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揭陽古城

2020-12-17 騰訊網

1月24日是大年三十,今年的除夕由於全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而顯得特別,大多數民眾都在宅在家中過年。除夕之夜,揭陽市區的大街小巷上是怎樣的情形?南方+帶您一探除夕夜的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即古揭陽縣城,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由於被榕江南河與北河環抱,且城內城外遍植榕樹,故稱「榕城」。揭陽古城內遍布名勝古蹟,保存著大量潮汕傳統民居、祠堂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石獅橋」是榕城最負盛名的一座古橋,蹲坐在橋頭的「金獅爺」堪稱榕城的「守護神獸」。

每年農曆正月十一,是榕城一年一度 「行彩橋」的日子。城裡的大小橋梁都「盛裝打扮」一番,民眾都會趕著在正月十一的子時(即正月初十晚上23時開始)就搶著「行頭橋」,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石獅橋是「行彩橋」民俗中人氣最旺的橋梁,民眾會走過石獅橋,摘「神竹」(榕樹和竹子枝葉),再摸摸「金獅爺」的不同部位,以求得好運。

往年,石獅橋在「行彩橋」當天吸引的客流可達10萬人次,需要出動約500警力並聯合多部,落實各項安保措施,確保活動順利進行。由於防控疫情的需要,今年的「行彩橋」活動已經取消。

在石獅橋邊,十幾位大叔、大爺正聚在一起嘮家常、打撲克。楊大叔說,除了「行彩橋」活動,往年在運河上搭建的元宵燈會今年也取消了。「為了健康,大家可以理解。」

石獅橋下的運河貫穿榕城,溝通了榕江南河和北河。在運河邊,社區居民按照傳統,掛起繡著「風調雨順」「合境平安」「心想事成」等祝願的標旗彩幅。

江風沿著運河吹來,小風車歡快地旋轉,寄託著居民時來運轉的願望。彩燈璀璨,一對情侶在燈火闌珊處自拍留念。

從石獅橋沿著「拍銅街」行走,可見一座座明清時期的民居門第與民國時期的騎樓。在這條傳統上以五金商鋪為主的街道上,一家老畫廊依然在營業。

一名遊客戴著口罩,饒有興趣地查看了迎春古城文化展的文字介紹。夜幕的深沉,難掩燈籠的喜慶。

一座宗祠附屬的會客堂裡,一位阿姨唱起《讚歌》。桌上滿滿的桔子,是潮汕人過年必備的「擺設」,寓意大吉大利。

道路兩邊的騎樓平常大多經營服裝,除夕夜已經悉數關門。

中山路騎樓街是揭陽古城裡騎樓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街道,堪稱揭陽的「北京路」。

從中山路拐到城隍路,就來到了雷神廟與揭陽城隍廟。兩座廟宇已經在除夕夜封廟,門前的告示寫著,為了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和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接上級通知,決定即日起暫停對外開放,取消正月初三迎神活動與伯府出巡活動。

揭陽城隍廟於2019年10月7日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是潮汕建築的代表之一。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三,榕城都會舉行揭陽城隍伯府巡遊活動,去年光巡遊隊伍就有800多人,吸引了全城數十萬居民沿途觀看。

揭陽禁城,即揭陽縣署圍牆,是揭陽僅存的古城牆。幾個戴著口罩的少男談笑著走過「合境平安」的牌匾。潮汕人對「平安」有著最強烈的執念,家門口貼著「出入平安」,祠堂口貼著「合族平安」,公共場所則掛著「合境平安」,這些情景隨處可見。

兩位少女在揭陽學宮的門口張望。臘月三十,揭陽學宮關閉以進行全面衛生清潔,並從正月初一到初六,維持閉館狀態。

一對情侶經過揭陽學宮外牆。揭陽學宮是揭陽的文化地標,也是省內同類建築中規模最大的。

身穿漢服的少女經過揭陽古城進賢門城樓。近年,穿著漢服在揭陽部分學生群體中興起,每逢傳統節日,經常會有身穿漢服的年輕人外出。

在進賢門步行街,一群男孩子聚集在娃娃機前,收穫滿滿,有一種反差萌。

在揭陽學宮前,直到深夜23:30,仍然有許多民眾聚集在小吃攤,存在一定衛生隱患。不久,城管工作人員對亂擺賣商販進行了勸離。附近居民表示,工作人員對商販態度非常溫和,但同時警告稱如果第二天晚上再發現亂擺賣現象,將進行處置。

除夕之夜,揭陽古城內大多數地方都行人寥寥,只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揭陽榕江西湖公園。在西湖公園外的望江北路,停滿了車輛,當晚西湖公園裡遊客如織,像往年一樣熱鬧。

