麝串之時,看著寶釵羞澀露出的那一段雪白的胳膊,不覺動了羨慕之心,只恨沒機會摸一摸。這是少年寶玉對她唯一次心動,並不是愛情,只是荷爾蒙在起作用,那時他和黛玉尚未表白。
薛寶釵
從"臉若銀盆」一詞,加上滴翠亭撲蝶一回可知,寶釵撲上一會已經是香汗淋漓,嬌喘微微了,可以看出寶釵最大的特點就是臉大而胖。故寶玉將之比作楊貴妃,體豐怯熱要食"冷香丸"來平服,令其身心倍受折磨的"熱症"。
寶釵在詠白海棠詩中,表明了自己的審美心志,"淡極始知花更豔",素日裡寶釵一貫以簡樸示人,不喜歡佩飾。她教導邢岫煙:「你看我從頭至腳可有這些富麗閒妝?」但自己又天天戴著金項圈,是個十分矛盾的人物。
如此這樣一個富有青春活力的女孩,卻罕言寡言的裝愚;安分隨時守拙就不可愛了。
除了主角光環要擁黛貶釵,其他出色的女子鳳姐探春,不過是兩三句話,其餘的甚至一詞帶過,唯獨對黛玉不吝溢美之詞。
林黛玉
寶黛初見,「罥煙眉,含情目」開始,譁譁一大段講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在寶玉眼中是「一個嫋嫋婷婷的女兒」,仙氣飄飄絳珠仙子,可謂一見傾心。
在小說第二十六回,對林黛玉的容貌另有這樣的描寫:「原來這林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鳥棲鴉一聞此聲,俱忒楞楞飛起遠避,不忍再聽。」
第二十五回眾人亂作一團時,薛蟠卻被黛玉的美貌所吸引:「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久聞其名未見其人,為何一見就知是她,林妹妹婉轉風流,嫋嫋婷婷之姿為驚鴻之影一閃而過。不比小紅見賈芸,嬌杏看賈雨村,皆狠狠的多看了兩眼,才引得對方注意。
可見絳珠仙子的美麗,氣場之強大無人可敵。以上可概括為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之貌的曹公翻譯版。
林黛玉作為才氣逼人的淑女,一舉一動都顯現出大家閨秀的氣派。賈母領著劉姥姥逛大觀園,在瀟湘館看到書架上滿滿的書,把黛玉的閨房誤認為公子的書房,驚嘆哪像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
林黛玉
正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寶玉經常讚不絕口就不說了,其他人包括李紈,湘雲,元春都稱讚過黛玉的詩。
王熙鳳說:「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
曹雪芹還曲筆接描寫黛玉之美,如通過王夫人評說晴雯的長相,可以看出黛玉像西施。晴為黛影"直接說了晴雯是園中第一美貌的丫環,同比黛玉自然是花中魁首了。
然而林黛玉西施般容顏絕世,卻是柔弱病態之人,不符合世俗美女的標準。縱然世外仙姝寂寞林,一旦落實到了生活,那份不染煙塵的飄逸書卷氣,就顯得矯情了。
林黛玉
儘管歷來中國文人的審美是偏於柔弱的,正如西方古典愛情小說中,公主小姐動不動就要暈倒,等待王子騎士的拯救一樣。
今人雖多喜端莊大氣的薛寶釵,但她俗世的美比不上林黛玉文學的美,二者是有差距的。
在古代傳宗接代多子多福的觀念下,男子娶妻為生子,女子負有生兒育女,延續香火的最重要使命,否則便是罪過,毫無價值。這就是王夫人不喜歡"病西施」黛玉的緣故。
所以文學的審美和世俗的審美差異,決定了瘦弱的林妹妹比不過白胖的寶姐姐,木石前盟終成鏡花水月了。
薛寶琴
也許87版電視劇《紅樓夢》張莉扮相太美,有點喧賓奪主之故。在書中,薛寶琴可是賽過寶黛的美女,要是演寶琴的那位演寶釵,恐怕顏控們不會喜寶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