西湖的燈光秀,吸引了許多少男少女與帶孩子的家長前去打卡。

人群中,可以看到一些戴著口罩的民眾。

同時,一個很明顯的情況是,戴著口罩的大多數是年輕人,而且女性多於男性。

除夕之夜,在人群熙熙攘攘的西湖公園,戴著口罩外出的民眾所佔的比例非常低。

同時,即便是戴著口罩的民眾,所使用也未必是能夠有效隔離病菌的口罩類型。

1月24日,揭陽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發布關於暫停全市文體娛樂場所活動及加強旅遊行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揭陽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發布關於揭陽取消2020年新春大型宗教活動的通告。防控疫情,人人有責,既需要政府的措施,也需要民眾的自覺。

記者/林捷勇 唐楚生

攝影/林捷勇

【作者】 林捷勇;唐楚生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嶺南名城——揭陽古城
    揭陽古城位於中山街道榕城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有著876年文明歷史的嶺南名城裡面有眾多景點帶大家一同領略古城的風採進賢門是揭陽古城的標誌性建築揭陽古八景之一有「譙樓曉角」的美譽揭陽唯一保存下來的城門始建於明代天啟元年距今已有380年的歷史
  • 揭陽人遊揭陽 賞家門口風景
    張夏陽 攝趁著天朗氣清,不少市民報名參加「揭陽人遊揭陽」活動。圖為16日市民在遊覽市區西湖公園。 鄭楚藩 攝本報訊 (記者 張夏陽) 14日早上8時,一輛載著40名遊客的旅遊大巴準時從市區出發,開往普寧市。
  • 揭陽故城始於湯西西城村?
    未有湯坑墟 先有馬山寨---始於秦漢的揭陽故城揭陽故城遺址:始於秦漢的揭陽故城,位於湯西鎮西城村,又名馬山寨。《廣東圖說》卷四十云:「飛泉嶺,城(今豐良鎮)西南九十裡,一名揭嶺,山勢嵃巉,最為險阻,往來大道,湯坑水出焉。」《豐順縣誌》云:「南礤鄉之藍田隘,一名石硿飛泉徑,為秦戍守揭陽嶺最南之關隘。
  • 我想留在揭陽
    進賢門 進賢門是揭陽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在揭陽「古八景」位於原揭陽古城東、北二城門之間,建於明代天啟元年(公元1622年),是潮汕古城門建築中的佼佼者。
  • 假日遊蹤|揭陽學宮與城隍廟「面對面」
    去玩,當然了解下目的地的概況:揭陽地處廣東省東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建揭陽縣,以縣西北秦戌五嶺之一的揭陽嶺而得名。1991年設為地級市,屬潮汕地區歷史最長、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興城市。揭陽還有揭陽學宮、進賢門等歷史悠久的文化史跡,給孩子們求學帶來美好寓意。【揭陽學宮】又稱「孔廟」,位於榕城區韓祠路口東側,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航拍廣東之揭陽:古邑盛文華 賢德耀揭陽
    航拍廣東之揭陽:古邑盛文華 賢德耀揭陽金羊網  作者:王漫琪、林桂炎、梁喻  2019-09-26 近年來,揭陽以「五河毓秀」為核心推進水岸同治、練江綜合整治等工作,致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新時期嶺南水城勝景。
  • 冬日暖陽 風光正美|揭陽十大打卡勝地圖集
    近日,揭陽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舉辦首屆「揭陽打卡勝地」網絡推選活動頒獎典禮,會上公布了網民推薦出的「2019年度揭陽十大打卡勝地」。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前後):感受揭陽古城文化至今已有388年歷史的進賢門是揭陽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在揭陽「古八景」中被稱作「譙樓曉角」。
  • 【建築風情】 揭陽進賢門——靈魂地標的風骨傳承
    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在揭陽「古八景」中被稱作「譙樓曉角」。進賢門位於原揭陽古城東、北二城門之間,是目前全國唯一城門、城樓、亭臺合一的明代單體建築。始建於明代天啟元年,距今已有有近四百年歷史。進賢門的結構揭陽古城不像一般的古城那樣只有東、南、西、北4座城門,而是有5座,多出來的一座就是進賢門,所以它又不是一般的城門。
  • 我想留在揭陽!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揭陽,聞名天下//揭陽是粵東古邑,歷史悠久,見諸史載已有2200餘年, 得名於古五嶺之一的揭陽嶺;位於廣東省東南部,低山高丘與谷地平原交錯相間//揭陽,山清水秀//揭陽學宮揭陽學宮又稱孔廟,位於榕城區韓祠路口東側,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
  • 揭陽,廣東最委屈的城市
    揭陽的港澳臺同胞和旅外華僑多達320多萬人,世界各地都有揭陽人的身影。 翡翠是揭陽的代表,全國的中、高檔翡翠玉器90%出自揭陽陽美村。 也許你家人手上戴的玉鐲、翡翠吊墜,就是在揭陽加工並銷售出去的。
  • 它是揭陽八景之一,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聲聞全城!
    昔日有「礁樓曉角」之稱,列為揭陽八景之一。2015年12月10日,榕城進賢門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為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 揭陽縣城原有東西南北門和進賢門,進賢門 [2] 居五門之冠,是揭陽古八景之一,稱「譙樓曉角」,雄偉壯觀,是揭邑名城的歷史文物。文化大革命中把「進賢門」蓋去,改名「東鳳亭」。文化大革命後恢復原貌。
  • 潮汕揭陽普寧榕城揭東惠來揭西文化美食旅遊景點大全
    揭陽,山清水秀揭陽學宮揭陽學宮又稱孔廟,位於榕城區韓祠路口東側,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 進賢門進賢門是揭陽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在揭陽「古八景」中被稱作「譙樓曉角
  • 揭陽的風水格局——二水會龍葫蘆地,如何得水聚氣的?
    揭陽古城在粵東揭嶺之南,北靠黃岐山,南面紫陌山和紫峰山,榕江南北河自南北繞城而過,古城的擇地選址充分體現我國傳統的風水觀對城市公共空間的影響,依山傍水的自然環境也賦予城市豐富的地域文化內涵和優美的外部景觀風貌。
  • 展現揭陽風採!我市邀請媒體開展大型採風活動
    鄭力子 攝為做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網上宣傳活動,市委網信辦組織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及本地10多家自媒體,於11月至12月開展主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揭陽鄉村行」大型系列採風活動。本次採風活動分三期進行,集結了省、市主流媒體和本地有影響力的政務微信、網站、論壇和新媒體負責人,短視頻達人及「揭陽發布」特約攝影師等,圍繞「美麗鄉村」「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三大主題,到我市各地深入挖掘典型事例、人物和故事,展現各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經驗做法和成效。
  • 原創MV《揭陽美》告訴你答案
    揭陽 一座活力古城、濱海新城 見諸史冊已有兩千餘年 她閱盡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歷經血與火的革命洗禮 沐浴改革開放的和煦春風
  • 楊史輝:許南英揭陽留詩篇(一)
    (一) 罡風送客到三陽近代著名愛國主義詩人許南英在揭陽曾留下一段難忘的經歷,他在揭陽留下的詩篇成為近代史、文學史上一段佳話。許南英(1855-1917),號蘊白或允白,又號窺園主人、留髮頭陀、龍馬書生、昆舍耶客、春江冷宦。
  • 今天,請對揭陽說聲:29歲生日快樂!
    揭陽大橋,橫跨榕江南河,是串聯起廣東揭陽市區與揭惠高速的最短快速通道。 學院選址於揭陽濱海新區粵東新城科教新城組團,距神泉灣1.5公裡,距惠來縣城約7公裡,距揭陽市區約65公裡,北鄰深汕高速,東接省道S235、揭惠高速,西鄰汕汕高鐵惠來站,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10分鐘可高速接駁高鐵、高鐵,1小時可到達揭陽市區和揭陽潮汕機場,1.5小時可到達廣州、深圳等大灣區核心城市。
  • 梁瑞國同志出席廣東警官學院2021年揭陽籍畢業生從警意向座談會
    為科學規劃2021年揭陽市公安機關的招警工作,了解廣東警官學院揭陽籍畢業生的從警意向,鼓勵揭陽籍畢業生回家鄉建功立業,12月16日晚上,廣東警官學院與揭陽市公安局聯合召開「廣東警官學院揭陽籍畢業生從警意向座談會」。
  • 揭陽文化:榕城地名探究
    明末,郭之奇等在評議「揭陽八景」時,把縣衙列為一景:「金城榕色」。並以此賦詩。可見古時是稱「金城」的。至於後來稱「禁城」,很可能是「金」、「禁」近音而致誤吧?若如是,應還其原名為好。 吊橋,所稱為西門外的釣鰲橋。筆者在《地名故事》一書中,也是如此認為。後來仔細思考,覺得可能有錯。
  • 揭陽紀行:古城「劍獅」別樣奇!
    看過很多「劍獅」像,就是沒見過古城這樣的。古城的「劍獅」八卦在左,沒描在獅額上,七星劍在右,沒含在獅嘴中。這樣的「劍獅」算不算劍獅?我認為算,畢竟除了上述兩點,其它都與劍獅無異!這個「劍獅」像為什麼要設計成這樣,已經無從得知。